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欧文 《贵州地质》1996,13(1):68-75
非金属矿床含矿建造是在特定构造环境中,由岩浆侵入和喷出、沉积、风化残留、变质而堆积的具有成因上相关和有联系的特征岩类和特殊的非金属矿含性的岩石的共生组合。一定的非金属矿种和它们一定的成因类型矿床常常赋存在一定的含矿建造中。研究非金属矿床的含矿建造可以更好地了解非金属矿床的形成、分布和产生各种矿种之间的共生组合的内在规律。而成矿系列是以含矿建造命名的,它最真实地被记录于含矿建造中,明确含矿建造与所属  相似文献   

2.
含矿岩体和成矿母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旗 《甘肃地质》2013,22(1):1-17
学术界通常认为,岩体有含矿与不含矿之分。含矿岩体与矿床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密切相关,是成矿的母岩。认为含矿的热液和成矿金属元素来自岩浆,是岩浆演化分离的晚期从岩浆中分异出来的,属于岩浆期后矿床。笔者的研究表明,花岗质成分的含矿岩体与成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能有关,但是,不可能成因上有关,含矿岩体也不是成矿的母岩。含矿岩体本质上是一个二元概念,是岩体+蚀变的产物。叠加了蚀变和矿化的岩体就是含矿岩体,没有叠加蚀变和矿化的岩体就是不含矿岩体。花岗质岩浆与热液是两个体系,不是一个体系。成矿所需要的大量的水和金属元素不是来自含矿岩体,而是来自下地壳深部;含矿岩体本身的水和矿化元素也不是来自岩浆,也是来自深部。含矿岩体大体上相当于成矿围岩,不过这个围岩不是沉积岩和变质岩而是花岗岩。实践表明,区分含矿岩体和不含矿岩体从理论上说是不科学的,从方法上说是非常困难的,从找矿实践上说是无益的。笔者指出,虽然含矿岩体存在上述诟病,但是,含矿岩体毕竟是事实,含矿岩体的术语仍然是可以用的,不过,应当重新认识含矿岩体问题,并赋予含矿岩体以新意。  相似文献   

3.
地质地球化学对比研究表明,玉龙含矿与非舍矿斑岩是由岩石圈地慢中交代成因的金云母-石榴石单斜辉石岩脉发生不同程度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分矿斑岩是最早阶段熔融体,主要是由交代成因脉中副矿物(如磷灰石和碳酸盐矿物等)和舍水矿物金云母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因而富含 F、Cl 和水等挥岌份,加上该阶段岩浆具有高氧化性特征,从而富含 Cu 等成矿元素;非含矿斑岩是交代成固咏相对较高熔融程度的产物,单斜辉石和石榴石介入了熔融作用,岩浆熔体相对贫乏F、Cl 和水等挥发份,加上该阶段岩浆具有较低的 f_(0_2),从而不利于成矿。斑岩体全岩的 F 和 Cl 含量(舍矿斑岩 F>1200 ppm,Cl>150 ppm;非含矿斑岩 F<1200 ppm,Cl<150 ppm)、K_2O/Na_2O(含矿斑岩>1.2,非含矿斑岩<1.2)和 Sm/Yb(含矿斑岩>6.5,非含矿斑岩<6.5)比值以及黑云母中的 Fe~(3 )/Fe~(2 )比值(含矿斑岩>0.7,非舍矿斑岩<0.7)是区分含矿与非含矿斑岩的重要地球化学参数。含矿斑岩与非分矿斑岩具有非常相似的 Sr-Nd-Pb 同位素组成,,表明含矿与非含矿班岩具有相同的源区。  相似文献   

