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进一步了解蔚县地区农村房屋的抗震性能,在该地区选取43个村庄、7732栋房屋进行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主要调查房屋结构、建筑材料、房屋抗震构造措施等内容,分析各结构类型房屋抗震薄弱环节及房屋抗震性能,并统计分析经济、交通、地形等因素与房屋结构类型及抗震性能的关系,提出提高该地区农村房屋抗震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整理并分析汉中地区的地震背景、地震动参数和地质灾害,调查区域内地震动参数有差异的9类样本行政镇的931栋典型农村房屋,研究典型农村房屋的结构类型、抗震概念设计和建造场地等因素对房屋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汉中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深大断裂发育,94.7%的区域为灾害易发区,存在4个地震烈度异常区;农村既有房屋结构类型有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其中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是主要的抗震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是新型抗震结构类型;区域内农村房屋的建造场地条件危险性大并且抗震概念设计不足,房屋震害严重,村民的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等相关知识匮乏。该研究可为村镇房屋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山西省中部、南部4169栋典型农村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调查,得到抗震性能属性基本信息,从房屋的地基与基础处理、材料性能与施工质量、结构承载力与整体性能等方面,分析农村房屋在建筑结构抗震方面存在的缺陷。依据调查得到的房屋抗震共性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现有房屋与新建建筑抗震性能提升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农村民居集中住宅区房屋抗震性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常熟市、扬州市、姜堰市部分村镇的农村民居集中住宅区房屋建设进行调查和分析,阐述了江苏省农村民居集中住宅区房屋抗震性能的新型结构类型、斜坡屋面结构、内部结构等典型问题,探讨了改善农村民居集中住宅区房屋抗震性能的政策保证、技术支持、资金来源以及其他方面的途径和建议,对农村民居集中住宅区防震减灾及抗震实用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农村民居集中住宅区建设中改善房屋抗震性能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房屋结构特征是评估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中城市和农村房屋结构类型和抗震性能也有较大差异,城市建筑以砖混和框架结构为主,抗震性能较好,农村房屋主要以石木、砖木及砖混三种结构形式为主,抗震性能较差.对大连普兰店农居建筑物进行调研,通过无人机的航摄影像对建筑物结构的目视判读,并采用计算房屋误差矩阵和Kappa系数...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张家口崇礼区村镇房屋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情况,对该地区的3 553栋房屋进行实地调查和统计。主要进行房屋建筑结构、建筑年代、建筑抗震构造等相关方面的调查,分析村镇房屋结构类型以及村镇规模对应地理位置的关系,总结不同结构类型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现状,主要总结该区村镇房屋的抗震性能,并有针对性的对该区房屋结构提出防震减灾的措施和对策,为提升村镇建筑的抗震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汉中农村既有砌体房屋抗震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对汉中农村既有砌体房屋现状的调查了解,分析了汉中农村既有砌体房屋的建筑方式、建筑材料、建筑地段、灾后是否重建或修缮和房屋抗震设防状况等情况;查阅文献并检索出最新的提高农村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四种抗震加固方法,比较这些加固方法的相关性能,从中优选出适合汉中农村既有砌体房屋现状、危险性等级、排危加固方法和加固目的的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法,并对如何提高农村新建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肖遥  丁浩  王超  齐鑫 《震灾防御技术》2017,12(2):369-382
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调查是国家防震减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辽宁省盘锦、海城、营口地区农村住宅抗震性能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从房屋的结构特点、建造年代分布、房屋的大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鉴于该区域结构特点和建造年代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给出了该调查区域的农村住宅分类方法。提出基于调查中发现的进深与分类之间的相关性,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图片判读能够在保证准确度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建立农村房屋存量数据库的成本。最后,本文结合震害中农村民居砌体墙破坏模式及《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2008)指出了盘海营地区农村房屋在抗震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辽宁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典型村镇房屋抗震能力现状,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对辽阳、锦州和盘锦等地的村镇民居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从场地选择、地基基础、建筑材料、构件的连接及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总体上看:房屋抗震能力不足的比例占85%左右,主要体现在抗震构造措施缺失及构件连接问题上。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村镇房屋抗震性能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为辽宁省农村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怀涿盆地70多个村落农村房屋的实地调查,得到了该地区农村房屋的主要结构类型、建筑场地条件等信息。研究分析了该地区农村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房屋的建筑特点,指出了各类结构房屋的抗震薄弱环节,提出了提高该地区农村房屋抗震设防性能和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农村房屋安全性现状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汇总了湖南省农村房屋的安全性等级情况资料,从房屋的建造年代、结构形式、各年代所建房屋的危房率以及居民的住房质量、安全意识与房屋抗震性能的对比几个方面进行了房屋安全性状况统计分析.结合房屋典型损坏现象,分析了此次调查中房屋的损坏特征,总结了各种结构形式容易出现的问题.根据房屋典型损坏现象分析和安全性等级情况统计,得出了以下结论:湖南省农村生土结构和木结构房屋的安全性现状不容乐观;有关部门应制定一套适合农村的结构设计规范,并通过培训等方法解决农村房屋设计和施工问题;部分存在潜在严重地质灾害的地区和大山深处的房屋已无改造、新建的意义,最好整体搬迁.  相似文献   

12.
