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7年9月7日—10日在瑞典的莫拉(Mora)和奥尔萨(Orsa)召开世界第三次大陆深钻井学术讨论会议,会议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关于国际深钻井计划的评价在深钻领域里几个国家不断发展的情况。 第二部分:技术性讨论:技术问题的成  相似文献   

2.
大陆科学钻探基地球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和克里沃罗格超深钻的重要发现,检验了当代地学理论,使人们重新认识地壳结构等许多问题,因而促进了地球科学和大陆科学钻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2009,(11):59-59
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消息 近日,从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总部——德国地学中心(GFZ)传出喜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王成善等人联合美国、奥地利等国科学家申请的“白垩纪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项目”获得批准。这是我国继东海和青海湖大陆科学钻探之后,第三个获得国际大陆科钻计划支持的项目。  相似文献   

4.
我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 ,将于 2 0 0 1年 7月开工。该工程利用现代深部钻探的高新技术 ,在具全球地学意义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部 ,即江苏省东海县内 ,实施我国第一口 5 0 0 0m科学深钻 ,获取岩芯及液、气态样品 ,并进行测试分析 ,取得地球物理探测和测井数据 ,以实现研究“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岩石的形成与折返为主的一系列地学研究目标。工程完工后 ,这里将建成亚洲第一个现代深部地质作用长期观测与实验基地。我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将开工1国家电力公司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 .抽水蓄…  相似文献   

5.
《地学前缘》2007,14(3):130-130
2007年2月,由我国学者领衔申请的IGCP555(白垩纪温室世界快速环境/气候变化:海洋-陆地作用)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地科联(IUGS)所属的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执行局第35届会议上得到批准;2007年4月,由我国学者领衔申请的又一国际地学项目——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国际研讨会项目(白垩纪松辽盆地大陆科学深钻计划)又得到国际大陆钻探计划(ICDP)执行委员会的批准。此两项目的成功立项是我国在国际白垩纪研究科学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  相似文献   

6.
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内部信息的最直接和最重要手段,在解决“向地球深部进军”战略科技问题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国内外大陆科学钻探的发展历程和深钻的发展现状,分析大陆科学深钻发展特点与态势;围绕中国大陆科学深钻,梳理其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发展的目标、优先发展方向与发展途径建议。大陆科学深钻能够为地球动力学过程、地质灾害、地质资源和环境变化等全球关注的地球科学前沿问题提供独特的研究途径,但是其实施深度又受超高温和超高压等恶劣井眼环境的制约;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促进了大陆科学深钻中各项技术的发展,为超深井和特深井科学钻探提供重要支撑。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应以9000~15000 m特深井为目标,注重“超深”“深时”和“深观”等领域的科学问题,优先发展地球深部构造、深部生命、深时气候和深部资源探测等方向,研究超深物质、动力学过程和岩石物理等实验技术,研发超高温超高压环境下的钻井、测井和长期观测等技术与装备,促使我国深地探测能力和水平实现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科学深钻技术概况和特点──技术考察系列报道之三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王达,张伟地矿部探矿工程研究所汤松然3井底动力钻具3.1科学深钻用井底动力钻具采用井底动力钻进,钻柱不回转或仅很慢地回转,因此带来减轻钻柱磨损、降低功率消耗、改善钻柱受力和增加孔壁...  相似文献   

8.
张伟 《探矿工程》2012,39(Z1):1-5
文章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大陆科学深钻项目中采用的典型的取心钻进技术及其应用效果,提出了评价科学深钻取心技术的准则,即施工安全性、取心效果、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根据这些准则对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科学深钻取心技术进行了评价并得出结论:孔底马达/液动锤/金刚石钻进/提钻取心方法是最好的深孔取心钻进方法。  相似文献   

9.
钻掘工程国内外发展水平与差距及建议(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 )4 大陆科学钻探4 .1 国际发展现状4 .1.1 SG - 3和KTB超深孔取得重大技术成就至今世界范围内完成科学钻探深孔已有 10余口 ,其中取得重大科学成就和技术创新的是前苏联完成的SG - 3和德国的KTB超深孔。SG - 3超深孔终孔深度达 12 2 6 1m ,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深的钻孔。该钻孔采用Uralmash15 0 0 0巨型钻机 ,其转盘功率为 36 8kW ,卷扬机功率 2 30 0kW ,具有钻深 15 0 0 0m的能力。SG - 3孔还应用了涡轮钻具和轻型铝合金钻  相似文献   

