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ritonX—100—5—Br—PADAP光度法测定铜和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萨木嘎  刘颖 《岩矿测试》1999,18(4):291-294
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用5-Br-PADAP光度法测定铜镍的方法。结果表明:在PH9.0的硼砂缓冲介质中,5-Br-PADAP与铜和镍生成紫红色络合物,λmax^Cu=575nm,εCu=1.04×10^5L·mol^-1·cm^-1,λmax^Ni=575nm,εNi=1.14×10^5L·mol^-1·nm^-1。铜和镍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 ̄560μg/L和0 ̄5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新合成的meso-四(2-磺酸萘基)卟啉(TNPS4)与Mn^2+的显色反应。在pH8.0的Na2B4O7-HCl缓冲溶液中,TNPS4与Mn^2+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470nm,配合物组成为TNPS4:Mn^2+=2: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3×10^5L·mol^-1·cm^-1,线性范围0.0-5.0μgMn^2+/25ml。用于化探样品中Mn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樊学忠  朱春华 《岩矿测试》1997,16(3):217-220
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于pH4.8 ̄7.4的缓冲溶液中,2-〔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6-Me-BTAEB)与Co(Ⅱ)发生显色反应,形成稳定的蓝紫色络合物,其组成为nCo(Ⅱ):n6-Me-BTAEB=1:2,最大吸收波长为650nm,ε为1.38×10^5L·mol^-1·cm^-1,Co(Ⅱ)质量浓度在0 ̄0.32mg/L时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可直接用于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4.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与锆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付佩玉  王正祥 《岩矿测试》1997,16(3):238-240
在0.08 ̄0.10mol/L HCl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Zr(Ⅳ)与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F)发生显色反应,形成1:4的桔红色络合物,λmax=540nm,ε为1.46×10^5L·mol^-1·cm^-1,Zr(Ⅳ)含量在0 ̄0.5mg/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氧化铝及陶瓷釉料中锆的测定,结果与ICP-AES法相符,RSD(n=5)在1.3% ̄3.7%。  相似文献   

5.
刘耀华 《地质实验室》1996,12(6):324-327
研究了微堆中子活化分析测定地质样品中卤素元素的测量条件和测量中的影响因素,对超热中子活化分析测定I和Br进行了实验研究,F,Cl,Br,I的检出限分别为10^-3、74×10^-6,1.7×10^-6,7.8×10^-6。RSD〈15%。  相似文献   

6.
殷志禹  徐其亨 《岩矿测试》1996,15(2):117-119
以8-氨基喹啉为母体,合成了新试剂5-(4-羧基苯偶氮)-8-(对甲苯磺酰氨基)-喹啉(CPTSQ),研究了它与Au的显色反应,在CTMAB存在下,于pH10 ̄13的NaOH介质中,CPTSQ与Au形成2:1紫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610nm,摩尔吸光系数1.0×10^5L·mol^-1·cm^-1,Au含量在0 ̄1.2m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已用于金矿石样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邻菲口罗啉—亚硝酸钠—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测定铬的新体系。在0.24mol·L-1NaNO2-1.2×10-5mol·L-1O-Phen-4.8×10-5mol·L-1CTMAB(pH9.3)底液中,Cr(Ⅵ)于-1.40V(Vs:SCE)产生一灵敏、尖锐、稳定的极谱波。Cr(Ⅵ)浓度在0~60μg·L-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本法测定了水样及钢样中痕量铬,结果良好。本文还对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3-溴)苯基甲烷。在Mn和吐温-80存在下,Ce与DAmBM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λmax为380ε为3.0×10^5L.mol^-1,cm^-1。Ce量在(0-10)μg/25ml间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9.
冯泳兰 《岩矿测试》1999,18(4):311-313
研究了新合成的1-(2-羟基-3,5-二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HDNPAPT)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在乳化剂OP存在下,PH11.0的Na2B4O7-NaOH介质中,铜与HDNPAPT形成的红色配合物,其组成比为1:2,λmax=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40=1.73×10^5L·mol^-1·cm^-1,铜的质量浓度在0 ̄360μg/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大  相似文献   

