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迎秋 《探矿工程》1982,(4):19-22,32
一、绳索取心钻杆接头联结部的结构特点绳索取心钻杆用1∶30锥度的特殊梯形螺纹进行联结(见图1)。这种螺纹有一般螺纹联结的特点,而且由于内、外扣的内、外径分别为锥度配合,它还具有光滑圆锥体结合的优点:1.能自动对中;2.能自动补偿配合间隙;3.配合紧密。在内、外螺纹旋合时,起初内、外径光滑锥体配合  相似文献   

2.
七、钻杆事故专用工具根据绳索取心钻进的工艺特点(外环间隙小),S91绳索取心钻具所配用的钻杆事故工具只有钻杆公锥一种。公锥的锥度与钻杆螺纹锥度相似,并且长度适当。不论钻杆的断口在何处均能有效地进行捞取。公锥上端车有S87G绳索取心钻杆母螺纹,以便与上部钻杆相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绳索取心钻杆螺纹损坏后的再加工(简称二次加工)问题未能及时跟上,给绳索取心钻进工艺的推广应用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公司一○八队机电科车工组,在普通车床上安装靠模装置,用于加工各种规格的锁接手和厚度接手的内外锥形丝扣。这种装置的靠模板,安在车床导轨中间的适当位置。在车床大拖板上安装靠模拖板,靠模拖板下的滑块沿靠模板槽滑动,当靠模板调到某一角度时,可使靠模拖板在纵向移动的同时,作横行移动,靠模板调转角度为0~6度。该装置结构简单,易加工制作。车削锥度丝扣质量高,能减轻工人体力劳动强度。(附图1、2)  相似文献   

5.
一、钻 杆钻杆是进行绳索取心钻进的技术关键。根据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证明:绳索取心钻杆和普通钻杆一样,螺纹连接部位是最薄弱的环节。现将影响钻杆强度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分述如下:国内外一般采用屈服强度大于65公斤/平方毫米  相似文献   

6.
美国长年公司在1950年发明岩心钻绳索取心钻具时,遇到的一个技术关键是既要保证最大的岩心直径,又要能钻进数千英尺钻孔的具有足够强度的薄壁绳索取心钻杆。经过反复改进,终于发明了锥形螺纹的Q钻杆。这种螺纹与普通平螺旋相比,具有较高的抗拉、抗扭强度和较长的疲劳寿命。从1960年起Q钻杆在世界岩心钻探中成为标准产品。  相似文献   

7.
各单根钻杆通过螺纹连接组成有足够强度的刚性长轴,把动力传到孔底。其螺纹参数的公差选取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钻杆的强度、刚度和使用寿命。为了提高绳索取心钻进的经济效益,地矿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订了DZ1.2-84《绳索取心金刚石岩心钻探管材螺纹》标准(以下简称“地标”)。我们在应用“地标”过程中,对其中几处参数公差的标注值有不同看法,如以参数公差带的中间值加工出的螺纹副,其配合性质偏离了理想的配合区域,影响了螺纹连接的强度和刚度,因此认为“地标”中部分参数的公差带的选取值和分布区域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绳索取心钻杆受力工况,延长钻杆使用寿命,满足深孔及特深孔钻探施工要求,开展了对绳索取心钻杆体进行分区热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试验选用高钢级薄壁管材,通过对钻杆两端300 mm左右的区间内进行盐浴淬火及高温回火处理,保证了调质区域的机械性能,硬度和金相组织均匀性良好,同时热处理过渡带影响区域小。试制加工的特深孔绳索取心钻杆具有两端部螺纹连接段刚性强、杆体中部韧性好的特点。该钻杆在山东莱州西岭村矿区完成了2845.55 m深孔的钻进施工,使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魏介初 《探矿工程》1983,(3):48-48,60
绳索取心钻进用泥浆作冲洗介质时,常在螺纹连接处产生泥皮,或者在钻杆内壁形成粘土颗粒堆积层,造成内管提升或投放困难。  相似文献   

10.
1998年 ,我队承担了由日本政府资助的“云南腾冲梁河地域资源调查”项目中的钻探施工任务 ,在施工 6号孔的过程中 ,钻进到 1 0 3m孔深时 ,在 45 34m处发生 71mm绳索取心钻杆折断事故。在断头孔段 ,钻孔直径为 75mm ,因该孔段岩层裂隙发育、掉块等原因 ,钻杆断头严重偏离原钻孔轴线 ,经用 71mm绳索取心钻杆和 50mm普通钻杆带锥具打捞均告失败 ,无论带锥具的钻杆呈直或弯曲状态 ,均无法找到钻杆断头。后采用调整下入孔内的 71mm绳索取心钻杆的上下顺序 ,带同径马蹄管的方法 ,找到一种钻杆排列顺序才使马蹄管插入钻杆断头 ,但…  相似文献   

