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应用文献提出动态系统预报的新方法,选用地震频度、折合频度、震级差等输入变量,建立华北未来一定时间段内发生最大震级的多层递阶数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华北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估计。文中把应用该方法与固定参数预报方法所得结果作了对比。由于该方法在预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时变特性,克服了一般预报方法因固定参数而造成的较大误差,预报趋势的准确率和预报精度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基于企业微信的分布式机房运维日志管理系统。首先对当前地震系统内分布式机房日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的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解决思路;其次介绍了系统设计要点,包括系统的主要功能、逻辑结构、数据库结构和部署架构;最后介绍了系统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发布过程以及系统测试结果。该系统有准入门槛低、智能化程度高和适用面广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地震工程勘探中弹性波现场测试分析技术的新一代仪器系统-微机记录与分析系统及其优越性,分析了它的硬件和软件构成,简述了使用该系统进行弹性剪切波速测试与分析 过程,并指出了其有待开发的其他功能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4.
李文英  胡新亮 《地震》1993,(6):7-14
本文将地震过程视为一个复杂系统,随着孕震过程的发展,系统从平衡态向着远离平衡态方向发,不稳定性增大,并向着失稳态接近,这时大量前兆发生发展,复杂发生增加。文中应用系统科学中的信息集成方法分析前兆异常,确定异常综合,用统一的系统叁量概率合成、信息熵、有序度等作为系统由向非过渡的标志。结果表明,用信息综合集成方法分析后的异常反映了孕震过程演变到短期阶段。该方法为短期地震预报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具有实  相似文献   

5.
基于树形结构的地震数据库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观测数据的大量增长给数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将树形结构引入到数据库设计中, 提出了基于树形结构设计关系数据库的方法. 该方法简单、 直观、 易于数据的组织, 可以简化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在ldquo;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地震监测总站数据库rdquo;设计中应用了该方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新疆地震台网测震资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背景,分析了系统的架构与设计方案,及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然后阐述了该系统的实现方案并将其加以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分布式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同步授时问题,本文研制了一套高精度时间同步授时系统。该系统在通信过程中周期性地发送同步授时秒脉冲,并通过授时秒脉冲传输实现实时传输延时测量及时间校正,从而实现多通道高精度同步授时。基于此设计原理,采用高速硬件可编程器件研制了同步授时系统,并通过测试证实该系统在2 km通信距离时同步授时精度优于200 ns,表明该同步授时系统稳定、可靠并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地震观测中已积累了相当数量模拟磁带记录的地震信号,由于没有合适的数据采集系统,影响了这些资料的有效使用和处理。最近,我们在紫竹饭店工地动力参数测量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研制成适于处理模拟磁带记录地震信号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适用于目前最普及的TRS-80型微计算机。目前市面上卖到的数据采集系统,普遍没有去假滤波器和采样保持电路,这在应用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在我们设计的系统中,没有采样保持电路,从而减小了孔径效应引起的误差,并消除了路间的采样时差;系统中设有去假滤波器可消除频谱分析中的假频干扰。该系统方框图如下:  相似文献   

9.
FDK算法是应用在锥束CT系统中最有代表性的重建算法之一,该算法是在假设CT成像系统满足理想成像关系的条件下得到的.然而实际的锥束CT成像系统很难完全满足理想成像关系的要求,系统的几何失配会极大影响重建图像的质量,因此必须在重建之前对成像系统进行校准,获得系统的几何失配参数,并在重建过程中修正几何失配参数造成的影响.本...  相似文献   

10.
地震速报计算机联网技术系统 (FDEnet)已经在全国的大震速报台投入运行。该系统的应用 ,减少了数据传递过程中的话音传送环节 ,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和准确性。但该系统是将已经处理完成的数据输入、传输 ,不是直接用地震分析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所以 ,存在人工输入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