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时空演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海相碳硅泥岩建造空间分布上受控于陆缘裂谷体系、陆缘裂陷体系、陆缘盆地体系及陆缘活动带断陷台沟体系,而大规模铀成矿作用与陆缘裂谷、陆缘裂陷环境下由海底喷流作用和海底火山喷发而沉积形成的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磷块岩和碳硅质泥岩组成的含铀海相碳硅泥岩建造密切相关。铀矿床的空间分布受热液叠加改造驱动力条件制约,受红盆边缘断裂沟通效应影响。铀矿体的空间定位受切穿碳硅泥岩含铀建造的深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断裂、层间破碎带和联合断裂型复合带的控制。铀成矿时代则与形成热液叠加改造驱动力源的构造岩浆活化期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中国非常规铀资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非常规铀资源主要包含黑色岩系型和盐湖型。其中与黑色岩系有关的含铀黑色岩系型、含铀磷块岩型、铀多金属磷块岩型是对中远期保障我国铀资源可持续供给有重要意义的类型。陆缘裂谷、陆缘裂陷环境是中国黑色岩系非常规铀资源最重要、最有利的成矿环境,形成U-Cd型、U-V-Mo型、U-V-Re型、U-V-Ni-Mo型和U-V-Ni-Mo-Re-Tl型等地球化学组合。中国黑色岩系非常规铀资源铀成矿作用受控于陆缘裂谷、陆缘裂陷环境下伴随海底喷流作用和海底火山喷发而沉积的由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磷块岩和碳硅泥岩组成的富铀海相黑色岩系,热水沉积作用或喷气-沉积是形成中国黑色岩系非常规铀资源或发生大规模铀成矿作用的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主要成矿系统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荣阁  彭润民 《地球科学》2000,25(4):362-368
研究了华北地台北缘地质演化、构造分区, 从南到北依次为乌拉山-色尔腾山-大青山陆内隆起区、东升庙-渣尔泰山陆内裂陷区、狼山-石哈河陆缘隆起区、霍各乞-白云鄂博陆缘裂陷区、白乃庙-白银都西隆起裂陷带、温都尔庙-爱力格庙裂陷带、苏左旗-锡林浩特槽内隆起区.分析了陆缘基底建造和裂谷沉积建造, 划分出裂谷裂陷期和沉降期沉积.研究了成矿系统, 以成矿物质来源的同一性和继承性划分出3个成矿系统: (1) 变质岩金矿成矿系统, 以绿岩建造为物源基础, 有多种矿床类型组合, 主要产于古陆隆起带的变质岩区. (2) 海相火山细碧岩及喷流沉积成矿系统, 主要产于裂谷裂陷期形成的火山岩建造中, 与火山活动岩浆同期的热水喷流有关, 有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3) 碱性-碳酸岩及喷流叠生成矿系统, 产于白云鄂博裂谷早期碱性-碳酸岩火山岩中, 其中伴随高温硅钾热水喷流沉积, 形成稀有-稀土-铁叠生矿床.主、东矿床新生代以来经受了强烈风化剥蚀, 并有冲积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4.
贵州三穗龙湾铀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穗龙湾矿床位于黔中-湘西北铀成矿带内,是近年勘查发现的贵州第一个大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本文对龙湾铀矿床开展了矿物学、地质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矿石中的原生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表生条件下形成的次生铀矿物较发育,主要有硅钙铀矿、硒铅矿、钛铀矿及铀酰磷酸盐矿物等,它们以纳米-微米级粒状(粒径多10μm)、细脉状或隐晶质形式赋存于有机质、粘土矿物等聚铀矿物中;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层位,可能有少量来自基底岩浆岩,成矿流体为深部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铀及共伴生元素的富集与炭质泥岩中富含有机质、磷矿物、铁矿物、粘土矿物密切相关;铀矿形成受层位(老堡组)、岩性(炭质泥岩)、构造(三穗向斜及斜切向斜的断层、层间断层)、围岩沉积环境(陆缘裂谷、裂陷的海相还原沉积环境)等因素控制,经历了雪峰期海底喷流作用下形成含矿岩系过程中铀的初始富集→燕山-喜马拉雅期板内伸展构造背景下淋滤、热液叠加改造再富集的成矿过程,后生成矿特征明显,矿床属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本文研究成果对推进黔东地区铀矿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查,丰富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铀矿床通常划为四大类型,即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本文根据一些火山岩型铀矿的形成环境与火山岩浆活动关系不大,主要受火山岩浆活动之后的中酸性斑岩侵入活动控制的事实,辟出斑岩铀矿类型;斑岩型与花岗岩型、火山岩型铀矿是并列关系。花岗岩型和斑岩型铀矿归为构造控制型铀矿,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铀矿归为层位控制型铀矿。中国铀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成带成片、相对集中、不均衡分布特点,以SN向贺兰山—龙门山—小江断层带为界,可划分为东部滨太平洋铀成矿域、西(北)部古亚洲铀成矿域、西(南)部特提斯铀成矿域。滨太平洋铀成矿域可进一步划分为华南铀矿省、华北铀矿省和东北铀矿省。西(南)部的特提斯铀成矿域,工作程度低,找矿潜力尚待深入研究。西(北)部古欧亚大陆铀成矿域,有西北铀矿省。4大铀矿省内共划分出18个成矿带(区)。以火山岩、斑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靠近沿海的滨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内,以花岗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则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带内,以碳硅泥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主要分布在扬子陆块北部和东南部边缘地带和南秦岭地带,以砂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陆相沉积盆地内。铀成矿带(区)分布的不均匀性,不仅受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保矿条件等因素控制,而且还与当前地质勘查工作程度、经济技术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6.