4.
西藏雄梅铜矿区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成因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藏雄梅铜矿床是近年来在班公湖_怒江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一处斑岩铜矿床,该矿床的发现使得班公湖_怒江成矿带真正具备了"带"的概念,大大地拓宽了找矿远景。文章通过对雄梅铜矿区斑岩体的LA_ICP_MS锆石U_Pb定年,发现矿区存在2套斑岩:一套是前人测定的年龄为106.7 Ma的含矿斑岩;另一套是本文测定的非含矿斑岩,3个年龄分别是(121.8±2.3)Ma(MSWD=0.32)、(122.8±2.1)Ma(MSWD=1.16)、(121.5±2.5)Ma(MSWD=0.54)。两套斑岩的岩性虽然都是花岗闪长斑岩,但非含矿斑岩比含矿斑岩含有更多的钾长石,矿化强度大大减弱。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两套斑岩虽然都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Th、U、K、Pb,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具有碰撞后岩浆作用的共同特征,但在岩浆源区和成因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含矿斑岩和非含矿斑岩均属于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然而前者源区组成为杂砂岩,后者源区则以泥质岩为主。岩浆分异过程中,含矿斑岩受斜长石和钾长石的分离结晶控制,非含矿斑岩则受钾长石和黑云母的分离结晶控制。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铅锌矿成矿系列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甘肃省铅锌矿资源及分布,根据沉积、火山、岩浆侵入三大主导成矿作用(建造)将全省铅锌矿划分成三大成矿系列,并进一步划分成因类型。以西成盆地与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建造有关的层控型铅锌矿为重点,总结了各系列铅锌矿的控矿因素,提出了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正>攀枝花铁矿是我国铁矿集中度较高的8大分布区之一,对于攀枝花铁矿的成因,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岩浆晚期矿床(袁见齐等,1985;姚凤良和孙丰月,2006),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攀枝花铁矿为岩浆早期的产物(卢记仁等,1988)。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野外地质调查,拟对其含矿岩体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盆地内发育众多铁矿床(点)。本文以玢岩型铁矿和沉积-热液叠改型铁矿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钻探等工作,对含矿建造构造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玢岩型铁矿的含矿建造包括粗安岩-凝灰岩建造、与膏辉岩化有关的变质建造和闪长玢岩建造;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矿的含矿建造包括灰岩建造或钙质粉砂岩建造及粗安斑岩建造,与矽卡岩化有关的变质建造和正长岩建造关系密切;铁矿化与基底断裂、基底隆起带和岩侵型穹窿息息相关。初步认为庐枞火山岩盆地铁矿成矿作用可划分为沉积作用成矿期和岩浆热液成矿期。  相似文献   

8.
藏南多层位金锑含矿建造特征及其控矿因素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表明,成矿带内主要矿床(点)的赋矿地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发育时代和藏南印支和燕山两期伸展运动的构造背景相对应。含矿沉积建造可基本分为碎屑岩型和硅质岩型两类,分别代表裂陷(谷)盆地内的浊流或喷流沉积相。深部来源的矿质可能是产生区域性成矿作用的主要矿源,而地层来源的Au、Sb则起辅助作用。变质核杂岩的空间结构以及拆离构造的发育型式和含矿建造关系密切,它们往往构成有利的容矿和导矿构造。此外,喜山期岩浆活动和含矿建造的发育也存在时空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红山铁矿含矿岩系的特征及其成因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红山铁矿是在我国前寒武纪海相火山岩中首次发现、并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进行评价和勘探的一个大型富铁矿床.该矿床产于元古界大红山群红山组(Ptdh)中的一套富铁钠质岩系中,铁矿与钠质岩直接有关.这一套含铁钠质岩系,由于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岩浆贯入和变质、蚀变作用,使原岩面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加之大多为第三系地层掩盖,出露不全,因此,对这套含矿岩系及其中的钠质岩之成因旧属,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这套岩系是浅成-超浅成侵入岩,即所谓变钠长岩(指浅色变钠质火山岩)  相似文献   

10.
多数研究人员目前都承认这样一点,即火成岩是内生成矿过程中矿质的主要来源之一.不过,在一些情况下岩石与矿石之间确定有直接的成因联系;在另一些情况下则认为二者是以矿源的共同性相联系的.由于矿石通常只占分散并埋藏于火成岩中的物质的万分之一,所以,要想对内生矿石的岩浆来源问题得出一致的答案,其难度是很大的.如果能对下面两个基本问题作出回答,那末内生成矿的矿质来源问题就会得到顺利的解决.这两个问题是:潜在含矿的岩浆源  相似文献   

11.
引言在太古宙,火山-沉积岩层遍布于全世界,金与条带状铁建造有一种联系。围绕这种联系的性质和同生成因与后生成因模式引起了争论。就津巴布韦一些矿床来说,Fripp(1976)提出了赞成铁建造容矿金矿床为同生成因的证据。对巴西马里亚纳的帕萨格姆矿床而言,Fleischer和Routhir(1973)也提出了赞成铁建造容矿金矿床为同生成因的证据。Page(1979)认为,西北地区的卡拉通湖金矿床也是同生成因的铁建造容矿的  相似文献   

