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侵入岩填图方法体系及专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涛  童英  郭磊  张建军  苏尚国  焦建刚  王连训 《地质通报》2017,36(11):1953-1962
中国侵入岩填图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目前,需要探索中大比例尺(1∶5万~1∶2.5万)填图方法。依据以往的填图实践经验,特别是同源花岗岩、异源花岗岩、中基性岩、超基性岩试点填图,提出侵入岩填图方法体系。无论何种成因,侵入岩填图应该建立不同级别的等级体制填图单位,即侵入体-单元-序列(或岩套)-超序列(或超岩套)-超序列组合(或超岩套组合),分别对应岩体-岩基-岩带-巨型岩带。同源花岗岩岩浆,可以按照以往的谱系单位填图,其侵入体-单元-序列-超序列应该是同一个岩浆旋回演化的产物。岩浆混合花岗岩,可以按照混合程度划分单元,归并序列。中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也可以参考上述谱系单位和混合单位填图。侵入岩不同级别等级体制单位的建立有利于深入认识岩浆系统及其制约因素。此外,花岗岩等侵入岩蕴含了丰富的地球动力学信息,有必要开展深入的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古生代构造带(蛇绿岩带)物质组成和变形特征,利用数字填图方法,在内蒙古北山地区大红山一带,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发现大红山南出露一套变质基底,主要岩石组合为一套海相细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岩及磁铁石英岩组合,以含硅铁建造及变质基性火山岩为特征。该岩石组合无底无顶,变形变质强烈,分不出层序,故称之为小红山岩组。各类中低级变质岩说明变质作用达到了高绿片岩—低角闪岩相。该组北部被上石炭统白山组角度不整合覆盖,南部被早泥盆世、晚石炭世侵入岩侵入。区内出露面积约140 km2,厚约2 890 m。明显有4次变形: 前3次变形为韧性变形,形成了透入性面理S1、大型褶皱、韧性剪切带等构造形迹; 后一次变形以脆性变形为特征,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断层带。小红山岩组多期次变形、变质说明了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古生代构造带(蛇绿岩带)确实存在,并经历了多期次变形和变质。  相似文献   

3.
<正>萨Ⅰ金矿床位于新疆西准噶尔达拉布特蛇绿混杂岩带NE端超基性岩与基性火山岩的接触带上(图1a)。矿区附近蛇绿混杂岩以萨尔托海断裂为北部边界,构成一个地势相对较低的低洼带,宽约1 km,走向NE(图1b)。石英菱镁岩是蛇纹岩与富CO2流体交代反应的产物,主要由石英、菱镁矿,少量铬云母、铁白云石、滑石以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古丈县境内江南古陆西北缘的古丈背斜中,出露了一套基性的超浅成岩及其同源同成因的火山岩,本文称之为万岩基性火山一侵入杂岩。该杂岩受北北东向凤凰一古丈一大庸断裂带控制,并被震旦系含砾砂岩和页岩沉积覆盖(图1)。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万岩杂岩的岩石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钕同位素特征,旨在阐明其产出的地质背景及板溪期火山作用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敦煌地块钠长碎裂岩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地块东段前长城系敦煌群是该台块最古老的结晶基底,为一套绿岩建造。金矿床赋存于敦煌群顶部第四岩组火山岩和稍晚的基性斜长角门石岩被强烈钠交代而形成的钠长岩体内,并严格受控于脆-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有关的钠交代原岩有基性侵入岩、中酸性火山岩、花岗岩(可能有)等,但其最终交代产物均为钠长岩和石英脉组合,为一种特殊的金矿类型。  相似文献   

6.
鄂北大洪山地区“花山群”的解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岩性-构造填图结果表明,大洪山区的原“花山群”实际上包含3套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物质建造,应予以解体。其中襄广断裂带内分布的以基性火山岩为主的一套岩系是构造侵拉的蛇绿混杂岩,称之为花山蛇绿混杂岩;大洪山以西的耿集-板桥火山-沉积岩系,是南秦岭随县群的构造岩块,剔除这两者之后的碎屑沉积岩系定为真正意义的花山群,沉积时代为晚元古代。  相似文献   

