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英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将海城辖境牛庄(后移营口)开埠,英国人诡称营口为牛庄,由英国开为商埠,从此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在营口设领事、开办海关、洋行。帝国主义势力侵入辽宁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2.
朱瑛  薛桂芳  李金蓉 《极地研究》2011,23(4):318-327
自《南极条约》1961年生效以来,南极地区一直处于以《南极条约》为核心的南极条约体系的约束之下.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建立了大陆架制度,要求沿海国应在批准《公约》生效10年内完成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划定①.1994年《公约》生效后,澳大利亚、挪威、阿根廷和英国在提交各国200海里以...  相似文献   

3.
一、风貌规划地名的产生及其意义《营口地名》杂志(1998年2月26日)一纪念营口建城1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专刊中,发表了营口市建委李锦生、营口市地名办张金福和营口市建委范应连三位同志的论文《营口风貌规划地名初探》。风貌规划地名的提出,在我国尚属首例,这无疑在学术界又将掀起一股理论探讨、使之不断完善的热潮。近年来,在城建学科和城市规划部门提出了“城市设计”和“城市风貌景观规划”等新思想。地名部门的张金福与城建部门的李锦生。范应连,将分属于城建和地名两个不同学科的成果进行磋商、渗透和结合,便为可能产生…  相似文献   

4.
瞬间感悟     
●鉴湖飘秋梦幻中的童话,湖光流金溢彩,岸畔异树奇花。飘渺中的仙境,金风醉染层林,秋色姹紫嫣红。其作品《水润石青》在中日友好摄影交流展中获优秀奖;《高风亮节》在辽宁省首届反腐倡廉书画作品展览中获三等奖;《欢水髫年》入选“大清宝泉杯”辽宁省第四届少数民族美术、书法、摄影展并获银奖,该作品在营口“中亚杯”人像摄影艺术大赛中获二等奖。《中国质量报》、《新质量》杂志、《企业标准化》杂志、《北方晨报》、《营口日报》、《营口广播电视报》等都多次发表他的作品。在辽宁特别是营口许多机关和知名人士家中,刘忠泽的摄影作品也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10,(1):37-39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令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目结束,共历时23天,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09,(2):75-77
在1858年中、英双方签订的《天津条约》中第11款提到“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等府城口,嗣后皆准英商亦可任意与无论任何人买卖,船货随时往来。至于听便居住、赁房、买屋,租地起造礼拜堂、医院、坟茔等事,并另有取益防损诸节,悉照已通商五口无异”。根据这一规定,牛庄等口岸成为通商口岸,在一般的历史教科书上,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提到“牛庄后改为营口”,而对于这一改变的历史过程和发生变化的原因,大多语焉不详。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11,(12):64-65
关于五女山的名称由来,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版的《怀仁县乡土志》。书中称,光绪三年(1877)始建怀仁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山西省怀仁县重名,将辽宁省的怀仁县改桓仁县,以古桓州得名。该志在《地理类·山脉》中记载:“五女山,在县城之北,形如石屏,屹立佟佳江岸,相传古有五女屯兵其上,因此得名。”宣统元年(1909年)、民国十九年(1930年)出版的《怀仁县志》均沿袭此说。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1,(12):26-27
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年间,今辽河口左岸曾是一块大苇塘,后经辽河水泄大量泥沙淤积成陆地。清道光四年(1824年)这块陆地上出现了一个小渔村,初名没沟营,简称营子。后因小渔村地处辽河口,清道光十年(1830年)改称营口。  相似文献   

9.
1965年2月13日,新华社发布了一则消息——《辽宁吉林广西更改六个市县等地名》,即辽宁省安东市改名为丹东市、安东县改名为东沟县、盖平县改名为盖县;吉林省辑安县改名为集安县;广西僮(壮)族自治区睦边县改名为那坡县、睦南关改名为友谊关。同年3月,中国分别在丹东市与友谊关举行了隆重的改名仪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名》2009,(6):36-37
从经济特区到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体制松绑将再次激发深圳活力。 内容覆盖厂泛并涉及多项深层次体制改革的《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深圳综改方案”)日前已获国务院批准。操刀深圳综改方案的深圳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蒙敬杭向CBN证实,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向深圳下发了相关批复函。  相似文献   

11.
辽阳得名考     
辽阳得名于唐代辽阳,古称襄平,曾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古老的都邑,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市之一。关于今辽阳(1)的得名,一般认为是在辽代。这种说法系根据《辽史·地理志》中有“天显(辽太祖年号,太宗继位后沿用)十三年(公元938年)改南京为东京,府曰辽阳”的记载。但在笔者看来,这只能说是辽阳在历史上的正式命称,却不是辽阳得名之始。虽然唐辽东都督高藏反唐后建府易辽东郡故城为辽阳之说没有明证,但唐中宗时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及唐玄宗时契丹大贺氏联盟长吐于被封为辽阳郡王事则在《旧唐书·李多祚传》及《新唐书·契丹传》…  相似文献   

