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队在千镜山矿区用大口径钻进复杂地层,由于岩矿层松软怕冲刷,长期来岩矿心采取率低,一般在50%以下。曾用喷反钻具,虽采取率可达要求,但分选严重,层位错乱,品质差。为此,我们根据早期使用的无泵钻具原理,设计了一种分水接头双动双管钻具,应用于施工的二个钻孔,效果较好(见附表)。经地质、水文、物探三家验收,认为岩矿心采取率高,层位准确,品质好,较好地满足了地质设计要求。一、结构原理1.分水接头双动双管钻具与其它双管无泵钻具基本相同,但改进了内管回水装置,并在内管上端加了一根短钻杆(见附图)。  相似文献   

2.
肖曹 《探矿工程》1981,(3):57-57
为了解决金刚石单管钻进采取率低的问题,我队设计了Jd-6型单管异径接头(见图,用卡簧卡心),使钻杆柱内高压液流通过互成120°的四个孔眼流向岩  相似文献   

3.
张鹏宇  郭威  贾瑞  赵帅 《探矿工程》2017,44(5):53-57
岩(矿)心采取率低是单管取心钻进的主要问题。在钻进时由于冲洗液对岩心的冲刷作用,使岩(矿)心中的矿物颗粒不断被冲洗液带走,造成岩心缺失、岩心采取率过低。从钻具内部流速分布、冲洗液冲刷作用、岩心采取率、冲洗液携粉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单管钻进时造成岩心采取率过低的原因,采取分流、降速等方法,设计了一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岩心采取率的分水单管钻具,通过数值模拟,证明了该钻具在满足及时清除孔底岩粉的条件下,能使单管钻具中岩心周围冲洗液流速降低25%左右,进而解决常规单管钻进岩心采取率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周岩 《探矿工程》1992,(2):65-65
推广使用金刚石钻进工艺以来,经常发生双管接头的四个分水孔上,被废线头堆积,阻碍了冲洗液的正常流通,有时甚致造成烧钻事故。因此每钻进1—2个回次就需拆卸钻具清除堆积在分水孔中的乱线头等杂物,占用了许多辅助台时,影响了钻探施工的顺利进行,是金刚石钻进以来出现的技术难题,以前有许多技术人员在此问题上作过一些改进,但都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5.
1964年以来,我们一直是用分水接头式的喷反钻具保护矿心,在使用中虽有一定效果,但此种钻具常会出现某些缺点.如:反水能力不强;岩心管长度受限制;井底残留岩、钻粉要求严格;喷咀与混合室的距离经常变动等,至今还没有找出很好的解决办法.去年,我们学习了兄弟单位接手喷反钻具的使用经验,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6.
采用喷反钻具的初期,其效率往往低于一般正循环钻进很多,主要是小时效率低,回次进尺少.近几年来,由于喷反钻具的改进和操作技术的熟练,以及选用规程的日趋合理,使喷反钻进效率不断提高,但平均水平仍然不及单管钻进.为了赶上甚至超过单管钻进,我们在提高喷反钻进效率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前年,地质十队参照《地质与勘探》过去介绍的冶勘812队的经验,设计了一种分水接头式喷反钻具,在生产实验中表明,它不  相似文献   

7.
一、双管内肋骨钻头钻进在可塑性强的四极橄榄岩中钻进,糊钻问题是126队许久以来的革新课题。虽在普遍采用单管内肋骨钻头钻进后,效率比楚库洛夫钻头有所提高,但岩粉糊钻仍很严重,严重阻碍着钻探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为此,501机全体职工在八月份提出了双管内肋骨钻头钻进,经使用后,大大地消灭了岩粉糊钻现象,提高了效率:平均回次进尺提高将近一倍,单位小时进尺提高了50%以上。如表1:  相似文献   

8.
1990年,我厂同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赤峰钻机厂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铜镍局的委托,在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深部铜矿进行坑内钻探试验。试验采用单管水力反循环连续取心工艺(即冲洗液从钻杆外壁和孔壁之间流向孔底,在钻头附近折返,再从钻杆内部流到孔外,同时将岩矿心携带到孔外)。总钻探进尺2500m,岩矿心采取率在95%以上,回次进尺平均为6m多。这种坑内新工艺同目前我国矿山坑内使用的正循环双单管钻讲工艺相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混合岩、凝灰熔岩、花岗岩等不同物理力学性质岩层钻进,表明单管薄壁孕镶金刚石钻头(以下简称薄壁钻头)既适合于完整地层中钻进,也适合于致密坚硬地层和双管钻进易堵岩心岩层中钻进,薄壁钻头的钻进效果与同类型普通双管孕镶金刚石钻头(以下简称普双钻头)相比,在钻头使用寿命大体相同情况下,钻进效率提高22—42%,钻头费用降低12—14%。薄壁钻头对于提高坚硬岩层钻进效率和降低钻探成本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1987年以后,我队处理金刚石钻进烧钻(烧住)事故,都是先从烧结部位扭断,再下入φ56mm单管钻具加卡簧限制器或正常钻进时所用钻具,可顺利地套取残留岩心,削掉短节、卡簧、卡簧座及烧结的残留钻头体,然后进入岩  相似文献   

