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表镶式金刚石钻头钻进中硬岩层是借钻具的轴心压力,以其胎体唇面镶焊的金刚石之棱角切进岩石一定深度,并随钻具的迴转连续对岩石进行切削和剪切的作用来破碎岩石的。所以,钻头的质量,金刚石的品级,钻进工艺规程等,都直接影响钻头的使用寿命。在钻进工艺规程中,正确选择轴心压力对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提高钻进效率,减少金刚石的磨损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必须分析轴心压力与寿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绳索取心钻进的突出优点在于少提钻具,减少辅助时间,提高纯钻时间,从而较大幅度提高了钻进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因此,许多国家广泛采用了这种工艺技术.我国自七十年代初将人造金刚石应用于地质岩心钻探取得成功后,金刚石钻进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人造金刚石质量的提高,金刚石钻头性能的不断改善,钻头寿命也得到较大提高,同时,管材钻具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从而为绳索取心钻进  相似文献   

3.
山东冶金地质勘探公司518机,在用金刚石钻进某普查孔时,因遇到地下承压水层,产生水力压头高出孔口10米以上的涌水.由于钻具与孔壁间的空隙小,在升降钻具时,承压水从钻具内腔喷出地  相似文献   

4.
邓玉华 《探矿工程》1981,(6):52-53,43
我队钻探施工区,地处秦岭东西构造带,系古老的变质岩系。因岩层复杂,钻孔坍塌、掉块、漏失、涌水等现象非常严重,使台月效率一直徘徊在一百余米的水平,且不少钻孔质量低劣,钻孔资料无法利用。当采用金刚石钻进后,质量虽有提高,但效率仍无明显地提高。从而认识到,要发挥金刚石钻进的优越性,必须在治理复杂岩层上下功夫。并在长期实践中,使我们进  相似文献   

5.
岩心钻探目的是为了获得地质资料——岩矿心,提钻取心是惯用方法,随着金刚石岩心钻探事业的迅速发展,升降钻具成为最花费时间的一项辅助工序。根据钻孔深度和钻进方法的不同,岩心钻探过程中,一般纯钻时间和升降钻具时间各占30~40%左右,尤其是钻孔越深,升降钻具所花费的时间越多;同时,它又是机械化程度差,劳动强度大的辅助工序,所以,减少辅助工序时间,增加纯钻时间,提高钻进效率,最有效的途径是减少升降钻具时间。为此采用了不提钻取心钻进法,它又分为绳索取心和反循环连续取心。所谓绳索取心钻进,就是在钻进过程中,当岩  相似文献   

6.
SD系列钻具是两级单动的双层岩心管钻具,具有导正、单向阀、双级单动和内外管机构。该钻具配合SM植物胶冲洗液在砂卵石覆盖层及其基岩复杂地层进行金刚石岩心钻探,提高了岩矿心采取率和取心质量,提高了钻进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由于钻孔的孔身结构、钻具配套、机械钻进速度及所钻岩层性质、冲洗液比重、粘度等一系列差异,所需的冲洗液量也是不同的;再则,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大口径合金或钢粒钻进以及不取岩心的全面钻进对水量的要求也不一样,因而要求泥浆泵的排量可以调节和变化,以满足不同口径、不同孔深、不同地层的钻进需要,加快钻进速度,提高钻进效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喷反钻具的初期,其效率往往低于一般正循环钻进很多,主要是小时效率低,回次进尺少.近几年来,由于喷反钻具的改进和操作技术的熟练,以及选用规程的日趋合理,使喷反钻进效率不断提高,但平均水平仍然不及单管钻进.为了赶上甚至超过单管钻进,我们在提高喷反钻进效率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前年,地质十队参照《地质与勘探》过去介绍的冶勘812队的经验,设计了一种分水接头式喷反钻具,在生产实验中表明,它不  相似文献   

9.
我们进行生产试验的某铁矿区,地层软硬变化较大,闪长岩与蚀变闪长岩、大型岩交替出现。在较致密的闪长岩中(可钻性8级左右),人造孕镶金刚石钻进的性能发挥的较好,金刚石钻进效率比钢粒钻进提高两倍;比用针状合金钻进提高一点五倍;比用普通硬质合金钻进提高五点八倍。金刚石钻进回次进尺比钢粒钻进提高一点二倍;比用针状合金钻进提高一点六倍;比用普通硬质合金钻进提高七倍。但在6级左右的蚀变闪长岩中,人造金刚石钻进无论是钻进效率,还是回次进尺,仍然比其他钻进方法优越。相反,在较软的5级大理岩中,由于岩石较软,人造孕镶金刚石钻  相似文献   

10.
SMK-4型单动双管钻具是我队在SMK-J 型金刚石单动双管钻具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绳索取心钻具和单动双管钻具的优点,自行研制成功的。该钻具既可进行金刚石钻进,又可进行硬质合金钻进;既能钻进岩层,又能钻进各种煤层。   相似文献   