12.
花岗岩岩浆可以认为是可能的矿质来源之一.因为绝大多数各种成因类型的稀有元素矿床在空间上都与花岗岩类有关.但是,尽管在岩石或构造方面具备稀有金属矿化富集的有利条件,也不是所有的花岗岩类部伴随产生矿床或矿点.看来,这与花岗岩岩浆的产生及其随后结晶的不同条件有关.这些条件决定着分散于其中的稀有元素形成岩浆期后富集的可能性.如果说用来判断对花岗岩类含矿性有影响的区域性特点或年龄特征方面的资料还不足的话,那么大量的地质、岩石方面的考察都导致一种看法:这种看法认为,就含矿性的意义来说,最有前景的往往是多期侵入体晚期的淡色花岗岩类,以及规模不大荷成份复杂的花岗岩类岩体.这种岩体均赋存于区域性断裂带,一般  相似文献   

13.
雅满苏铁矿床含矿岩系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满苏铁矿是东疆地区一个重要的铁矿床类型,对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矿床成因有过专门论述.关于该矿床含矿岩系的成因类型,目前尚有争论.作者认为该岩系是细碧—角斑岩系的海相火山岩,这与前人的钠质正长斑岩或钠长花岗岩为其成矿岩系的看法不同,本文着重阐明这套含矿岩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金伯利岩是研究地幔动力学过程、探讨岩石圈演化等深部重大科学问题的有效载体,也是揭示金刚石这一稀缺矿产资源的形成环境、成因、来源及找矿实践等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研究手段、研究思路等的限制,对金伯利岩相关研究的核心与瓶颈性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即"金伯利岩的初始岩浆组成"、"金伯利岩的演化过程及其意义"、"金伯利岩的金刚石含矿性评价"等知之甚少,这极大地制约了人们对金伯利岩及其相关深部过程意义等方面的深入了解。例如,基于高压熔体模拟实验、基质矿物、细小同源包裹体及金伯利岩筒边部隐晶质物质的研究,可以有效分析金伯利质岩浆的初始组成特征,但却难于有效甄别金伯利质岩浆的源区特征,难于有效区分地幔同化/混染作用、流体分异以及就位期间的脱玻化作用等对岩浆的影响等;由于缺乏再结晶及(或)再生长矿物在微成分、微结构方面的系统研究报道,难于有效精准分析金伯利质岩浆组成的变化规律及脱气作用的影响,揭示金伯利质岩浆的演化过程;尽管根据共生矿物组合、橄榄石的含水性等可用于评估金伯利岩的金刚石含矿性,但存在指标体系过于简单、数据积累少等方面问题。理论上,从微区(微米级、纳米级)的角度,对金伯利岩各组成结构单元中矿物等的微成份、微结构进行系统研究,可以更为精准地提取金伯利质初始岩浆组成、演化过程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对含金刚石与不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的微组构进行精细研究,可以为有效重建金伯利质岩浆的演化机制、深入揭示其对深部过程的响应等奠定科学基础。同时,也可以在对已知金刚石矿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用于金刚石初始品位预测和保存潜力分析的模型,以实现有效评价未知金伯利岩区的含矿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西藏甲玛矿床南坑矿段蚀变、矿化及含矿斑岩年代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邹兵  林彬  郑文宝  宋扬  唐攀  张泽斌  高昕 《岩石学报》2019,35(3):953-967
西藏甲玛矿床南坑矿段新取得重大找矿突破。铜、铅、锌均已超过大型规模,但其矿化结构、蚀变特征与主矿体有明显差异,成岩成矿作用时限尚不明确。勘查成果表明,南坑矿段矿体以矽卡岩型为主,呈不规则"厚板状"产于推滑覆构造体系中。矿石类型以块状铜铅锌矿石为主,具有厚度大、品位富等特征。本文以南坑矿段的典型矿化蚀变特征研究为基础,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Hf同位素分析,获得含矿斑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4. 8Ma,与主矿体岩浆活动时限(17. 0~13. 9Ma)一致,说明二者属于同一岩浆作用的产物。同时,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南坑矿段含矿斑岩的~(176)Hf/~(177)Hf比值较高,为0. 282803~0. 282902,ε_(Hf)(t)值均为正值,主要集中在1. 4~4. 9,平均值为3. 6,表明其岩浆源区可能存在幔源组分的加入,是碰撞后伸展背景下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此外,南坑矿段明显受滑覆构造控制,区域推覆构造形成的红塔复背斜轴部高位岩块失稳向北滑覆,形成铜山滑覆体,岩浆热液沿滑覆构造交代角岩和大理岩形成厚大的富铜铅锌矿体。因此,岩浆活动时限和矿床地质特征,均揭示甲玛矿区南坑矿段与主矿段属于中新世同一岩浆作用的产物,但南坑矿段的成岩成矿作用受滑覆构造控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斑岩铜矿是一种内生金属矿床,是地壳深部岩浆演化的产物.这类铜矿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成因上都与侵入体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研究与成矿有关的侵入体的地质特征,对于认识斑岩铜矿的成矿作用及找矿评价标志,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含矿岩体的形成时代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斑岩铜矿含矿岩体的形成时代有以下特点:1.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形成时代多.世界上所有成矿时代的斑岩铜矿床,我国几乎都有发现.据不完全统计,与成型矿床有关  相似文献   

