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国家第三期一等水准网施测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全德  张鹏  陈现军  章磊 《测绘工程》2012,21(6):1-3,12
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地学研究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准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开展国家第三期一等水准网施测工作。文中主要介绍对第三期一等水准网施测开展的有关研究,论述为达到工程设计目标而采用的施测技术路线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数字水准仪观测模式及其应用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数字水准仪的应用。着重探讨了数字水准仪的测量模式,对数字水准仪不同模式下观测值的定权原则、电子和光学两类测量仪器施测数据混合组网平差时观测值的定权方法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结合某滩海工程水准网建设,对该工程中数字水准仪与普通光学水准仪的测量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矿区多采用独立高程系统,是建立时间早、长周期运行的水准控制网,期间会经历水准点严重沉降、破坏、新测量技术发展和新应用需求等的影响,需要优化设计。某矿严格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结合矿区及周边实际情况和道路设施变迁等,合理设计水准路线,利用高精度的SDL1X型水准仪施测,优化升级高程控制网。按照间接平差原理解算所得最弱点精度较高,全网在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均有提升。分析可得,该优化方案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徕卡数字水准仪数据处理程序,大多忽略数据整理模块的实现。文中通过使用VBA程序语言编程设计对徕卡数字水准仪原始观测数据进行整理、编辑与计算,并以四川省雅安市某测区水准控制测量为例,验证重构的观测数据可以整齐有序的输出。  相似文献   

5.
传统水准测量作业对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积差有严格要求。基于电子水准仪测量实际,提出了将水准仪的i角误差视为未知量参与水准网平差,以获得等同甚至优于视距对称条件下的水准测量精度,实现水准测量外业的简便性和高效性。具体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从多种不同的取权方法中,针对杭州市二等水准网施测的实际情况,选用两种方法对水准网平差结果的影响加以分析,以作出取向选择。  相似文献   

7.
RTK实时动态测量可靠性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RTK实时动态测量所施测的点位与边长进行检定,以及与静态KGPS施测的同点位坐标、四等水准施测的高程数据进行比较,从数据上验证PTK实时动态测量施测的三维坐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VB环境下水准网平差程序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测量中,当测区需要观测很多点的高程时,就需要布设水准网。水准网间接平差模型具有许多优点,是编写水准网平差软件的主要模型。本文根据水准网间接平差的原理,论述了程序实现三四等水准网平差的思路和实现方法,并用相关实例验证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国家一等水准网测量平差成果于今年七月一日在国家测绘局组织召开的鉴定会上通过了部门级鉴定。国家一等水准网是全国范网内统一的高程控制骨干,它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高程控制的基础,也是研究地壳和地面垂直运动等科学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建设。一等水准网的布测和平差工作是根据国家测绘局、水利部、国家地震局、总参测绘局分别于一九七六年确定的全国一等水准网布设规划和一九八五年确定的国家一等水准网平差方案实施的。野外布测工作全  相似文献   

10.
《浙江测绘》1994,(3):F0003-F0003,F0004
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完成了覆盖全省陆域和海岛10万多平方公里面积的1:1万基本地形图4063幅。 完成全国一、二等水准网(华东地区)3826公里的施测工作,並正在继续完成全国一,二等水准网3292公里的复测工作。布设全省三等水准网3418公里,已完成2115公里。  相似文献   

11.
在1978~1980年全国一等水准网84、85、86环的施测中,使用西德OPTON NI1自动安平水准仪2台,进行一等水准测量约1300公里。其中No:115837约800公里,No:115812约500公里。所取得的成果,测段、区段、路线闭合差及1公里偶然中误差均符合规范规定的一等精度要求,优良品率在85%以上。但在1981年的拼环工作中,出现三个环闭合差均超限的情况。经过1982~1984年用其他仪器对NI1 No:115837自动安平水  相似文献   