10.
大陆科学钻探是地球科学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原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和克里沃罗格超深钻的重要发现,检验了池代地学理论,使人们重新认识地壳结构等许多问题,因而促进了地球科学和大陆科学钻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科学深钻扩孔钻进的必要性,重点探讨了科学深钻的扩孔钻进工艺技术及其所用扩孔钻头、钻具的选型及结构设计,并提出了超万米深孔科学钻探扩孔钻进的工艺及钻头、钻具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继在美国那不拉斯加大学(1974年),加拿大卡鲁加林大学(1982年)和法国格林诺布尔环境冰川学地球物理学研究所(1988年)召开的第一、二、三届国际冰钻技术讨论会后,由日本极地所和日本雪冰学会共同发起组织的第四届国际冰钻技术研讨会于1993年4月20—23日本东京举行。这次会议是在1992年夏季格陵兰冰盖中心完成3029m透底深钻,创造了国际冰芯钻探史的新记录,日本国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U.Deutsch先生系联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深钻和采油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今年6月应本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地质教育中心李世忠教授邀请来华讲学,介绍了联邦德国深孔水平钻进、岩石破碎研究和将在联邦德国实施14000m超深孔的技术准备等情况。并访问了勘探技术研究所、探矿工程研究所和长春地质学院等单位。作者应本刊编辑部邀请为纪念本刊创刊30周年而热心撰写此文。  相似文献   

14.
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国际地质大会是国际科学会议中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学科广泛、极负盛名的学术会议,被誉为国际地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自187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第一届会议起,已有117年的历史。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定于1996年8月4日至...  相似文献   

15.
张良弼  肖庆辉 《地质论评》1991,37(5):468-470
大陆科学钻探是当代地球科学的重大前沿之一,也是一项高科学技术领域。它是继深海深钻计划之后,又一项将促进地球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型多学科基础研究计划。联邦德国于1985年2月正式实施大陆超深钻(以下简称KTB计划),它是联邦德国80年代国家级十个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之一,1989年完成了先导孔,1990年9月主孔正式开钻,现正以每天20m的速度钻进,是世界上深钻工作很有特色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第四纪研究》2008,28(6):1022-1022
第12届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年代测定国际会议于2008年9月18~22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物理、化学、地质和考古等领域的近二百名第四纪年代学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其中140多位来自国外。本届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由2008年Appleton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Ann Wintle教授担任,参加此次会议有《第四纪年代学》杂志主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地质学家Rainer Grun教授,印度物理学家Ashok Singhvi教授,和丹麦Riso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Andrew Murray教授等国际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7.
苏联“‘越深’钻探计划科学委员会”主席、新近被任命为地质部部长的Y·A哥兹洛伏斯基(Kozlovsky)教授首次披露了世界上最深钻孔的有关消息.第一口超深钻井位于苏联科技半岛以北靠近挪威边境的地区.钻采开始于1971年,计划钻深15000米,1982年已钻进11500米.第二口超深钻井位于第一口钻井以南的阿塞拜疆,自1977年开钻以来,已完成进尺8000米,计划钻深15000米.从哥兹洛伏斯基公布的首批详细资料中人们将会注意到下述事实:就象在地表浅处一样.混合岩岩基内的裂隙带和破碎带中存在着含矿溶液和天然气的循环流动,而尤其存在着硫化物的矿化富集.  相似文献   

18.
2004年7月1日,国际地球化学与天体化学学会(IAGC)水—岩相互作用工作组在美国纽约州Saratoga Springs召开的“第11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会议”上一致决定:“第12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会议”将由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承办,于2007年在中国昆明市举行,王焰新教授将以秘书长的身份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19.
第十三届国际~(14)C会议于1988年6月20日—25日在南斯拉夫的杜布罗夫尼克召开。与会共202位科学工作者。会议由南斯拉夫鲁德博斯科维克研究所~(14)C及氚实验室的D.Srdoc教授主持。会议提交论文157篇,内  相似文献   

20.
金振民教授当选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科学顾问组委员中国地质大学金振民教授于1996年5月28日当选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nternationalContinentalDrilingProgram,ICDP)科学顾问组委员(SAG).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