11.
分水接头式的喷射式反循环钻具,先后有不少的野外勘探队使用过,就目前所知,还有九个省局的野外勘探队仍在使用。大多数的队使用的比较好,不论在岩矿芯的采取率和完正度方面,还是在台月效率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但也有些队使用的不太好,没有达到  相似文献   

12.
戴国忠 《地质与勘探》1995,31(2):55-57,62
他目前国内外地下连续墙的槽段之间连接技术与方法,介绍了接头管,接头箱,隔板式及套打一钻等槽段纵向接头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孔内清洁,除了用冲洗液将细颗粒的岩粉排出地表外,粒度较粗的岩粉则需用取粉管在钻进过程中收集并取上来.因此,用什么形式的取粉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几种带取粉管的钻具结构(一)方扣,平头,小水眼,正反丝接头连接的钻具(图1).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小口径钻进更好地适应地层的需要,仅有小口径单管钻具和小口径单动双管钻具是不够的.我们根据钻进的需要设计和加工了两种小口径钻具接手.四年来,在硬、脆、碎地层和粉状矿层中,我们用这种钻具钻进过铁矿、钼矿、铅锌矿和金矿等. 单管喷反钻具接手由上接头、喷咀,扩散器和下接头组成,结构如图1.上接头接φ43钻杆接手,下接头接φ45岩芯管.  相似文献   

15.
一、概 述我国金刚石小口径定向钻探技术,是在普通岩心定向钻探技术发展基础上而日趋完善的。目前已广泛用于:1.补取岩矿心,纠斜,绕过孔内事故钻具;2.在钻孔自然弯曲严重而有规律的矿区,利用自然弯曲规律施工初级定向孔;3.在地面地理位置限制和在地下勘探目标用定向钻探施工有利于提高勘探速度、节约费用的情况下,用人工弯曲施工受控定向孔。近几年来,由于新型无楔体连续造斜器,小直径液动螺杆钻(配弯接头),摆锤、斜口引鞋、随钻定向仪等的研制成功,我们已能施工高质量、高精度的小口径受控定向孔。  相似文献   

16.
金山店矿区大部钻孔都要遇到1~2层粉状铁矿、浸染状(蜂窝状)和含铁夕卡岩等难采地层.这些地层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极松散的富集粉矿,粒径0.5~1毫米,胶结性差,易被冲洗液冲蚀而发生塌孔埋钻事故;②含泥质的绿泥石化夕卡岩,颗粒极细,有粘结性,见水膨胀,易缩径糊钻;③块状、粉状交杂在一起,颗粒大小不一,可钻性8~6级,极易碰坏合金片并造成矿心互相磨损,严重影响钻进工作.本队推广小口径金刚石钻进以来,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曾设计使用过单管喷反、双管喷反、单动双管、双动双管、隔水侧喷、底喷等多种钻  相似文献   

17.
在钻进工作中,连结在钻桿上的水接头,常发生自动卸扣的现象,影响正常钻进.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水接头和钻桿是用右旋丝扣相连接的.工作时,因提升钻具对水接头的拉力,及钻桿回转对水接头的振动和摆动,以及塞线对水接头回转的摩擦阻力,尤其是钻桿的回转力的方向,正是水接头卸扣的方向,故易使水接头卸扣.因此,我们认为使用左旋丝扣即可克服上述缺点.因为这时,回转力的方向,正是钻桿与水接头的扭接方向.具体作法是将机上钻桿的上端改为左丝扣,下端不变.水接头下端亦相应改为左丝扣.工作时,将改制后的钻桿用立轴卡紧,注意卡在正中心,以免钻桿摇摆,上部接水接头,下部扭接井内钻桿,即可开钻钻进.  相似文献   

18.
韩益强 《探矿工程》2019,46(6):64-69
牙轮筒钻是旋挖钻进入岩的一种常用钻具,为解决入岩钻进难、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牙轮筒钻运动方式和破岩机理的分析,提出了牙轮筒钻在结构设计时重点应考虑牙轮的布置、角度及硬质合金齿的选择等问题,可更换牙轮的锁紧方式及扩孔筒钻的结构特点,给出了适合于旋挖钻进入岩的牙轮筒钻结构,并通过生产试验,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风动潜孔锤单管卡簧取心钻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保证潜孔锤钻进的效率和岩矿心采取率,我们设计了一种风动潜孔锤单管卡簧取心钻具。生产实践证明,此钻具通风流畅,卡心牢靠,钻进效率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风动冲击取心钻具。  相似文献   

20.
我队曾在某钼矿床的勘探工作中采用分水接头式孔底反循环取心。从1979年开始,我队又对地层复杂的另一钼矿床进行了详查。为了满足矿层采取率任意截取4米(81年改为任意截取10米)不得低于75%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