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珠笔记录式传真机发出的噪声往往使人难以忍受。不少同志迫于无奈,只好把记录头的外罩去掉,减少共振,从而达到减少噪声的目的。但这种方法会使记录头受损,并影响了外观。现利用软质胶擦,切割成6~7 mm的长条状,嵌于记录头外罩的孔内,使其对圆珠笔的动作产生阻尼作用,噪声便大大减小。若在橡胶与圆珠笔的接触面,削一个与圆珠笔芯直径大小相当的槽,效果更佳。试验表明,用一块胶擦比用两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CZ-80型气象传真收片机的圆珠笔芯夹板是由两个小弹簧片和一个螺丝组成.县站收传真图片时,一般2-3天就要更换一次圆珠笔芯.因此,螺丝和小弹簧片都是易损部件,如有损坏,可用一块铁皮改做一下来代替.材料来源很简单:有一块铁酒瓶盖就足够了.方法是将铁皮砸平,剪成长14mm,宽5mm的长方形,在铁皮的两头各钻一眼(眼的大小,以插入螺丝为原则),两眼之  相似文献   

3.
这里介绍一种从市场上花几分钱就能买到的圆珠笔芯稍加工就可以代替4元钱一支的进口笔尖的方法. 先将圆珠笔芯上的铜头与塑料管分离,用酒精将油墨洗净后重新安好,将塑料管剪断,使其与打印笔等长,再用塑料胶带把笔身缠几圈,使其粗细同打印笔相当,最好将胶带分成两股,中间留一段约两毫米,以便观察墨水有无,然后用注射器将墨水从尾部注入笔腔,后面的口子不用堵.这样一支简易的打印笔就可以用了.  相似文献   

4.
特殊记录的处理方法特殊记录是指那些和正常天气条件下气象要素变化情况不一致,甚至相反变化的气象观测记动以及各种要素的极端情况,一些较为罕见的云天现象等。一特殊记录的出现一是强烈天气过程所引起的气象要素反常现象。二是人为的疑表记录。近几年来,出现了观测记...  相似文献   

5.
自动气象站维护经验点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动气象站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观测员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自动气象站和其他观测仪器一样,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维护,如维护不当,就可能使记录数据不准确甚至数据缺测。本文总结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工作中的几点经验,供观测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龚正元 《气象》1978,4(9):26-27
英制108/110型达因风仪使用方便,很受大家欢迎。但若长期使用而不做好维护工作,就会使测得的风速记录偏小,甚至失真而被迫停止使用。 从仪器结构原理上来看,达因风仪测定风速  相似文献   

7.
在测报工作中,对仪器是否超检一般都比较重视。而对仪器是否发生了不易觉察的变化(或故障)往往注意不多。事实上,这同样会造成观测记录的失真、缺测,甚至丢失极为宝贵的新的历史极值。我站就曾遇到过以下几种易被忽视的仪器故障现象。  相似文献   

8.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观测质量的高低,不但影响当前的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等项工作,还要影响今后长时期对气象资料的使用。一个错误的或质量低劣的气象记录,在某种情况下,甚至比没有这个记录更为有害。因为使用者并不了解它是错误的,把它当正确的记录使用,那不是害人吗?因此,对气象记录必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多年报表预审工作中发现,每到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时,结冰的记录就会不规律,甚至出现漏记或多记现象.笔者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作以下分析,供测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周永清  王志芳 《气象》1982,8(5):28-29
关于雨量自记记录不正常时应当怎样处理,《规范》已有规定,且比较简便。但是对于有一些不正常的记录(如跳升)的处理,规定还不够明确。在审核报表时发现部分台站对不正常的雨量记录的处理,理解不一致。不正常的记录大致有以下四类,下面分别对论其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陕西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QX/T 37-2005)>,制作陕西地面、高空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对陕西省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档案状况和历史沿革信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陕西台站历史沿革信息主要存在:对台站位置的变化记录不详细或记录错误、台站周围障碍物没有记录或记录不全、观测仪器记录不详细或没有记录、台站沿革有关记录相互矛盾等问题,造成台站沿革数据不完整,使资料的利用存在缺憾.  相似文献   

12.
庄英如 《气象》1978,4(12):11-12
天气图是我国各级气象台天气予报服务的主要工具。要正确、在观地分析好一张天气图,首先是要正确使用记录、鉴别和校正错误记录,这对于辽阔的高原、沙漠和海洋等记录稀少地区尤其重要。往往因为在一个记录的判断使用上的差异,造成对天气系统和环流形势分析的极大不同,直接影响予报和服务的质量及效果,甚至造成严重事故。  相似文献   

