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队最近经过试验研究,制成了一台离合冲击机,使用它可以代替打吊锤的方法来处理井内挤夹,陷埋或卡鑽等故障。避免了由于用人工或昇降机硬拉和中间轴打吊锤而产生的事故。利用冲击机处理井内事故即方便又安全,同时也可以用来起拔井口管。一、构造离合冲击机的构造见图所示:(1)皮带轮用以代动主轴(3)旋转;(5)为摩擦片与滑键套(13)铆合在一起,滑鍵套与主轴带滑键部份配合;离合器外  相似文献   

2.
短钻杆提引接手 在处理孔内卡钻等事故时,强力向上提拉无效时,我们采用即向上强力提拉又用吊锤向上打击振动的方法,在一般阻力不大时,事故可以处理上来,提引环拉不坏,但是,孔内事故复杂,阻力大,提引环强力提拉吊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1960,(1):19-20
为了提高手掘打眼速度,减轻劳动强度,地质部勘探技术研究所在湖北省地质局鄂东地质队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对摆锤、郴县式脚踏打眼机、花牛山吊锤、简易单人吊锤、离心打眼机、脚踏及手摇弹簧打眼机、手搬钻、滑道及鄂东式脚踏打眼机等十种半机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1977,(2):41-42
在钻孔施工中,利用吊锤起拔套管及处理孔内事故钻具,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实现吊锤机械化则是广大钻探职工的长期愿望。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局地质六队广大职工,在队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从一九七四年开始,首先参照“钻探技术手册”设计了“差速式吊锤机”,随后在水电部“弹簧起管锤”的启示下,经过对比,认为“弹簧吊锤”较“差速式吊锤”简便、易行,便于一九七四年年底开始了“弹簧吊锤”的设计、试制、实验工作,两年来共进行了三次设计、四次试制、改进和  相似文献   

5.
复滑车打吊锤处理挤夹钻具事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只有一人操作升降机),效果显著。复滑车打吊锤是因以机械为动力(升降机提拉),经附图所示的复滑车的变速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历年的钻探施工中,由于地层原因造成埋钻或处理烧钻、卡钻时间久衍生埋钻事故,使用常规的套铣方法处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公锥等材料消耗多,并且成功率低,容易产生弃孔损失。本文介绍了使用超长套铣筒处理鄂尔多斯盆地铀矿钻探中埋钻等孔内事故的方法,可大幅度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机台的本质安全度,降低报废钻孔的概率,为今后钻探施工中处理埋钻等孔内事故提供一种比较快速、安全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队钻机原使用的活动工作台采用重锤平衡,靠人拉麻绳,劳动强度大,同时可能发生工作台上跑、重锤上下伤人、工作台坠落等事故,电动防坠式活动工作台是为克服上述缺点而试制的,经一段时间的使用,效果良好。一九八○年四月,地质部探矿司在贵池县召开了活动工作台防坠器鉴定会议,认为电动防坠器活动工作台具有减轻体力劳动、防坠可靠等优点,是发展方向,凡有条件的都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孔内振动器     
在钻探施工中,打吊锤处理卡钻等事故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打吊锤往往要花费很多人力和时间.有时因人力不够,工具不齐,拖延了时间,造成事故恶化.远离队部单机生产的机台打吊锤更为困难.此外,打吊锤是在地表进行,冲击功靠钻杆柱传递,在钻孔比较深的情况下,传到事故钻具处的冲击功是很小的,不但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发生人身和机械事故.  相似文献   