摘要本文是在炉霍县城抗震设防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从城镇总体规划、房屋结构特点、抗震设防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高烈度地震区城镇房屋抗震防灾的对策.与同类型城镇的抗震工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厘清张北地区农村房屋抗震性能现状,对受张北地震影响最为严重的张北和尚义2县的农村房屋进行抽样调查,结合已有农村房屋震害经验,利用综合分析方法,建立该地区农村房屋抗震性能指数,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农村现有房屋以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为主,抗震性能普遍较差;针对该地区农村房屋现状,给出改进其抗震性能的建议,对该地区地震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疆共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93次,地震灾害损失十分严重。地震中房屋震害特征及其抗震性能差异与房屋的结构形式相关。通过搜集整理新疆境内历年典型破坏性地震民居房屋震害资料及房屋调研相关资料,结合房屋震害特征,依据房屋的建造年代、结构形式、有无构造措施、砌筑粘结剂强度、施工质量及材料强度等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将新疆民居房屋结构类型分为土木-木架-石木简易结构、砖木结构及砖混结构3大类,并细化为10小类。结合新疆历史破坏性地震房屋震害资料,对细化分类房屋的震害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影响各结构类型房屋抗震性能的原因。除房屋本身抗震性能因素外,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地震作用及其他自然灾害的累积叠加作用也是造成房屋破坏加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对安徽省铜陵地区农居进行全面普查,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对铜陵地区农居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综合判断农居的抗震安全性能。基于建筑工程技术要求,结合安庆地震和阜阳地震震灾特点,分析总结得到造成农居抗震性能薄弱的主要原因包括:农居选址不科学,没有进行科学的设计、规划,施工建设技术不足,使用劣质、不合格建筑材料以及房屋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提出了针对农居抗震设防的对策建议,为今后皖南地区农居抗震设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22年云南宁蒗MS 5.5地震现场调查情况,详细描述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情况和房屋震害特征,计算各烈度区内各类房屋结构的平均震害指数和破坏比,与2012年宁蒗—盐源MS 5.7地震和历史地震震害统计规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①本次地震最大烈度为Ⅶ度,长轴呈NW向,与地震构造背景、震源机制解、余震序列分布和震例统计规律等科技支撑成果吻合较好; ②本次地震中房屋震害较轻,主要得益于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等项目的实施,震区房屋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加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统计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农村民用建筑物在抗震设防方面存在诸如:①缺乏震灾意识,防震观念淡薄;②房屋结构简单,抗震性能低;③有女儿墙、高门脸、高屋脊等不利抗震的建筑形式;④省投资,省材料,无技术,房屋工程质量差;⑤建筑材料质量差,影响工程抗震性能;⑥缺乏管理,施工质量低等薄弱环节。鉴此,提出下述一些对策及措施:①加强地震知识宣传,提高防震减灾意识;②加强对农村民用建筑的抗震研究,探索设计推出防震抗震示范建筑物;③加强农村建材市场和施工队伍的管理;④加强农村建筑施工队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质量意识;⑤加强农村震害预测和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工作;⑥在抓好在建、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的同时,要重视原有建筑物的抗震鉴定;⑦研究制定农村民用建筑抗震设防法规;⑧建立健全各级防灾机构,强化各级政府减灾职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北张家口地区农村房屋进行实地抽样调查,得到该地区主要房屋的结构类型、建设年代、所占比例及建设场地条件等信息。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条件及张北地震对房屋破坏的影响,分析研究农村房屋抗震设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为提高张家口地区农村建筑的抗震性能、新农村建设和危房加固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甘东南地区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现状,分析农村民居抗震薄弱环节,从而科学、合理地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结合当地调研资料数据,对甘东南地区农村民居进行现场调查,获取民居各类属性数据,划分甘东南民居主要结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与所占比例,针对不同类型的民居结构,对其进行抗震性能评价,分析其抗震薄弱环节及潜在危害.研究区现存五种典型房屋结构类型: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木架结构和窑洞,以前三种结构类型为主,其中有抗震构造措施的新建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抗震性能最佳,木架结构、老旧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次之,土木结构和窑洞抗震性能最差.研究结果对提高甘东南地区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水平具有科学参考价值,也可为其他地区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宁蒗县1988年MS 5.5、2012年MS 5.7以及2022年MS 5.5地震为研究对象,以宁蒗地震灾区当年相关震害统计资料为基础,从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经济损失3个主要方面,对3次地震震害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2012年MS 5.7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为严重,此外震区房屋结构不断丰富,抗震性能不断增强,但土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较差,震灾经济损失逐渐减小,但民房经济损失占比逐年升高。根据分析以上结果提出“提高民众防震减灾意识,增强房屋抗震性能,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等建议和措施,为灾后重建以及城市规划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