17.
含矿岩浆通道对于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工作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深部熔离-贯入式”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具有矿化比例极高、岩体岩相分带及矿体产状与原地分异、熔离机制不协调的特征.我国对这类矿床深部勘探策略和方法的研究相对滞后,尚未开展深部找矿工作.本文以金川矿床为重点,系统总结和归纳其地质特征和成矿有利部位,对比了与之成因类似的加拿大Voisey's Bay超大型岩浆Gu-Ni-Co硫化物矿床的成功勘探经验,阐述了这类矿床沿岩浆通道找矿的前景和巨大潜力.以金川矿床为实例,提出了这类矿床沿含矿岩浆通道开展深部找矿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红旗岭矿区3号含矿岩体同位素年龄研究,该岩体锆石U-Pb年龄为(207±3)Ma,黑云母Ar-Ar年龄为(212.5±2.5)Ma,矿石Re-Os等时线年龄为(234±28)Ma,表明该含矿岩体形成于三叠纪晚期。该年龄和近年来对含矿基性-超基性岩体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205~230 Ma),说明它们均为三叠纪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根据岩体围岩年龄(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524±16)Ma和(357±23)Ma),认为该岩体成岩成矿主要形成于印支中晚期,是同一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岩浆及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同源性,从而形成了具有相同成因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9.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区域矿床成矿系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准 《云南地质》1993,12(3):247-266
根据程裕琪、陈毓川等(1979)关于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笔者在编制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区域地质矿产系列图及相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的矿床,按与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和地下热液活动,变质作用有关的三类矿床成矿系列组合进行了初步划分。一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主要依据成矿时代、岩相(岩类)、成矿作用划分系列:同一系列按成矿期、岩石性质划分亚系列;同一亚系列按成因类型建立矿床类型式。与沉积一成岩作用及地下热液(喷溢)活动有关的矿床,主要依据成矿时代、成矿作用划分系列;按成矿期、容矿围岩性质、含矿建造划分亚系列;按矿床成因类型(矿物组合)建立矿床类型式。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接受变质作用及超深变质的成矿作用划分系列;按原岩及成矿矿物来分亚系列:按成因类型来分矿床类型式。  相似文献   

20.
吉林磐石三道岗含铜镍硫化物矿床岩体群年代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中南部产出系列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于中生代早期的含矿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在含矿岩体空间上受断裂构造控制,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出现,构成具有成因联系的含矿岩体群。三道岗含矿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闪长岩、辉长岩、角闪辉石岩-辉石岩、含长角闪橄榄岩等组合,侵位于下二叠统范家屯组浅变质岩系中。辉长岩中LA-ICP-MS锆石原位定年得到(232.75±0.95)Ma(MSWD=0.87)的岩体结晶年龄,同时,角闪石单矿物40Ar-39Ar法测年得到(121.45±2.52)Ma的蚀变年龄,暗示三道岗含矿岩体群与红旗岭一样形成于印支中亚造山晚期,燕山期岩浆活动产生的热液叠加蚀变对矿床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