合理划分成矿区带对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和勘查具有指导价值,而正确认识构造单元性质和成矿时期的构造环境是成矿带划分的重要前提。本文从地质建造、地球物理、卫星遥感等多角度全面分析了阿尔金山的内部组成及其边界断裂特征,认为阿尔金山原属于南塔里木地块的组成部分,阿尔金造山带是在古老地块基础上活化以后形成的特殊造山带,其特点明显不同于秦祁昆造山系,阿尔金成矿带应划归塔里木成矿省。阿尔金成矿带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次级成矿单元:红柳沟-喀腊大湾(裂谷)成矿亚带主要形成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阿尔金(陆缘地块)成矿亚带主要形成石棉矿和玉石矿;迪木那里克-苏巴里克(裂陷槽)成矿亚带则以沉积变质型铁矿和石棉矿为主。  相似文献   

7.
产于碳质硅岩、碳质泥(板)岩、泥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及不纯的碳酸岩盐中的金矿床,因与碳硅泥岩型铀矿含矿主岩很相似并有一定的共生关系,将该类金矿床称之为碳硅泥岩型金矿。其含矿主岩属裂谷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海相热水沉积产物-碳硅泥岩系,该类矿床的形成与沉积其后 的构造改造有关,多数与岩体关系不明显。对湘中桂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总结出该类金矿床形成的三个阶段;(1)矿源层金的原始富集,(2)构造改造-热液成矿阶段蚀 变带富集,(3)表生氧化改造富集。  相似文献   

8.
雪峰隆起区前震旦纪地壳构造演化及其金矿成矿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雪峰降起区主要由中、上元古界冷家溪群和板溪群组成,是湖南重要的石英脉型金矿成矿区。该区沉积建造是扬子地块东南缘裂陷槽演化的结果。该裂陷槽是在全球性第二裂谷期(800~1200Ma)裂谷作用影响下,沿扬子地块东南缘形成的陆缘裂陷带,本文称“雪峰裂谷”,其构造演化由拉张沉陷—裂陷,局部收缩、回返,再裂陷一再褶皱、回返,演化过程较为完整。在拉张沉陷—裂陷期,形成金的矿源层、含矿层;在裂谷褶皱、回返期,形成含金变质热液,形成金矿化;在裂谷封闭、雪峰期后多期次构造岩浆旋回中,再造、叠加形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李小英 《铀矿地质》2022,(2):257-268
广西是中国最早发现铀矿物的地区,铀矿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探明的铀矿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文章通过对广西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火山岩型及其他类型铀矿床特征及典型铀矿床分析,总结了广西铀矿的时空分布规律,认为铀矿床成矿时间集中于燕山晚期和喜山早期,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铀矿床形成时间较赋矿围岩晚,铀成矿时间与围岩形成时代无关。根据广西铀矿成矿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广西铀矿成矿带划分方案,将广西铀成矿单元划分为8个Ⅳ级成矿区带,认为广西铀资源类型多样,铀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三穗铀矿床位于黔中—湘西北铀成矿带内,产于震旦—寒武系老堡组炭质泥岩中,是贵州省近年勘查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铀矿床。[研究目的]鉴于黔东地区铀矿成矿规律、富集机理及矿石矿物学等研究程度低,查明典型铀矿床矿石矿物组合及化学组分,探讨成矿环境,揭示成矿过程,深化成矿理论认识,将为促进区域成矿预测、扩大找矿勘查成果及丰富该类型铀矿成矿理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三穗铀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通过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了铀成矿机理及成岩成矿的环境演化。[研究结果]本区含铀岩系老堡组形成于震旦纪/寒武纪转折期的陆缘裂谷和陆缘裂陷缺氧还原环境,铀成矿初始物源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铀矿石主要由铀矿物、铁矿物、黏土矿物、有机质及白云石、石英(或玉髓)、重晶石、方解石等组成,呈微晶—隐晶结构、微晶—粉晶晶粒状结构,层状、纹层状构造;铀矿物丰富,主要有沥青铀矿、硅钙铀矿、硒铅铀矿、钛铀矿、磷铀矿及水碳铀等,以纳米—微米级粒状、柱状(粒径多<10 μm)、细脉状、或隐晶质形式赋存于有机质、铁质、黏土矿物等聚铀矿物中。[结论]三穗铀矿床形成物源具有多源性,与雪峰期海底火山作用带来部分成矿物质、燕山—喜马拉雅期成矿流体在运移的途中不断浸取地层内的成矿物质密切相关,经历了铀初始富集、氧化淋滤及热液叠加再富集过程,成因属典型的碳硅泥岩型。三穗铀矿床中发现大量铀矿物显示,铀富集程度高、成矿作用强,找矿远景好、潜力大。创新点:基于三穗铀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通过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矿物学研究,揭示本区铀成岩成矿的环境演化及成矿机理,探讨了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1.
