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九大计划之一,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调查,按调查监测内容不同在全国部署了重要活动构造与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工程、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生态脆弱区和特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工程、主要含水层水质综合调查工程以及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等6个工程。文章简要介绍了该计划自2016年实施以来,各工程在解决基础地质与资源环境问题、服务国家需求、科学理论创新与技术方法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果。  相似文献   

2.
在六十年代持续大跃进的头一个春天里,全国冶金系统的数万勘探职工,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总路线大跃进的红旗,战斗在各个勘探战线,实现了开门红、月月红、满堂红,超额完成了一季度计划,打破了历年来年初松的旧常规,广泛开展了以“千米钻”为中心的群众运动.全国冶金系统一月份出现了27台千米钻机,二月份增至39台,三月更达到64台.今年一个季度所出现的千米钻机就远远超过大跃进的1959年  相似文献   

3.
国际山地学会最近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组成,该学会是致力于谋求人类财富与山地环境间的平衡以及发展山地资源的非赢利组织。该学会的成立与国际地理学会山地地生态委员会1974慕尼黑和1976年剑桥会议、联合国大学自然资源计划、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和其他有关国际组织的工作有密切的关系,与滥用山地土地不但引起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生存产生巨大威胁的事实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  相似文献   

4.
2006年初,一个既老又新的建制——核工业志诚建设工程总公司在二六五大队成立。说它老因为志诚工程公司承载着二六五在队20多年历经工程市场风雨洗礼的辉煌与追求;说它新因为志诚工程公司接过大队工程“强队”、“富队”火炬带领大队工程产业踏上新的征途的是一群团结、负有朝气、敢于创新、勇于进取的新的战斗集体。新年伊始,志诚公司领导班子走马上任后,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冶金局地质勘探公司一月份的钻探工程效率,不但打破了历年来年初生产下降的常规,而且创造了公司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实现了开门红。一月分工作总量实际完成计划的103.9%。钻探工程提前一天完成月计划的103.2%。台月效率为356米,比  相似文献   

6.
鞍钢地质勘探公司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在五八年大跃进的胜利基础上,五九年又继续大跃进,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提前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的各项指标。钻探工程提前七十六天完成了国家计划;矿量任务到十一月底已分别完成和超额完成,比计划提前了三十一天,各种储量的总和已超额计划25%。这是在省、市委和鞍钢党委领导下,认真  相似文献   

7.
2011年6月,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的课题"喀斯特峰丛山地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研究"通过验收。该课题在喀斯特峰丛山地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研究示范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该课题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针对喀斯特峰丛山地森林退化、土地石漠化、居民贫困等严重问题,通过集成推广先进技术、优化模式,开发构建岩溶水有效利用、森林植被恢复和石漠化防治  相似文献   

8.
山地系统提供了诊断和分析全球变化的最佳场所,通过对山地环境的研究,了解山地系统内物理、地球化学和生态系统演化的过程,可以准确理解山地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贡献及反馈机制.本文重点针对山地系统的一系列研究计划、山地环境要素研究和近年的研究热点碳循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提出了未来山地环境研究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外山地环境研究蓬勃兴起,推行了一系列研究计划,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山地气象、水文、生物、生态、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影响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更是在全球碳循环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山地环境碳库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的山地环境研究在今后应更加关注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1)山区环境变化指标的长期监测和分析;2)开展山地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研究;3)基于模型的不同类型山区环境变化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地表山地工程几何条件对一次γ辐射强度的影响。用近似的方法求出了在各种类型地表山地工程中γ强度的数学表达式。结果表明,在深度为O相似文献   

10.
鞍钢404队59年的槽探工程量很大,而人员少,为了完成任务,在队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山地班全体同志提出了要在58年大跃进基础上,继续大闹技(?)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五九年的山地工作是继续跃进的一年,超额11.1%完成了全年任务,整个的山地工作是一跃再跃的形势,到处呈现一片生气蓬勃的新气象。一年来,各地创造和推广了许多新工具和新设备,使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了一步,坑探机掘和半机械化掘进比重已达到  相似文献   

