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雄生 《探矿工程》2006,33(9):19-21,25
福建沿海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大直径嵌岩冲(钻)孔灌注桩得到了普遍采用。通过施工中桩孔形态、嵌岩深度、孔底沉渣、桩身砼灌注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能够使大直径嵌岩冲(钻)孔灌注桩满足高层、超高层建(构)筑物基础需要。  相似文献   

2.
林明 《探矿工程》2005,32(9):15-16,19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注浆技术处理冲(钻)孔灌注桩桩身缺陷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操作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并对注浆处理的机理、工艺参数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等现行规范均给出了利用静力触探数据计算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公式,尚缺少利用静力触探数据计算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公式。针对北京地区实际情况,根据现行规范混凝土预制桩和泥浆护壁钻(冲)孔桩的土层阻力经验值间的相对关系,初步建立了由静力触探法估算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经验公式,工程实例表明,利用静力触探估算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数值在深部砂层较经验参数查表法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高飞 《上海国土资源》2007,(2):45-48,55
依据上海地区某超高层商业建筑试桩的高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通过对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以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桩底注浆对基桩承载性状的影响情况,深入探讨了上海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后注浆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性状,提出了单桩承载力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灌注桩施工工艺环节多,边界条件复杂,因此,桩尖阻力偏小,浅部发生扩径,缩径和断桩等现象较多。经检测,用扩大桩径的方法提高灌注桩承载力,有待进一步探索;要用凹凸形变径灌注桩或向桩端,桩侧压力注浆等措施,提高钻灌注桩的承载力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天津地区几例钻孔灌注桩桩底注浆的静载荷试桩结果 ,分析天津地区钻孔灌注桩桩底注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后注浆技术未能大幅提高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的工程个案展开分析研判,得出注浆过程控制不力是导致单桩承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严格注浆管、射浆管、逆止阀制作质量管控与安装及注浆过程控制是能否成功注浆进而提高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工程案例中对承载力欠缺的区域进行了补桩处理,补桩时规范注浆装置制作、加强注浆过程管控,在补桩达到龄期后进行了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熊绍所  成润军 《探矿工程》2009,36(8):73-75,79
岩溶地区施工钻(冲)孔灌注桩难度较大,出现质量隐患的概率较高。针对钻(冲)孔灌注桩在岩溶地层中施工时遇到的溶洞区桩底高程的控制、漏浆与塌孔、偏孔与斜桩、卡钻或锤头脱落、混凝土流失、扩径与缩颈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9.
何宗义  汪潜平 《探矿工程》2007,34(12):36-38
由于持力层紧密砂层应力松弛,实际单桩极限承载力未能达到预估极限承载力,应用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技术,不仅解决了砂层应力松弛问题,且提高了单桩承载力,节约了工程成本,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介绍了上海裕景明珠广场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的设计、注浆参数、施工工艺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0.
灌注桩施工时对土层产生扰动,使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显著变小,为提高单桩承载力,可通过对灌注桩采用后注浆技术减少沉降。工程实例表明,在卵石层中,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单桩的承载力,节约造价,但是对注浆的工艺应进行分析,保证注浆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