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式建筑物具有结构高大细长、形状不规则及纹理信息丰富等特征,对其三维建模的难度较大。该文提出一种无人机环拍摄影的三维建模方法,即选用小型旋翼无人机搭载单相机,以环拍摄影的方式获取影像并构建实景三维模型。以云南大学塔式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环拍摄影和倾斜摄影两种方式获取影像,分别构建塔式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并从控制点精度、纹理细节信息及模型复杂度三方面对比两类影像的建模效果。结果表明:基于环拍摄影的塔式建筑物三维建模效果优于基于倾斜摄影的三维建模效果,其模型纹理细节缺失少、控制点精度较好、完整度高。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影像分割技术的LIDAR数据建筑物边缘提取方法,将LIDAR点云数据转化为DSM影像,采用改进的动态阈值分割算法对DSM影像进行分割,并将得到的图像进行边缘提取.试验表明,该方法不需要其他辅助数据,可以从LIDAR点云数据中提取建筑物边缘,为进一步的建筑物三维重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内的应急疏散研究对于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具有重要意义,为达这一目标,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建筑物内的可通行空间进行表达.该文总结现有各种建筑物内可通行空间表达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一种融合传统方案特点的新多尺度可通行信息表达方案,并指出下一步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以来,鹅山共发生4次岩崩,这些岩崩多发生在夜晚或大雨后,鹅山公园的游览设施、建筑物遭受严重破坏。本文在充分收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勘查手段,查明柳州市鹅山危岩的数量、分布范围、规模、形成破坏机制及其发展演化趋势,评价其稳定性和危害性,提出对危岩的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防治措施与建议,为设计工程治理施工图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切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场地的实际变形程度或变形趋势,验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分析形变原因,预防事故发生,保证建筑物在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对建筑物必须进行变形测量。分析研究变形观测资料可以监视建筑物的变形状况。还可以检验设计理论是否正确,提供设计并修改所需的经验数据,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财产及人员的伤亡。  相似文献   

6.
董吉  刘华 《西部资源》2023,(4):38-39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拟建建筑物场区建设适宜性的重要分析评价手段,扮演了重要角色,建筑物建设前期,为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科学有效岩土工程勘察是必要前提,岩土工程勘察为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提出科学合理的持力层选择及可靠的设计参数,以地面调查和资料收集为基础以钻探、物探及岩土实验等方法为手段,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通过勘察结果及实验数据对拟建场地内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杜家沟1号顺层岩质深路堑边坡为研究背景,该边坡自然状况下稳定系数为0.93,稳定性差。因此,提出了"抗滑桩与锚杆加固""重力式抗滑挡土墙与锚杆加固""挡土墙、抗滑桩与锚杆联合加固"三种加固方法,并采用FLAC~(3D)对不同的加固方法进行了模拟分析。经过分案对比分析",重力式抗滑挡土墙与锚杆加固"方案效果最优,可以保证边坡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8.
碎石挤密桩法加固地基在油田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应用,撰写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以便在石化厂地区的石油化工建设中进一步推广碎石挤密桩法加固软弱地基。对石化厂地区采用碎石挤密桩法加固地基的适用性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规则构建和形态学修复的建筑物提取方法,并以青岛市崂山区作为试验区开展建筑物信息提取研究.首先,选用试验区的快鸟影像,进行影像预处理、小尺度分割、大尺度合并、知识规则构建等算法处理,得到建筑物轮廓的粗提取结果,对提取结果经过形态学修复和边缘检测后,得到粗提取的建筑物轮廓矢量图;然后在以ArcGIS Engine为平台开发的建筑物提取系统中,以预处理后影像和第一步中获取的建筑物矢量图作为双底图,针对建筑物的不同形态,分别采用手扶跟踪数字化、自动跟踪数字化和模型数字化来规则化处理建筑物轮廓;最后获得建筑物轮廓的精提取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与监督分类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提取出的建筑物轮廓清晰完整、精度高、速度快,提高了建筑物提取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房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人们对建筑物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且地基稳定性对保障建筑物质量有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土层呈一层一层分布状,而在地基建设中,建筑物基础下面直接接触的土层即为持力层,主要起承载建筑物负荷作用。但在市水利及建筑工程建设中,常会遇到软弱土层,严重影响地基持力层承载能力,降低建筑工程质量,因此,本文即对软弱地基形成原因进行简要阐述,并根据软弱层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处理措施,以降低地基持力层软弱层对建筑工程质量影响程度,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保证市民安全。  相似文献   

11.
