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人物10     
凯尔文 ,A.de( Alfrecl de Quervain,1 879- 0 6 - 1 5~ 1 92 7- 0 1 - 0 6 )瑞士地球物理学家。 1 879年 6月 1 5日生于苏黎世。 1 92 7年 1月 6日逝世于苏黎世。 1 91 5年起任苏黎世大学教授。在高空气象学上 ,1 90 0年提出单经纬仪高空风观测方法。设计了用气球高空观测的经纬仪 ,设计并制造了地震仪。还研究地震学和冰川学。 1 91 2~ 1 91 3年参加瑞士探险队 ,从东向西横越格陵兰。海洋人物10@刘安国  相似文献   

2.
按瑞士苏黎世联邦工艺研究所地球物理学家NielsenS的结论,由夏威夷群岛火山中流出的岩浆源头位于3000km深处,在地幔和地核之间的边界上。夏威夷热点形成于很大的深度,与发生在大陆构造板块接触边界上的火山作用不同。由于岩浆上升至板块外表面,出现了来自熔融岩石的羽状物。  相似文献   

3.
在f/2全营养培养条件下,采用共培养以及滤液交叉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之间的竞争作用,结果表明: 微小亚历山大藻指数生长后期的无藻细胞滤液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但中肋骨条藻滤液明显抑制了微小亚历山大藻的生长,且抑制作用随着中肋骨条藻滤液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他感作用是影响这两种微藻间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自他感物质标准品15S-hydroxy-5Z,8Z,11Z,13E,17Z-eicosapentaenoic acid (15(S)-HEPE)考察其对中肋骨条藻自身以及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发现15(S)-HEPE在中肋骨条藻滤液中并不是能够抑制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的他感物质,今后应进一步深入分析中肋骨条藻释放的抑制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的他感物质。  相似文献   

4.
河口中的潮汐现象吸引着许多研究者的注意。Taylor(1921)曾经应用了无摩擦线性一维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来研究楔形的Bristol Channel中的潮汐运动,得到了驻波形式的解。Bennett(1975)发展了Taylor的方法,他强调了河口潮汐的前进波性质,从而得到了相应的解,但仍然没有考虑摩擦的影响。Dronkers在他的著作《Tidacomputations In rivers and coastal waters》中概述了较早期研究者对不同河口形状中的谐和波动的研究(P.247—248)。Robinson(1980)在线性一维运动方程中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究了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与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之间的他感作用。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添加比例为10%、40%、60%、90%、100%的三角褐指藻无藻细胞滤液的培养基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以及相同比例的东海原甲藻无藻细胞滤液培养基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三角褐指藻滤液对东海原甲藻(P.donghaiense)的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高浓度则抑制其生长,因此,不同浓度的三角褐指藻藻液对东海原甲藻生长表现出两种相反的他感作用效果;而东海原甲藻滤液对三角褐指藻(P.tricornutum)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说明东海原甲藻并未对三角褐指藻表现出他感作用。  相似文献   

6.
南海暖流——广东外海一支冬季逆风流动的海流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管秉贤 《海洋与湖沼》1978,9(2):117-127
关于南海(包括18°N 以北的南海北部)表面流及环流系统,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例如,自五十年代以来,Dale(1956)曾对南海的漂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逐月表面海流图。Wyrtki(1957)也对东南亚海域的表面环流作过全面的分析,还绘出了隔月的表面海流图。其后,Wyrtki(1961)又在他著称的 Naga 报告中,进一步对这一海域的表面环流和环流的动力学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近年来,Kwan Ming Chin(1970),Williamson(1970),Watts(1971a,1971b,1973)等引用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7.
在富兰克林出发前,他似乎比他妻子更为担忧,他写信给一些朋友;要求他们在他探险期间照顾和安慰他夫人。尽管他已经59岁了,他和夫人都为他执行这一使命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是,不管他热情有多高,在他出发前的最后几天感到有点体力不支。珍妮(富兰克林夫人)为他丈夫赶做了一面旗子,以便带到北极去——这是许多探险家沿用的习惯。再有几针就要做好了,可在沙发上休息的他睡着了,她凑过来把旗子盖在他身上。她把他推醒,他吃惊地说:“怎么,把旗子盖在我身上,您不知道人们用国旗盖尸体  相似文献   

8.
角甲藻属(Ceratocorys)隶属于横裂甲藻纲、多甲藻目、角甲藻科。本属包括的种类均为热带、亚热带种。Stein于1883年建立本属。他绘制了长刺角甲藻(C.horrida)各个观察面的图,对组成壳壁的大甲板都给以描述,并指出藻体上生有六根长刺,但未对腹区进行研究。此后,Courter(1883)、Sch?tt(1895)、Cteve(1903)等相继发表了一些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游(武汉—岳阳江段)豚类的分布、生态、行为和保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和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Pilleri and Gihr)这两种动物,中国人民早就对它们有所认识,并作了记述(图1,2)。已发现的最早记述这两种豚类的文献,是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西汉时代写成的《尔雅》一书,记载了“暨,是鲢”。晋代的郭璞(公元276—324年),为《尔雅》作注释时,进一步对白暨豚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作了科学的描述,并将白暨豚和江豚区别开来。他是这样记述的:“鱀(鱼昔)属  相似文献   

