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伽师强震群活动期间地震窗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莹甄  曲延军 《地震工程学报》2000,22(4):368-375,406
分析研究了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活动期间阿困什余震窗和喀什地震窗月频、旬频、日频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两地震窗的异常形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起止时间也具有同步性。月频度异常形态多经过2-3个峰值后在高值发震;旬频率、日频率异常形态则表现为高值-低值-发震;日频度异常出现在震前1-3d。通过对比分析伽师强震群1997年和1998年的活动特征发现,阿图什余震窗和喀什余震窗在1997年几组后续6级地震前小震日频率均在指数衰减背景上明显升高,而1998年2组强震前指数衰减背景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杜文平  陈爱萍 《内陆地震》1998,12(4):362-366
1997年1-5月新疆伽师发生Ms5.0-6.6地震14次。在1月21日之后发生的12次Ms〉5.0地震中,有5次地震震前出现了序列异常平现象。说明就此次伽师强震群而言,小震异常平静物征确实具有较了的临震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3.
1997年1月21日伽师强震群发生前和震群过程中,位于震中附近的新疆克州地震局根据区域地震活动的某些背景性异常和阿图什、乌恰地震台仅有的三项前兆观测手段出现的异常,成功地实现了3次短临预报。本文对此加以分析总结,以促进与其他专业台站和地方台站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其余震具有共轭型分布特征,多种地震学参数在序列中的较大余震前有不同程度异常显示,余震具有较为特殊的地震波形,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相比具有多处异同点等。结果认为巴楚—伽师6.8级地震可能为具有继承伽师地震特点的余震起伏变化较大的主余震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2011年8月11日新疆阿图什、伽师交界5.8级地震基本参数、地震序列特征,分析了震前震区周围及相邻构造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5.8级地震发生在柯坪断裂,震源断错类型为逆冲型;(2)该地震序列为主.余型,余震衰减较快;(3)地震活动表明震前存在4级地震围空、地震平静、中等地震增强、地震学参数时间扫描异常等中期异常和小震群活动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6.
李茂玮 《内陆地震》1998,12(3):193-199
阐述了小震活动增强图像的物理基础,资料分析处理方法和地震活动水平等级划分标准、预报判据及回顾性检验结果。还介绍了1996年新疆阿图什6.7级和喀喇昆仑7.1级2次强震的中期预报过程。震例分析表明;多数目标地震发生前1-2年内出现区域小震活动增强异常图像,若取异常结束后12个月作为预报时段,则异常对频率为0.35,有震报准率为0.70,通过R值检验,中期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1997年1月21日~4月16日,新疆伽师相继发生了7次M≥6的地震,造成了破坏与伤亡。该文就伽师强震群进行了综述,包括:地震类型和地震参数;震源机制;伽师地震的临震预报;地震现场工作等。  相似文献   

8.
王琼  王海涛 《中国地震》2007,23(1):35-46
2003年2月24日位于1997~1998年伽师震区东南约20km的新疆巴楚-伽师地区发生了MS6·8地震,其余震丰富、强度大。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的发生是否会对2003年巴楚-伽师MS6·8地震产生触发作用?1996年阿图什发生MS6·7地震,时隔10个月距其70km处又发生了伽师强震群,1996年阿图什地震的发生是否有利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的发生?1997~1998年伽师震区接连发生9次6级以上地震,伽师强震群中各强震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伽师周围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研究了自1996年阿图什MS6·7地震及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至2003年巴楚-伽师MS6·8地震在整个伽师强震群活动过程中的应力触发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阿图什MS6·7地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的发生;伽师强震群中先发生的6级地震产生的累加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对后续6级地震有一定触发作用;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折合为1次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表明,其对2003年巴楚-伽师MS6·8地震触发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及三次成功的临震预报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48  
朱令人 《中国地震》1998,14(2):101-115
1997年1-4月,新疆伽师发生包含7次6级以上地震的强震群,为板内地震所罕见。伽师震群发生在相对稳定的塔里木盆地中,震区未发现地表断裂,深部构造不甚清楚。新疆地震局先后3次对伽师地震的强余震和后续强震作了成功的临震(1周内)。  相似文献   

10.
自1997-1998年新疆伽师强震群后,伽师震区余震活动渐趋平静。2003年1月4日伽师发生了5.4级地震,其后50天在距其20km左右在巴楚-伽师地区发生了MS6.8地震,其后发生了7次MS5.0以上强余震,序列的余震丰富、强度大。通过计算几次强余震破裂面上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合余震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定量探讨了强余震活动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巴楚-伽师MS6.8地震不仅有利于分布与主破裂面方向较一致的余震发生,而且触发了与其共轭方向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11.
1996年3月19日阿图什6.9级地震的追踪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马陵 《内陆地震》1998,12(2):110-118
根据1993年“新疆地震减灾综合研究”课题的分析结果,认为阿图会地区结果5-10年发生6.5级以上强震的危害区之一。有关人员对阿图什地区加强了监视,进行了跟踪分析,作出中长期至短期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报。  相似文献   