城市边界识别是定性和定量研究城市的基础和前提,已有的关于城市边界提取的研究大都需要提前设定阈值或依赖人口统计数据。基于分形几何学,利用矢量建筑物分布数据识别城市边界,虽可克服这一缺陷,但国内城市边界的研究往往受阻于矢量建筑物分布数据获取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道路交叉点的邻域扩张曲线作为识别城市边界的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以电子地图为数据源,基于道路交叉点矢量数据进行研究时,城市集群数据随搜索半径增大而改变,城市扩张曲线中的最佳距离阈值是提取城市边界的关键;提取成都、西安、武汉、南京和长沙城市边界的最佳距离阈值分别为133、114、139、124和129 m,各城市的集群面积分别为769、350、270、317和359 km2。利用道路交叉点提取城市边界,方法简便可行,数据较易获得,本文结论有望为城市形态发展演变和城市规划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胡凯衡  崔鹏  葛永刚 《山地学报》2012,30(4):484-490
2010-08-07-08发生的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造成了1 765人死亡和失踪,33幢面积共11.472 km2的建筑物被直接冲毁,有20幢面积约69 km2建筑被部分损坏.现场的调查表明,泥石流破坏建筑物主要有冲击、淤埋和摩擦三种方式.通过对8座破坏建筑物的具体分析,发现泥石流破坏建筑物有正向以撞击为主、侧向以淤埋和摩擦为主,沿流向呈现波浪式变化以及遮蔽效应等特点.根据泥石流的破坏方式、特点和建筑物类型,初步提出了我国山区居民住宅两种常见结构的泥石流破坏分级标准.最后提出了几条能有效减轻泥石流对建筑物破坏的具体措施,可供坐落于泥石流危险区的山区城镇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利用灾害发生原理和实地调查结果构建城中村火灾防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建立评价模型,将城中村火灾防灾能力划分为极强、较强、弱和极弱4个等级,并对广州大学城南亭村火灾防灾能力进行评价。采用GIS软件计算在1∶500地形图上建筑物占地面积,进而计算建筑物面积,统计分析火灾防灾能力评价结果可得:南亭村火灾防灾能力极弱和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社大街、西社大街与南亭大道交汇处和旧村中心,面积分别为823.52m2、13 458.92m2,占南亭村土地面积的5.26%,占建筑物总面积的18.18%;南亭村火灾防灾能力极强和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旧村中心外围及北部新建房屋区域,面积分别为196 972.99m2、60 318.27m2,占南亭村土地面积的94.74%,占建筑物总面积的81.82%。为减轻火灾事故宜在旧村中心增设2~4个室外消防栓,在新旧居民区之间修建一条消防通道,并将西社上街多巷联通,最终与南亭大道相汇合。研究结果可为城中村火灾防灾能力评估以及为制定城中村火灾防灾管理对策、消防安全规划、城中村改造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切坡潜在破裂面预测与稳定性判识是高切坡灾害防治的基础.采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结合弧形条分法思想,构建了高切坡潜在破裂面预测与稳定性超前判识方法.针对危险性高切坡,提出超前支护桩加固方法,研究了超前支护桩抗力与加固高切坡整体稳定系数、潜在破裂面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工程算例分析,揭示了高切坡坡体抗剪强度、边坡高度、坡角以及开挖高度对高切坡潜在破裂面的定量影响,为工程建设过程中高切坡灾害防护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矿井下伏工作面的回采,不可避免地给上部正在使用中的巷道带来剧烈影响。以某矿六一煤柱和其上部的边界煤柱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手段,研究分析了工作面采空区顶板岩层及巷道内部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为矿区今后在类似条件下的下部工作面设计、巷道加固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鹤庆县的公路改扩建项目中,摒弃了传统的使用全站仪的手段,而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鹤庆县项目区的高清晰立体影像数据,并生成三维地理信息模型。在三维模型上进行公路改扩建的设计后,通过采集一定数量的典型控制点进行精度统计分析。检测结果显示,特征点点位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均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也验证了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公路改扩建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拟建场地位于兰州市红古区方大炭素厂区内,北临109国道,南临湟水河,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根据钻孔揭露,该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及新近系泥岩,场地地层分为5个主层。(3)卵石工程力学性能较好,承载力较高,是拟建建筑物理想的基础持力层。(4)层砂岩、(5)层泥岩厚度大,承载力高,是拟建场地内良好的基础下卧层。该建筑场地属于基本稳定场地,较适宜拟建建筑物建设。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建筑物提取对于基础地理数据获取与更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的基于像元方法难以利用影像空间、上下文信息以及面向对象方法最优分割尺度难以确定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超像素的高分辨率影像建筑物提取方法。首先利用LiDAR点云数据生成归一化高程模型以获取地物的高度特征,并通过Layerstacking方式与高分辨率影像融合;随后基于Simple Linear Iterative Clustering(SLIC)算法分割高分辨率影像的RGB彩色图像生成超像素;继而基于分割所得的超像素中的每个像元对超像素进行特征计算;最后使用基于RBF核的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超像素级别分类,得到建筑物提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简单场景和复杂场景下的建筑物,显著消除了传统基于像元方法出现的"椒盐效应",同时避免了面向对象方法中最佳分割尺度选择的难题,取得了较好的建筑物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9.
联合管理建筑物名称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名管理工作中,建筑物(指居民区、开发区、自然村、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体等)名称的管理,一直是工作中的难点。以深圳特区内建筑物地名资料为例,在1984年地名普查成果资料中,共收录建筑物名称的241条,十M年后的地名补更成果资料中(1996年),共收录建筑物类名称约1220条,其中,经地名办审批的标准地名约570条。除去84年登记的241条,在这12年内,就产生了400多个非标准地名。其中名不符实的比比皆是,重名现象也屡有发生。使得城市地名标志出现了混乱现象,给广大市民带来了诸多不便。1996年下旬…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三维数字城市建模中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如增强体验真实感、改善智慧城市建设及改进电力设计等,并以某图书馆航拍为例,详细研究了倾斜摄影技术在三维数字模型中具体运用,从而增进人们对该项技术的了解,保证智慧型城市的整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