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鞍本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沉积变质铁矿产地之一,该区已探明的铁矿资源/储量约占全国同类型铁矿已探明资源/储量的40%。区内已发现有9个资源/储量大于10亿t的超大型铁矿,它们分布在东西长约85km、南北宽约25km的带状区域内,超大型铁矿密度之大非常罕见。超大型铁矿分布于区内鞍山群南部边部区域,与茨沟岩组、樱桃园岩组含铁层位密切相关。如果去除人为划分矿床范围因素,一些超大型铁矿床的资源储量大于30亿t。这些超大型铁矿床延深很深、规模很大;矿体既有厚大板状体,也有多层状矿体。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矿资源现状与潜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铁矿类型多样,成矿条件复杂,中小型矿床多、超大型矿床少,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组分多,选冶条件复杂.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地质工作程序分析,我国铁矿资源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预测在15个重点有望区(带)内的37个有望区段的远景资源/储量为96亿吨,其中东部地区40亿吨,西部地区56亿吨.为保证我国铁矿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应加强铁矿资源的勘查开发,加大国外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提高资源科学利用水平,从而保证铁矿资源的安全供给.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铁矿资源主要产于太古代岩群中的受变质沉积铁矿,已探明铁矿资源储量近70亿吨,其中产于太古代岩群中的受变质沉积铁矿占60多亿吨,太古代岩群中的铁矿又以中太古代早期为最多,两者之合占探明资源储量的90%以上。从区域分布上看,冀东地区受变质沉积铁矿已探明的资源储量占全省同类型铁矿石总量的94%,是全省最重要的铁矿产区。  相似文献   

4.
华北陆块铁矿床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华北陆块是我国重要铁矿资源的分布区,铁矿石主要开采区,也是我国钢铁工业的重要分布区。区内保有铁矿资源储量299.48亿吨,占全国总资源储量51.94%。区内各省市的铁矿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以辽宁、河北、山西三省铁矿资源最为集中,其资源储量达220.26亿吨,占全区总铁矿资源储量75.55%。区内矿床类型较为齐全,主要的有(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岩浆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热液型铁矿床、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等,其中以(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最为重要,其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84.02%;其次为邯邢式接触交代型铁矿床,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6.19%。该区铁矿床从太古宙到新生代都有产出,但不同地质时期产出铁矿床类型和规模不尽相同,并与区内地壳演化的特征紧密相关。太古宙是区内最重要的地质时期,该时期形成铁矿资源储量占总资源储量79.87%,广泛分布在各古老结晶基底的变质岩系内。其次为元古宙和中生代,它们资源储量分别占总资源储量的12.6%和7.06%。该区铁矿资源寻找的主要类型是条带状铁建造型铁矿床,其次是邯邢式。除上述两个主要类型外,各省根据各自地质特征,对河北岩浆型大庙式,山东热液型朱崖式等其它铁矿类型,也需要进行地质找矿。该区资源潜力还是较大的。  相似文献   

5.
鞍山—本溪地区含铁变质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鞍山—本溪地区是我国前寒武系条带状铁建造型铁矿的主要分布区,已探明资源储量约占全国同类型铁矿已探明资源储量的40%,是我国最大的铁矿石资源基地。通过铁矿带对比,依据变质岩石组合、原岩建造以及铁矿地质特征,将鞍山—本溪地区含铁变质地层划分为茨沟组、大峪组和西鞍山组。与绿岩带柱状剖面对比,茨沟组和大峪沟组相当于绿岩带中部岩系的上部岩组,西鞍山组相当于绿岩带上部沉积岩系。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以来,地质战线的广大职工,努力学习和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开展普查找矿工作,使夕卡岩型铁矿储量不断增加,形势喜人.华北地台区夕卡岩铁矿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储量约占全国同类铁矿储量的一半,富矿储量占同类富矿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是我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63-569
四川铁矿资源十分丰富,铁矿地质勘查工作始于19世纪末,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是重点勘查的主要矿种之一([1])。据2017年《四川省矿产资源年报》统计,截止2017年底,铁矿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9.99×10([1])。据2017年《四川省矿产资源年报》统计,截止2017年底,铁矿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9.99×108t,保有资源储量98.76×108t,保有资源储量98.76×108t,居全国第二位,富铁矿在全国排名第四位。但是四川省关于铁矿的矿床类型分类不统一,经常造成二级分类、三级分类较混乱的情况,近年来以中国矿床学家陈毓川院士为代表的矿床届老专家的团队,组织研编"中国矿产地质志",将矿床成矿类型进行统一,本文就是根据该统一的分类方案,在四川省内铁矿资源叙述基础上,对其分类进行统一,希望能够在今后四川省铁矿床的成因分类上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变质岩铁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在我国铁矿总储量中占50%以上,在国外铁矿总储量中占60%以上.铁矿资源丰富、矿石产量大的国家,都拥有规模大的变质岩铁矿,特别是大型变质岩富矿.目前,我国除个别省(区)外,均已发现有变质岩铁矿;而且规模大的变质岩铁矿较多,并有与热液作用有关的大型富矿.因此,加强这种类型铁矿的普查与勘探,开展其区域  相似文献   

