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二井位于苏北凹陷的一个向斜构造中部,深1916.94米。井壁套管下至并下1655.75米,管外用水泥上返封固,固井质量可靠。射孔部位在井下1557—1583米。观测水层为下第三系阜宁组二段粉砂岩、泥灰岩夹玄武岩,其上有几层泥岩隔水层,属于孔隙—裂隙承压水。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关于土地电电极埋深的最佳深度,至今仍在探讨。据有关资料介绍,北方地区的土地电电极,一般埋深1.5~2.0米,1米左右深度的也不少,在这个深度的土地电灵敏度较高。在南方一般都认为深些可以避免干扰,地电稳定,主张埋极3—4米。实践证明,地处亚热带气侯,常年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大,加上土壤结构不同,土质成份复杂,电极埋深3—4米仍受干扰。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试验安装了不同深度的土地电,探索本地区气侯、自然环境条件下,取得最佳的电极埋深。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不同深度观测孔的资料与距太原300公里内大于5级地震的对应关系作一些分析研究.一、专用地震孔组的水文地质条件J_3孔组位于太原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北端,太原市迎新街北一条隐伏断裂的北端.J_3孔深30米,观测第四系全新统和上更新统潜水动态,水位埋深6米左右.J_3~1孔深110米,观测67—98米第四系中更新统承压水动态,水位埋深20—28米.J_3~2孔深304米,观测216—296米第三系承压水动态,水位埋深15—24米.J_3~3孔深494米,观测42米以下的石炭系裂隙承压水动态,水位高出地表8米左右.二、分析震例,总结经验深入研究震例,是正确的认识地震与摸索预报方法比较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昆明地震台位于北纬25.1411度,东经102.7456度的一个山洞内,距最近海岸约600公里,洞深30米左右,覆盖10米左右。1975年4月起,用一台 GS—15型重力仪进行重力固体潮观测。到目前为止,观测数据基本上是连续的。用 Lecolazet 和 Venedikov 分析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得到的初步结果是:周期约  相似文献   

5.
根据314个水震波的资料,分别计算出水震波的传播速度和T(水位最大变幅滞后时间),其结果V_(LR)=3.55~3.98公里/秒;V_(PKP)=13.61公里/秒,T的时间在5分至76分间.分析表明,山西井网内记录的水震波为面波,是由瑞雷波引起的水位振荡.震级意大、△俞小以及大陆以东来的地震,记录效果最佳.总结井网内各井孔的基本情况,以井深在300米左右、水位埋深在10米以下的灰岩井孔,记录水震波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新世地层,我们在江苏省启东县向阳公社机关院内,打了一口深30米的钻孔。钻孔剖面自上而下为:①表土,2.2米;②灰黄色粉砂质粘土夹粉砂层,1.8米;③灰色亚粘土夹粉细砂层,4米;④灰黄色粘土与灰黑色粉细砂夹层,5米;⑤灰黑色粉细砂,1米;⑥灰黑色粉砂与粘土互层,1米;⑦灰黑色粉细砂,1.5米;⑧灰色粘土质粉砂,2米;⑨灰黑色粘土质砂夹贝壳碎屑,1米  相似文献   

7.
测氡的干扰因素及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福建漳州东南温泉带的龙师一号井孔,孔深291.9米,水位埋深2.08米,265米深处水温达120℃,出水口水温97℃左右,变化范围为95℃~100℃。水氡含量年均值为30.7埃曼。平均流量0.1升/秒。观测用水从地表以下4.09米的出水口自流出来,孔内用直径146毫米、长25.12米的钢管隔绝地表水。  相似文献   

8.
地学书签     
《地球》2013,(8):21+29+32+57+61+64+70+73+93+109
正汤加海沟在太平洋中南部汤加群岛以东(南纬22度零分,西经173度零分),北起萨摩亚群岛,南接克马德克海沟,全长1375公里,宽约80公里。平均深6000米,最深达10882米。  相似文献   

9.
1983年元月18日上午10时许,广西桂林市东郊六狮洲穿山公社三联大队滩头村西北三户社员的住地出现了地裂缝,并发生了范围达300平方米的地陷,两家的牛栏和猪栏已倒塌,一家的厨房仅倒塌一角,三家正屋墙体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缝,无一人畜伤亡。 元月17日上午10时许,有一户社员的厨房和另一户社员的牛栏就发现了深约0.3米,直径为1.5米的陷坑。次日,这两个陷坑突然下塌,深至3米,直径为5米,并有地下水冒出。另外,还有两条长为20米的地裂缝,其中北西走向的一条宽3厘米,东西  相似文献   

