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铁联络通道冻结监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南京地铁一期工程联络通道采用冻结法施工中,对冻结盐水温度、冻土温度、地表变形等方面进行了跟踪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了冻结盐水温度、冻土温度、冻涨压力、卸压孔压力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联络通道冻结施工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供其他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京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措施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南京地铁一期工程TA4标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指出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中,必须采取必要的施工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本工程的成功经验可供其他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京地铁一号线张府园~三山街区间隧道联络通道位于流砂地层,地下水丰富,开挖支护困难,因此采用冻结法施工。介绍了施工要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实践证明,在流砂地层开挖隧道,使用冻结法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人工冻结法在南京地铁张府园车站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南京地铁一期工程张府园车站南隧道盾构法施工时,洞门两侧出现大量流砂,附近区域的沉降量较大,为了确保地下管线和地面交通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在南京首次实施了地下工程的人工冻结法施工。本文论述了冻结法在该工程中的冻结设计、施工工艺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等问题和实际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娟  冯梅梅  高乾 《冰川冻土》2013,35(4):904-912
随着城市地铁规模的不断发展, 冻结法在地铁联络通道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得到合适的地层冻结工艺参数和指标, 了解开挖隧道对地层稳定性的影响, 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基于考虑相变及冻胀的热-流-固(THM)耦合理论, 采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某地铁联络通道水平人工冻结及开挖施工过程.分析了冻结过程中地层温度场、渗流场及位移场的变化规律, 研究了开挖后地层位移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由于水渗流作用, 温度场和位移场的分布不再关于y轴对称;在人工冻结过程中, 地表处冻胀位移的最大值出现在y轴以右, 冻胀量变化表现为先线性增长, 而后趋于稳定.总体上, 实施人工冻结可以很好地增加周围土体的强度及稳定性, 对止水和抑制地层变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地铁超长水平冻结法冻结壁形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彦虎  李宁  李国  石磊  毕贵权 《冰川冻土》2009,31(2):377-383
根据带相变瞬态温度场的传热控制微分方程,应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地铁超长水平冻结法温度场分布规律,模拟冻结壁形成过程.应用准三维方法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问题,通过对冻结管沿程水平方向盐水温度分布的计算,分析水平方向冻结壁发展的差异性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地铁超长水平冻结法施工,冻结管沿程冻结壁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包括冻结壁交圈时间、冻结速率,冻结壁厚度等.为以后水平冻结法施工冻结壁形成过程的预测与评价提供了方法,同时该方法也可以用于竖井冻结施工中冻结壁形成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软土地区人工冻土无侧限瞬时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冻结法施工在上海隧道建设中(如隧道旁通道、地下泵房等的设计与施工)得到广泛应用,也曾引发过严重的地质灾害(如上海地铁4号线外滩段的地质灾害)。因此安全、经济、合理地将冻结法用于上海软土地区隧道建设中已经成为上海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旁通道冻结法施工中遇到的第⑥层粉质粘土及第⑦层粉细砂为研究对象,针对设计冻结壁重要强度参数无侧限瞬时抗压强度,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揭示了两种土的冻结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同时研究了粉细砂的冻结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苏州地铁典型土层冻土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冻结法已经并将大量用于苏州轨道交通连通道及盾构进出洞施工,而冻土力学特性是冻结法设计所需的重要参数,此前尚无苏州地区冻土物理力学参数相关试验研究资料,若参考其它地区参数进行冻结设计将会给施工带来许多不确定性。本文以苏州地铁典型土层为研究对象,对其冻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进行室内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曲线,分析总结了抗压强度随不同温度、含水率、干密度的破坏形态和变化规律以及弹性模量、泊松比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作出了定量和机理分析,研究成果对苏州轨道交通建设冻结法设计指标的确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地铁联络通道冻结加固融沉注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国内首个地铁联络通道强制解冻融沉注浆工艺的设计与施工。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土体温度和地表变形进行了监测,得到了温度和地表变形的变化规律。由于冻结法施工中存在冻胀和融沉问题,过量的冻胀、融沉会对地表建筑和地下管线产生危害。结合工程实例,对强制解冻融沉注浆进行了研究,该工程对冻结加固体分区强制解冻、及时进行融沉注浆、二次加固土体,消除了后期压密沉降发生的可能,地表变形的监测表明强制解冻融沉注浆技术在该类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某地铁区间隧道冻结施工冻胀效应随机预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层冻结引发冻胀,引起地面上升和变形,过量的不均匀沉降或变形可能危及周围地面建筑.南京地铁某区间隧道穿过地层为软一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拟采用人工冻结法作为辅助施工方法穿越该不良地段.为对地面建筑物进行变形控制,需要对冻结法施工冻胀效应进行预测.采用随机介质理论对该工程冻结施工的冻胀效应进行预测,介绍了冻胀效应分析的基本过程,编制了计算分析程序,分析了水平冻胀引起的地面隆起、曲率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水平冻胀引起的地面变形均满足地面变形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南京地铁稳定性优势面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南京地铁为例,运用优势面理论分析方法,对控制城市浅埋隧道稳定性的优势断裂进行了分析。并对土体中具有规模效应的构筑物的稳定性分析发展了一套工程地质层组划分和优势层判定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南京地铁场区优势断裂和优势层的分析。确定南京-湖熟断裂和定淮门-彭楼断裂为控制场址区工程地基稳定性的场区优势断裂,并控制着鼓楼岗和小红山地铁隧道的稳定性;地铁隧道在土层中最佳持力层为O3的硬粘土层Ⅲ1,其次为Q3的软粘土层Ⅲ2。敏感层为Q3的软粘土层Ⅱ2和饱和松砂层Ⅱ4,在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经济的可行性情况下,地铁隧道的底部标高以-5--15m为宜。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地铁工程环境地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空间的开发不可避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 ,本文通过结合南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和地铁的施工 ,就地铁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 ,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SASW法在基础工程和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缪林昌  邱钰 《岩土力学》2004,25(1):149-152
南京地铁珠江路段的掘进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渗水,利用SASW方法对地基土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南京地铁珠江路段的掘进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渗水是由于高含水率的粉砂土层存在,高含水粉砂土层在SASW的频谱曲线上表现为剪切低速层。同时,利用SASW法对高速公路煤矸石的压实路基填筑的状态进行评价,并与常规的灌砂法测定路基的压实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了剪切波波速与压实度的关系式,为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presents a short survey of large Soviet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of artificial freezing and cooling of soils. Some examples of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deposits, in mining and coal industry, in subway construction are given.