12.
冯先岳 《内陆地震》1998,12(3):206-214
论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塔西河石门子水库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构造应力场,地震活动背景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对水库地震诱震的各种因素与已发生水库地震的实例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天山地区与石门子水库地质构造要似的努列克和克孜尔水库和诱震诺因素作了讨论,得出的结论是拟建的石门子水库蓄水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相似文献   

13.
中亚地区地震序列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搜集到1970-1984年中亚地区8个地震序列。通过分析这些板块内部地震序列的震源分布,震源机制,归纳出它们的特征是:震中分布的长轴部比较短,震中分布长轴和短轴的比值小;长轴的方向受当地地震带的走向控制。和碰撞带走向无关。地震序列中各地震的震源深度都比较浅。其中有震源机制资料的3个地震序列表明:主震的震源机制如果是逆冲滑动,倾角则比较低;主要的震源机制如果是走向滑动,倾角则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
地震学异常度预测法在天山及周边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立军  周霞  陈晓逢 《内陆地震》2000,14(2):105-115
以我国南北天山、塔里木盆地及昆仓山脉北缘地区的地震学资料为例,运用地震学异常度预测法,对由地震频度N值、蠕变值、缺震值、η值、Rm值和GL值等地震学预报参量进行空间扫描所得出的进行综合异常判定,得出了近几年的综合预测图。内符检验结构表明:(1)队了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交界地区由于地震台网较稀 监控能力偏低外,其他地区对于5级以上地震的监控能力以综合预测图上可以达到80%以上,6级以上地震在综合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我国首次研制出的地震专用的HWF-1型井下伽玛强度自动监测仪的结构和主要技术性能,该仪器还可同时自动监测井下水湿变化。对运用该仪器在江西南昌自流井处进行的试验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卫东  王平 《内陆地震》1999,13(1):25-31
利用陕西省地震台网及邻省地震台的P波被动资料求得泾阳MS4.8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其节面Ⅰ应为该次地震的主破裂面,渭河断裂为发震断裂,主应力方向与华北地区应力场的方向一致,说明地震受华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与华北地区进入新的地震活跃期相应,可能预示陕西关中地区地震活动性将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7.
罗荣联 《地震研究》1997,20(1):9-12
本文简述对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地震作出较成功中长期预报的历史事实。研究中采取着眼长期、关注群体、解剖个体、跟踪动态的基本思路,通过层层筛选、逐一排除、再行逼近的步骤,凭经验确定以丽江为中心的7级地震危险区,并提出防震减灾对策措施。云南省人民政府采纳了研究成果,批准省府办公厅于1995年3月8日发布地震中期预报,丽江地区行署为之做了防震准备,发挥了政府的减灾职能,取得较好的减灾实效。  相似文献   

18.
地下流体附加力源的研究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提出地下流体储量变化是地震和多种前兆发生的附加力源的新观点,认为多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因素所引起的地下流体储量变化。是一种附加力源。它通过流体载荷、孔隙压力、动水压力及化学腐蚀等作用,促进地壳的构造变形,并导致多种地震前兆异常的产生;而流体载荷和构造变形,又可促进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对于降水、地表水、开采等因素造成的异常变化,不能简单地当做干扰来加以排除,它本身包含有大量的地震前兆信息。论述了该思路的科  相似文献   

19.
地震短期预测的概率方法浅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和天气预报相比,地震预测,特别是地震的短临预测更为困难。概率方法真实地反映了地震发生的随机性,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对于地震认识的局限性,加快短期预测的概率方法研究与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概率预测是经验预测、统计预测和物理预测的综合,各类地震预测方法特别是物理预测方法的发展还很不充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从目前我国地震预测的现状来看,应大力发展统计预测方法。地震目录可为我们提供对背景地震发生率的估计,而前兆的出现使我们可以得到地震发生率大大高于背景发生率的时段,其增益越强,时段越短,越接近于理想预测。前兆和地震之间的关系的统计检验对于概率预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提出,应按实用化的要求逐步规范各种地震预测方法。这对地震预测研究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鉴于观测事实表明相隔很远的地震间,以及与相隔很远的前兆,可以有较好的同步性,因此对传统的孕震模式需要重新审议。当前的预报能力评分约为R=0.2—0.3,表明当前的预报确有客观规律的依据;但服务于社会,这样的精度远不能满足要求,这是地震预报工作面临的严峻问题。观測到大陆强震基本上都同时位在一些不同方向的屈曲变形带上,可以认为多种变形屈曲间的互锁是形成强震的必要条件,这为我们进一步建立新的大陆强震发生模式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