12.
滨海城市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地区,又处于大陆与海洋交界地带,地质环境比较脆弱。提出了滨海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类型划分原理,将滨海城市按照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划分为四大类型:即滨海平原型城市、滨海山地平原型城市、滨海平原山地型城市、滨海山地型城市,并对其工程地质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88年初,联合国第42届大会通过了1990—2000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计划(The 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Hazards Reduction,简称IDNHR)的提案,使这一计划向具体实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现将该计划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廖大海 《广西地质》2011,(10):21-23
从2002年初到2011年3月,从27岁到37岁,整整10年,他一直战斗在防治地质灾害工作的第一线。 10年了,三江县国土资源局地环股只有一个人,股长是他,股员也是他。他一个人扛起了全县防治地质灾害专职工作的千斤重担,换来的是全县10年的平安,他因此获得了全国优秀群测群防员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向技术革命进军的号角吹响了,这是一个伟大战斗开始的号角,是万马奔腾高速度建设社会主义、促使生产力飞跃发展的战斗号角。在这个伟大的新的革命历史时期中,作为地质勘探工作探明地下矿产资源重要手段的钻探和山地工作,伴随着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一个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和新的生产高潮已经开始了。振奋人心的创造发明、改进工具、技术革新的先进事绩已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全国钻探生产效率从四月分起已突破了250公尺的跃进指标,月进一千公尺以上的钻机今年头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实施 2年来,在古气候重建和环境变化,绿洲的演变规律与驱动力,绿洲水盐平衡与主要水文过程,绿洲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过程与稳定性,山地、绿洲、荒漠三大生态系统耦合机理,生态景观演变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重大工程行为的生态环境效应,荒漠化成因及时空分布等研究方向和内容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项目后 2年的研究重点将继续以绿洲安全机制研究为核心,在时间序列上,重点研究近 2 000年来绿洲的形成演变规律,特别是近百年及近50年来西部干旱区气候变化与绿洲形成演变的关系,定量辨识绿洲发展演化的驱动力;在空间结构上,阐明绿洲格局的动态过程,深入探明山地、绿洲及荒漠生态系统耦合关系、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机理与安全、高效、持续发展模式等;结合西部大开发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进程,研究开发重大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建立不同类型的生态建设示范区;配合国家重大工程时段,对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趋势进行预测,提出生态系统的调控体系和管理模式,为西部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六年来到了,值此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五”计划的开始之际,谨向地质战线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地祝贺和慰问。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党中央正确方针指引下,“六·五”期间,国民经济已经出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七·五”计划期间仍将保持蓬勃发展的好势头。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朱训部长为《探矿工程》亲笔题词:“探矿工程工作进步很大,成绩显著,望继续努力,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为地质找矿和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对广大探矿工程职工的鼓励与鞭策。  相似文献   

18.
四川康定炉城镇山地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自然条件、地质条件、人类经济活动是山地灾害发生及危害程度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以炉城镇为例分析了山地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防灾减灾的工程及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在郴县地委、勘探公司和省地质工会的正确领导下,我队胜利地提前37天完成了59年地质探勘计划,实现了在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继续大跃进!钨、锡、铅、锌、锆五种矿产储量都超额完成了计划;一年提出各种地质报告13份;探矿工程效率大大提高,59年全队平均台月效率为808米,比大跃进的58年提高75%,先后出现12台次千米鑽,2台万米台年鑽机,全队台月效三次突破千米,第四季又创造了千米季。质量逐步提高,矿心采取率平均达70%。成本也大大降低,每米16元,比58年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口众多,特别是山地城市,人口密度更大,在道路扩建受到地形制约的山地城市应该考虑建设其他可能的交通形式。文章以重庆两路口自动扶梯工程为例,探讨了将自动扶梯作为新形式用于缓解城市局部交通压力的可行性,并对该工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