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队在水井工程施工过程中,扫浮塞时不慎把一异径接箍扫坏,将外径为275mm,长为57m的铸铁井管掉入159m深的井内。并且井管头部管内被浮塞堵塞,井管上端倒入井壁,用木锥卡取法已不奏效。为此,我科设计了一种活门式卡捞工具,一次打捞成功。该工具承受了20多吨的拉力没有发生任何问题。实践证明,这种工具具有加工简单、使用安全可靠、打捞有效的特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黄河”钻机水龙头有2处毛病,一是水龙头心子短,填不了多少塞线,故易漏;二是漏出的泥浆易进入下边的轴承部位,造成轴承过快磨损。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对这2处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3.
我队在金刚石千米钻孔的施工中,使用了张家口探矿机械厂产的SG-Ⅲ型水龙头。这种水龙头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芯管转动惯量小、回转稳定、维修简便等优点。其最大特点是采用了三个Y型自封式密封圈,因而勿需人去紧塞线,待泄漏时只需更换密封圈或芯管即可。其芯管和胶圈经久耐用,维修周期较长,这是我队以前所用的任何一种水龙头所不能比拟  相似文献   

4.
砂土中开口管桩沉桩过程的颗粒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颗粒流理论,采用PFC2D程序,模拟再现不同型号开口管桩在沉桩过程中土塞的形成演化规律、土颗粒细观结构变化以及桩周土应力场分布情况,并通过分析土体细观变化模式揭示沉桩过程中宏观力学响应的内在机制。计算结果表明,管桩直径对土塞效应影响很大,外径为30 mm的开口管桩,沉桩过程中土塞增量填充率(IFR)值较小,土塞效应明显,土塞高度小,类似闭口桩;随着管桩直径的增大,土塞效应迅速减小,大直径管桩在砂土中沉桩全部闭塞的可能性很小。细观因素(孔隙率和滑动比例)与土体宏观位移表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对应关系,并依此将桩周土划分3个区域。桩周土体水平应力、竖向应力和剪应力都在桩底附近形成“应力核”,不同型号管桩桩周土应力场分布相近。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岩心钻探,提取坚硬和较硬岩心方面多采用石英粒及其他硬岩石粒等卡料,来卡塞岩心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提取岩心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投、冲卡料等工序所需时间较长,因而就影响了纯钻进时间的提高,据测定,这一提钻前的辅助工作,一般需8分钟左右,如以每班采岩心2—3次计,则所消耗的时间,约占台班纯钻进时间的11—15%。  相似文献   

6.
卡钻震击器主要是用来在复杂岩层(如石灰岩的天然龙洞)中钻进时及时防止卡钻现象。以前当孔底发生卡钻或埋钻事故时,必须停止钻进,关闭水泵,把机上钻杆上部提引水龙头等卸去,再将钻机立轴卡盘松开,拧上冲击接头,利用吊锤上下冲击钻具来消除卡钻或埋钻事故。  相似文献   

7.
在钻孔导斜过程中,一般说来都是能成功的,但有时也因失误而造成失败。现就导斜成败的原因作一粗浅的分析。一、导斜失败的主要原因(一)偏斜楔子的加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在地表又未进行认真地检查。(二)下钻时操作不当切断铆钉、楔子脱落后卡死在中途。(三)不按导斜程序进行操作,下到孔底的楔子没有安装好,没有卡紧卡牢,造成钻头骑在楔子头上,将楔子钻坏或转了向。(四)卡料投得太多,机上余尺算错,钻坏楔子头未发觉。  相似文献   