9.
环渤海地区铁矿资源特征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保丰 《华北地质》2009,32(4):273-283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铁矿资源重要产地、铁矿石主要开采区和中国钢铁生产的重要分布区。区内铁矿查明资源储量297.15亿吨,占中国总查明资源储量48.95%。区内各省市的铁矿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以辽宁、河北、山西等省铁矿资源最为集中,查明资源储量达235.25亿吨,占环渤海地区铁矿查明资源储量79.16%。区内矿床类型较为齐全,主要的有条带状铁建造(BIF)型铁矿床、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岩浆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热液型铁矿床、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其中以BIF型铁矿床最为重要,其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84.8%,其次为接触交代型铁矿床,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6.02%。本区铁矿床从太古宙到新生代都有产出,但不同地质时期矿床类型和规模不尽相同,并与地壳演化的特征紧密相关。太古宙是区内最重要的地质时期,该时期形成铁矿资源储量占总资源储量78.06%。其次为元古宙和中生代,资源储量分别占总资源储量的14.84%和6.90%。区内铁矿资源寻找的主要类型是BIF型铁矿床,其次是接触交代型铁矿床。除上述两个主要类型外,各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对其它类型,如河北岩浆型大庙式,山东热液型朱崖式铁矿等,进行地质找矿。本区铁矿有较大的远景。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中部是我国重要的铁矿床成矿带之一,该带的铁矿找矿与资源开发工作长期以来受到有关部门与企业的重视.据统计该带共有铁矿床(点)127处,已探明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8处,小型矿床1处,累计获得工业储量约4亿吨(张履桥,1982).这些铁矿床(点)主要分布于"包白线"两侧,交通甚为方便.本文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黑敖包、高腰海、合教、三合明、书记沟、杨六圪卜6个铁矿床,并指出这一地区铁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查明铁矿资源储量的数量、 分布及保障程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中国2005年的铁矿资源储量库为基础, 以辽宁、河北、四川、山西、内蒙、北京、安徽、山东、湖北9省(市、区)为重点, 分析总结了我国查明铁矿区、累计查明铁资源储量和铁保有资源储量的数量和分布特点、占有情况及保障程度。结果表明:我国铁矿保有资源储量大, 在数量上是可以保障钢铁工业的需求的;这些保有资源储量中的大多数选矿容易, 开采利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虽然我国铁矿资源总体上属贫矿, 但在当前市场价格如此之高的情况下, 开采利用是经济的。为了缓解目前铁矿石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 减少对外依存度, 建议加大国内矿山开发力度, 提高铁矿石产量, 重点在辽宁鞍山?本溪地区、河北冀东?密云地区、四川西昌?攀枝花地区、安徽宁芜地区扩大采选能力。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下游地区玢岩型铁矿床资源储量估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玢岩型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的一种典型矿床类型,矿床空间特征复杂,矿体形态多样,规模大小不一,对资源储量估算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对长江中下游玢岩型铁矿床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研究,实现先进的三维矿业软件Surpac和传统地质研究方法的结合,在收集整理矿床地质综合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体三维模型、脉岩三维模型、夹石三维模型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主要富铁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赵一鸣 《矿床地质》2013,32(4):685-704
中国铁矿总资源量相对较多,但大部分为贫矿,富铁矿的资源量很少,只占已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4.6%;其中,可直接入炉的炼钢用富矿和炼铁用富矿则更少,仅11.8亿吨,占全国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2.27%.已知主要富铁矿矿床的成因类型有:①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热液改造型;②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风化淋滤型;③陆相火山-侵入岩型;④海相火山(-侵入)岩型;⑤矽卡岩型;⑥热液充填交代型.文章简要介绍了各类富铁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矽卡岩型和海相火山(-侵入)岩型富铁矿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6,35(3):648-651
正2矿产资源概况2.6金属矿产资源阿富汗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铁矿、铬矿、铜矿和锡矿等比较突出,有的在中亚地区还具有一定代表性。(1)铁矿资源阿富汗有铁矿床、铁矿点近60处,主要矿床类型为沉积变质型和矽卡岩型、热液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分布最广、规模较大,其资源储量占全国资源储量的80%以上,而矽卡岩型铁矿和热液型铁矿,虽然矿石品位  相似文献   

