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应用高精度离子探针(SHRIMP)测年法结果,对新疆云雾岭斑状二长花岗岩体中锆石成因和形成时代进行深入研究.阴极发光图像结果表明:斑状二长花岗岩体中锆石具较好晶形,并显示出清晰的岩浆锆石韵律环带结构,具典型岩浆型锆石特点.SHRIMP年龄测定显示云雾岭斑状二长花岗岩体形成距今(201.8±3.8) Ma.  相似文献   

2.
甘肃阳山金矿带中酸性岩脉成岩年龄与成矿时代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文章研究了阳山金矿带中酸性岩脉侵位时代,探讨了岩脉与金矿成矿的关系,对矿带内不同区段内出露的中酸性岩脉中的锆石进行了SHRIMP U-Pb 年龄测定。结合前人对矿带内岩脉的K-Ar、Rb-Sr法年龄和含金石英脉中锆石SHRIMP U-Pb 年龄的测试成果,以及西秦岭地区的中生代岩浆岩形成时代和金矿成矿年龄统计分析,认为阳山矿带内的中酸性脉岩主要形成于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金成矿不仅与这个时期的岩浆活动关系密切,而且受到了白垩纪早期及第三纪早期2次岩浆-热液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华北克拉通南缘发育一系列碱性岩体,前人曾划出3个碱性岩带,龙王碱性岩位于中带,对该岩体形成的确切时代仍有较大争议。一些学者将该岩体作为晋宁期伸展体制下形成的碱性岩,并认为这期岩浆活动与扬子北缘同时代的裂解型岩浆活动可以对应。作者等进行了TIMS和SHRIMP法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样品(T26)采自河南省栾川县庙子镇之北的卢氏管村西的钠铁闪石正长花岗岩。TIMS法U-Pb上交点年龄为1637Ma±33Ma,SHRIMP法206Pb/238U和207Pb/206Pb表面年龄平均值分别为1611Ma±19Ma和1625Ma±16Ma,3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我们选择SHRIMP法207Pb/206Pb表面年龄平均值1625Ma±16Ma作为龙王正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因此,龙王碱性花岗岩是华北克拉通1.8~1.6Ga裂解过程中最晚期碱性岩浆活动的产物。石童石童石童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南部是我国重要的中生代花岗质岩石和钨锡多金属矿床集中发育的地区,该区基性侵入岩体或岩墙是研究岩石圈伸展的时限和机制的理想对象之一。研究以赣东北地区余江基性岩体为对象,利用SHRIMP锆石U-Pb法对该岩体进行精确的测年结果表明:余江基性岩体侵入白垩纪红色砂岩,岩性为橄榄辉绿辉长岩,主要由橄榄石、普通辉石、斜长石(An=31~60,为中拉长石)组成,锆石的形态和阴极发光特征暗示它们为深部地幔来源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快速侵位的基性岩浆所形成的锆石,少量具有明显环带的锆石可能为捕获的锆石;对16个代表性锆石进行SHRIMP锆石U-Pb年龄的测试,各测点的U和Th质量分数较低,分别为77×10-6~934×10-6和67×10-6~923×10-6,Th/U比值为0.3~1.9,除了2个点为捕获锆石,其余14个锆石的SHRIMP年龄相对集中,为106 Ma±10 Ma~86.0 Ma±1.8 Ma,14个锆石的SHRIMP谐和年龄为91 Ma±3 Ma(MSWD=3.9),代表了余江基性岩体的侵位年龄,综合分析认为中国东南部晚白垩世整体处于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5.
对金沙江缝合带东侧雪鸡坪同碰撞石英闪长玢岩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锆石SHRIMP U-Pb定年等研究,石英闪长玢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15Ma.结合前人的资料,认为金沙江洋盆闭合、板块碰撞的时间应为266Ma,碰撞阶段的年龄范围为266~215Ma.对无老核的岩浆型锆石的形成条件、结构简单的典型纯岩浆型锆石定年的测试点数量等方面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对金沙江缝合带东侧雪鸡坪同碰撞石英闪长玢岩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锆石SHRIMP U-Pb定年等研究,石英闪长玢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15Ma.结合前人的资料,认为金沙江洋盆闭合、板块碰撞的时间应为266Ma,碰撞阶段的年龄范围为266~215Ma.对无老核的岩浆型锆石的形成条件、结构简单的典型纯岩浆型锆石定年的测试点数量等方面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德河黑云母二长花岗片麻岩体侵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内,遭受了强烈的变形作用改造,具有典型S型花岗岩的矿物组成特征。TIMS和SHRIMP法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分别为(964.4±5.2)Ma和(943±18)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鉴于SHRIMP法锆石微区测年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建议以(943±18)Ma代表德河黑云母二长花岗片麻岩的侵位时代。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五龙金矿围岩的侵位和变形时代,进一步探讨辽东地区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时限,采用岩相学观察和锆石SHRIMP U-Pb定年技术,对辽东五龙大型金矿的围岩五龙岩体、侵入五龙岩体中的花岗斑岩脉和三股流岩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龙岩体具弱片麻状、片麻状构造,花岗斑岩脉也发生了变形作用,三股流岩体未发生变形作用。五龙岩体SHRIMP U-Pb年龄为(159.2±1.9) Ma和(160.0±1.4) Ma,花岗斑岩SHRIMP U-Pb年龄为(132.14±0.85) Ma,三股流岩体SHRIMP U-Pb年龄为122~124 Ma。辽东五龙岩体经历的推覆、挤压事件止于132~124 Ma。辽东地区晚侏罗世的推覆、挤压事件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关系密切,五龙金矿的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亦与此次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SHRIMP锆石U-Pb法对铜陵地区小铜官山石英二长闪长岩和沙滩脚石英二长斑岩进行了精确定年。小铜官山石英二长闪长岩锆石年龄为142.8±1.8Ma,沙滩脚石英二长斑岩锆石年龄为151.8±2.6Ma,表明它们的成岩时代为晚侏罗世。由于双扩散对流作用形成了带状岩浆房,因而总体上岩  相似文献   