陕南紫阳一平利地区位于南秦岭碳硅泥岩型成矿带石泉~安康成矿集中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较为有利。已发现有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点)、矿化点及分布广泛的异常点。铀矿化受寒武系鲁家坪组(∈1l)、箭竹坝组(∈lj)和奥陶一志留系斑鸠关组((O3+S1)6)中碳硅泥岩地层控制。按含矿围岩将铀矿化分为3种类型,即含炭质硅岩型、石炭及炭质板岩型和煌斑岩脉型。褶皱构造和构造破碎带控制着铀矿化分布空间。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铀矿床主要划分为四大类型,包括花岗岩型铀矿床、火山岩型铀矿床、砂岩型铀矿床和碳硅泥岩型铀矿床。花岗岩型铀矿约占我国已探明铀矿总资源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我国重要的铀矿化类型。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对花岗岩型铀矿床勘查具有良好的效果。根据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研究成果,在大量研究中国花岗岩型铀矿化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基础上,总结了一套对花岗岩型铀矿化勘查稳定的、行之有效的指示元素及其组合,确定了花岗岩型铀矿化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并以实例说明典型花岗岩型铀矿化异常模式。水柰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是进行铀矿产预测评价的有效手段,对铀矿资源的潜力评价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四川会理芭蕉箐地区位于上扬子成矿省西南缘,康滇地轴中段东部,是我国少有的元古宙铀矿区,其中1841铀矿点是本区最主要的铀矿点,区内地质条件复杂,研究程度较低。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芭蕉箐地区1841铀矿点矿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铀矿化产出于构造与岩脉接触的构造蚀变带中,与断层和中基性岩浆岩脉关系密切;含矿岩系为中元古代的浅变质沉积岩及中基性岩脉,强烈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铀矿物以团块状、脉状、网脉状的沥青铀矿、次生铀矿的形式产出于岩石碎裂带中;研究区岩石的U、Th含量明显高于其本底值,为铀矿化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铀源;研究区普遍发育的退变质作用与后期的碱交代促进了铀的富集。铀矿化具有明显的构造-热液叠加改造的特征,属于热液成因铀矿。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部中生代产铀火山岩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铀火山岩与非产铀火山岩存在岩石、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特征性差异;中国东部产铀火山洼地均形成于幔隆翼部重力高梯度带基底隆起构造环境,而火山洼地中铀的晚期主成矿作用,则以白垩纪拉张环境下贯入的中基性岩脉为先导,随后与之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5.
新疆北山裂谷带中出露有数量众多的镁铁-超镁铁岩,坡一铜镍矿位于北山裂谷金铜镍成矿带西部、坡北镁铁-超镁铁岩带西南部。经1989~2014年的持续勘查,坡北岩带中的坡一铜镍矿规模达到100万吨以上。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裂谷环境下成岩机制,分析了坡一铜镍矿成矿环境及成矿作用演化特征,树立了独特的多期岩浆成矿模式,建立了找矿标志,为成矿带镁铁-超镁铁岩浆硫化物型铜镍矿床建立了成矿模型,且对成矿远景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狼山地区广泛分布着花岗岩型铀矿化和砂岩型铀矿化。本文通过对该区的遥感地质综合解译,重点研究了几个含铀盆地的砂岩型铀矿化成矿特点及其通感图象的影象特征,发现广布于早白垩世断陷盆地的砂岩型铀矿化是一典型的层控型铀矿。并通过区域构造型式的研究,强调了弧形构造的断块活动特征及其对含铀盆地和含矿层分布的控制作用;揭示了弧形构造的后期活动和环形构造、北北东向线性构造与铀矿化的再造关系。从而得出砂岩铀矿化是受地层岩相和弧、环、线构造“四位一体”条件控制的新认识。该矿化在MSS图象上呈现一定的影象特征,据此,本文概括出本区层控铀矿的影象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李明连  蓝恒春 《铀矿地质》2014,(3):168-171,186
文章根据多年积累的资料,着重分析了岩石氧化系数与岩浆冷凝成岩阶段的氧逸度以及与岩石铀含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岩浆冷凝成岩阶段的氧逸度,是造成华南以酸性岩浆岩为成矿母岩的铀矿床成矿类型差异的主因的结论.从理论上找出了各类型铀矿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了成矿机理的认识,确认了华南存在岩浆热液型铀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