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梳理分析当前广东省土地整治工作的实际业务需求和土地整治方面的政策要求,设计了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不仅实现了五大类土地整治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还提供了基于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的专题分析和图形辅助审核功能.基于此,设计实现了跨部门用户管理,并通过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实现了跨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土地管理业务处理模式,建立了土地管理业务数据多层共享模型,提出了土地管理业务数据组织管理模式、分析了土地管理业务数据的逻辑管理关系,并应用于土地全要素信息系统,实现了地理信息与土地业务审批流程信息的一体化流转,为土地业务"批、供、用、补、查、登"信息的集成整合提供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设工程从项目立项、规划审批、土地供应、建设施工、竣工验收到运营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以行政审批为主线,探讨了建设工程的生命周期管理的流程,重点研究了项目数据组织和关联方法,提出了基于WebGIS对建设工程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并以武汉市为例,开发了平台框架。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省级"一张图"和国土资源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监管水平,本文利用理论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成果借鉴法以及粗糙集法,对土地资源动态监管指标的选取、分类与命名、指标计算、指标展现、指标评价等方面进行梳理研究,形成一套覆盖土地资源管理全业务环节的动态监管指标体系。实现对土地资源实时动态监测、指标预警,使得监管体系全面化、体系化、落地化,为提升国土资源监测、监管水平奠定基础,进一步推进"一个平台、两个市场"的深入建设。  相似文献   

5.
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生态学理论和国土资源信息集成研究不足的现状,该文以二调图斑为管理单元,以构建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全要素指标体系标准库为管理核心,研究了现阶段土地资源业务数据的集成整合方法,探索了土地资源全要素管理技术路线及其系统实现,并以都江堰市为例进行了应用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实现基于二调图斑的土地资源全要素管理,不但能够满足对于土地资源多种类型数据集成与整合,而且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相关业务工作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6.
以东莞市为例,从数据库总体设计、数据库管理设计、数据库同步与应用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述,较为全面的讨论了土地资源管理核心业务"一张图"数据库建设的总体定位、安全管理与同步应用等关键技术节点,初步建立了东莞市土地资源核心业务"一张图"数据库体系,为全市国土管理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有效提升了全市国土资源管理精准化、标准化、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基础数据和全生命周期,系统地整理基础数据,并实现辅助规划和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监管。利用GIS相关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土地整治基础数据进行梳理和建库,实现了对土地整治项目设计、实施和竣工验收的全程跟踪监管,并通过实际的案例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因此,研究基础数据的梳理与整合,以及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监管,对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化管理、辅助规划和全程监管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落实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要求,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力推进"互联网+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尤其是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门面临业务独立协作难、数据分散共享难、信息化不高监管难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业务重塑、数据治理、平台搭建、一码管地"四大措施,建成了自然资源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自然资源业务高效协同、数据全面共享,探索建立了县级自然资源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新机制、新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供应管理业务需求和特点,对供地业务和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并基于ArcGIS Server 9.3平台,采用J2EE架构实现了系统的功能。系统实现了与国土资源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乌鲁木齐市已有的建设用地预审审批系统、城镇地籍管理系统的关联,打通了业务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对供地业务流程的再造,采用集中打印工作模式的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县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方法,利用空间数据库组织与存储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网络通信等技术,实现土地登记业务的办公自动化和地籍数据更新的动态化与常态化。这一建设模式将分离的城乡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可使地籍管理工作由"以数管理"向"以图管地"的转变。为土地确权登记管理摸清家底、保障土地权利人权益和现代化地籍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北京市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的建设思路与主要内容,包括房屋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房屋普查数据修正、房屋数据与建设管理业务数据关联、房屋空间图元数据入库更新的方法,以及宏观展示房屋总量、全市房屋基础数据应用共享等6方面功能,实现了"以图管房"的管理模式和北京市房屋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国土部门提出开展"智慧国土"建设总体要求。项目采用业务流技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全流程搭建,按照业务的关联性将土地管理"批、供、用、补、查、登"等业务流程有机统一;结合遥感影像监测、视频实时监控、土地执法巡查,实现了"天上看、视频探、网上管、地上查"的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目标,提高了国土管理、监管的智能化水平。以张家港市"智慧国土"平台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张家港市"智慧国土"平台的建设目标与任务、技术路线、关键技术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3.
测绘档案是国家重要的信息资源,信息化监管是加强档案管护的重要手段。融合GIS、WebGIS、Skyline等技术,设计了山东省测绘档案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测绘档案"进、管、出"一站式服务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满足了测绘档案分门别类的管理原则以及业务需求,提高了测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监管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国土资源"三定方案",形成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从国土资源监管制度建设,监管平台建设的目标与内容、监管指标,国家级综合监管平台设计与建设进展、监管平台的应用与成效、思考与展望五个方面阐述了国土资源监管平台建设现状、效果和下一步建设重点,按照土地监管生命周期和矿产监管生命周期分环节获取信息,形成监管指标环环相扣,数据层层获取的工作模式,结合业务工作,在集成化应用和综合监管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当前建设用地项目管理中信息关联较弱、管理协同困难、监管缺乏智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图谱技术的“一码管地”管理体系。通过统一编码串联土地全生命周期的业务数据,实现全要素、全业务、全流程互联互通,并将该体系应用于“一码管地”平台,提高了用地项目审批、监管工作的智能性和时效性,说明基于数据图谱的“一码管地”管理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SOA(面向服务的架构)理论体系,结合土地与矿业权网上交易业务进行分析,综合运用分布式地理信息技术,集成服务型地理信息平台网络化地图服务资源,设计了土地与矿业权网上交易全生命周期监测监管的空间决策模型,并开发相应系统。实践证明,采用SOA理念进行监测监管空间决策系统建设是可行且合理的,能有效提升广东土地与矿业权网上交易的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的土地变更调查任务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手段不断强化,时间紧、任务重是当前土地变更调查面临的重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变更的技术流程,通过深入研究土地规划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地籍管理、耕地保护、执法监察等业务及相关关系,围绕"及时发现、快速调查、持续更新、如实上报、共享应用"5个方面的问题,以3S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为支撑,提出以二调成果为基础,从土地管理业务内部及时发现变化,以发现驱动土地利用信息日常性持续动态变更的新思路。以成都市为例,开展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信息动态变更调查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实现了土地利用信息的"一图多用",并对变更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创建了"发现—核查—指挥—监督—评价"的统一业务模型,实现了土地巡查、批后监管、矿产开发、地质灾害点防治、测量标志保护5大类业务全省统筹管理,建立省、市、县、镇4级网络化精细管理、分析和决策体系,形成了全省统一指挥、快速执法、无缝全覆盖的立体化监管及综合应用,提升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有效性、权威性和实时性,全面提高了国土资源执法管理力度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基于3S技术的土地督察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土地督察业务流程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海量数据管理、三维可视化、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等先进技术,设计和开发了土地督察信息系统,实现对督察业务数据的统一管理、分析和辅助决策,可以满足土地督察内业分析、外业核查各阶段的业务需要,从而提高土地督察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面向土地资源管理业务的需求,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成果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集成化管理各类遥感监测成果数据的数据库系统,经过对监测成果数据的整合加工处理,完成各类数据的入库与管理,为土地管理的各项业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