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芳 《中国地名》2009,(12):51-51,53
地名档案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国家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实现地名档案数字化与政府信息化的同步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地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是地名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及数字化的高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也给地名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赵祺 《中国地名》2010,(10):63-64
当今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信息社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快捷和便利。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出现,将国家信息资源的建设推上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使得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成为必然趋势。档案作为电子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尤其是作为第一信息源的地名档案的共享价值不容忽视。档案工作者,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融入到信息时代的大潮中,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孟静 《中国地名》2011,(2):36-37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一般是指尽可能地挖掘呈潜在状态的档案信息,以满足社会各方面需要的过程,即通过对档案所承载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与输出的实践,达到将档案所承载的信息由静态转化为动态,实现满足利用的过程。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开发利用必将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想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必须匡正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田力 《中国地名》2010,(2):45-46
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现代档案信息服务要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信息资源优势,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组织和有效整合,提升信息服务质量,实现档案资源社会共享。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档案信息向社会开放和走进市场已成为档案工作的主题。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主动形式——档案的编研工作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档案的编研工作将呈现选题市场化、选材社会化、种类多样化、加工自动化、成果商品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黄伟 《中国地名》2014,(6):35-36
地名作为信息的载体,地名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自2005年民政部启动和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战略举措以来,地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地名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必须加快提升我国地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地名档案的作用,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做好地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海量资料”,  相似文献   

7.
地名档案信息是国家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国家政权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地名档案必将成为国家发展、国家主权、国防建设等的重要信息源。它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在社会实践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其他信息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利用价值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日益凸显,并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备信息。  相似文献   

8.
张伟夫 《中国地名》2013,(11):46-48
十八大报告将信息化列为“新四化”(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一,作为优先发展产业。指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既为全国信息化提出了发展方向,也为地名档案信息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地名档案作为一种实用性和应用功能极强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9.
地质信息已经是我国地质研究的重要资源来源,而地质档案流程信息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针对各种复杂有序的数据,如果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建设地质档案信息化,这将有利于促进地质的研究。地质档案信息化的特点是准确、快捷,而且它所带来的系列优势不但可以促进改善地质档案信息系统化,更有利于加快地质研究。这篇论文着重介绍了当前地质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当前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实,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名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变革、城乡建设的不断深入,地名档案的数量与日俱增。如何加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使之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地服务,是地名档案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建设全新的建档模式出发,对地名档案的分级管理与分级建档、个体地名档案的建档方向及其作用做了粗浅地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孙焱 《中国地名》2010,(2):57-58
房产档案信息开发,是对房产档案承载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和输出的整个过程.是把房产档案承载的信息由静态转化为动态,实现房产档案的价值,充分发挥房产档案的作用,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便捷的服务。本文就房产档案的特点、作用及强化利用措施进行了粗浅地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孙逊 《中国地名》2010,(2):43-44
本文分析了在企业信息化条件下,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了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要坚持真实、完整、准确的原则、坚持标准规范的原则、坚持有得于长久保管和利用的原则,并提出了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要从建立健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质量控制体系、增强档案管理系统和档案信息查询系统的功能、丰富优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容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3.
档案作为信息的载体,它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信息量的迅速增长,要求档案的载体向数字化发展,这就要求档案工作必须要采用新的技术和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准确而快速地为社会提供各类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4.
档案信息化与地名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本文就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发展趋势、对策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档案服务方式多元化,是计算机时代、信息时代、数字化时代赋予档案工作者的历史使命。随着信息全球化、网络一体化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迫切要求各级档案部门,尤其是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地名档案管理部门,要改变固有的工作模式,积极开展多元化服务。  相似文献   

16.
翟军 《中国地名》2013,(12):54-55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也是未来档案工作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开展地名档案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保管利用中的功能,有效促进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发展,是地名档案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管好、用好自然资源档案,提高其信息化建设水平,关系到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长期、稳定的发展。建设自然资源数字档案室、加快自然资源档案信息化进程,对提高自然资源各项工作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从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进行了数字档案室建设,以“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数字档案”为主要目标,实现了自然资源档案一体化管理与共享利用,提高了自然资源保障能力和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个体地名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广大地名工作者多年辛勤耕耘的结晶,它又是搞好地名工作,进行地名管理、地名咨询、地名科研、地名书刊编纂等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和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个体地名档案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它将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就如何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到来,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档案工作者,如何加强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做好社会利用是当前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分析了当前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区划地名档案是历史真实记录,是现在和今后依法管界、依法治界、更名命名、地名规划的重要依据,是服务社会的基础性资料,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服务于国计民生、见证历史的永久记忆。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地区对区划地名档案的管理却相对薄弱,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区划地名档案的管理,将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公众产品,服务社会,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