8.
开口管桩因为土塞效应的存在,其施工力学机理比实心桩要复杂。传统的测量方法无法测得整个桩周土体的位移场以及土塞的具体情况。利用透明土技术,模拟不同桩径,壁厚的开口管桩的沉桩过程,得到管桩外侧土体的全部位移场,并观测到土塞高度的变化、土塞中土颗粒的位移向量场和土塞土颗粒位移中性面。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不同截面尺寸的管桩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区域的横向范围与管桩内径与壁厚的比值(r/w)成反比,且每施工2倍管桩外径R深度,横向影响范围扩大67%;当外径相等时,r/w值相差150%时,土塞高度相差186%;土塞效应和桩径无关,和r/w有关;当壁厚保持一定的同时,土塞高度变化量约为管桩内外径比(R/r)的改变量的2倍;土塞达到完全闭塞状态时还会发生桩端土体的剪切破坏,从而管桩内腔涌入新土形成新的土塞。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小口径金刚石钻探施工的需要,在暂时配不上小口径专用高速水龙头的条件下,我们用普通水龙头,加以改进,使之适应高转速,取得成功.改革后的水龙头如图所示.它具有以下优点:①由外壳转动改为芯轴转动,从而使机上钻杆的摆动减轻.②由于外壳不转,有效地防止了各部丝扣的反松,免除了因转动而甩掉压填料之螺帽螺栓等,保证了安全.③钻进中如发现漏水,可不停钻调整,压紧填料螺丝.④更换水封管和填料时,无需拉出主动钻杆,而只松出高压管接头(16)和提引中套(7)便可取出,在机上更换.⑤密封  相似文献   

10.
看了“地質与勘探”第11期所載一○六队藉福恩同志写的“用生鉄块卡取岩心的方法介紹”一文后,觉得有些問題,尚值得研究。首先作者在文章里沒有提明用生鉄块卡取岩心适应于什么条件,而它与目前广泛应用的河砂卡取岩心,在作用上又有什么不同。同时很难理解,生鉄块卡取岩心在所有的条件下都是适宜的。因为岩心卡塞物的作用是当每囘次进尺終了时,由鑽杆內投入一定数量不同規格的卡塞物,使其挤夾于井底岩心柱与鑽头壁之間,加上冲洗液的冲击作用,使卡塞物紧紧的卡住岩心柱,使其折断,將岩心完整的采上来不致中途脫掉。由此可見,岩心卡塞物的选擇,应以不影响鑽进工作并保証岩心柱全部无損的采取上来为原則,同时还要考虑經济适用,易加工等方面的条  相似文献   

11.
堰塞坝是由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形成的天然坝体,不同于人工土石坝,堰塞坝坝体结构松散,颗粒级配不均匀,在较高水头作用下坝体可能发生渗透破坏而导致溃坝,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由于堰塞坝存在较大粒径颗粒,常规的渗透试验装置难以满足要求,本文研制了直径为60cm的大直径渗透试验仪,进行了不同堰塞坝级配材料的渗透破坏试验,并探讨了堰塞坝体材料渗透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堰塞坝材料的渗透破坏形式取决于材料级配,粗颗粒含量较多时为管涌破坏,细颗粒含量较多或粒径缺失时为流土破坏;(2)堰塞坝渗透系数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主要取决于细料填充粗料孔隙的程度,单独使用不均匀系数或曲率系数不适用于评价渗透系数的变化;(3)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用于堰塞坝渗流破坏形式的判别公式,并推导出堰塞坝管涌破坏的临界水力坡降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我队为解决取粉管接头的供不应求现象,采用了以木矢锥空心半合成的木塞所构成的套塞式取粉管(见图)。空心半合成之木塞,其下端外径大于取粉管内径6—8毫米,总长0.6—0.8米,内径和钻杆外径同,外表适当距离制环槽3—4道,并用  相似文献   

13.
法国金刚石钻探所采用的钻头和岩心管系列,是按照欧美各国统一的标准制定的。即采用金刚石岩心钻探制造者协会(DCDMA)的标准,亦是全世界通用的直径系列。该标准系列,可以从图1的图示上明确看出。图中钻头和岩心管之间环状“公差”含义如下:(1)钻孔直径和套管外径或钻头的系列NX,BX,AX,EX。(2)套管内径和钻头外径或扩孔器外径。(3)钻头的外径和内径(岩心直径),即钻头的厚度。  相似文献   