11.
我局已经有五年金刚石小口径钻进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从1980年开始逐步试验和采用绳索取心钻进,累计进尺近万米,并且积累了一定经验。一、钻探设备及工艺技术(一)设备及钻具1.钻机:xu-600-3型钻机,其上安S56J-1型绞车,φ4.8毫米钢丝绳500~800米。2.水泵:BW250/50型泥浆泵。3.钻塔:12米(或17米)斜塔。4.钻具:S56-D绳索取心钻具打捞器。5.钻杆:钻杆的材质为45M_nM_0B,规格为φ53×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在从事钻杆接头加工工艺的设计与生产中,总结钻杆锁接头、接箍等铣削装置及设备存在的问题,结合金刚石钻进用钻杆接头孔小、螺纹为特殊梯形螺纹等特点,设计了一种专为加工钻杆接头的铣丝装置,现将其结构及有关参数介绍如下。一、旋风铣削螺纹原理旋风铣削螺纹,是螺纹加工中生产效率较高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的螺纹件生产。图1为旋风铣削螺纹示意图。其主要切削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用途加工六方主动钻杆,也可以铣削钻杆、钻铤锁接手切口。二、结构及传动原理如图所示,机架全部用角钢、槽钢、板钢等焊接而成。主要部件是用两根φ85毫米的元钢,加工外圆后作为床面导轨。在床面导轨上安放一个相当普通车床用的溜板、拖板箱,将一台1瓩三相交流四极电动机安在上面,用三角皮带带动一个旋转的刀具,可作纵向移动,用手摇把调节吃刀量。在机架下侧也安一台1.3瓩的电动机,带动一组旧齿轮减速装置,传动床面导轨下面的丝杠,使丝杠转动带动溜板、拖板箱左右横向移动。电机可正转反转,可  相似文献   

14.
岩心钻探所用的机具有些锥形体零件,如钻杆锁接手,取心卡簧、卡簧座,打捞矢锥等,用量大,加工工时多.为了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在领导支持和老师付们的协助下,我们技革组改装了C620车床,用挂轮法加工锥形体零件,取得了成功.挂轮装置如图所示,将车床拖板箱内Ⅲ轴接长30  相似文献   

15.
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中,常发生钻杆折断事故。一旦钻杆断口不齐,发生劈裂或磨成喇叭状,下公锥难以攻丝,同时容易将断头部断续撑裂,使事故变得复杂。由于使用的钻杆与孔壁间隙甚小不能下母锥处理,我们研制了这种螺杆打捞器。一、结构与使用方法螺杆打捞器是由螺杆(1)、滑动垫(2)、上锥套(3)、涨筒(4)、下锥套(5)、防转管(6)等组成,如图所示。在绳索取心钻进中,当使用的φ56内外平钻杆发生折断时,用φ42钻杆连接螺杆打捞器下入孔内,通过断头进入φ56钻杆内。螺杆打捞器下部的防转管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自然资源、能源和运输中心技术顾问、金刚石钻探和水井钻探工程师杰拉尔德·诺因应邀来我国进行专业咨询服务。诺因在华期间参观了北京、辽宁、河北等省、市地质局所属地质队的七个钻探现场和天津探矿厂、北京钻探工具厂,并在北京、大连等地参加了四次专业技术座谈会。在参观过程中,诺因就绳索取心、钻杆螺纹加工、金刚石钻头的合理使用以及岩心采取等问题发表了意见。技术座谈时,诺因着重向我方介绍了绳索取  相似文献   

17.
强化钻杆的螺纹连接,对提高机械岩心钻进的劳动生产率有很大潜力.勘探队广泛使用金刚石钻进对钻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探寻最合适的钻杆结构,已制造出带有圆柱颈和圆锥螺纹(原文为圆柱螺纹和圆锥螺纹-校者)的联合式钻杆锁接头.以前用1K62型万能螺纹车床和9K14型管子车床加工螺纹需走刀5~6次.这项工作很复杂,要求车工特别细心.加工出的螺纹不是经常能达到高质量,有时有毛刺,裂纹和起鳞.由于在转数低的情况下使用硬质合金片的复杂性,车刀的寿命仍然短.这就需要创造一种能提高工件质量、减少劳动量的车螺纹新工艺.用这种方法加工螺纹不需特  相似文献   

18.
连续造斜绳索取心钻具造斜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钻杆抗弯强度的限制,确定连续造斜绳索取心钻具的造斜能力在0.2°-0.5°/m。为满足绳索取心的要求,设计造斜机构采用偏心轴承结构。分别利用几何分析法与极限曲率法对造斜结构的造斜能力进行理论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造斜机构能够达到设计造斜能力,用纵横弯曲梁法的计算造斜率与实钻造斜率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刚石钻进的发展和绳索取心钻具的推广使用,必须用无切口接头连接钻杆,为了解决机械化拧卸问题,重庆探矿机械厂设计试制了无切口自动夹持拧管装置,并初步装配在油压拧管机上,进行了试验。该装置适用于φ53毫米或φ43毫米两种无切口接头连接的钻具,最大通孔直径70毫米,承受最大负荷3吨,如去掉该装置还可恢复原拧管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一九七九年从日本利根公司引进的V型绳索取心钻具结构及其特点。一、概 述V型绳索取心钻具用于垂直钻孔包括HQT和NQT(T表示利根)两种尺寸(见表1),绳索取心钻具由单动双管和打捞器两部分组成。1.单动双管:由内管总成和外管总成构成(图1):内管总成包括打捞接头①、弹卡机构②、悬挂定位装置③、调节机构④、单动装置⑤、内管⑥、岩心卡取机构⑦、报信装置⑧、缓冲装置⒄等组成;内管总成上部结构见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