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吉林省九台县羊草沟煤矿区地层为侏罗系上统沙河子组与白垩系下统营城子组,被第四系黄土覆盖。主要岩性从上至下为砂砾岩、流纹岩、玄武岩、膨润土、泥页岩、煤和沸石等。这些岩石的特性是水敏性强,遇水变软,易崩解,造浆性强。其中砂砾岩硬度不一,胶结松散;流纹岩解理发育,具有气孔构造,常出现小溶洞,易发生漏失;玄武岩结构完整,含硅质成份较高,较硬;膨润土有钙基、钠基两种,遇水后都极易膨胀,使孔壁缩径和坍塌;泥页岩为泥质结构,块状构造,水敏性强;煤层质软,解理发育,易被水冲蚀和破碎;沸石结构完整,致密块状。  相似文献   

2.
胡耀东 《吉林地质》2012,31(1):12-16
营城盆地位于松辽盆地东缘,其地层可与松辽盆地地层对比。营城盆地层序(三级)地层应与松辽盆地Ⅰ-VI和IX、X层序(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和泉头组)地层相对应,营城盆地地层应该划分为侏罗系上统火石岭组(J3h);白垩系下统沙河子组(k1sh)、营城组(k1y)、泉头组(k1q);第四系(Q)。主要可采工业煤层产在沙河子组。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珍珠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劲鸿 《矿床地质》1983,2(3):60-68
一、珍珠岩矿床的地质特征几个矿床实例。 1、吉林省九台县三台珍珠岩矿床矿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与第二隆起带接触部位,即位于松辽盆地东部边缘、四楞山背斜东侧。矿区出露地层为中生代上侏罗统沙河子组砂岩、页岩及下白垩统营城组酸性火山岩。露头不好,广为第四系所覆盖,仅在矿床顶部及冲沟中有基岩出露。珍珠岩主要分布在下白垩统(K_1)营城组火山岩中。珍珠岩呈深绿色、绿色、浅绿色、  相似文献   

4.
张海龙  王敬 《吉林地质》2003,22(4):4-10
羊草沟盆地位于松辽盆地东南缘,其地层可与松辽盆地地层对比。羊草沟盆地层序(三级)地层应与松辽盆地Ⅰ~Ⅹ层序(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和泉头组)地层相对应。羊草沟盆地地层应该划分为侏罗系上统火石岭组(J3h);白垩系下统沙河子组(K1sh)、营城组(K1y)、大羊草沟组(K1d)和泉头组(K1q);第四系(Q)。主要可采工业煤层产在大羊草沟组。  相似文献   

5.
依据地震、钻井、测井资料,详细分析了双辽断陷内火石岭组、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的岩性、电性及地震反射特征.双辽断陷从岩性上看火石岭组由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砂砾岩组成;沙河子组主要由灰色泥岩与细砂岩、砂砾岩组成;营城组主要由泥岩与粉细砂岩、砂砾岩组成.从电性上看火石岭组为电阻中到高值,声差低值;沙河子组以一套较连续的弱反射或空白反射为特征;营城组与岩性组合特征一致.从地震剖面上看火石岭组构造高部位为强反射,其下可见削截,其上可见上超现象;沙河子组为由杂乱反射变为空白反射或较连续平行反射;营城组上下为低频、强振幅较连续反射,中部体现弱振幅、空白反射中低频特征.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松辽盆地东缘中生代含煤地层层序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80年我们于九台县放牛沟乡羊草沟地区发现早白垩世营城组中含有巨厚工业煤层之后,开展了对含煤地层层位的研究和区域对比,以便总结规律,扩大找煤靶区。一、吉林省松辽盆地东缘含煤地层层序我省松辽盆地东缘中生代含煤地层有侏罗系上统火石岭组、沙河子组;白垩系下统  相似文献   

