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坑铁矿是福建目前最大的铁矿床。自1976年下半年开始在西矿段进行详查—勘探工作,至1982年3月结束钻探施工任务,仅地质部门最高开动钻机15台,共完成钻孔129个,进尺82853米,地质勘探孔的平均孔深663米,最大孔深1057米。冶金部门完成钻孔19个,进尺约17000米。  相似文献   

2.
傅丛群 《探矿工程》2014,41(9):158-162
马坑铁矿——福建龙岩野外基地是全国首次以深部钻探关键技术研究为课题的科研基地,是以"福建马坑外围——大田深泉全国47#整装勘查组之一"为依托,全面收集、消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应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钻探工艺技术,结合马坑矿区、石岩坑矿区钻探施工研究解决钻探技术难题,探索出深孔钻探技术组合优化的集成、创新性成果。建设具有科研、教学、培训和科普功能的深孔钻探技术应用示范与科研基地并建有应用示范与成果展示服务于社会。介绍了基地立项及建设情况,以及马坑铁矿钻探实践成果及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王腾飞  赵志杰  赵兴达  王蒙 《探矿工程》2021,48(S1):101-105
对于司家营铁矿岩层结构完整、岩石可钻性高的特点,施工中深孔岩心钻探勘查,控制钻孔弯曲度超差属于钻探技术难题,更是确保钻孔质量的关键,自2009年施工至今已施工中深孔30个左右,其中三分之二的钻孔因孔斜超差严重均被降级使用,使得地质技术人员头痛,更让钻探技术人员棘手。在钻探施工过程中,曾因个别钻孔发生孔内事故,采取螺杆造斜和下偏心楔子造斜绕过事故钻具均未成功。地层岩石完整且硬,钻孔纠斜、造斜无法实现,解决中深孔钻孔弯曲超差,严重成为该矿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不好就严重影响该矿区“攻深找盲”目标的实现;2018年该矿区深部续作设计钻孔孔深1500 m,为避免类似影响钻孔质量现象发生,在采取常规的钻孔防斜技术措施以外,采用“S75 mm半周期自修正防弯钻具(XBZX)”试验解决司家营铁矿中深孔弯曲超差严重技术难题;通过同勘探线2015年施工钻孔比较,取得了一定效果,为解决司家营铁矿中深孔钻孔弯曲超差严重技术难题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同类型矿区施工中深孔防止钻孔弯曲超差提供实践经验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马坑铁矿床西矿段是一个详查—勘探矿区。其特点是产出层位稳定,物质组份较简单,品位中等,变化小,有害杂质低,以及主矿层呈层状连续单一。但是由于矿体埋藏深,储量级别要求高,勘探网度密(100×100米求B级,200×200米求C级),钻孔弯曲又以穿过主矿层底板偏离勘探线和沿线偏孔不得超过30×35米计算,要求较高,所以在勘探初期就存在精确测量钻孔方位角的仪器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5.
溪滩滑石岩矿区,自1983年9月份上钻以来,共施工完成钻孔8个,进尺2528.22米,开动台月数15.33个。矿区地层变化幅度大,矿层厚是影响钻探效率的直接原因,如何掌握矿区地层规律,加强复杂地层的综合治理,是提高钻探生产经济效益,加快找矿步伐的关键。本文结合施工钻孔采取的生产技术措施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某金矿是我局近几年新发现的重要矿产地,矿体规模大,1987年被列为地矿部重点勘察项目,全部钻探工程由我队承担。平均孔深400m,最大孔深1000m。该区地形险恶,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年平均降雨量2000mm左右,多集中在6—9月。矿区受构造影响岩层破碎,裂隙发育,对钻探施工极为不利。1986年起,我队进入该矿区工作,现已累计完工钻孔84个,钻探工作量3万余米。由于推广使用了金刚石钻进等新技术和推行钻探工作“每米工资含量”包干的经济承包办法,使钻孔质量、钻探效率逐年提高。平均台月效率1986年仅为230m,  相似文献   

7.
大红山为一大型铜、铁矿床,主要矿体埋藏深度500~800米,矿体最厚达100~200米,富矿约占铁矿储量的50%以上。在这一区域内航测磁异常面积近300平方公里,矿区内以1000r地面物探等值线圈定面积达30平方公里,是我省一个大的强磁性矿区。矿区自一九六六年开始勘探,到一九七九年共施工钻孔五百余个,进尺四十多万米。七三年前采用大口径钢粒钻进,钻孔弯曲严重。七四年后全面推广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弯曲度有所好转,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加之钻孔又深,很多钻孔终孔位移偏离勘探线甚远。  相似文献   

8.
郑思光  赵志杰  王克佳  刘墨  王蒙 《探矿工程》2011,38(7):36-39,46
总结了滦县司家营(南区)铁矿大贾庄矿段复杂地层深孔钻探施工技术经验,着重分析了厚覆盖层和破碎漏失、坚硬"打滑"地层的钻进方法,同时介绍了保证复杂地层岩心采取率及控制钻孔弯曲超差偏离勘探线的技术措施。通过大贾庄矿段深部钻探施工,提出了千米以深钻孔复杂地层的钻探施工技术措施和保证钻探施工质量应注意的事项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队在福建滨海进行滨海相型砂、玻璃砂矿床勘探。近两年共施工57个钻孔,完成工作量1143.78米,最大孔深51.50米,钻孔可利用率100%,优质孔率达86.5%,取得了满意的地质成果,掌握了滨海相砂矿施工技术。一、原始班报表普通岩心钻探班报表不适于作为砂钻班报表,我队专门设计了“砂钻施工原始班报表”,图1表明班报表各种数字间的关系。经矿区使用,它适用于砂钻施工,原始资料齐全,完全满足地质要求。二、套管鞋我队采用锥形和锯齿形套管鞋,如图2、3所示。锥形套管鞋用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六三年六月,上級指示加速黄铁矿的勘探,要求一九六四年七月提交区段詳細勘探地质报告。当时,詳細勘探工作刚刚开始,外围地质填图尚未进行;矿区还有七十八个钻孔,計一万七千多米钻探需要施工;矿区水文地质,除一些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  相似文献   