10.
于2004年4月,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滩涂采集野生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30尾,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方法,分析了乳酸脱氢酶(LDH)、甲酸脱氢酶(FDH)、谷氨酸脱氢酶(GDH)、D-葡糖脱氢酶(GC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酯酶(EST)等10种酶在大弹涂鱼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同工酶表型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大弹涂鱼10种同工酶中除CAT外的另9种酶都得到了清晰的酶谱。该9种酶共记录了23个基因座位,筛选出LDH-1,FDH-1,G6PDH-1,ME-1,SOD-1,EST-1,EST-2,EST-3等8个多态基因座位。澥浦大弹涂鱼多态座位比例(P)为34.78%,平均杂合度(H)为0.0594,与其他海水鱼类相比,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根据Feldmann(1938)的评述,管枝藻目的系统分类研究工作始于Schmitz(1879),他首先创建了“group” Siphonocladaceae(发表名为Siphonocladiaceae)。又据Egerod(1952)的研究,Schmitz的“group”事实上只是一个科,Feldmann(1938),Fritsch(1947)及其他人把管枝藻目的创建者归诸Schmitz是错误的。Schmitz在此科中收容了法囊藻(Valonia),肋叶藻(Anadyomene),小网藻(Microdictyon),刚毛藻(Cladophora),硬毛藻(Chaetomorpha),黑孢藻(Pithophora),气球藻(Botrydium)和暂定的网叶藻(Struvea)以及他的新属管枝藻(Siphonocladus)。De Toni(1889)将Schmitz的管枝藻科的各属分散在Order Confervoideae的刚毛藻科的刚毛藻亚科(Cladophoreae)、绵枝藻亚科(Spongocladieae)、小网藻亚科(Microdictyeae)、肋叶藻亚科(Anadyomene)和法囊藻亚科(Valonieae)中。Blackman and Tansley(1902)简历管藻目时下分管藻亚目(Siphoneae)包括无分隔的种类和管枝藻亚目(Siphonocladeae)包括分隔的种类;后者由孢根藻科(Gomontiaceae),刚毛藻科(Cladophoraceae),环藻科(Sphaeropleaceae)和法囊藻科(Valoniaceae)等四个科组成。  相似文献   

12.
咖啡的身世     
"咖啡"(Coffee)一词源自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名叫咖法(kaffa)的小镇,在希腊语中"Kaweh"的意思是"力量与热情".相传在埃塞俄比亚,有一位名叫卡尔迪的牧羊人,一天他惊奇地发现,羊群在吃了一种红色浆果后变得异常兴奋活跃,于是他便将这些果实采摘下来,分给修道院的僧侣们吃.僧侣们吃完后都觉得神清气爽,便爱上了这种...  相似文献   

13.
郑和生平     
《海洋世界》2005,(7):12-12
郑和(1371-1435年),原姓马,名和,因排行第三,所以人称三宝(也有作“保”字),明洪武四年(1371年)生于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系伊斯兰教名门望族,世代信奉伊斯兰教。洪武十四年(1381年),三宝的父亲因病过世,十一岁的他尚未从丧父的悲痛中恢复过来,次年以傅友德,沐英为首的明代远征军就进入了云南,并相继克复云南全境。十二岁的三宝不幸被明军俘虏,此后便在燕王朱棣的王府中做了一名太监。这一变故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以鱼粉、豆粕和明胶为主要蛋白源配制成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1.5%、35.0%、38.5%、42.0%、45.5%、49.0%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均重(3.99±0.08)g的拟目乌贼(Sepia lycidas)54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结果表明:拟目乌贼的生长性能指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均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5.91%时达到最佳,除与蛋白质水平为49.72%时差异不显著(P0.05)外,与其他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5.91%时达到最低,显著低于除49.72%组外的其他各组;蛋白质效率随着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对肥满度与肝体比影响不显著(P0.05)。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道脂肪酶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均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5.91%时达到最高,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除与蛋白质水平为42.22%时差异不显著(P0.05)外,与其他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脂肪酶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其他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肠道淀粉酶活性则相反。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后稳定的趋势,均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9.72%时达到最大,显著高于除45.91%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乌贼肌肉粗蛋白质在饲料蛋白质水平45.91%时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除49.7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粗脂肪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肌肉水分和粗灰分含量不受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影响(P0.05)。拟目乌贼生长前期(4~10 g)配合饲料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45.91%。  相似文献   

