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齐元 《探矿工程》1992,(2):57-57,50
混合式通风方法具有通风不污染巷道、巷内气流新鲜、排烟彻底等优点,深受井下工人欢迎。本文就混合式通风方法在沿巷和探采巷道中的应用情况,作一介绍,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2.
肖楚建 《探矿工程》1982,(6):50-51,54
一、双列风筒通风的提出和应用效果地质勘探巷道通风,由于巷道掘进工期短不便建立主扇系统,一般采取巷道掘进到哪里,一列小断面风筒就接到哪里的局部通风形式。这种通风在巷道没有分枝前,即使深度较大也可收到好的效果。但巷道分枝后,通风就困难了,分枝越多困难越大。而分枝多又是地质勘探巷道的主要特点,所以多分枝巷道的通风是整个地质勘探巷道的关键。巷道分枝后的通风所以困难,主要是同时生产的工作面增加,风量不够分配。要使这个问题求得解决,一是选用大断面风筒和大风量扇风机;二是双列风筒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公路长隧道通风排气不良的状况,结合国内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技术能力,提出一种新式、经济的通风排气孔的构想,探讨公路长隧道通风排气孔施工技术的可行性。认为该通风排气孔构想不仅在交通工程,而且在矿山巷道、国防洞库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巷道超前探测的理论探讨与应用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个直流电法应用于巷道获得成功的实例,进行了方法技术、勘探效果的探讨和理论分析,论证了直流电法应用于巷道,只要满足一定的限制条件是可行的,且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地质效果。这为地面电法从平面走向立体全方位探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其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应用流体平面流动理论推导独头巷道抽出式通风有效吸程计算式,并根据试验观测结果分析了影响有效吸程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罗中杰  赵云胜 《地球科学》1997,22(1):114-116
阐述了灰色决策的基本方法,解决了掘进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据巷道与通风系统不同参数的匹配构成局面,以安全、经济两个方面建立效果测度,从而构成完整的优化设计模型。据此模型,获得了不同巷道条件下的通风系统设计结果,为施工现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地质勘探巷道深度愈来愈大,通风问题显得突出。近年来,一些单位在长距离巷道通风的课题上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距离小断面巷道的通风问题,尚未得到完善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高温巷道下围岩-隔热支护体系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基于围岩散热、能量守恒原理和异步长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建立了围岩-支护体系一维非稳态下的有限差分方程,编制相应解算程序,探讨了通风时间、围岩导温系数、温差、隔热层厚度和导热系数对围岩调热圈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隔热层能延缓围岩散热和减少巷道风流对围岩的扰动,加快巷道降温;调热圈半径随通风时间增加、围岩导温系数增加、隔热层导热系数增加和厚度减少而增加。围岩温度梯度随通风时间增加而降低,随风流和原岩温差增大而增大;研究提高了对高温巷道调热圈特性及隔热结构的认知,对合理安排隔热支护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地质力学模型实验作为一种便捷高效、成本低廉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将工程的破坏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而且可以作为了解工程整体力学特征、破坏模式和稳定情况的重要研究手段,在各类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由于地质力学模型材料的变形模量较低,同等应力条件下应变极其敏感,因此模型实验中变形测量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提升地质力学模型实验中变形量测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对目前地质力学模型中对变形测量的主要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对于模型变形量测的方法主要分为电测式测量方法、光学测量方法和机械式测量方法,其中电测式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电阻式应变片法和位移计法,光学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光纤类传感器法、数字图像相关法、光弹性贴片法和云纹干涉法,机械式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百分表测量法和经纬仪观测法。通过对各种方法工作原理、主要应用案例及优缺点的阐述对比,得出不同方法的主要区别是测量范围和适用范围的差异,其中百分表测量法适用于测量小区域变形;测量内部变形可选择电阻式应变片法及光纤类传感器法;较大区域的变形可选择位移计法及光纤类传感器法;指定点位移可选择经纬仪观测法;全场观测可选择数字图像相关法、云纹干涉法以及光弹性贴片法。该成果可为相关地质力学模型实验的变形测量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苏占东  王鸷文  孙进忠  张建勇  梁金平  牛耀  张之泰  曾扬农  李梦园 《地质论评》2023,69(5):2023050008-2023050008
地质力学模型实验作为一种便捷高效、成本低廉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将工程的破坏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而且可以作为了解工程整体力学特征、破坏模式和稳定情况的重要研究手段,在各类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由于地质力学模型材料的变形模量较低,同等应力条件下应变极其敏感,因此模型实验中变形测量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提升地质力学模型实验中变形量测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对目前地质力学模型中对变形测量的主要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对于模型变形量测的方法主要分为电测式测量方法、光学测量方法和机械式测量方法,其中电测式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电阻式应变片法和位移计法,光学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光纤类传感器法、数字图像相关法、光弹性贴片法和云纹干涉法,机械式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百分表测量法和经纬仪观测法。通过对各种方法工作原理、主要应用案例及优缺点的阐述对比,得出不同方法的主要区别是测量范围和适用范围的差异,其中百分表法适用于测量小区域变形;测量内部变形可选择电阻应变片法及光纤传感器法;较大区域的变形可选择位移计法及光纤传感器法;指定点位移可选择经纬仪观测法;全场观测可选择数字图像相关法、云纹干涉法以及光弹贴片法。该成果可为相关地质力学模型实验的变形测量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中深独头巷道的通风设计中,应用PC-1500微机,解析两特性曲线的相应方程,确定了风机工作区及管路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12.