11.
《探矿工程》1977,(4):29-34
为了使金刚石钻进管材立足于国内,从一九七一年以来,我所管材组配合北京钢厂、鞍钢钢研所对管材进行了研究,通过试制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发展我国金刚石钻进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一、钢管材质性能金刚石钻进用管材包括钻杆(及其接头)、岩心管和套管。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孔径小,钻具与孔壁间隙小,钻进时钻具转速高。要求钻具有良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岩心钻探钻具标准曾制订过四次,即YB235—63标准,YB236—63标准(钢粒—合金钻进),YB235—70标准(代替前二个标准,并包含了小口径金刚石钻具标准)和YB848—75标准(金刚石钻进).YB235—70标准中的金刚石钻具标准部分,主要依据是地质部系统当时试验和初步推广天然金刚石钻探经验,参照瑞典SIS公制钻具标准制订的,而1975年在桂林制订的金刚石钻具标准(YB848—75)则是在人造金刚石钻进技术已经试验成功,但仍处于刚刚推广还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制订的,参照的仍然是瑞典标准.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1975,(2):10-15,19
金刚石、硬质合金小口径钻进过程中,有时由于地层复杂,钻具过度疲劳磨损,或因操作规范不当等原因,往往发生钻具折断、脱扣、跑管和其他事故,必须及时打捞,以免增加事故复杂程度,影响施工进度,甚至导致钻具和钻孔报废。所以,矢锥是现场不可缺少的打捞工具。在“鞍钢宪法”光辉旗帜指引下,为了适应地质勘探小口径钻进发展的需要,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地质科学院勘探所和有关野外队“三结合”,设计研制了一套小口径矢锥。经过性能检验和在北京、贵州、河南等地初步试用反映,符合目前小口径钻进的需要,现已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14.
苏州马环连接线强风化安山玢岩地质勘察钻探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强风化岩体裂隙节理发育,风化程度不均,岩石强度软弱不均,为提高钻进效率,改常规的复合片钻头为孕镶金刚石钻头,使钻进时以研磨岩石方式改为切削岩石方式;为提高岩心采取率,保护取心钻具内强风化岩心及防止钻具内岩心段间相互研磨,改单管钻具为单动双管钻具,采用相对优质泥浆进行护壁,预防钻进及提下钻时的卡钻。  相似文献   

15.
钻进润滑剂用于水基泥浆或清水钻进中,以改善钻具在井内的润滑条件。对金刚石钻进中的防震、石油深钻中的防止粘附卡钻有良好效果。可以提高钻头、钻杆、水泵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裂隙大的岩层和矿体中钻进时,采用T?-2型和T?H-4型的双管岩心钻具,配以59毫米或76毫米的金刚石钻头,岩心和矿心采取率应不低于70%.但是,采用这种钻具进行钻进,不是经常能够达到高指标,以致降低了工程质量.因此,为了能在极复杂的条件下进行钻进,试制了一种配备有正常胎体厚度的金刚石钻头的T?H-K1型岩心钻具(图1).T?H-K1型钻具可以在9~12级裂隙大或裂隙小的岩层和矿体中采取岩心和矿心.钻具是由外管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1975,(2):1-6
地质岩心钻探采用金刚石钻进时,对钻具特别是钻杆的性能要求较高。原因主要是:1.金刚石钻进时的转速较高,钻具迴转消耗功率较大,因此,钻杆承受的扭矩和扭应力亦较大,容易产生疲劳现象。2.金刚石钻进钻孔直径较小,目前国内主要用口径为φ46和φ56毫米;要求用直径较小的钻杆钻进较深的钻孔,例如用φ42或φ43毫米的钻杆钻进深度为600~1200米的钻孔。3.不允许采用像外丝钻杆那样的锁接头和保护环。钻杆表面磨损较快。  相似文献   

18.
金刚石钻探施工中,钻具与孔壁间隙较小,下钻时冲洗液顺钻杆内向上喷出,造成孔口污染:遇到涌水严重地层提钻时也有发生类似情况,不仅损耗泥浆或润滑剂冲洗液,而且污染设备和场地,妨碍操作,影响安全生产。为此设计了一种防喷接头,经全队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人造金刚石钻探用的钻机和一般岩心钻机的结构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三大系统所组成:即传给钻具回转力矩的回转系统,调节轴心压力的给进系统和升降钻具的升降系统.但是,由于人造金刚石钻头在钻进工艺上与钢粒或硬质合金钻进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钻机的性能也有不同的要求.1.人造金刚石钻进工艺对钻机的要求首先是高转速.实战证明,用人造金刚石钻头钻进时,转速愈高,效率愈高.这是因为目前使用的人造金刚石颗粒细小,在钻头上的出刃很有限,钻进时吃入岩石的深度就更小了,所以只有高转速才能充分发挥其破碎岩石的效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正常钻进转速可达1000~1500转/分左右.  相似文献   

20.
金刚石钻进中多数地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坍塌、掉块、漏水、涌水以及溶胀、缩径等,在这些地层中钻进对冲洗液类型与性能的选择十分重要。笔者根据所经历的某些矿区采用金刚石小口径钻进不同地层的护壁堵漏问题谈点浅见。1.第四系未胶结或胶结很差的松散复盖层 包括砂层、砾层、土层或其他混合物,属于不稳定地层。其对策是采取快速穿过,下入套管封隔,尽可能缩短钻进时间。如果地层不漏,可采用普通泥浆,失水量适当控制即可。如漏失,应提高泥浆粘度,降低比重或采用清水顶漏钻进。如复盖层很厚,钻进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