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地质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工作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环境都会带来影响。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行业发展迅速,有效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对地质矿产资源的需求。但是在勘查与开发的过程当中,也在社会需求量、勘察人员素质以及勘查与开发工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勘查与开发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做好对地质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实现地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综合能源规划的宗旨是在发展经济、减缓贫穷、提高能源效率、环保和支持能源再生技术的前提下,选择可支撑以上各方面的能源方案,平衡能源的需求及资源供给。从世界范围看,综合能源规划相对来说是一新型工具,仍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南非综合能源规划是以开普敦大学能源资源研究所矿物能源处开发的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利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是近年来国内外水文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阐述城镇化、工业和农业等土地利用方式对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的影响;分析土地利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机制;提出保证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措施。应注重地球物理技术和环境同位素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调查中的应用,注重治理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新技术的开发,开展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4.
地质矿产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先行及基础性工作,在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应用现代化勘查技术,以提高勘查的效率,正如本文所研究的3S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领域中的应用,实现了地质勘查的整合化、系统化,有效提升了勘查过程的信息化水平。本文详细分析了3S技术内涵,并就如何在地质矿产勘查领域应用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地球物理探测是利用物理学理论对地球进行调查研究,它具有快速、信息量大、远程测量等优点,它不仅可以对深部地质状况进行研究,而且可以对矿产资源进行勘察。地球物理勘察法主要是根据不同岩石之间的物理性质差异来解决地质和工程结构上的问题,因此地球物理勘察法对工程地质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重要的作用。目前,地球物理勘察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本文将主要阐述地球物理勘查法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对地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质勘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GIS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对地质空间环境数据的采集、储存、分析和处理,并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提高地质矿产勘查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当前,GIS技术已经在地面沉降研究、工程地质制图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等多个领域当中得到应用。基于此,本文从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对GIS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优势和应用领域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西部资源》2015,(3):22
<正>2009年,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确定为世界地球日,目的是推动全世界人民爱护地球,保护家园。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今年来,按照国土资源部的部署,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每年都组织开展地球日宣传活动。今年,我国地球日宣传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相似文献   

8.
袁培  刘明辉 《干旱区地理》2015,38(4):805-813
基于哈萨克斯坦1992-2013年能源相关数据,分析该国近年来能源利用效率变动的基本情况,并与我国做出了比较;借助模型工具,选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能源价格、能源消费结构四因素探讨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模型进一步从动态视角审视能源效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变动关系。研究表明:(1) 1992-2013年哈萨克斯坦能源效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013年达到0.597 t标准煤·(104元)-1,高于2013年我国的能源效率水平0.701 t标准煤·(104元)-1,且两国都处于能源效率低水平的国家行列。(2)从长期来看,哈萨克斯坦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能源价格每降低1%,能源效率则会分别提高3.17%、1.85%、1.26%,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影响最大,而技术进步每提高1%,则能源效率将提高0.25%。(3)哈萨克斯坦能源消费结构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冲击效应呈倒U型分布,分别是缘于边际递减效应与技术自身滞后性及回弹效应,且方差分解表明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贡献最大。哈萨克斯坦能源效率变动趋势与我国有类似规律,说明在能源价格改革和能源结构调整领域内,我国与哈萨克斯坦有共同的难题,有进一步合作的需要,这些结论为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国家能源合作领域开辟新空间,为今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领域合作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晚更新世末期南海北部陆架的古地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吴正  冯文科 《地理学报》1993,48(6):491-496
根据地球物理综合调查,沉积物的粒度、矿物成分、石英砂粒扫描电镜分析,14T测年,以及微体古生物等成果,表明南海北部外陆架地区在更新世末期,冬半年气候干寒,东北风强劲,风沙活动强烈,砂丘广布,为干寒多风沙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0.
《西部资源》2015,(2):17
<正>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将组织全区系统内所属单位,会同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学会、相关新闻媒体、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  相似文献   

11.
岩矿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对提高地质工作质量、加强综合研究、开展学术交流以及进行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矿产勘查工作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是地质工作者应该而且必须掌握的技术。本文详细论述了岩矿鉴定的概念,我国岩矿鉴定的进展历程,岩矿鉴定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分别侧重研究哪些内容,以及岩矿鉴定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与重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岩矿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改进岩矿鉴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资源型城市效率及其变化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0年和2008年我国24个典型资源型城市效率及其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综合效率水平一般,只有少数城市达到了综合效率最优;规模效率是决定综合效率最优的主要因素,但作用有所下降。从城市效率的分类特征看,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效率始终排在前列;人口规模与城市效率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资源型城市的综合效率变化呈弱改善趋势;技术变化指数和生产率变化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从城市效率变化的分类特征看,西部地区的城市综合效率提高最明显;除钢铁型城市外,不同资源类型的城市综合效率都有提高;中小城市的综合效率提高幅度大于大城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稀缺,如何有效地找矿,详细了解矿藏区域的地质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矿产开挖,成了当前矿产发掘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同时地质工作也越加地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地质矿产调查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应用发展,使得地质矿产调查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然而由于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如何进一步提升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应用水平显得尤为迫切。基于此,文章对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相关应用进行了有效探讨,以期能够为提升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我国矿产调查中的应用水平提供有效参考,为广大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对基础能源及各类资源需求强劲,由此拉动了矿业勘查及开发的全面发展,对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的需求迅速增长,这对于地勘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与挑战。正是在这种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国家财政对地勘单位资金的供给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提高能源效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为特征的数字经济已悄然渗入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数字技术拥有提高全球能源系统安全性、生产性、效率和可持续性的巨大潜力。文章基于2006–2021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能源效率划分为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单要素能源效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Driscoll-Kraay方法调整标准误检验了以工业机器人为表征的数字技术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路径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和降低单位GDP能耗强度,在使用广义可行最小二乘法(FGLS)、双重差分法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SDM)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提高产业虚拟集聚度和增加对外直接投资的渠道机制提高能源效率。文章是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对信息技术进步如何提高能源效率的有益探讨,所得结论有助于相关市场主体制定政策措施和公司战略提高能源效率,同时还深化了数字技术影响能源消费的理论认识和机制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也就对地质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地质矿产勘查和找矿技术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多年来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针对新形势下我国勘查、找矿技术的现存问题,为提高开采矿产资源的效率和质量将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1.序言遥感是利用电磁波来探测与管理地球资源的技术,所取得的数据为物理的数据。不过,对于资源管理来说,不经过处理,往往不能使用。因此,有必要变换成某种可应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资源需求使得目前浅层埋藏的铁矿资源越来越少,已经难以完全满足钢铁企业的需要。因此,深部探矿成为缓解铁矿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本文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经验,探讨了铁矿深部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19.
能源短缺、利用率低、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29个省市2009年的能源效率进行了分析。文章将技术效率分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利用其数值来分析能源效率,同时,加入环境变量来分析完善上述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在剔除外部因素和环境变量以前规模效率被高估,纯技术效率被低估。大部分省在第三阶段计算出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这说明很多企业规模较小不能体现出规模经济性。从区域上来看则是东部地区的能源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针对这一结果,本文给出几点建议:中西部地区应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开发新技术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于增加能源要素投入,人类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推动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能源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升级与提高区域能源效率密切联系,产业结构状况与能源效率共同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发展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从空间角度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利用GDP产业结构统计数据和相关能源利用统计数据,结合数学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以中国大陆31个省区相关数据为样本,分析得出中国大陆31省区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效率提高贡献的空间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合理且经济基础较好省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省区以及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初期的中国中西部欠发达省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明显;而经济基础薄弱尚未形成主导产业的省区与形成较为合理低端产业结构的省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