9.
当孔内发生卡钻或夹钻事故时,如果没有卡钻震动器,就得使用吊锤提打来排除事故。由于吊锤冲打,打箍的丝扣往往被打断(如果用大脑袋代替打箍时,接  相似文献   

10.
钻孔拉槽是在钻孔弯曲度较大,地层硬度适宜的条件下,起钻过程中钻具对孔壁摩擦,冲拉而形成的一种孔壁形状。钻孔拉槽给安全施工带来极大的威胁,起钻操作中随时都有卡钻的危险。由于钻探工程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给正确地判断孔内情况带来很大的盲目性,所以人们往往将拉槽卡钻误认为孔壁缩径或掉块卡钻,并由此导致错误的处理方案,使事故复杂化,或者使事故无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1.
爆破技术在冲孔灌注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爆破技术在处理冲孔灌注桩卡锤事故中应用以及利用松动爆破加快冲孔灌注桩施工的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地矿局807队老厂分队过去长期使用当地劣质粘土造浆,因此孔内事故多,效率低。自从使用优质膨润土粉造浆以后,孔内事故大大减少,钻进效率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现就915孔和1713孔可比性较强的孔段进行对比如下:915孔自672.75—900.50米完全使用当地劣质粘土泥浆,钻进227.15米;1713孔自775.20—984.44米完全使用山东高阳膨  相似文献   

13.
我队从事水文地质钻探施工多年,经常遇到孔内事故,尤其大口径水文钻探发生孔内事故,处理更为困难,遇到理、卡、烧等复杂事故时,在拉、打、顶无效的情况下,只好反、扩、掏,这样的处理方法费时、费力,且极易造成次生事故的发生。我们在探求新的处理方法的同时,应用了深孔爆破技术,利用炸药爆炸的瞬间所产生的巨大爆轰压力和强烈震动将事故钻具炸断或震活,拔出钻杆,捞起钻具,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伟 《探矿工程》2004,31(8):21-22
采用旋挖钻机在细颗粒地层中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容易发生埋钻事故。通过哈磴高速公路一个桩孔埋钻事故的处理实例及对该事故的分析,提出了预防旋挖钻进埋钻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为了改变人工打吊锤的方法,我队工人和探矿技术人员,在“鞍钢宪法”的光辉指引下,在群众性的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运动中,从总结以往经验入手,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试制出一种孔内震动器,取代了人力打吊锤,使事故及时得到  相似文献   

16.
《探矿工程》1976,(4):38-38
以往使用螺旋直管器直管,劳动强度大,工效不高。我队于1973年8月革新制成油压直管机后,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工效提高2~3倍,使用至今,没有发生故障,深受工人同志欢迎。  相似文献   

17.
某地热井设计深度2 500m,钻探工程施工完成后,在用钻杆探测实际施工深度时,出现钻具脱落事故,多路钻具卡在孔内。先后采用反丝钻杆、公锥、母锥、吊锤、机械式割刀等处理工具,以及捞、套、割、反等技术手段,历时2个多月,将事故处理完毕。分析了事故发生原因和处理过程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以往用煤田钻探常用的套铣筒处理一起普通的埋钻事故耗时费力,又容易滋生次生事故。在使用特长套铣筒处理钻孔中的埋钻事故,可以大大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长套铣筒采用石油专用的带丝扣套管,每根套管长度12m左右,套管之间用管箍连接,总长度一般在80~100m,套铣筒的下端接套铣筒钻头。套铣筒的规格根据孔内事故钻具的最大外径确定,通常比事故钻具最大外径大两个级差,而又比孔径小两个级差。套铣筒钻头的规格应该比事故钻头的规格小一级或等于事故钻头的外径,钻头合金宜采用孕镶粉未合金或其它抗耐磨合金。山西某煤矿送料孔钻探到497m时埋钻,用普通方法处理上部272m钻具用时24d,改用特长套铣筒处理剩余225m钻具仅用时10d,体现了高效率的特点,为大孔径勘探孔埋钻事故的处理,找到了一条比较快速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过去我们在处理井内事故时,当用升降机拉不动,用吊锤也无效时,才用起重机起拔,但由于钻杆的弯曲伸缩性很大,虽然已经起上一杆,在回丝杠,起下一杆时,原起上来的那一段长度,由于伸张力作用,要尽力恢复原来形状。就是用升降机吊起来,也不能阻止钻杆的收缩,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处理事故的  相似文献   

20.
安全接手     
过去,为排除卡、埋钻事故,唯一的方法是用反丝钻具先处理钻杆、钻铤.这样就很费时间,并且劳动强度也大.现在,我们研制、采用了一种安全接手(结构如附图所示),从而革除了用反丝钻具处理事故的老办法.安全接手的特点是:1.结构简单,制做容易,成本低.2.可缩短事故处理时间,避免了繁重工序.3.避免事故复杂化,也避免因事故损失大量管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