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队在平顶山煤田施工的3个钻孔,打丢5层煤,占29.4%。我们采取了如下造斜的技术措施,一次成孔率达到100%,补煤质量达到了地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北部胜利煤田的5、6煤组普遍存在漏失现象,尤其是红旗露天矿北侧的部分钻孔,漏失严重,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1983年施工的149#孔,由于漏失严重,钻孔穿过6煤组后,被迫停钻,没有达到设计深度。1985年我队与东煤地质局哈尔滨科研所联合成立堵漏攻关课题组,在198#孔试验低比重泥浆,取得明显效果。1986年又在泡沫泥浆中加入惰性材料,进行不停钻堵漏,共封堵4个孔的6层煤,成功率达100%,煤心采取率全部达到地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近几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制金刚石复合片和复合片钻头。国内近二、三年也获得较大进展,产品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自1984年起,和有关工厂协作,共同进行了金刚石复合片新型钻头研究。截止1985年10月在湖南468队煤田、陕西八队煤田、湖南405队汞矿区和浙江三队多金属矿区分别试验了φ76普通双管、φ75绳索取心、φ56绳索取心和φ56普通双管四种复合片取心钻头,完成了两千多米的试验任务。在5—7级软—中硬地层中钻进,取得了平均钻头寿命116.3米,平均时效2.62%米/时的好效果,其中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S46、Sc56、S59、S75四种规格的绳索取心钻具及其附属工具设备,并在二十多个省市推广使用,普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效果。但是在复杂地层钻探、煤田钻探及深孔钻探中,以上四种钻具还无法完全满足多口径成孔工艺和取心的要求,为扩大绳索取心使用范围,并使我国的绳索取心钻具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勘探技术研究所于1983年开始研制S91绳索取心钻具及其附属工具设备,1985年9月至1986年6月在北京地矿局101地质队房山县史家营煤田勘区进行了野外生产试验,先后完成钻孔4个,总进尺1104.0  相似文献   

5.
张晓西  梁庆煜 《探矿工程》1984,(2):14-16,47
我队从1980年起逐步从金属(主要是铁)勘探转入煤田普查施工。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钻探质量差(主要是煤心的采取和品质)、效率低一直是我队钻探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1982年,完工钻孔13个优质孔率仅46.2%,台月效率仅286米,纯钻进时间仅27.5%。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队生产被动局面,加快煤田勘探速度,从适应四化建设对能源的需要,我队去年在宁东煤田矿区开动一台S75绳索取心试验钻机,探索这一钻进方法应用于煤田钻探施工的可能性。并与  相似文献   

6.
我公司部分机台转入煤田钻探施工二年来,在153矿区共施工钻孔119个,累计钻探工作量18738.03米。各机台以前一直在金属矿床从事金刚石钻进,缺乏大口径打煤经验。同时,我们施工的153矿区煤层松散破碎,取心困难。因此,前期施工的钻孔煤心采取率平均只达到60%,并且污染烧灼严重,需补取煤心的钻孔较多。今年经过努力取心质量显著提高,煤心采取率平均达到了95%以上,基本上做到了煤心不污染,不烧灼。下面谈谈我们的具体作法和体会,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煤心采取质量是影响煤田地质勘探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一种深孔(500~1000m)煤心采取器,其煤心采取率达到90%以上,且能保证煤心样品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我公司根据新疆煤系地层倾角变化大(30—70°),直斜孔交替施工的特点,从1975年开始,经几年使用和改进,终于制成高13.5米和17米两种直斜孔两用管子钻塔。这种钻塔在长达六年时间内,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处理事故、起拔套管、深孔钻进)试验钻进了几百个钻孔,从未出现任何问题,技术性能完全达到煤田深孔钻探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9.
煤田钻探超千米孔钻进,出现打丢、打薄煤层时,为了保证勘探质量,不至影响采样化验和对井田的评价,终孔后也要补打斜孔。超千米孔打斜孔,是一件技术复杂、施工又很困难的工作。因此选择的工具、操作方法要得当,应一次打成功。以井田D30号孔为例:该孔终孔深度1303.15米,由1096.98~1283.43米共见可采煤层四层,总煤厚5.76米,采长2.39米,采取率仅达42%。特别是第三层煤于1261.47~1263.60米见2.8米厚的煤层,采长0.7米,采取率只达25%,且煤心污染,结构不清。经研究决定,在124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从勘探金属矿转为煤田普查勘探工作。面对煤田钻进的三大技术关键(取心、护孔堵漏,封孔)开展了一系列试验、总结工作。使我们认识最深的是裸孔钻进工艺,现将我们的几点体会简述如下。一、必须不下或少下套管某煤盆的地层特点是:第四纪覆盖深,岩层软(由砂岩、细砂岩、凝灰岩、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组成)具有胶结性差、遇水膨胀、裂隙发育等特点。在施工中出现孔壁水化,坍塌掉块,十孔九漏。在这样的地层中钻进,83年我们下套管护孔。结果是:套管下不住,护堵无效果,天天处理套管脱落、套管折  相似文献   