7.
刘春花  聂凤军 《地质通报》2015,34(6):1045-1056
拜韦尔特半岛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铜、金和石棉,区域地层和构造是控制矿床形成、发展和叠加改造的主要因素。这些矿产资源主要赋存在拜韦尔特海洋带达利吉带圣母玛利亚亚带的早奥陶世潜次火山岩中,包括起源于超俯冲作用带的蛇绿岩套和火山岩盖层。其蛇绿岩套超镁铁堆积岩的热液蚀变岩中产出石棉,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物型(VMS型)铜±金矿产在基性和双峰式火山岩中,金矿产在基性和超基性的热液蚀变岩中。而蛇绿岩套火山岩盖层中则产出与条带状含铁建造(BIF)有关的后生金矿,石英脉型或相关的交代型矿床则大多赋存在蚀变和变形的基性岩中。拜韦尔特半岛的构造样式和几何结构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8.
岩性—构造填图结果表明,大洪山区的原“花山群”实际上包含3套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物质建造,应予以解体。其中襄广断裂带内分布的以基性火山岩为主的一套岩系是构造侵位的蛇绿混杂岩,称之为花山蛇绿混杂岩;大洪山以西的耿集—板桥火山—沉积岩系,是南秦岭随县群的构造岩块;剔除这两者之后的碎屑沉积岩系定为真正意义的花山群,沉积时代为晚元古代。  相似文献   

9.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直接追踪金来源的方法,所以时金源岩的讨论,有很大的争议。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基性-超基性岩是金的源岩人们已经知道绿岩带中的金矿床与基性-超基性火山岩有密切的空间关系。因此把上述岩石当作金的源岩看待。博依尔(1961)曾提出矿源层的概念,这一概念认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25万苛岚县幅区调修测和1:5万岚县测区矿调分析,认为吕梁山地区新太古代时期形成的界河口岩群是一套富铝的孔兹岩系夹基性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包括园子坪岩组、阳坪上岩组、贺家湾岩组。其中园子坪岩组为一套变质基性火山岩为主的岩石组合。通过对园子坪岩组中的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岩石特征、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界河口岩群形成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1.
张成立  卢欣祥 《西北地质》1995,16(1):11-14,19
东秦岭商丹带线状花岗岩体为晚古生代初期形成的同构造花岗岩。这些岩体主要由变基性火山岩部分熔融形成,岩石类型以I型花岗岩为主,地球化学具某些火山弧花岗岩特征,是继承了源岩丹凤变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西藏双湖角木日地区发育一套典型的造山带混杂岩,包括陆源复理石、海山块体、蛇绿岩块体、外来岩片、洋壳残片和高压变质岩块体等,其总体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混杂和变形变质作用。通过多年来在该区区域地质调查和填图工作实践,以对该区混杂岩的划分和合理建立混杂岩填图单位为目的,采用大比例尺物性填图结合构造填图等方法,结合露头尺度岩块与基质变形和变质调查,初步总结出适合该区造山带混杂岩的地质填图思路:依边界断裂为界划分岩片级构造单元,在岩片内部基质和外来岩块划分基础上建立混杂岩填图单元,将混杂岩作为地质实体进行构造填图,重视物性填图,造山带混杂带填图综合采用构造填图与物性(岩性)填图有机结合的双重填图法,表达客观存在的地质体,在角木日混杂岩地区区域地质调查中达到了较好的填图效果。  相似文献   

13.
北羌塘地区北缘上三叠统若拉岗日岩群分布于北羌塘陆块与拉竹龙-金沙江缝合带之间的若拉岗日冲断带,以砂泥质复理石、中基性-超基性火山岩及大理岩组合为特征,夹晚二叠世灰岩岩片及蛇绿岩残块。岩石低-中级变质,构造变形强烈,顶底均被断层切割断失,为总体无序、局部有序的构造-地层体。若拉岗日岩群中基性火山岩具有洋岛和岛弧型成因,它是金沙江洋盆在晚三叠世向南俯冲,而在其南缘形成的岛弧带沉积。在若拉岗日岩群采获大量上三叠统常见的孢粉、腕足、双壳类生物化石,其玄武岩年龄值为201±4Ma(Ar-Ar法),时代属诺利期。  相似文献   