7.
平山湖矿区第四系、第三系地层属于遇水不稳定地层,钻探施工时,地层造浆严重、孔径扩大率高,造成钻探事故频发、施工效率低。采用以聚合物为主要添加剂的不分散低固相钻井液体系在该矿区进行了应用试验,有效地抑制了粘土造浆及泥页岩水化膨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1983年初605机、604机先后到沭阳磷矿区进行普查施工,施工中一直是用优质粘土(山东高阳粘土)、聚丙烯酰胺处理剂配制的优质泥浆护孔。由于该矿区地层较特殊,第四系(粘土、砂质亚粘土、砂砾层)下边有一层第三系红层:紫红色粉砂岩、中粗砂岩、含砾中粗砂岩及砂砾岩等。该层比较厚,一般在100—450m 之间、岩性吸水性强,泥质含量高,钻进过程中造浆能力特  相似文献   

9.
为精确划分松辽盆地沙河子组层序地层,限定断陷期沙河子组与营城组地层时代,进而研究断陷期盆地的演化,笔者利用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获取的下白垩统地层岩芯资料,从岩芯尺度对沙河子组与营城组界面进行揭示,结合过松科2井地震剖面解释、松科2井及邻井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和岩芯精细描述,总结出沙河子组顶界面在不同尺度的具体特征:(1)在地震剖面尺度,其表现为明显上超的特征;(2)在测井曲线上,界面附近表现为由下到上自然伽马曲线变化幅度增大,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由低值变为中高值的特征;(3)岩芯尺度上,表现为细粒沉积的砂泥岩突变为砾岩或火山岩。  相似文献   

10.
我队在某石膏矿施工,钻进的是第三系和第四系的地层,可钻性2~4级。上第三系为半胶结的松散砂砾层、夹砂粘土层等未成岩体系,此层渗漏,易于塌塌;下第三系为砂质泥岩和泥质砂岩互层,间夹石膏层,此层遇水膨胀缩径。开始施工的两个钻孔经常出现坍塌、缩径、卡埋钻具等孔内事故。通过学习兄弟队的经验和我们反复实践,摸索了一些规律,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较顺利地结束了该矿区的钻探工作。现将我们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滇西北羊拉铜矿区地层划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俊  曾普胜  曾礼传  尹静  董涛 《地质学报》2009,83(10):1415-1420
通过滇西北羊拉矿区7.5km实测地层剖面的岩石地层划分,矿区原定二叠纪嘎金雪山群巨厚洋盆沉积实际由泥盆纪至二叠纪构造岩块高度混杂而成。因矿区经历了金沙江洋盆的初始裂开、扩张、俯冲消减、碰撞造山的洋-陆转换过程,岩石普遍发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缺少古生物化石,原岩层序难以恢复。基于前人成果和本次工作发现的牙形石,结合矿区沉积特征和金沙江洋演化历史,将地层修订为下泥盆统江边组岩块、中泥盆统-石炭系岩块、二叠系岩块,并讨论了其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12.
在新疆叶城县的西昆仑麻扎构造混杂岩带内,发育一套含煤砂砾岩地层,原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将其划分为3个地层填图单元,即三叠系(T,未分)、三叠系赛力亚克达坂群(TS)和早—中侏罗世叶尔羌群(J1-2Y)。这些碎屑岩主体是造山作用形成的山间磨拉石沉积,但各地层单元之间多为断层接触,顶底不全,岩石地层之间的新老关系和形成时代也不清楚。通过对该套碎屑岩的详细剖面测制和分析,依据其岩石组合特征、生物地层特征对比,将该套含煤砂砾岩重新厘定为早—中侏罗世叶尔羌群(J1-2Y),并自下而上再划分为:莎里塔什组(J1s^)、杨叶组(J2y)、塔尔尕组(J2t)。它们主要是一套河湖相沉积的地层,是对西昆仑构造混杂岩带在早—中侏罗世隆起造山的沉积响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松辽盆地深层地层层序、划分方法及其区域构造特征、演化规律,指出沙河子组、营城组在火山活动间歇期发育有湖泊沼泽相煤系地层,这对找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连上震旦统地震灾变事件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彭阳  李黄志等 《地质学报》2001,75(2):221-227,T004
笔者在大连工作区的上震旦统南关岭组、甘井子组和营城子组碳酸盐岩地层中,识别出以震动液化脉、震动液化角砾岩、碳酸盐岩注积岩等震积岩为代表的古地震灾变事件层(工作区缺失上震旦统顶部的兴民村组震积岩),这在工作区属首次发现,这一发现进一步提高了辽南震旦系的研究程度,证明了辽南地区晚震旦世存在4个地震活跃期,从而为区域地层对比提供了新的实际材料,新发现的甘井子组白云岩中的地震灾变事件层表现为白云石质的震动液化脉及液化卷曲变形,是对辽南震旦系研究程度的提高和丰富。  相似文献   