10.
鹤庆县六合透辉石正长斑岩中的锆石有2种成因类型:一是岩浆锆石,二是具有老核新壳的岩浆复合锆石。用锆石SHRIMP U-Pb定年法,测定了岩浆锆石和岩浆复合锆石的新壳2部分,其年龄为37.8Ma±1.1Ma,属于喜马拉雅早期,相当于早渐新世。结合前人的资料,对斑岩的属性、源区及岩浆复合锆石的老核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郭春丽  吴福元 《地学前缘》2003,10(2):327-334
沉积岩沉积作用准确时间的厘定是目前同位素年代学研究中的一大难题 ,尽管目前可采用多种方法对成岩过程中的自生矿物进行定年 ,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 ,这项研究一直发展很慢。文中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运用高精度离子探针 (SHRIMP)技术确定自生磷钇矿形成年龄 ,进而确定沉积作用年代的新方法。如 ,澳大利亚西北部Kimberley盆地中未变质的古元古代砂岩中自生磷钇矿的SHRIMP定年将成岩作用限定在 7Ma的误差范围之内。相比之下 ,对非洲南部太古宙Witwa tersrand超群和澳大利亚西南部MountBarren群绿片岩相变质砂岩中磷钇矿的研究 ,不仅确定了所研究岩石的成岩作用时代 ,而且恢复了该区后期的复杂热演化历史。研究还表明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显生宙岩石。这些实例表明 ,磷钇矿的SHRIMP定年不仅可以测定从太古宙到第四系所有年代碎屑沉积岩的沉积时代 ,而且可以实现极小尺度上的微区定年 ,从而可以研究岩石自沉积成岩以后的演化历史 ,显示这一方法在沉积作用及相关热事件问题研究上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3.8 Ma:青藏高原年轻碱性玄武岩锆石离子探针U-Pb年龄测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万渝生  罗照华  李莉 《地球化学》2004,33(5):442-446
离子探针(SHRIMP)是一种主要用于锆石U-Pb年龄测定的仪器,已获得了大量有意义的年龄数据,但十分年轻地质体锆石年龄测定方面的报道还不多见.报道了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应用SHRIMP技术测定青藏高原晚第三纪3.8 Ma碱性玄武岩的年龄结果,同时讨论了获得十分年轻地质体高精度锆石U-Pb年龄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达茂旗北部的早古生代闪长岩侵入体产于包尔汉图-白乃庙岛弧带的西部,采用SHRIMP锆石U-Pb定年及角闪石40Ar/39Ar测年对其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学研究。两件闪长岩样品分别获得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453±3Ma和446.8±5.3Ma,角闪石40Ar/39Ar坪年龄为459.2±2.4Ma和442.9±4.2Ma。这为研究该时期弧岩浆作用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并表明该岩浆侵位后,经历了结晶并快速冷却的过程,可能揭示了本区岛弧带和华北板块碰撞的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秦皇岛市柳江地区出露最古老的沉积岩为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石英砂岩,该石英砂岩与下伏的新太古代钾质花岗岩呈不整合接触。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该区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中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在2635~2487Ma之间,其物质源区较单一。与北京—蓟县标准剖面相比,本研究区在较长的一段地质时期为古陆壳的剥蚀区,直至新元古代早期,又沉积了长龙山组滨海相碎屑岩。碎屑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它们的源区物质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壳幔混合,但主要来自于古老的地壳物质再循环,暗示在~2.5Ga其碎屑物质源区的地壳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和厚度。  相似文献   

15.
赣西北新元古代修水组和马涧桥组SHRIMP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依据精确地测得的修水组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824Ma±5Ma,MSWD=1.3),将修水组明确定位于双桥山群的最上部。结合"江南造山带"锆石U-Pb年龄:东部变质基底双桥山群,西部变质基底梵净山群、似盖层下江群和中部变质基底冷家溪群、似盖层板溪群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将双桥山群上部修水组明确地定位于"武陵运动"之下的新元古代地层。同时,首次在上覆地层马涧桥组火山凝灰碎屑岩中获得3组锆石U-Pb年龄,其中一组继承锆石(824Ma±5Ma,MSWD=1.9),反映了修水组被隆起和剥蚀的证据;而最年轻的一组锆石反映了沉积同时代的凝灰岩年龄为(769Ma±8Ma,MSWD=0.55)。依据该年龄数据,将马涧桥组明确定位于板溪期沉积地层。该年龄对限定区域地层对比和构造演化都有重要意义。上述锆石U-Pb年龄标示了赣西北地区同样存在820Ma界面上下的新元古代地层,为江南古陆变质地层的对比提供了新的年代学数据。  相似文献   

