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地震A、B、C     
地震A、B、C张少泉稍稍上了年纪的北京市民,大都有过地震的体验。但人们要问:地震是怎么回事?震中是怎么测定的?地震之前能不能打个招呼?这些问题,不一定谁都能说得清楚。我们希望,这篇短文,能在迫切需要地震知识的社会公众与从事地震研究的科学家之间架起一座...  相似文献   

2.
华北、扬子、塔里木地块显生宙古地磁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国良  孙宇航 《地震地质》1996,18(2):182-192
华北、扬子、塔里木地块显生宙古地磁数据程国良,孙宇航,孙青格,王立红(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继林金录(1987,1989)、翟永建等(1989)发表华北、扬子、塔里木和青藏等中国4大地质构造单元显生宙古地磁数据表之后,近几年来,又取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一、前言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在利用地下水(水位、水化)监测预报地震这一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相继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地震观测台网,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观测到了丰富的地下水地震前兆现象,获得了一批中强以上地震震例,同时,在基础理论、地震...  相似文献   

4.
俄、蒙、中交界M7.9地震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柔洁  杨又陵  宋和平 《中国地震》2004,20(2):204-210
2003年9月27日19点33分,在俄、蒙、中交界地区的俄罗斯境内发生了M7.9地震,之后在同一地区又相继发生了M6.9、7.3两次强余震。在其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内,5级左右余震不断,新疆阿勒泰地区强烈有感,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等地普遍有感。地震使边境  相似文献   

5.
在具有代表性的正旋回砂砾岩储层中,8种不同岩性的典型样品,在5种含油(气)水饱和状态下测试了纵、横波速度(Vp和Vs)与有效覆盖压力(△P)变化关系曲线。结果表明:(1)Vp和Vs与△P呈指数递增,Vp和Vs随△P变化在低压范围比高压范围更敏感,而Vp比Vs的灵敏度高。(2)同一状态下,同一非均质单层内的岩性变化范围控制了不同的Vp-△P,Vs-△P曲线族的宽度。岩性由细到粗,Vp-△P曲线由低向高变化,含钙、含砾粗砂岩的Vp-△P曲线处于曲线族的上界,砾状砂岩的Vp-△P曲线低于含砾粗砂岩的Vp-△P曲线。Vs-△P曲线也有上述规律。(3)同一样品,研究5种不同饱和度状态下的Vp-△P和Vs-△P曲线,发现无论压力条件如何,波速与饱和度均呈线性关系。(4)在同一的非均质单层内,Vp-△P,Vs-△P变化曲线随着含油、气、水饱和状态的不同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气饱和Vp-△P曲线族在形态及幅度变化上明显区别于油、水饱和状态,束缚水、残余油状态的Vp-△P曲线族,Vs-△P曲线也有上述规律。气饱和状态的Vp和Vs随△P变化的敏感度高于油、水饱和状态,气饱和状态的Vp随△P变化的敏感度高于Vs。  相似文献   

6.
甘、宁、青地区地震孕育的力源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3个方面讨论了甘、宁、青三省区地震孕育的力源环境。①从强震震源机制、地震形变带、断层滑移特征和现代形变、地应力实地测量等几个不同侧面,讨论了区域构适应力场的分布规律。指出,甘、宁、青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以水平为主,主压应力方向从地区的西部到东南部,由NNE逐渐转为近EW向,且在地壳的深部、浅部和地表,方向有较好的一致性。它是印度板块向青藏块体碰撞、挤压,使青藏块体向北东方向推济,同时向东蠕散的结果。②通过讨论发展断层的错动形式以及部分前兆资料所反映的应力特征,揭示了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及周围地区处于一种更高的应力状态。这是该地区地震前兆具有普遍性的根本原因。③讨论了甘、宁、青现今地震的孕育方式。指出,6级以上地震基本上以先存断层重新活动或相互沟通为主要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7.
十一、华北地下释放氦、氢等气体异常的时、空、强特征及与地震预报三要素关系的研究1.科学依据气体地球动力学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地球是一个充气的球体。地球深处,尤其在地幔中蕴藏着巨大数量、高温高压状态(超临界、高密度状态)的气体,它们是地球内部不安定之源,...  相似文献   

8.
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近十几年来,水文、工程、环境物探的发展引人注目.为了加强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联合主办,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承办,于1994年9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了水文、工程、环境物...  相似文献   

