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通过对九龙江入海水道、厦门西港南部重矿物组合规律、物质来源的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细砂级以上颗粒朝外海方向迁移,没有进入厦门西港。厦门西港鳗尾沙淤积区的沉积物为孤丘海蚀残积物及粉砂质泥。内土尾淤积区沉积物为凝聚成小球的粘土及黑云母,它来自九龙江悬沙与海岸工程抛入的泥沙。  相似文献   

2.
陈进兴  张平青 《海洋学报》1989,11(3):333-340
本文通过测定厦门海域特别是九龙江口海区沉积物中总β放射性(以下简称总β)的水平分布,了解到九龙江入海泥沙的绝大部分是沿着九龙江水的主流方向流经厦门外港输入外海,仅有一小部分泥沙输入厦门西港。但是进入西港的九龙江泥沙仅能停留在西港的西断面,不能进入西港的东断面,而且进入西断面的九龙江泥沙仅能到达16号站,不能再往北推移。同样地也有一部分西港泥沙随着落潮输出九龙江口,最后进入外海。因此我们认为造成西港淤积的主要原因是西港周围环境泥沙的冲刷造成的。至于九龙江下来的泥沙也仅对西港的嵩鼓海峡产生一些影响,对厦鼓海峡(即西港的东航道)看不出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进兴  张平青 《海洋学报》1989,11(3):333-340
本文通过测定厦门海域特别是九龙江口海区沉积物中总β放射性(以下简称总β)的水平分布,了解到九龙江入海泥沙的绝大部分是沿着九龙江水的主流方向流经厦门外港输入外海,仅有一小部分泥沙输入厦门西港.但是进入西港的九龙江泥沙仅能停留在西港的西断面,不能进入西港的东断面,而且进入西断面的九龙江泥沙仅能到达16号站,不能再往北推移.同样地也有一部分西港泥沙随着落潮输出九龙江口,最后进入外海.因此我们认为造成西港淤积的主要原因是西港周围环境泥沙的冲刷造成的.至于九龙江下来的泥沙也仅对西港的嵩鼓海峡产生一些影响,对厦鼓海峡(即西港的东航道)看不出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2年6月~1993年4月的4个季节的观测资料,对厦门西海域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安湾、厦门西港、九龙江口均属于中营养海区,马銮湾、员当湖均属于过营养海区。同安湾、厦门西港、九龙江口浮游植物数量少、种类多,马銮湾、员当湖则相反。马銮湾、员当湖扭曲小环藻已形成了慢性赤潮。马銮湾生态养殖,员当湖污水治理后,水质明显地得到改善,同时也减轻了厦门西港环境容量的负荷,近年来厦门西港再没有发生赤潮。  相似文献   

5.
厦门西港和九龙江口颗粒有机碳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九龙江河口及相邻海区颗粒有机碳 ( POC)的分布变化特征及 POC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九龙江河口区和厦门西港 PO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762和 793μg C/L。春季 ,河口区的 POC含量高于西港 ,而秋季则相反。春季 ,河口区和西港的 POC含量与ATP(三磷酸腺苷 )含量都呈正相关关系 ,其中 ,浮游植物有机碳 ( POCB)分别占 POC的 4 4 %和 2 2 %。  相似文献   

6.
厦门西海域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本文根据1992~1993年的4个季节观测资料,对厦门西海域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安湾、厦门西港、九龙江口均属于中营养海区,马銮湾、筼筜湖均属于过营养海区.同安湾、厦门西港、九龙江口浮游植物数量少,种类多,马銮湾、筼筜湖则相反.马銮湾扭曲小环藻、柔弱菱形藻形成了慢性赤潮.筼筜湖扭曲小环藻、骨条藻已形成了赤潮.马銮湾生态养殖,筼筜湖污水治理后,水质明显地得到改善,同时也减轻了厦门西港环境容量的负荷,1988年以来,厦门西港未再发生赤潮.  相似文献   

7.
海沧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厦门海沧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矿物(0.063~0.125mm粒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粒级的重矿物共计49种,其优势和特征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绿帘石、铁铁矿、角闪石、锆石、红柱石等;重矿物的平均质量分数为9.56%;根据重矿物的分布和含量,并结合主要标志矿物的颗粒百分含量和分布特征,将该海域划分为5个矿物组合区,根据各区的矿物组合类型分析了该海域的物质来源及影响重矿物分布和组合的因素,进而探讨了九龙江河口湾和厦门西港海湾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8.
李立  王寿景 《台湾海峡》1993,12(4):312-318
本文根据厦门海洋站长序列盐度观测结果,分析九龙江口和厦门西港各种时间尺度的盐度低频波动特征,并探讨其机制。结果表明,九龙江径流量是影响厦门盐度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在亚潮频段。盐度对径流的响应可能有相当强的非线性。  相似文献   