10.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忠先  陈华明 《岩矿测试》1997,16(3):235-237
于pH6.7 ̄7.6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存在下,Pd(Ⅱ)与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30min内反应完全,生成组成比1:2的紫红色配合物。λmax=582nm,Δλ=56nm,表观ε为1.04×10^5L·mol^-1·cm^-1,配合物至少稳定36h。测Pd(Ⅱ)的线性范围在0 ̄0.80mg/L。结合丁二酮肟-氯仿萃取分离,方法可用于试样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与5-Br-PADAB  相似文献   

11.
本合成了新显色剂2-(8-喹啉偶氮)-咪唑(QAI)测定了试剂的离解常数。研究了QAI与CO(Ⅱ)的显色反应,在pH3.0~7.0的缓冲介质中,QAI与CO(Ⅱ)形成1:3的红色配合物,λmax=530nm表面摩尔吸光系数ε=3.67×10^4L.mol^-1.cm^-1,钴量在0~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的优点是选择性高和操作简便,做了较大量的Cu(Ⅱ),Ni(Ⅱ),Fe(Ⅱ  相似文献   

12.
王茀孔 《岩矿测试》1994,13(4):277-279
在0.18-0.32mol/LHCl介质中,Mo(Ⅵ)与3,4-二甲氧基苯基荧光酮和Tween-80形成三元胶束配合物,最大吸收峰在526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16×10^5L.mol^-1.cm^-1,Mo(Ⅵ)含量在0-0.53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所建立的方法用于矿样中Mo的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早元古代滹沱群玄武岩Rb—Sr,Sm—Nd同位素体系初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给出了的滹沱群下亚群青石村组玄武岩Rb-Sr、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045.8±17和2369±30Ma(2σ),角闪石^40Ar^-^39Ar坪年龄和最高视年龄为1364±19和1932±19Ma(1σ);中亚群河边村组玄武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图的投点呈完全离散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Al^3+与间硝基偶氮氯膦显色反应。在pH5.3HAc-NaAc缓冲溶液中,Al^3+与间硝基偶氮氯膦形成的络合物最大吸收位于65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max=1.76×10^4L·mol^-1·cm^-1,Al在浓度0 ̄1.0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本方法已用于沸石分子筛中Al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王磊  孙登明 《岩矿测试》1994,13(1):30-32
研究了新试剂2,4-二溴-6-羧基苯重氮氨曲偶氮苯与Tl(Ⅲ)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于pH10.5的NH3.H2O-NH4Cl缓冲介质中,Tl(Ⅲ)与该试剂生成红色配合物,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83×10^5L.mol^-^1.cm^-^1。Tl(Ⅲ)量在0-0.64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废水中痕量Tl  相似文献   

16.
张凯  张凤君 《世界地质》1999,18(3):96-99
运用273A电化学系统确定了偏最小二乘计极 法同时测定La、Ce、Pr、Nd、Sm、Eu分量的最佳体系为:0.08mL的XO、PH=4.0的HAC-NaAC缓冲溶液6mL。6种轻稀土在1.0*10^-7-8.0*10^-6mol=/L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每种稀土元素的检出限为1.4*10^-8mol/L。6种轻稀土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7%-12.8%。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的情况下,邻氯苯基荧光酮(O-Cl-PF)与钛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0.10~0.14mol·L ̄(-1)H_2SO_4介质中,O-Cl-PF与钛形成灵敏度极高的红紫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1.8×10 ̄5L·mol ̄(-1)·cm ̄(-1),钛含量在0~3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用样少,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于测定地质样品中的微量钛。  相似文献   

18.
在PH3.4时,铱能与碘化钾、丁基罗丹明B型成紫色络合物,其组成比Ir4+:I^-:BRhB^+=1:6:2,最大吸收波长为610nm,ε=1.36×10^5L.mol^-1.cm^-1,铱在(0-8)μg/25ml范围时服从比尔定律,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大量基体离子,可对冶金物料中微量铱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9.
罗宗铭  彭少锋 《岩矿测试》1996,15(3):213-216
在pH5.6-6.4的缓冲介质中,Sc-埃铬菁R(ECR)-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乳化剂OP形成蓝色配合物,基组成比nsc:nECR:nCPC=1:2:2。配合物的最大吸收长在61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1×10^5L.mol^-1.cm^-1。  相似文献   

20.
P—CPHQ与钴(Ⅱ)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了新显色剂5-(对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与结的显色反应条件,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下及PH4.8 ̄5.8缓冲介质中,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ε=7.96×10^4mol^-1cm^-1,含钴量在0-14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