14.
东江地质队修配间的全体同志发挥了工人阶级的创造精神,利用废料自制各种工具零件,为国家节省了不少财富。尤其在制造φ42公厘水龙头方面,除两盘滚珠以外,其他部件全用废料制成,成本降低了63.5%,自制的水龙头还在个别地方作了改进。一、水龙头的组成 根据可以拆卸的零件分为水龙头套、压盖、心子、塞头、三通、弯管及两盘滚珠等几个部分,根据各部件的形状及需要选用的废料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0年某煤矿委托我队施工一口大口径水井,我队采用了缩径自动脱模沉箱法施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施工方法简介如下,供同行们参考。一、技术参数(1)井筒为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外径4m,内径3.5m;(2)井深30m;(3)混凝土水灰比  相似文献   

16.
朱道根 《探矿工程》1992,(6):29-29,45
水库进行帷幕灌浆工程施工时,压(注)水、冲(洗)孔、灌浆等工作是其基本的工作内容,实现这些工序的关键工具是止水塞。因此止水塞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笔者根据不同的帷幕灌浆工程类型,设计出一种可供多道工序使用的止水塞。经若干工程使用证明:该止水塞能满足不同的灌浆要求,止水效果好,成功率高,且具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体积小,可拆性好,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在小口径金刚石钻探中,钻孔最小直径为46毫米。过去使用的电缆接头最大外径为42毫米,比测井探管外径还大,电缆接头与孔壁之间的间隙只有2毫米,很容易被碎石块卡在孔内。又因它的外径比较大,不能通过岩心管,一旦探管被卡在孔内,需要两次处理(即先处理接头,再处理探管),既给生产增加了困难,又耽误了钻进时间。  相似文献   

18.
换填黏性土料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膨胀岩(土)试验段工程潞王坟段的渠坡处理方式之一是换填黏性土料处理措施,通过开展物理性试验、击实试验、膨胀特性试验和原位测试等来了解换填黏性土料的工程特性。研究表明:(1)换填黏性土料颗粒组成差异较大,以砂粒和粉粒为主,其次为砾,黏粒和胶粒成分较少,其级配一般;(2)轻型击实条件下,换填黏性土料最优含水率为17.7 %,对应的最大干密度为1.71 g/cm3;重型击实条件下,换填黏性土料最优含水率为18.4 %,对应的最大干密度为1.87 g/cm3;(3)换填黏性土料的相对密度为2.7,液限在37.6 %~38.7 %之间,塑限在17.1 %~19.2 %之间,塑性指数在19.4~21.2之间,属于低液限黏土;(4)当取样深度在0.0~3.5 m之间时,换填黏性土料的自由膨胀率在40.0 %之内,无膨胀潜势;当取样深度在3.5~4.5 m之间时,换填黏性土料的自由膨胀率在42.0 %~76.0 %之内,具有中弱膨胀潜势;(5)换填黏性土料的旁压模量 、侧胀模量 随深度变化不明显,当含水率变化时有部分成果有随含水率增加而模量参数降低趋势。该成果为换填黏性土料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膨胀岩(土)试验段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滑坡堰塞坝是大型滑坡堆积体堵塞河道形成的土石坝。正、反粒序结构作为大型远程滑坡所特有的2种具有显著差异的地质结构特征,2种情况下坝体的破坏模式差异及稳定性影响因素亟需试验研究。文章通过室内水槽物理模型实验,对比不同粒径、不同结构的滑坡堰塞坝坝体的破坏过程差异,探究了正、反粒序结构条件下堰塞坝的稳定性差异、破坏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堰塞坝破坏模式的变化取决于浸润线在下游坡面的出露位置,相比上游水位有一定的延迟性;(2)正、反粒序堰塞坝的破坏模式取决于坡体渗流与下游坡面临界起动坡降的关系;(3)细砂层的位置分布,不同埋深细砂层的起动临界坡降差异和细砂与中粗砂的孔隙率差异是造成正、反粒序坝体破坏差异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成果可为大型滑坡堰塞坝的防灾减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钻孔灌注桩成桩工艺中,初灌时普遍采用剪塞法。笔者在多年的施工实践中,认为剪塞法存在以下缺。《:(1)隔水塞每桩至少一个,需专门制作,费工、费时;(2)具有堵管隐患,可导致初灌失败,特别是在较深孔中;(3)初灌量大时,隔水塞强度要求高,巨不易悬吊。为此设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