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漏电场进行了系统计算,给出漏电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供电线与测量线间的漏电及其转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提高地震台站观测线路抗漏电影响适合地震电法特点的较科学经济的布线原则和方法。荷泽地震台线路改造实例及某些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开坊 《地震》1992,(4):79-80
在地电台站,外线路绝缘检查是一项很重要的经常性工作,但现行查线方法比较费事,并受到天气限制,达不到规范要求。利用二极管作通断装置,配一室内地线,便可使供电线的检查变得非常简便,有助于及时判定资料可靠性。 在地电观测中,外线路(主要是供电线)漏电,是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常见故障,一旦出现异常变化“漏电”便是第一怀疑对象。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对地电观测系统中的外线路如何保养和维护进行了介绍。其次,对影响地电观测资料的外线路漏电、测量电极漏电、线间漏电分别从根源、表现特征及改进措施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为确保地电观测资料的连续、可靠、完整,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吴子泉  张昭栋 《内陆地震》1994,8(2):127-133
根据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参考已推导出的线对地漏电的基本公式.给出了《地电观测技术规范》允许漏电电流最大值时的电阻率相对误差三维分布图及平面等值线图,并讨论了其分布特征;同时给出了不同位置ρs相对变化1.5%时的漏电电流三维分布图及平面等值线图;粗略地给出了外线路绝缘电阻的允许范围,为提高地电台站布设的经济效益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自邢台地震之后,人们将物探部门的电阻率法用于地震预报,并改用固定线路进行观测。为了满足地震预报的要求,其观测精度应有相应的提高。物探中应用电阻率法已注意到线路漏电问题,但着重于外线对地漏电的理论研究和防止。用于地震预报之后,人们开始注意到供电线对测量线的线间漏电对地电阻率的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选取大柏舍地电台2011—2019年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和降雨量资料,分析降雨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利用影响系数理论,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由于大柏舍地电台表层介质影响系数较小且为负值,小幅降雨对该台地电阻率短期影响不明显,仅自然电位差受到干扰;大范围强降雨时,地电阻率和自然电位差均受到影响;因ZD8B仪地电阻率观测系统架空线路漏电,导致EW向分量呈阶降变化,且比用于背景场观测的ZD8M仪变化幅度大。  相似文献   

7.
为定位地电台站地埋线缆高阻漏电点位置,根据差分电位法的原理,结合地电台站实际观测情况,设计一种由兆欧表和万用表结合使用的简易装置。根据理论计算和浚县地电场地的实地检验,证明在地埋线缆对地绝缘小于300 kΩ的情况下,使用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快速地定位地埋线缆漏电点,位置误差在1 m以内。此方法利用一般地电台站监测设备,操作方便、简单,具备推广到受地埋线缆高阻漏电困扰的地电台站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地电台在作长期的视电阻率ρ_K监测中,一旦在供电和测量线路上导线有损坏时,就易出现所谓“漏电”。由于漏电常给ρ_K的观测造成很大误差。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就可能把误差误认为异常,反之,把异常全当漏电。所以较系统地讨论一下这个漏电问题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阳原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受外界影响严重,较大程度地影响了观测资料的精度,使资料质量大大降低。通过对外线路及周围环境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发现影响地电阻率精度的因素有漏电、电极老化、供电电源正反相供电不稳定、降雨、风扰五方面。文章针对上述干扰因素,介绍相应的排除方法,对提高观测资料的精度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银川地电台查漏电工作中现有断线器装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所做的改造实验。实验根据银川地电台观测点实际线路布设,利用继电器的开、合原理为设计思路。通过实际试验用继电器和线路,在地埋电缆的供电极和测量极线路中进行测试,实现了线路与电极断开和接通,可替代现有故障断线器的工作,也可作为测量极线路断线装置。实验结果满足地电线路查漏电和测绝缘工作时线路断开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文献[1]、[2]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消除地电阻率观测中线间漏电的新方法。该法通过在安徽省灵璧地电台的实验,证明它是简单易行、投资低、收效大,具有推广价值。并为今后地电阻率观测提出了一种新的外线设计方案。 新方法的理论及实验基础 文献[1]、[2]详细讨论了地电阻率观测中线路漏电问题,系统地介绍了在安徽省屯溪地电台所做的漏电实验。其中获得的主要结论是:(1)用理论公式定量地算出供电线对  相似文献   