11.
2010 m斜孔钻探设备选择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宁省本溪市桥头镇大台沟铁矿普查工程项目,设计钻孔孔深2000 m,钻孔倾角85°-90°,终孔直径75mm,如此深的斜孔,给钻探设备和钻探技术提出了高的要求。详细介绍了钻探设备材料的选择、设备的安装,以及主要钻探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局从一九七五年开始推广小口径金刚石钻探,一九七六年逐步扩大使用,先后在七个大队、二十一个矿区,包括铜、钨、钼、锡、铅锌、煤、铁等矿种施工。四年来共完成钻孔144个,平均孔深634米,工作量共计91,273米。推广小口径钻探后对提高地质工作质量,加速重点矿区普查评价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管理工作的加强,小口径钻探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也逐年稳步提高(见下表)。并有一些矿区的经济技术指标全面好于同矿区大口径钻探水平。全局广大职工都体会到了金刚石钻探的优越性,争上小口径的单位越来越多,持怀疑观望态度的逐  相似文献   

13.
我队先后三次参加石门东山峰磷矿勘探。前两次在矿区南翼施工。系一般硬、脆、碎磷矿地层。去年转移至北翼大成湾矿区勘探,钻孔大多穿过溶洞、裂隙或岩溶裂隙群,因而孔内情况复杂,不仅施工难度大,同时亦给钻探技术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由于及时总结施工经验教训,摸清岩溶规律,改革工艺,采用大、小口径分层钻进,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不足十个月的施工期内,完工钻孔46个,累计进尺19.861米。优质孔占81.3%,台效平均284米,单位成本38.19元/米,钻进效率和工程进度逐月提高。全队提前59天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现将该矿区岩  相似文献   

14.
彭金灶 《探矿工程》2014,41(4):31-35,45
重点介绍了福建马坑矿区复杂地层钻探技术难点、采取的有效取心方法及护壁堵漏措施。总结了一套针对马坑矿区的钻探技术工艺,形成了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矿区施工方案,对该矿区以后的施工具有技术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彭金灶 《探矿工程》2011,38(9):10-12,15
重点介绍马坑外围矿区ZK7924钻探技术难点,阐述了冲洗液、护壁堵漏、相关技术参数及水泥浆替水量的计算方法,顺利完成了该钻孔的施工。  相似文献   

16.
《探矿工程》1975,(3):13-23
(一)概述本矿区钻探工作量的70%是6~9级的蛇纹大理岩,混合岩化黑云母片麻岩及条痕——均质混合岩。大部分采用钢粒钻进,易超经,钻孔弯曲比较严重。超基性岩体多为4~6级,采用合金钻进,孔壁间隙控制好,钻孔弯曲度较小。钻孔设计方位角38°38′、倾角一般为85°~88°、孔深600~1200米。钻孔弯曲度平均每百米顶角允许上漂1°左右,方位角要求在工业储量地段出矿点最大不得偏离勘探线的1/4(25米)。  相似文献   

17.
在水文钻孔中结合地质勘探的需要施工分枝定向孔,可以扩大受控定向钻探的应用范围。我们根据水文钻孔口径大的特点,将水文孔作主孔,钻到一定孔深,先施工分枝孔,最后完成主孔。实践证明:不仅可节约时间,还可避免由封孔架桥质量不好而引起的事故。一、地质要求与设计1.地层及要求 龙门山矿区地层主要有:角砾岩、闪长岩、矽卡岩、磁铁矿、铜矿等。岩石可钻  相似文献   

18.
一、情况我队在三个矿区的石灰岩中,进行了石膏普查的钻探工作。共施工24个钻孔,完成钻探工作量13000多米,平均孔深550米左右,最深孔为693米。优质孔率1982年为82.4%,1983年为100%。该矿区地层,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及中生代石炭纪泻湖沉积的石灰岩类地层。岩石硬度平均在3—4级。由于受风化剥蚀、溶蚀、及淋滤作用的影响,地层复杂多变,溶洞极为发育,大多在孔深350米以上,要遇到大小不同的溶洞和断裂带。最大的溶洞为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岚县铁矿区钻孔弯曲度测量工作,系该区会战指挥部责成本省的212、624等队的五名测井人员组成的测井组承担,共测孔29个,计11590米。按照该区勘探设计要求,每孔进尺50米测斜一次,钻孔施工期间,边进尺,边测斜,边提供数据,从而起到指导钻探正确施工的作用。终孔后,向地质提交出系统测井资料。  相似文献   

20.
概况我队1978年至1981年对银矿山矿区的膨润土沸石矿进行了普查与初步勘探的钻探施工,提交了初勘报告.前后共施工钻孔89个,孔深130~250米,最深378米;见矿孔77个,其中65个孔作为储量计算的依据孔,并查明了该区的地质构造,解决了取心困难与漏水、缩径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岩矿心采取率满足了地质要求,各种矿心及顶底板采取率大于75%;岩心采取率大于65%(见表).88个钻孔弯曲各仅1°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