10.
岫岩深井地处辽东半岛中部大洋河断裂与苏子沟、向荣断裂的交汇处。井深250米,含水层厚度67米(183—250米)。属元古代花岗岩裂隙承压水。该井于1975年10月开始观测,从1977年8月起用“红旗-1”型水位自记仪观测至今。 由于地球固体潮汐作用,深井水位具有同固体潮相同的变化特征(图1a)。图1a为水位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在温州两个深软土层场地上完成了剪切波速测试误差专项实验,统计拟合了误差分布规律并研究了其对PGA的影响,得到结论:每米深度上的实测误差基本符合标准正态分布,温州地区深软场地的测试误差与我国其他几个地区覆盖土层较浅场地上的每米实测误差程度基本相同;两个场地上各深度的误差标准差大致相同,约为16%;实测误差对PGA影响明显,误差取1倍标准差时PGA的变化程度可能达到30%,取2倍标准差时可能高达45%;PGA的变化程度受输入地震动的频率特性制约,长周期频率成分对深软场地计算结果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2.
1989年2月4日,日法决定于今年8月在静冈县御前崎近海实施“南海-海沟”共同调查计划。这一计划利用潜水艇调查生息于东海地震震源区4000米深海底的双壳贝类情况,有助于地震预报。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提供贝类营养源的地下水量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尽早发现地震前兆地形变的调查。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教授小林和男等30名日法地球物理、生物、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人员将参加这次调查,并在御前崎至九州近海全长约600公里的“南海-海沟”使用法国最新式的潜水艇“鹦鹉螺”号。预定8月2日至9月5日期间以清水和御前崎港为基地,在御前崎约100公里的近海作潜入海底约4000米深的潜航15次。  相似文献   

13.
Leary等人在加利福尼亚用一个可重复的空气炮(airgun)震源,沿Bouquet水库到Palmdale附近圣安德列斯断层上钻井的13和18公里基线,监测了几个震相的走时.第一个到达的震相是在深度2—3公里的折射波,而一个稍后的震相则可能是10公里深处的折射波.对第一个震相的观测精度是±1—2毫秒,第二个震相是±3—5毫秒,或者说是大约走时的0.1%.一次较早的研究监视了只穿入地壳500米深的射线,发现在几日内走时变化高达0.3%.为了弄明白地壳下500米和200米之间岩石的这种不同习性,研究了它们的速度—应变灵敏度与深度的关系.在围压使速度增加的地方,用测得的P和S速度剖面估计这个比值,发现1巴的超压在500米处能使P波速度变化0.1%,而在200米处则只有0.01%.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5,(10)
<正>近日,俄罗斯一处度假地区地表塌陷,形成了一个深约76米、长宽均约为121米的巨坑,使得不少房屋在悬崖边上岌岌可危。而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是附近矿井对海水的滥用。如今这个巨坑已经吞下了20个农舍。巨坑附近的矿井为世界上最大的钾化合物制造商乌拉尔(Uralkali)所有,现已暂停运作,1300人因此失业。幸运的是,这一度假胜地在2005年就已因地表塌陷问题被荒废。但航拍照片显示,  相似文献   

15.
日本海中深源地震的活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收集、解析中深源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分析其时空分布,作者发现,形成地震的主压应力方向与太平洋板块的下插方向平行,而主张应力与其垂直;下插板块的中段地震小而少,七级以上的中深源地震集中发生在深度小于160千米和大于450千米处.太平洋板块的一部分通过东北日本海沟直接插入中国东北部约600千米深度处,未发现有板块折断迹象,并成两端上翘的"凹"型.根据对主压应力方位的分析,推测板块下插时,在不同深度上,其下插的水平投影方向有一定变化.最后,作者对上述中深源地震活动特征形成的原因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王亨方  刘冬整理 《地球》2011,(12):96-99
海域发生地震时引发海水的异常波动,称地震海啸(以下简称“海啸”)。海啸是海水从水面到水底整体的波动,其波长为数百千米,波宽达数百千米以至更宽;波动周期一般为2~200分钟,常见的为2~40分钟;传播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到700~1000千米,它与海水深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7.
西昌小庙地倾斜为洞室观测。仪器洞室深58.5米,洞顶覆盖层厚度约25米,上有植被。目前洞内年温度在17.0~17.5℃间,湿度93%。JB型金属丝水平摆倾斜仪安装于1985年3月,其光杠杆长2.6米,使用周期20.0″,ηNS、ηEW均为5.71ms/mm。试记中的SQ-70C型水平摆安装于同年11月,其光杠杆长5.0米,试记周期为43~47秒,格值在3.00~4.00ms/mm间(未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作为水氡观测自流井,若任其自流,则水资源逐渐耗竭,最终可能中断观测;而低流量井孔则因水循环周期过长而可能失去捕捉临震信息的机会。昌黎孔安装的小循环取水装置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二、装置昌黎孔深301米,井口以下91米用直径为168毫水的无缝钢管封孔,以下为基岩裸眼  相似文献   

19.
帕米尔地区深震震相特征及震源定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盛泽 《内陆地震》1994,8(1):33-42
根据中国、塔吉克双方地震资料,研究帕米尔地区深震震相特征及震源定位。结果表明:区内深震震相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由新疆境内的数台资料,可以识别深震震相;用直达波来模拟深震源地震P、S波的传播是可行的,试算震例说明,在一定的震中距范围内(△<8°),精度完全符合使用要求;帕米尔地区速度模型,经过反复分析测算,及几十次震例计算验证,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的前兆观测资料表明,很多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前,轻常出现明显的地下水位、水压以及与之有关的物理、化学异常。与此同时,也观测到另一种情况:类似的地下水异常出现之后,观测区并未发生相应的地震活动。例如,西安地区的西热六井,深两千米,给水层均在1600米以下。1974年5月开始观测水位,从未发现降雨过程和工农业用水等因素的干扰。但1974年9月27日至28日突然发生一次自喷,喷高1.8米,水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