12.
分析2015年8月—2018年7月满洲里地震台FHDZ-M15地磁总场与分量组合观测系统记录的地磁秒采样观测数据(剔除磁暴与磁扰时间段),发现台站地磁秒采样数据资料所受干扰主要呈阶跃和尖峰形态,通过测量测区地磁场水平梯度,排查周边环境,并对设备和线路进行漏电检测,认为:阶跃形态干扰主要由高压直流输电和车辆停放引起;经逐项排查对UPS加热及输电线路漏电检测,仪器室温度过低和输电线路漏电均造成高频毛刺尖峰形态干扰,对UPS加热处理,干扰状态得到改善,但Z、F分量干扰仍在。受满洲里气候条件等因素限制,未能在2019年完成输电线路更换,当前无法确定干扰是否为输电线路漏电所致,后续将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3.
分析2015年8月—2018年7月满洲里地震台FHDZ-M15地磁总场与分量组合观测系统记录的地磁秒采样观测数据(剔除磁暴与磁扰时间段),发现台站地磁秒采样数据资料所受干扰主要呈阶跃和尖峰形态,通过测量测区地磁场水平梯度,排查周边环境,并对设备和线路进行漏电检测,认为:阶跃形态干扰主要由高压直流输电和车辆停放引起;经逐项排查对UPS加热及输电线路漏电检测,仪器室温度过低和输电线路漏电均造成高频毛刺尖峰形态干扰,对UPS加热处理,干扰状态得到改善,但Z、F分量干扰仍在.受满洲里气候条件等因素限制,未能在2019年完成输电线路更换,当前无法确定干扰是否为输电线路漏电所致,后续将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4.
观测场地漏电导致的地电场观测异常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弥渡地震台地电场观测系统及观测环境相关项目进行逐项核实、分析,结合观测资料的异常变化特征,进行重点排除、查找,找到引起观测资料异常变化的原因是观测场地附近路灯线路漏电所致,判定该异常不是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5.
对高邮台地电NS向ρs的观测精度在2002-07-24雷雨后出现降低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排查,发现是一交流接触器在遭雷击时烧坏,导致交流电三相中的一相对地漏电,与变压器中的零线形成回路所致。从而排除了配电房漏电的干扰。保证了观测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腾冲地震台地电阻率采用四极对称装置观测,2016年11月15日开始,地电阻率东西向测值异常升高。通过对观测系统及外线路漏电情况检查,对观测仪器临时标定检查,结果显示观测系统运行正常,仪器工作正常;对观测布极区周围环境进行全面巡查,发现观测场地内东西测向东端一侧架设了一条金属自来水管道,为观测区内的新增干扰源,且地电阻率东西向测值异常出现的时间与金属管道架设时间基本同步。将金属管道更换为绝缘塑料管道后,测值恢复正常。分析认为,架设金属管道本质上改变了测区介质原有的导电结构,造成了人工电场分布的改变,从而导致地电阻率测值的变化,最终判定地电阻率东西向测值异常是由村民架设的金属自来水管道所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地电观测台站工业干扰、外线路漏电干扰、观测系统变化干扰、观测环境变化干扰等分析,总结出各种干扰现象的一般规律,提出了排除干扰的办法和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受环境干扰影响,N41°E无法观测;外线路和电极多处老化导致的漏电现象十分严重,直接影响观测数据的精度.为此,呼和浩特地震台于2005年4月开始对地电观测装置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包括外线路、电极和观测室内布线、电源和线路的避雷.本文用可靠的数据资料对此项改造工作的过程,和具体实施步骤进行分析,经过多次实验及深入细致的研究,总结出地电改造的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天津高村井水位分钟值曲线在每日相对固定时间段出现的下降台阶错动型异常,对观测仪器、供电系统和观测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水位异常系观测室南侧约10 m处的电镀作业间的高频直流设备漏电所导致。通过将漏电的高频直流逆变电源更换,有效排除了异常。提出在数字化水位观测中,不但要注意传统的诸如地下水超采等观测环境因素,还要重视可能对数字化水位仪有影响的电磁环境因素,补充、修订地下流体观测环境规范是十分必要的和紧迫的。  相似文献   

20.
地电场异常变化是地震前兆观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我国地震台站地电场观测资料经常受到各类干扰的影响,人为漏电亦是一种常见干扰.本工作通过构建漏电偶极源二维地电场模型,正演偶极源对观测电极产生的电位差比例系数,采用牛顿迭代算法,实现漏电位置的精确求解.在模型基础上,进行模拟位置漏电及台站实际漏电实验,分别对反演算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牛顿迭代的地电场人为漏电反演算法,无论是在模拟实验还是台站的实测检验中,均能实现对漏电干扰源的有效定位,且算法收敛快速稳定.地电场人为漏电干扰源定位可执行程序可通过邮件向作者获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