14.
岩湾-鹦鸽咀蛇绿混杂岩是秦岭商丹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变质基性火山岩(玄武岩)、蛇纹岩、变辉长岩、硅质岩、变复理石(云母石英片岩)等构造岩块组成.其中变基性火山岩具有N-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安山岩具有与俯冲作用密切相关的岛弧火山岩的性质.玄武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83 Ma±13Ma,与天水关子镇和丹风蛇绿混杂岩的时代相一致.对岩湾-鹦鸽咀蛇绿混杂岩的岩石组成和形成时代进行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商丹蛇绿混杂岩带和秦岭造山带的增生造山作用提供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5.
李生濂 《铀矿地质》1994,10(4):228-232
敦煌地块东段前长城系敦煌群是该台块最古老的结晶基底,为一套绿岩建造。金矿床赋存于敦煌群顶部第四岩组火山岩和稍晚的基性斜长角闪石岩被强烈钠交代而形成的钠长岩体内,并严格受控于脆-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有关的钠交代原岩有基性侵入岩、中酸性火岩、花岗岩(可能有)等,但其最终交代产物均为钠长岩和石英脉组合,为一种特殊的金矿类型。  相似文献   

16.
张虎  范柱国  曾文涛 《云南地质》2005,24(4):421-426
澜沧江断裂以东的景洪变质岩带中的绿片岩分布较为广泛,其原岩为基性火山岩。主量元素表现为低碱、低钛、低FeO*/MgO、富纳、稀土配分曲线呈平坦型。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上,不相容元素亦具平坦型特点。显示作为绿片岩原岩的基性火山岩属大洋拉斑玄武岩。经构造环境判别,进一步证实为N型洋中脊玄武岩,其形成与原特提斯澜沧江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正>研究区地处滇西三江地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多金属矿集中产出区,地质构造复杂多样,火山活动强烈,分布着一系列晚古生代-中生代火山岩,以基性火山岩为主。洛吉组玄武岩是三江口基性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带为甘孜-理塘洋脊型火山岩-蛇绿岩带的南延部分(莫宣学等,1993),1∶25万中甸县、贡山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对三江口基性火山岩带的火山喷发  相似文献   

18.
桐柏地区蛇绿岩块体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武长得 《地质论评》1990,36(6):494-503
本文根据野外工作和大量岩石学、岩石化学资料研究了桐柏地区的蛇绿岩块体。研究区内的蛇绿岩并非前人所描述的那样完整,真正属于蛇绿岩成员的仅是呈外来块体形式出现的超镁铁岩带,其中信阳卧虎的阿尔卑斯型超镁铁岩代表了蛇绿岩序列的变质的橄榄岩部分,桐柏大河一带的超镁铁杂岩代表了堆积岩层序。在同一地区出现的基性侵入岩和基性火山岩不是蛇绿岩的成分,应将它们剔出。基性火山岩是在弧后的边缘海盆地喷发的。蛇绿岩的侵位时代是早古生代末,大体与基性火山岩的喷发同时。上述事实表明,在早古生代沿松扒断裂带曾存在一个沟-弧-盆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湖北省第八地质大队在大洪山地区普查找矿过程中,相继发现了一批苦橄玢岩,玻基纯橄岩等超基性火山岩岩体。现将本区的苦橄玢岩岩性特征概述如下。一、岩体地质简述出露在大洪山南麓的超基性火山杂岩带,目前已发现了近百个苦橄玢岩和玻基纯橄岩岩体。  相似文献   

20.
坚润堂  李峰 《矿物学报》2007,27(Z1):268-270
1 质概况 1.1 区域地质 锡铁山铅锌矿床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图1),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成矿区带塞什腾-绿梁山-锡铁山加里东褶皱带岩系中(邬介人等,1987).矿床成因为喷流深积型(SEDEX)(张德全等,2005).矿区构造线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邓吉牛,1999;祝新友等,2007)(图2).区内褶皱基底出露在北缘,由元古代的达肯大板群(Pt1dk)的混合岩、片麻岩及片岩等变质岩系组成.矿区内主要出露上奥陶统滩间山群(O3tn)含矿岩系以及上泥盆统(D,a)和下石炭统(C1)砂砾岩系.矿区火山活动较强烈,主要火山喷发物为中基性火山岩-基性凝灰岩、玄武岩夹安山岩和中酸性火山岩一流纹岩及英安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