11.
我队於一九八一年在雪峰矿点斜孔施工中推广试验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这种斜孔钻进方法,相应的技术措施要比直孔复杂。要发挥绳索取心钻进的优越性,就要认真对待斜孔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河北平原区找煤和老矿区外围勘探深度多在1500m左右,钻孔的质量控制成为保证勘查报告质量的关键。以磁西一号勘探区37—3孔为例,介绍了超深钻孔的的质量控制措施,指出了在孔斜预防方面,要求钻塔安装稳固.选择适宜的钻进参数,采用钻铤加压,保持钻具不弯曲,每200m进行测斜一次;在岩心采取方面,使用双管取心和岩心提断器进行取心,钻时控制在2.5~3h,进尺不超过3m,严格按比例配制泥浆;在采取煤心时,运用三层管单动取煤器取粉煤及块煤,伸缩式二型取煤器取易碎煤心的方法。通过对超深地质孔质量控制关键环节的分析,提出了对超深地质孔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查明织纳煤田构造煤分布规律,通过整理分析贵州织纳煤田比德向斜、三塘向斜、珠藏向斜、阿弓向斜和关寨向斜等14个含煤构造单元共200余个煤田钻孔取心资料,并辅以测井曲线分析,综合分析6、16和27号等主采煤层的煤体结构区域分布特征及构造控制因素。研究表明:自西向东,织纳煤田内构造煤比例逐渐增大,西部主要为原生结构煤和碎裂煤,东部以碎粒煤和碎粉煤为主;构造煤的分布主要受构造演化和4条深大断裂影响,多期性构造运动造成煤体多期次变形,其中,燕山期是煤层发生构造变形的主要阶段,喜马拉雅期对早期构造变形进行了叠加改造;深大断裂影响了区域应力场分布,遵义-惠水断裂对构造煤的形成和分布影响最大,主燕山早期自东向西的区域性应力场受到遵义-惠水断裂阻挡,在煤田东部褶皱、断裂作用剧烈,发育逆冲、逆掩断层等构造,对煤体结构破坏严重,碎粒煤和碎粉煤发育。研究取得的认识对织纳煤田瓦斯灾害防治和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移动阅读   相似文献   

14.
在《煤田地质与勘探》1979年第4期刊登的《小口径防斜试验及防斜理论探论》一文中,孙宗颀等同志对钻孔防斜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把引起孔斜的地层因素和钻探工艺技术因素归结为“孔底钻具偏离原来轴线方向是引起孔斜的必然条件”,提出“重视改进孔底钻具组的结构,使其轴线尽可能与钻孔轴线接近,在很大范围内可以改善孔斜状况”,作者的见解具有独到之处,他们为小口径及常规口径钻孔的防斜工作提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队施工地区属侏罗系自流井组和三叠系须家河组,岩石互层频繁,软硬差别大,断层裂隙发育,岩层倾角在20°—65°之间。多年来,钻孔弯曲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孔斜合格率大都在50%左右,孔斜最大者达40°以上,严重影响钻探工程质量。近年来,采取以防为主,防、纠结合的措施,使孔斜质量逐年提高。七九年下半年成功地使用了自动定向偏重纠斜器(或称偏重管活楔子纠斜器)后,八○年的孔斜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见表1。  相似文献   

16.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A01):F0003-F0003
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自1985年推广应用绳索取心金刚石钻进工艺以来,依靠科技进步,在全国煤田地质系统率先成为绳钻化地质队。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先后攻克了福建省内煤田“硬、塌、漏”和西南各省煤田粉煤取心难等技术难题,近年来平均钻月效率达662m,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淮南煤田急倾斜含煤地层常规勘探手段受限问题, 通过对淮南煤田罗园井田控煤构造及资源赋存状态分析, 结合规范要求, 采用定向造斜钻孔与铅直钻孔相结合的钻探工程布置方式, 先实施铅直钻孔, 再实施定向造斜钻孔。实施效果表明, 既降低了勘探成本, 又提高了勘探工作效率, 技术和经济效益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1.提高判层技术,减少煤层质量事故:在煤田钻进中,运用仪表判层,能提高判层的准确率,减少煤层质量事故。我队使用仪表钻进前,1962年共钻进可采煤层366层,其中打丢,打薄煤层占11.2%,煤心平均采取率只达78.5%;使用仪表钻进后,尤其是1965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全年共钻可采煤层199层,其中打丢打薄煤层占7.5%,降低33.1%,煤心采取率93%,达到未曾有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杨志豪 《探矿工程》1982,(5):62-63,36
钾盐和岩盐股份公司每年都要在拜克曼塞根——胡格(Bergmannssegen-Hugo)钾盐矿打一些水平取心孔及斜孔,用以探明钾盐的埋藏情况。在前些年中,水平取心孔和科孔的年进尺每年约为8000—13000米。艾伯哈特(Eberhartt)于1964年将反循环钻进方法应用于盐矿钻探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水平钻进技术,特别是高效合成金刚石取心钻头的发展更为用较低的成本打更深的钻孔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绳索取心钻进工艺在南方不稳定煤田试验应用,对于提高钻探效率,加速煤田地质勘探步伐起了积极作用。我局在赣西煤田开动了三台S75绳索取心钻机,在提高煤田钻探技术经济效果和质量方面,显示了这种新工艺的优越性,如下表所示。绳索取心在煤田应用,虽然见到了成效,但仍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