9.
七、地震预测在本届IASPEI会议上,地震预测专题提交的论文共有76篇,是所有专题中数量最多的,反映出地震预测研究仍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同时也说明广大公众对防震减灾的关注和重视。从研究报告分布的地区上来看,俄罗斯最多,占全部报告的31...  相似文献   

10.
九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移,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加快,企业安全生产必定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甚至会出现事故高峰。同时由于太阳活动,地球运动进入新的变异期,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将是一个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多种灾害并发的严重时期。企业必定会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对于生产流程中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及高温、高压、低温、低压危险条件的石油、化工企业面临的灾害及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为了交流减灾及安全生产经验,探讨科学的减灾及安全生产措施,促进我省石油、化工企业减灾、安全…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四川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重力、航磁数据进行了延拓、求导,并反演计算了该盆地莫霍界面与磁性项、底界面,为认识盆地的断裂系统、地壳深部结构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收集了四川盆地的人工地震与测井资料,对该盆地进行了盆地沉降史的动态模拟,模拟表明,四川盆地在65Ma以后,属于稳定沉积阶段。  相似文献   

12.
傅平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1):108-114
根据分界面上稳定电流场的边界条件,解稳定电流场Laplace方程,给出椭球形分界面入射场、反射场及透射场的表达式,并导出圆柱形、球形分界面上入射角、反射角及透射角的关系式后,指出,只在少数特殊情况下三者才相等,对一般形状的大多数光滑连续分界面情况,它们是不相等的.其值取决于分界面的具体形状.  相似文献   

13.
范树全  宋贯一 《地震地质》1996,18(4):417-420
在系统整理华北9个气体观测井多年观测资料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华北地下释放氦、氢异常的时、空、强特征及其与发震时间、地点、震级的关系,从而总结为以京棉二厂井的氦、氢异常为依据,其它测点的氦、氢异常为参考,预报华北北部5级以上地震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91年度南极中山站的地磁资料,分析研究极夜(5、6、7月)及极昼(11、12月)期间S、SD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H、D、Z三个分量的S、SD在极夜期间的变化幅度都小于极昼期间的变化幅度,S在世界时UT6时左右出现极值。这是由于在5、6、7月的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紫外辐射和X射线辐射减少,在11、12月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紫外线和X射线辐射增大,致使空间电高层等效电流发生变化所产生。  相似文献   

15.
卓群 《华南地震》2002,22(3):76-79
岩石破裂实验,地球岩石层断裂构造运动,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过程等研究表明,地震活动的时间、空间和强度分布特征具有分形结构。作为一种分维理论的应用,本文利用厦门数字化地震遥测台网的数据,采用信息的分析方法,对福建省的地震多发区-漳州、华安、龙岩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讨论了信息维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十八、诱发地震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世界上至少有70个水库诱发地震的实例(H.K.Gupta)。巴西由于兴建了一系列大水库,从70年代起实施了地震监测计划,迄今至少已在6个水库记录到诱发地震。这些水库的坝高为20-158m,库容为1.9亿至458亿立...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中国地震风险的定量分析和巨灾保险理论,对国外有代表性的地震保险制度进行了比较性研究。认为我国幅员辽阔有利于分散风险,国外地震保险的成功经验可以应用于我国,而适应于我国的地震保险制度设计未必可以应用于其他国家。建议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最佳方案是在政策上采用新西兰的法定模式,在分保技术上采用日本模式,并阐述了这一组合模式的财政、保险和投保人的三赢原理,说明了我国地震风险分析技术已经具备了支持这一制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在新形势下地震台站体制、任务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认为地震台实行地震监测、科研、预报三结合和将单一观测型台站转化成观测--科研型台站系我国地震台站的发展方向。文中结合牡丹江等地震台的实践对三结合地震台站建设的实施办法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十九、非线性地震学非线性地震学的研究是近年来地震学中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届IASPEI大会将其列为第7专题。提交本专题的研究论文共有24篇,其中口头报告12篇,张贴展示12篇。文章涉及的内容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包括非线性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9篇)...  相似文献   

20.
基于Coulomb静应力变化的概念,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的海原(1920年2月,M=8.5)、古浪(1927年5月,M=8.0)和昌马(1932年12月,M=7.6)3次大地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海原大地震发生可能诱发古浪大地震提前16-44a发生;而昌马地震发生可能不受海原和古浪地震诱发静应力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