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偏压滑坡地段围岩受力特征测试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英学  周佳媚  高波 《岩土力学》2002,23(6):792-794
通过对担架哨隧道偏压滑坡地段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工字钢和锚杆等支护构件的受力状况与围岩地质状况之间的必然联系,并表明可以通过埋设测试元件来了解围岩的地质状况,合理设计隧道的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土工膜应变计的研制及其应用(Ⅱ):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履华  李青云  包承纲 《岩土力学》2005,26(12):2035-2040
将研制的土工膜应变计应用于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现场,以监测防渗土工膜在工程中产生的实际应变,并获得了满意的大应变监测成果。埋设于上游围堰不同高程的18支土工膜应变计,在较长时段内,不仅全部观测到防渗土工膜在施工阶段围堰填土碾压产生的应变规律,如0+500断面的10支土工膜应变计均测得11%~19%的大应变值,而且大部份应变计一直工作到极限量程才损坏。其中除了0+500断面因施工加载速率过快而导致防渗土工膜较早产生较大的变形,使得10支应变计在埋设后的施工填土3个多月内即陆续超量程损坏之外,其余的土工膜应变计工作寿命长达3年多。埋设于0+500子堰和0+930断面的土工膜应变计,在2000年和2001年夏季汛期中及汛期后,有些监测点的应变陡增到16%~20%之间,据此可以推测,此时该测点处的堰体产生了较大的变形。防渗土工膜的应变监测结果不仅与围堰构筑时的加载速率相关,并与围堰拆除时所发现的变形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顶板覆岩破坏是造成回采工作面突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矿井电法进行顶板电阻率监测可以对覆岩破坏情况进行动态探查,但是超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电阻率监测面临着常规方法音频信号难以穿透、顶板监测电极埋设施工困难以及回风巷顶板监测电极难以保护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音频电透仪和回采工作面电阻率监测系统开展了超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电阻率监测可行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单极-偶极装置音频信号透视穿透距离可达340 m;锚杆可以作为监测电极进行电流发射和信号采集;可以将回风巷监测电极布置于巷道底板加以保护。在某矿超大采高工作面部署了回采工作面电阻率监测系统,信号测试结果与可行性试验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4.
超深钻孔灌注桩荷载传递性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4根桩身内埋设量测元件的试桩资料,分析了江苏地区超深钻孔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承载性状。认为苏州地区的钻孔灌注桩具有纯摩擦性的特性,即桩端分担的荷载很小。   相似文献   

5.
和再良  陈刚 《岩土力学》1997,18(A08):285-289
云毅大厦深基坑位于延安东路50号,为确保工程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在基坑开挖期间对围护结构进行了监测。围护结构设有二道支撑,第一道为钢支撑,第二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在支撑中埋设了钢筋计及应变计,以监测支撑轴力。文章介绍支撑轴力的测试结果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测地雷达在寒区浅层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顾钟炜 《冰川冻土》1994,16(3):283-288
本综述了测地雷达技术在寒区浅层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包括:圈出地下冰,探测多年冻土构造、冻土上限、冰丘内部构造,测量河、湖冰厚度,多年冻土冻结核防护坝的勘深和监测,以及探测埋设的管道及其周围上层状态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7.
分层标是通过钻探方法分别埋设在地下不同深度土层中的特殊监测点,标点直通地表,随土层的压缩、膨胀而升降变化,由此监测地面的总沉降量或总回弹量。通过温州市地面沉降监测标组的施工实践,探讨了确保分层标质量的关键工序和控制措施,并对标底装置作了技术改进。分层标的建设可为该地区今后地面沉降防治、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更有效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滑坡钻孔倾斜量测及数据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简述钻孔测斜仪的测试原理、测斜管的埋设及钻孔倾斜量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钻孔倾斜量测数据评价、处理方法及量测深度修正的计算公式。对岩土工程深部位移监测和工程滑坡优化治理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跃进 《福建地质》2001,20(1):53-56
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应根据水底地质地貌情况,解决好护筒的选型、止漏、埋设、吊拔以及水中桩身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将研制的土工膜应变计应用于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现场,以监测防渗土工膜在工程中产生的实际应变,并获得了满意的大应变监测成果。埋设于上游围堰不同高程的18支土工膜应变计,在较长时段内,不仅全部观测到防渗土工膜在施工阶段围堰填土碾压产生的应变规律,如0 500断面的10支土工膜应变计均测得11%~19%的大应变值,而且大部份应变计一直工作到极限量程才损坏。其中除了0 500断面因施工加载速率过快而导致防渗土工膜较早产生较大的变形,使得10支应变计在埋设后的施工填土3个多月内即陆续超量程损坏之外,其余的土工膜应变计工作寿命长达3年多。埋设于0 500子堰和0 930断面的土工膜应变计,在2000年和2001年夏季汛期中及汛期后,有些监测点的应变陡增到16%~20%之间,据此可以推测,此时该测点处的堰体产生了较大的变形。防渗土工膜的应变监测结果不仅与围堰构筑时的加载速率相关,并与围堰拆除时所发现的变形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