15.
华东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点)呈群落分布于皖北、赣中和东南沿海一带,查明的资源储量占全区铁矿总资源储量的1/3。选取"霍邱式"和"新余式"典型矿床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具有"南新北老"的特征。二者古构造环境和成矿过程虽不同,但均为与火山作用相关的阿尔戈马型(Algoma)硅铁建造,火山活动为矿床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铁矿矿产资源储量数据一直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发挥其应有价值的实际情况,对全国性铁矿资源潜力数据的共享与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系统地梳理了以矿区作为基本单元的全国2 026个大中型铁矿的资源潜力信息,基于Oracle Spatial和面向对象特性建立了可兼容其他矿种的铁矿空间数据模型,以Web服务为基本组件的面向服务体系结构搭建系统基础框架,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目标系统.结合系统对我国铁矿类型、铁矿资源潜力预测等进行了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预测铁矿资源潜力为600.233 2 亿t,预测有资源潜力的矿区为389处,15个铁矿找矿远景区的潜在资源量为378 亿t.这种松耦合的系统框架易扩展与集成,从而可方便地为其他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矽卡岩铁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富铁矿类型,探明的富铁矿储量全国富铁矿储量的60%左右(赵一鸣,2013)。邯邢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矽卡岩型铁矿床集中区,迄今已发现大、中、小型矿床100多个,已探明储量约10亿吨(郑建明,2007)。西石门铁矿是邯邢地区典型的大型的矽卡岩型铁矿床(储量约1.1亿吨),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成矿年代学、矽卡岩矿物学、磁铁矿矿物学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铁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铁矿总储量仅次于苏联(111.4亿吨)、巴西(800亿吨),居第三位;从铁金属量来算,列澳大利亚之后,居第四位.我国有十个省(区)铁矿储量在10亿吨以上,占全国总储量的80%.东北、华北两大区的探明储量占全国一半,西南区占五分之一,这三大区钢铁工业比较发达,资源利用率较高.西北地区因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大部分地区未开展工作,故目前储量较少,从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还是有相当远景的.我国铁矿的特点是贫矿多、富矿少.按保有储量计算,品位大于50%的富矿仅占总储量的6%;可以直接人炉的平、高炉富矿更少.  相似文献   

19.
立足国内保障国家铁矿资源需求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铁矿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铁矿床类型齐全,以沉积变质型、岩浆型铁矿成矿潜力最大,但品位较低;矽卡岩型和火山岩型铁矿规模较小,但富矿较多;沉积型铁矿多为难选冶的铁矿,风化淋滤型铁矿的成矿潜力很小。全国已查明的铁矿资源储量丰富,多属易选铁矿石类型,多分布于东部铁矿生产基地及其附近,如果铁矿石50%立足国内供应,则基础储量可以保障供应超过10年,还有大量资源量可以转化为基础储量,延长保障年限。中国还有大量铁矿点、矿化点有待进一步评价,有大量磁异常有待查证,已知铁矿区的深边部近年来找矿不断取得突破,西部地区铁矿进一步找矿的潜力巨大,具有立足国内长期保障铁矿资源供应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