热害矿井巷道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深部开采带来的热害问题,基于地质学和热力学理论,建立了热害矿井巷道温度场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巷道内部温度场随埋深和通风热速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巷道温度场对埋深的敏感度要高于风速、温度随埋深的增加而呈阶段性递增。控制入口温度是解决矿井热害的关键。以上结论为矿井热害的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局在以前的坑道施工中,均使用抽压混合式通风方法,由于通风工作存在的问题,经过现场实际观察,分析研究,发现抽压混合式通风影响通风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抽出式通风,风机在风筒上的工作性能很差及技术上难于满足风筒的严密性等。为此提出了改  相似文献   

14.
对国内煤矿井下应用较为广泛的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和音频电透视的理论研究基础进行了论述及评价,内容包括正反演理论及资料处理解释方法,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解析。通过实例介绍了三种方法在井下小窑巷道、含水目标体和富水层等进行超前探测中的应用,最后对三种方法在理论基础、解释精度、反演方法等方面进行展望,并对其在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咸阳  温孝勤 《探矿工程》1984,(4):45-48,37
地质勘探水平坑道常用的通风方法有抽出式、压入式、混合式及间隔串联等方式。一般而言,600米内的坑道采用抽出、压入、混合等方法均能有效的解决坑内通风问题。随着坑道深度增大,通风问题就成为掘进循环中的重要一环。为了解决长巷通风问题,各生产单位采用多种型式的通风方法,但收效不一。因在通风工作中,除了在技术上采用一些必要的措施外,与风筒的联接方式,日常管理工作也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在牛儿庄矿特大溃水事故的治理中,利用工业废铁链作骨料,建立短距巷道堵水塞,并进行孔组并列式双液注浆技术,是治理煤矿突水事故的一项行之有效、经济合理的手段与方法,为综合治理水患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Chou万禧 《岩土力学》1997,18(A08):74-78
通过巷道周围岩体的应力及国学性质的套筒致裂法测试,进行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和分类。提出了巷道围岩稳定性判据以及巷道围岩分类的原则。介绍了稳定性分析方法在若干煤矿巷道围岩及立井井壁应力测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巷道空间对矿井电测曲线影响的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物理模型实验的基础上,以巷道顶、底板电测深法和矿井高密度电阻率法为例,对巷道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表征巷道空间对矿井电测结果影响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9.
杨家松 《探矿工程》2008,35(10):66-70
锦屏电站辅助洞为A、B线的上下行单线隧道,线间距35 m,单线长175 km,由于隧道埋深大且无任何条件修建斜竖井做到长隧短打,只能从近东西向相向掘进,同时又由于工程的西端场地极其狭窄,不能满足有轨运输施工条件。通过技术论证,大胆创新,引入公路运营通风的理念,将射流通风运用于本工程的施工通风,从理论研究结合现场通风测试验证,成功地解决了巷道式射流风机选型、布置及通风管理等关键技术。通过双孔独头掘进9600 m的施工通风效果检测表明,洞内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环卫标准,实现内燃作业、无轨运输,取得了  相似文献   

20.
在“特基布尔”煤矿务局的列宁矿内研究了在各种硬度的岩石与煤内掘进水平巷道使用瞬间延发爆破法的效果,该矿是一个超级瓦斯和有煤尘危险性的矿井。研讨了掏槽的各种形状和延发的间隔时间,使用了不同的爆破系统。研究确定,和瞬发爆炸法比较,采用瞬间延发爆破法能够减少钻眼与炸药的消耗,又能减少通风的时间。此外,还能提高炮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