A special field of the cold appli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is the cooling of soils which have already had the negative temperature. This engineering method is applied in permafrost regions for improving the strengthening properties of the weak soils used as the bases of structures.

In the USSR this method is used successfully for improv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frozen soils and for the creation of frozen waterproof screens in hydrotechnical engineering as well. Some examples of the employment of this method are also given.  相似文献   


15.
石泉彬  杨平  于可  汤国毅 《岩土力学》2018,39(6):2025-2034
为探究冻土与结构接触面次峰值冻结强度影响因素、影响规律及其预估方法,选取南京河西地铁施工区域典型粉细砂为试验土样,利用改进后的大型多功能冻土直剪仪,开展多影响因素条件下的冻结强度直剪试验研究。在对次峰值冻结强度定义和量化标准约定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极限峰值后剪应力陡降、峰后剪应力周期性变化、软化衰变等典型变化规律。将次峰值冻结强度与接触面温度、粗糙度、法向应力拟合后发现其分别呈反比例线性、二次抛物线、正比例线性关系。通过关系数据库管理软件数据挖掘,得出次峰值冻结强度关键影响因素及大小依次为接触面法向应力、粗糙度,而接触面温度为非关键影响因素。经多元非线性回归,构建了耦合接触面温度、法向应力及粗糙度三因素的次峰值冻结强度预估模型,可为人工冻土区或天然冻土区冻结加固设计、盾构法施工、地下结构物设计等提供冻结强度参数选取依据。  相似文献   

16.
郭峰  吴会杰 《探矿工程》2012,39(8):79-81
以北京地铁14号线将台路站饱和粉细砂~中粗砂层暗挖通道为例,阐述了水平导向高压喷射注浆工法在饱和粉细砂层地铁修建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既能规避不安全环境,又能有效起到止水效果,为同类项目施工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