16.
腾冲火山岩群是我国著名的年轻火山岩群,前人主要采用K-Ar法、不平衡铀系等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该区火山岩的年龄并划分其喷发期次,采用K-Ar法获得腾冲火山岩0.013~17.84 Ma的年龄以及0.13~2.9 Ma的等时线年龄,不平衡铀系法主要用于该地区0.23 Ma以来的样品年龄研究。传统的同位素定年体系的精确度和定年范围对于研究该区火山岩的年龄存有很大局限性。近年来,微区原位离子探针U-Pb定年在年轻地质体年代学研究中表现出巨大潜力,在国际上已经应用于中更新世晚期地质体的年龄测定。本文报道了应用锆石SHRIMP U-Pb定年方法对腾冲曲石地区中更新世英安岩的3次测定结果,3次实验的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在对一次离子流选择及其强度、二次离子积分时间等实验条件探讨的基础上,综合分析3次实验中的二次离子计数表明第3次实验结果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年龄值为0.41±0.01 Ma,属中更新世,代表该英安岩的形成时代,该年龄结果是目前我国获得的最年轻的高精度锆石SHRIMP U-Pb年龄。本研究获得的中更新世锆石U-Pb年龄为年轻地质体的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对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南部钻井中2件晚中生代火山岩岩心样品开展SHRIMP锆石U-Pb定年和原位Lu-Hf同位素研究。火石岭组形成年代为125.3Ma±1.1Ma,晚于前人测得的K-Ar体系年龄,说明火石岭组火山岩在松辽盆地南部和北部是同期喷发的;火石岭组锆石的εHf(t)值为2.0~8.1,表明岩浆起源于新生地壳。基底火山岩年龄为173.6Ma±1.7Ma,锆石εHf(t)值为-8.8~+1.5,表明既有新生地壳又有老地壳物质再循环。这些锆石的εHf(t)值与兴蒙造山带东段同期锆石相似,表明二者具有相似起源。中国东北和台湾中生代晚期沉积地层中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均记录了171~176Ma的峰值,说明此时古太平洋板块已经向欧亚大陆俯冲。并且,该期岩浆活动可能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的东缘,包括中国东南沿海、朝鲜半岛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18.
SHRIMP (Sensitive High‐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analytical procedur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enable dating of the small, early diagenetic xenotime overgrowths that commonly occur on zircons in siliciclastic sedimentary rocks. The method will be particularly useful in Precambrian terranes, where diagenetic xenotime dating could play a role equivalent to biostratigraphic dating in the Phanerozoic. Reliable 207Pb/206Pb data are more readily obtained than 206Pb/238U, which also favours application to the Precambrian. However,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206Pb/238U dating of larger overgrowths (>10 μm) is also viable and applicable to Phanerozoic samples. SHRIMP Pb/Pb geochronology of authigenic xenotime in an unmetamorphosed Palaeoproterozoic sandstone in the Kimberley Basin has constrained diagenesis to a precision of ± 7 Ma. In contrast, greenschist‐facies metasediments of the Archaean Witwatersrand Basin, South Africa, contain both authigenic and alteration xenotime that record a complex history of growth from early diagenesis to the last major thermal event to affect the basin.  相似文献   

19.
报道采自双溪坞群不同岩组岩石样品的锆石年龄,其中,平水组英安质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908.2±6.8Ma,双溪坞群北坞组安山岩年龄为901.6±5.5Ma,双溪坞群章村组火山角砾岩安山质角砾岩年龄为899±8Ma,上覆河上镇群骆家门组底砾岩(花岗闪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78.96±4.5Ma。通过年龄数据探讨位于该断裂带的构造背景,依据该年龄数据限定区域地层对比和构造演化序列。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标示了江山-绍兴断裂带北侧双溪坞群的沉积地层,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群代表了新元古代早期华南洋的中间岛弧。上述年龄为江山-绍兴断裂带变质地层的对比增添了可靠的年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报道采自双溪坞群不同岩组岩石样品的锆石年龄,其中,平水组英安质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908.2±6.8Ma,双溪坞群北坞组安山岩年龄为901.6±5.5Ma,双溪坞群章村组火山角砾岩安山质角砾岩年龄为899±8Ma,上覆河上镇群骆家门组底砾岩(花岗闪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78.96±4.5Ma。通过年龄数据探讨位于该断裂带的构造背景,依据该年龄数据限定区域地层对比和构造演化序列。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标示了江山—绍兴断裂带北侧双溪坞群的沉积地层,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群代表了新元古代早期华南洋的中间岛弧。上述年龄为江山—绍兴断裂带变质地层的对比增添了可靠的年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