15.
兰花嶺矿区所出露的地层大部份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仅于局部高山地带见有震旦纪钓鱼台统石英岩成不整合复盖于前震旦纪岩层之上,并见有3—4公尺厚的基底砾岩。厚层千枚岩多出露在矿区的东部,向西逐渐递变为千枚岩、,大理岩、角闪片岩互层岩石组,至矿区之西部则以厚层大理岩为主。震旦纪钓鱼台统石英岩  相似文献   

16.
阿勒泰地区哈尔交煤矿是新疆二叠系含煤的典型矿区,含煤地层为下二叠统卡拉岗组,岩性为凝灰质的砂岩、泥岩、砂砾岩、沉凝灰岩夹煤层及凝灰岩。煤层赋存于第三段,含全区可采煤层4层,平均可采总厚为11.06 m。研究区在早二叠世早期火山喷发之后出现了短暂的宁静期,开始了含煤地层沉积,适宜的沉积环境使聚煤作用发生,后期岩浆活动破坏了聚煤作用的持续,同时受热液的影响,区内煤变质程度较高,约90%为无烟煤。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矿区地层岩性、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了矿区边坡的软弱层面,同时对矿区南帮(非工作帮)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第四系松散层具饱水性质,新近系地层以膨胀性的粘土(岩)为主,可塑性较强,易崩解,抗压、抗剪强度低,煤系地层以软岩为主,力学强度亦低,矿区工程地质特征为二类一型。据此预测了该区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徐家围子断陷是我国断陷湖盆致密砂砾岩气勘探区块之一,其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是勘探的主力目的层,储层致密是该区致密气勘探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扫描电镜观测、压汞测试和物性统计,分析了下白垩统沙河子组砂砾岩储层的特征,从沉积、成岩角度讨论了储层致密的成因。研究表明,沙河子组砂砾岩储层主要为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层物性差,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储集空间具有孔隙-裂缝双介质特征,孔隙类型多为长石溶孔、岩屑溶蚀,孔隙结构复杂,缩颈型喉道和管束状喉道占主导地位,裂缝类型为压裂缝。储层特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近源搬运背景下砂砾岩的成熟度低,高含量的塑性岩屑和泥质杂基不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沉积物粒度和埋深决定了微裂缝的发育程度。成岩作用通过储层埋藏史影响储集物性,储层原生孔隙在早期快速深埋过程中大量减少,导致后期生烃流体运移不畅,限制了溶蚀作用的发育规模;同时,溶蚀期以后砂砾岩储层再次埋深并经历强烈的胶结作用,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再次遭受破坏,最终形成低孔、超低渗致密储层。  相似文献   

19.
在煤田钻探中,常常遇到以粉砂岩、砂质泥岩以及泥岩为主的大段煤系地层。这类地层水敏性较强,遇水膨胀,剥蚀,往往在钻进过程中,地层自然造浆,冲洗液粘度升高很快,比重增大,岩粉沉淀不好,固相含量难以控制,泥浆流变性能差,从而严重影响了钻进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如何控制大段煤系地层的自然造浆,降低泥浆中的  相似文献   

20.
龙深1井是松辽盆地南部英台断陷深层天然气勘探的突破井,其深层层位归属问题是英台断陷资源评价和储量预测的关键。利用岩电特征、井间对比、孢粉化石组合分析、井震结合等综合确定了龙深1井的深层地层分层,认识如下:龙深1井营城组主要是由两套较厚的火山岩(火成岩)与两套较薄的沉积岩组成,与上下地层岩、电、震特征差别明显;龙深1井营城组孢粉化石特征与上下地层差异明显,裸子植物花粉体积分数为65%、蕨类植物孢子体积分数为35%,且可与松辽盆地北部营城组地层进行对比;龙深1井营城组的顶底界分别为2 895 m和3 532 m,沙河子组未钻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