12.
建设我国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化测绘基准建设要考虑和顾及如三维、高精度、动态、地心等七个方面的特点。在平面基准方面,要采用中国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统,建立国家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网,进一步加密2000国家GPS网,以构建有足够数量和合理分布密度的大地坐标框架点;在高程基准方面,应尽快施测国家三期一等水准网,结合GPS水准和卫星测高技术,精化我国现行CQG2000大地水准面至5′分辨率和厘米量级精度。现代化测绘基准应为用户在我国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测定高精度的坐标和高程,提供可靠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程控制网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空间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主干之一 ,国家高程控制网也面临更新和现代化。国家高程控制网的现代化应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国家高精度水准网 ,即毫米级的一等水准网的定期更新 ;二是具有厘米级精度的 (似 )大地水准面的测定。建议尽快组织施测国家三期一等水准网 ,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测量法式》中“一等水准网必须 2 5年复测一次”的规定 ,依法行政 ,以保证国家高程控制网毫米级高精度的可靠性和现势性 ;另一方面应结合 GPS水准和重力测量 ,精化我国大陆的 (似 )大地水准面至厘米量级 ,以利用“GPS+(似 )大地水准面”的技术取代国家二等水准网 ,采用这一技术可以节约大量人财物和时间 ,获得考虑的高程时 ,其精度均匀一致 ,没有水准测量沿线逐站传递的积累误差 ,在海岛、山区等困难或甚至无法传递水准测量高程的地区 ,采用这一技术不仅可以快捷地测得高程 ,而且其成果和国家高程基准和高程系统是统一的和协调的 ,中国大陆国土的任何一点 ,利用这一技术可以获得不低于原来二等水准网所提供的相应精度的高程  相似文献   

14.
精密水准测量对国家的基础建设、国防军事、震害防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整个国家范围内高精度水准网的观测精度和观测效率显得十分紧迫。根据单位近五年来牵头承担的“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鄂尔多斯项目及大华北地区项目”区域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施过程,将数字水准仪与光学水准仪在实际作业中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作业。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高程控制网现代化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空间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测绘基准中的国家高程控制网现代化也迫在眉睫。它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家高精度水准网,即mm级一等水准网的更新;二是具有cm级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的确定。建议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定期更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及时更新"的规定,尽快组织施测国家三期一等水准网,以保证国家高程控制网mm级高精度的可靠性和现势性。另一方面,应结合GPS水准和重力测量精化我国大陆的(似)大地水准面至cm量级,以利用GPS (似)大地水准面的技术求解相当于二、三等水准测量精度的正常高,这不仅可以改变传统高程测量的作业模式,节约人财物和时间,而且获得的点位高程的精度比较一致。在海岛、山区等困难或无法传递水准测量高程的地区,采用这一技术可以快捷地测得高程,其成果与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系统是统一的和协调的。  相似文献   

16.
在南极如何进行精密水准测量,是南极测绘考察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在中国南极长城站施测精密水准的实践,由于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精度达到国家一等水准测量要求;并对今后在南极施测精密水准测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南通市地面沉降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新斌 《江苏测绘》2002,25(1):23-24,27
本文简要了介绍了南通市地面沉降网组成、沉降网起算法选择、二等水准施测及数据处理方法。以水准点高程数据变化说明地面沉降历史现状。以多年来的地下水开采数据揭示大量超采地下水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控制地面沉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强 《浙江测绘》1992,(2):15-18
测距三角高程代替等级水准测遥的研究和试验,得到了测绘界的普遍重视。但仍存在着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的研讨。如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中垂直角测最误差一般影响最大,三角高程网一经实地选定后,如何选择垂直角的最佳施测方法来提高三角高程的精度。下面便对测距三角高程网、  相似文献   

19.
水准仪综合误差室内检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目标光管代替水准尺在室内检定水准仪标准误差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和验证,并提出了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各种类型数字水准仪的性能研究和实测精度分析,在国内外测绘科技方面的杂志上均有论述。但具体到与徕卡,拓普康在获取读数的原理上有较大区别的蔡司DINI系列数字水准仪,在数据野外采集后,如何对多结点的水准网进行测段高差累计,高差改正等各项预处理及数据平差后内业资料整理方面的介绍却很少。针对这种状况,我们从本院的实施情况加以介绍,供有关测绘单位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