13.
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固态降水的分类较为详细 ,但在基层气象台站的实际观测和记录中 ,几种固态降水现象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很容易混淆 ,甚至还会造成记录偏差。因此 ,要想准确观测和记录视区内出现的各种固态降水现象 ,地面气象测报人员有必要了解几种固态降水的成因、形状、颗粒大小、着地特征 ,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当时所观测到的云、能见度等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才能确保固态降水现象记录准确无误。1 雪与阵雪雪的形状共分为 7种 ,但其基本形状只有三种 ,即柱状、片状和星状。这三种基本形态的雪都呈现出六角形。在天气不…  相似文献   

14.
日照纸感光,记录日照时数,是由于枸橼酸铁铵在日光照射下,被还原而生成亚铁盐,亚铁盐又与赤血盐作用而生成滕氏兰,再经水漂洗后,受光迹线变为兰色,从而记录日照时数的。在这里,日光照射时,对纸的要求必须是干燥的,若日照纸仍处于湿润状态,就达不到在日光下还原为亚铁盐的作用,造成迹线不明显,甚至缺测。因此,日照自记纸涂药以后必须注意干后暗藏。  相似文献   

15.
李树林 《气象》1981,7(9):14-14
我们通过实际使用,发现在接收机和收片机的各部件都基本正常的情况下,收图质量的优劣和笔位的高低关系很大。如笔尖偏高(即压力偏小),则收的图线条不清或中断;若过高,甚至会完全无记录。如笔尖偏低(即压力偏大),则图面上空白处也有模糊的迹线;若过低,甚至能划破图纸。  相似文献   

16.
飑:突然发作的强风,持续时间短促。出现时瞬间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亦有剧烈变化,常伴随雷雨出现。这里只给出了飑现象一个比较笼统、概括的定义,造成有些测报人员对它的理解存在模糊和误区,而天气现象的记录主要依据其定义描述的特征来进行判断,这样就使得有的台站在工作中所依据的标准并不十分明确,出现了判断标准不一致,导致飑现象记录的不规范,甚至出现了漏记现象。现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作以下分析,供测报人员参考。1所依据的特征及各要素变化的次序不明确定义里提到的风速突增,风向突变;压、温、湿气象要素随之有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17.
秋末冬初常遇到冻土记录与地温记录不配合的问题,为此我们统计了1979—1983年五年冻土与地温资料,发现地面最低温度小于-4.0℃无冻土有29天,08时5厘米地温在0℃以下无冻土22天,甚至08时5厘米地温为-1.9℃尚无冻土。这种差异在开始冻结的浅层土壤中最为明显。冻土是由含水分的土壤温度降到0℃以下时而出现的冻结现象。影响土壤增热和冷  相似文献   

18.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云、能、天的观测是难度较大的目测项目,为能使广大台站准确地记录,许多有关气象观测技术解答中有这样的规定,当能见度<4.0千米时必定要记录天气现象,4.0—<10.0千米时可有天气现象也可以没有天气现象,≥10.0千米时无天气现象。对这一解说,在实际工作中,许多观测员是不理解的,并且不少人还提出<10.0千米时必须记录天气现象,甚至有的同志在有关技术刊物上也提出<10.0千米时须有天气现象的观点。如何评论这一问题呢?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关系到理论的问题,对其讨论,有利于提高能、天观测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蔚  江小雪 《黑龙江气象》2007,(1):34-34,36
1引言在自动站投入使用前绝大多数气象站使用的是EL型风向风速计,其瞬间风速是通过风速指示计人工测得的,人为因素大,精度不够,但人工测量给大风重要天气报、大风危险和解除报提供了依据,不会出现大风记录和报文之间的矛盾现象,而自动站的大风记录却不一样,其记录的大风的起止时间,极大风速及出现的时间是非常精确的,要求值班员实时注意查看自动站的大风记录,避免漏报、错报。由于自动站采集控制软件SAWSS在处理大风记录时存在不足,当大风达到不同的发报标准时不能及时报警,以提醒值班人员作出相应的处理,所以极易造成过时报,甚至漏报。  相似文献   

20.
正点巡视仪器时,如果发现自记仪器出现钟表停摆或钟筒被卡故障,及时排除也将造成部分时段(甚至近1个小时)内的记录中断缺测。如果仪器感应部分正常工作,自记笔尖能作记录划线,则该故障是钟筒不转动而使自记笔受感应变化在原处上下划线作记录,形成一条直线,直线记录上限点与下限点应该是缺测时段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所以在整理记录挑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要把上述极值与自记记录正常时段内的极值作比较,进行合理判断,不能因为记录出现缺测而轻易将日极值按缺测处理。这种现象处理适用于气压、温度和湿度自记仪器,不能用于EL型电接风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