12.
马金铎 《极地研究》2023,(1):95-108
《马德里议定书》的出台背景、谈判过程与晚近发展反映了环境保护目标在南极国际治理中从无到有,从边缘到中心的地位变化。从《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管理公约》到《马德里议定书》,南极条约协商国在南极治理中的核心理念从资源利用转移至环境保护。历经六年具有“非正式外交”和“个人外交”特色的谈判,《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管理公约》于1988年通过,但其因受到联合国质疑、环保组织及南极条约非协商国的多方反对等因素而无法生效。1991年,禁止南极矿产资源活动并建立了南极环境保护制度的《马德里议定书》通过,标志着南极条约体系中环境保护目标的确立。2005年《马德里议定书》附件六通过,其为南极环境保护制度设立了责任义务,大大提升了各国进行南极科学考察活动的门槛,但至今仍未生效。当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南极国际治理的关键目标之一,也是其核心议题与博弈工具。作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与科考大国,我国应尽快出台南极环境保护专门立法以落实条约义务,并立足科学考察优势,利用协商国地位和权利积极争取南极事务话语权,以增强我国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维护我国南极权益并推动南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唐尧 《极地研究》2020,32(3):383-393
国际规则的制定是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内容之一。《预防中北冰洋不管制公海渔业协定》是冷战后中国参与缔结的首个北极区域性条约,这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中国参与缔结《预防中北冰洋不管制公海渔业协定》同样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一方面,中国参与的意愿和能力与主导缔结条约的国家存有差距;另一方面,中国未能充分运用相关国际制度、机制和组织。中国是制定北极国际规则的建设性参与者,也可以成为深度参与北极治理的先行者。基于此,中国应加强参与意愿、提升参与能力,运用好相关国际制度、机制和组织,从而通过缔结条约深度参与北极治理。  相似文献   

14.
彭雪开 《中国地名》2013,(10):64-65
《晋书·地理志下》:“孙休分武陵立天门郡”。妹书·州郡志》:“天门太守,吴孙休永安六年(263),分武陵(郡)立。”又云:“澧阳令,晋武帝太康四年(283)立。”这为石门县建县之始,县治驻今治。隶天门郡。辖境当与今石门县同。因县治驻澧水北岸,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故名。郡、县同治。“隋开皇九年(589),罢石门郡建石门县,隶澧州(旋改澧阳郡)。”自此,石门县,名列国史。  相似文献   

15.
颜其德 《极地研究》1997,9(2):84-84
第21届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在新西兰克来斯特切奇市召开第21届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ATCM)大会于5月19~30日在新西兰克来斯特切奇市召开。来自南极条约体系的26个南极条约协商国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以外交部条法司、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联合组成中...  相似文献   

16.
一、人口转型理论:现实的抽象 自近代以来,陆续有学者开始理性地思考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如洪亮吉(1793年)的《治平篇》、马尔萨斯(1798)的《人口论》等,都注意到人口膨胀可能导致的社会危机。1934年,法国学者兰德里(A.Landry)在《人口革命》中基于欧洲国家人口统计数据,首次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将西欧人口变化分成三个序列(图1):(1)古代的原始型(高高低);(2)中世纪的过渡型;(3)产业革命后的现代型(从“高低高”到“低低低”)。  相似文献   

17.
《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研究》评介李平日(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510071)风沙地貌学家吴正教授继《风沙地貌学》(科学出版社,1987)后,1995年又给地学界贡献一本综合研究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的专著《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研究》(科学出版社)。这是华南师范大学地...  相似文献   

18.
1997年7月1日零时,英国将结束它在香港长达150多年的殖民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原为我国广东省新安县(今深圳市)的辖区。1842年,英国政府根据《中英江宁条约》强占香港,其后又根据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和l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先后强占九龙、租借新界(为期99年)。这样,香港及周围近千平方公里土地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19.
彭雪开 《中国地名》2013,(12):58-61
汉寿,古名索,与鲁国索氏封国有渊源关系。秦置索县,县治驻崆城。汉袭秦制。东汉阳嘉三年(134),改索县为汉寿县,以“汉祚绵长”为名。三国后,历为吴寿、龙阳、辰阳县域。后沿袭东汉旧县名,复称汉寿县。县名累改,皆有历史文化渊源。置县后县域数改,县治四迁,终治今址。  相似文献   

20.
褚绍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理教育家、历史地理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培养了我国第一位地理教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前理事长陈澄教授)。褚先生在建国前即编著了《地理学习法》《中国地理概要》等专著。建国后,褚先生编写了《新中国地理》《徐霞客游记》等著作,主编《地理教学丛刊》和《地理教学》杂志,还与孙大文先生一同编著了《地理教学法》一书(1982年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