9.
9810号台风过程厦门近岸海域POC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9810号台风影响下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港表层海水颗粒有机碳(POC)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某些环境因子的关系,除厦门西港低潮水外,台风期间POC含量的迅速增大,此“冲击期”共维持3d后POC值迅速回落,进入“恢复期”。台风期间,九龙江口高低潮,厦门西港高潮表层水POC含量分别为0.739、1.319和0.848mg/dm^3,是非台风状况下的1.1、1.9和1.4倍,陆源有机物的输入和底质再悬浮作用是控制表层水POC含量的主要因素,而厦门西港低潮水POC含量受台风作用影响较小,碎屑POC为厦门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OC的主要组成部分。POC与溶解态N、P营养盐有一定正相关性,暗示其可能来自颗粒物有机N、P的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10.
沉积物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Eh,Fe~(3+)/Fe~(2+),pH 沉积物的Eh,Fe~(3+)/Fe~(2+),PH为采样现场表层沉积物的测定值。在本区其变化范围:Eh为-213—436mV;Fe~(3+)/F~(2+)为0.29—14.67;PH为6.75—8.99。Eh的分布特征:河口区高,西港区低。如九龙江河口湾及浔江内,Eh值都在100mV以上。尤其是九龙江河口湾水道内Eh值都在200mV以上。西港等内港区Eh值普遍较低,一般都在60mV以下。Eh值分布与沉积物关系密切。凡是砂质粗颗粒沉积物,Eh值  相似文献   

11.
陈水土  杨慧辉 《台湾海峡》1993,12(4):376-384
根据1987年3月至1988年12月九龙江口,厦门西港海域的调查资料,初步探讨该海域Fe,Mn,Cu,Zn,Ni,Co,Pb,Cd等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特性,及其与磷的生物地球化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主要受九龙江径流的影响。在河水与海水混合过程中,悬浮颗粒态重金属元素发生明显转移,Fe,Mn,Co,Zn等元素自悬浮颗粒物上解吸,Cu可能被吸附,颗粒态重金属元素与颗粒态磷呈良好  相似文献   

12.
厦门港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和来源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比较了厦门港湾的浔江、西港和九龙江口等3个区表层沉积物及其酸可溶部分中Fe,Mn,Cu,Zn,Pb,Co和Ni的含量,分析了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各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厦门嵩屿附近水域洪水期悬浮泥沙活动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顺良 《台湾海峡》1990,9(4):309-315
本文根据1984~1986年5次水文泥沙观测资料,研究了福建厦门嵩屿附近水域洪水期悬浮泥沙对河口三角洲和厦门西港东渡以南海域的淤积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厦门海域水体富营养程度评价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林辉  张元标  陈金民 《台湾海峡》2002,21(2):154-161
根据2000年11月和2001年2、5、8月对厦门海域进行的大面调查所得数据,以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3-P)和叶绿素a(Chl-a)作为海水富营养化评价指标,以模糊数学作为评价手段。在应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标权重矩阵及其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对厦门海域近期水体富营养化水平作出评价,结果表明,厦门外港,东侧水道,九龙江口和浔江为中营养海区,YuanDang湖和马銮湾为富营养海区;厦门西港海域与马銮湾相邻的属于富营养海区,与厦门外港和九龙江口相邻的为中营养海区。  相似文献   

15.
1 海洋经济进展厦门海域位于福建南部金门湾内与九龙江入海口处,海域范围包括厦门港、九龙江口及同安湾等,海域广阔,海洋资源丰富。厦门经济特区成立之前,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海洋经济发展缓慢。在特区成立以来,厦门现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港口旅游城市,形成为东南沿海和福建对外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厦门西港的泥沙来源、底质沉积特性、潮间浅滩的泥沙动态和4条海堤修筑后,纳湖量减少及其对航道水深的影响,初步分析了该海区淤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厦门西港红树林的卫星遥感测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荣盛  章文毅 《台湾海峡》1994,13(3):297-302
厦门西港原有大面积红树林,几十年来受到很大破坏,需采取措施进行监测绘和管理,卫星遥感宏观大尺度,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红树林的监测测绘,比传统的人工调查方法省时省力。本项目运用Landsat卫星TM-CCT数字影像磁带为信息源。通过图像计算机系统进行几保精校正,假彩色合成,SCALE线性增强和一阶直方图分段线性拉伸;训练区监督分类,以及红树林区的面积积分运算等步骤,获得了厦门西港红树林区1:5000  相似文献   

18.
厦门海沧沿岸水域初级生产力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4-1995年,对厦门海沧沿岸水域初级生产力进行4个季节调查。该水域初级生产力全年平均为194.6mgC·(m2·d)-1,呈双峰型的季节变化。与九龙江口相比,厦门西港年平均初级生产力略高,这与其叶绿素α含量较高有关。九龙江口的初级生产力受海水盐度影响较大,在不同季节均呈现沿径流方向递增的趋势。海沧沿岸水域氮磷浓度比值较高,其初级生产力受水域磷含量不足所限制。  相似文献   

19.
厦门海沧进港航道口门浅滩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维坤  陈峰 《台湾海峡》1994,13(4):317-322
本文报道了九龙江口口门浅滩地貌,沉积特征和水文泥沙特性,探讨了九龙江口口门浅滩特别是厦门海沧进港航道(即鸡屿北水道)口门浅滩的形成与演变。结果表明,厦门海沧进港航道口门浅滩是在江流,海潮,咸淡水交汇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其冲淤演变过程与屿河口沙坝不断淤积扩大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三维水动力和盐扩散方程,计算厦门湾九龙江河口区的盐度时空分布,并利用监测调查所得到的盐度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经验关系,对厦门九龙江河口区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三维时空分布进行计算,对监测站位的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说明在潮周变化尺度,物理混合及扩散对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分布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