15.
等辐骨虫目(Acantharia)是原生动物放射虫纲中的一大类, Müller(1858)最初称这类动物为Acanthometra,并发现其骨针排列的规律[后人称之为穆勒氏律(Müllers law)]。继后,Haeckel在1862-1887年先后发表了两部放射虫专著,其中共描述了等辐骨虫七百多种,又把这类动物改称为Acantharia,在分类系统上,奠定了初步基础。1904-1906 年,Popofsky根据1887年Hensen领导进行的浮游生物调查所获的放射虫资料,先后发表了两篇报告,共记述了等辐骨虫三百多种,其中增加了许多新的科属,对Haeckel的分类系统作了些修改,对种类亲缘关系的解释亦进了一步。1906-1907年,Mielck 利用在俾斯麦群岛中采到的等幅骨虫作研究,他提出的分类方怯,更注意到等辐骨虫虫体的柔软部分(例如中央囊等);虽然工作甚少,但颇有学术价值。 在分类研究史上,Schewiakoff是等辐骨虫分类系统的重大改革者,1926年,他发表了那波利湾(Bay of Naples)的等辐骨虫专著,由于用活体观察法和理化方法进行了研究,观察到许多前人所未见的形态和结构,例如发现等辐骨虫并非全部都有中央囊,有的只具内胶膜,并且查明了中央囊内也有外质的存在。此外,根据个体发育的观察研究,归并和订正了前人所鉴定的许多种属。Schewiakoff在分类上,不仅以骨骼结构、而且还以中央囊及胶膜的有无、肌原纤维的形状和数目等等作为依据,故他所提出的分类系统比较合理。 近年来,对等辐骨虫分类系统进行研究的有Trégouboff(1953)和Campbell(1954)等人,Trégouboff所讨论的系统基本上是依照Schewiakoff;Campbell虽然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可惜没有提出更多的理由来说明。 有关等辐骨虫化石及其在地层学上的实际价值,迄今还报导得很少,Davis (1950)在奥曼(Oman)曾发现放射虫的Mayenella新属,他认为这是等辐骨虫的化石,并且提出可以利用它作为鉴别中生代地层的指示化石,但Campbell认为该属并非等辐骨虫而把它归并到泡沫虫目(Spumellaria)中去。早在1887年,Haeckel 就认为本类动物根本没有化石,因为它的骨骼是由硫酸锶或Acantin质组成,易被海水溶解,但Campbell & Clark(1944)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中生代地层中还是发现了等辐骨虫(Acanthometron astraeforme)的化石。此外,在Campbell(1954)的放射虫分类系统中也列出等辐骨虫的某些科属有化石的种类,然而,终究因为本类动物的化石迄今发现尚少,故在地层学的价值上未见有显著的地位。 关于我国海区的等辐骨虫,以往报告的很少,仅1932年王家楫与倪达书曾记录过厦门的一种,即Acanthometra pellucida J. Müller。1958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东海的放射虫调查研究,本文即是研究报告的第一部分,着重在等辐骨虫分类学方面的研究,并讨论了它们在东海的数量分布。  相似文献   

16.
<正>导演:北野武主演:真木藏人/大岛弘子/渡边哲/藤原稔三/寺岛进类型:爱情制片国家/地区:日本语言:日语上映日期:1991-10-19片长:101分钟又名: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夏日,在寂静的海边/A Scene at the Sea聋哑青年茂(真木藏人饰)是名清洁工,他在清理垃圾堆时发现了一个被人扔掉的破旧冲浪板,捡去修好后就带着女朋友贵子(大岛弘子饰)到海边练习,贵子也是个聋哑人。茂对冲浪从喜爱发展到痴迷的程度,他一下班就到海边不停地练习,而贵子总是坐在海滩上微笑地望着他。  相似文献   

17.
宁波长街缢蛏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RAPE)技术对宁波长街自然群体和养殖群体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的遗传背景进行了比较研究。21个引物共扩增出121条清晰可辨的RAPE)标记,大小在250--2500bp之间,分别统计上述位点,得到两群体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养殖环境对其影响较小,两者问遗传距离仅为0.0497,近交系数(Fst)为0.0735,有效繁殖个体数(Ncm)为3.1514;两者平均遗传杂合度比较却发现养殖群体略大于野生群体。与其他的水产动物研究结果不同。作者推测上述结果与养殖缢蛏苗种来自天然采苗、无累代养殖和养殖区饵料较自然海区丰富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胶州湾潮间带沉积物主要污染来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在胶州湾潮间带获取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有机质、石油类),重金属(Hg,Cu,Pb,Zn,Cd,Cr,As)及硫化物进行了定量测定;对潮间带中各物质的主要污染来源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胶州湾潮间带沉积物中主要污染分别来源于工业排污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交通污染的降水、降尘等。调查区重金属对该海域的生态危害程度从大到小为HgAsCuCdPbCrZn,与其他海域相比较,胶州湾潮间带中Hg和Cu的污染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肌肽的提取分离与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肽(carnosine)是一种水溶性二肽,天然存在于多种脊椎动物的骨骼肌以及新陈代谢旺盛的脑中。1900年,俄国学者Gulewitsch最早发现了肌肽。他  相似文献   

20.
正作者简介:舒柯文(Corwin Sullivan)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本科毕业,多伦多大学获得硕士,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毕业生。现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学术刊物《古脊椎动物学报》的英文编辑。经常在中国和他的故乡加拿大进行野外古生物考察。不忙野外的时候会在研究所做恐龙和其他中生代脊椎动物的研究,或者努力学习汉语。这本书是他对古生物科普的首次主要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