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海洋红藻多管藻内生真菌EN-22 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广西涠州岛近海多管藻(Poiysiphonia urceolata)分离到的一株内生真菌EN-22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PTLC)以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该菌发酵液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通过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质谱技术等鉴定了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4-(4-喹啉)-4-羟基-2-丁酮(1),3-羟基-3-(2-氧丙基)吲哚-2-酮(2),3-吲哚乙醇(3),3-吲哚甲酸(4),2-羟基-3-吲哚丙酸(5),2-酮-3-吲哚乙醇(6),3,3-二吲哚-2-羟基-丙醇(7),β-咔啉(8),尿嘧啶(9),环-(S-脯氨酸-S-异亮氨酸)(10),(22E,24R)-3β,5α,9α-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11),(22E,24R)-5α,6α-环氧麦角甾-8,22-二烯-3β,7α-二醇(12),5α,6α-环氧-24(R)-甲基胆甾-7,22-二烯-3β-醇(13),胡萝卜苷(14),过氧化麦角甾醇(15);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天然产物,并首次报道化合物1的碳谱数据.  相似文献   

2.
3-(1-吲哚基)丙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3-(1-吲哚基)丙酸(3a)及其衍生物3-(5-溴-1-吲哚基)丙酸(3b)和3-(5,6-二氯.1-吲哚基)丙酸(3c)的合成方法.首先以3,3'-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为原料与吲哚、5-溴-1-氢吲哚、5,6-二氯-1-氢吲哚的阴离子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再对其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酸化,得到目标产物3a~3c,收率分别为49.5%,50.8%和35.1%.通过IR,1HNMR对所有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硅胶柱、凝胶柱及制备薄层色谱等色谱方法对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L211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相浸膏进行了分离,通过1H-NMR、13C-NMR、EIMS等方法鉴定了10个化合物:Kalamycin(1),Medermycin(2),Menoxymycin-B(3),spatozoate(4),邻氨基苯甲酸(5),3-吲哚乙醇(6),1-乙酰基咔啉(7),对羟基苯基乙醇(8),吲哚-3-乙酸(9),吲哚-3-甲酸(10)。  相似文献   

4.
利用硅胶柱、凝胶柱及高效液相(HPLC)等色谱方法,对采自中国南海的深海芽孢杆菌 E401B03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相浸膏进行了分离,通过1H-NMR、13C-NMR、EIMS 等方法鉴定了7个化合物: N-苯乙基乙酰胺、3-(羟基乙酰基)-吲哚、3-(2-羟基乙基)-吲哚、环(缬-缬)二肽、尿嘧啶、胸腺嘧啶、对羟基苯甲醛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及制备HPLC等分离方法,从1种中国南海海绵Xestospongia testudinaria中追踪分离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获得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E-18,18-二溴-9,17-二烯-5,7-二炔硬脂酸甲酯(1),E-18,18-二溴-9,17-二烯-5,7-二炔硬脂酸乙酯(2),麦角甾-5,7,22-三烯-3-醇(3),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4),胆甾-4-烯-3-酮(5),3-吲哚醛(6),3-吲哚酸(7)和5-吲哚醛(8)。其中,化合物2-5和8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肿瘤细胞株HCT116和A549显示较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海洋真菌因其能够产生大量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代谢产物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1991—2010年间从海洋真菌分离得到的134个新吲哚生物碱的结构和活性研究情况,其中包括fumitremorgin类19个、notoamide类22个、细胞松弛素类18个、吲哚喹唑啉类9个、吲哚萜类11个、肽类及其他单吲哚类21个和双吲哚类化合物34个。海洋真菌来源的吲哚生物碱不仅结构奇特,并且表现出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正相硅胶、生物胶Bio—bea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小粘膜藻(Leathesia nana)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IR、MS、ID和2D NM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结构为:吲哚-3甲酸(1)、3,5-二经基-4-甲氧基苯甲醇(2)、1-O-十六烷酰基甘油酯(3)和岩藻甾醇(4)。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熊果酸的体内代谢速度和延长体内保留时间,设计并合成了一类熊果酸环磷酸酯衍生物。以不同取代基取代的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酮酯缩合、还原、硅醚化、缩酮化及手性拆分、酸水解、磷酯化、酯交换等7步反应,得到了6个立体专一的熊果酸环磷酸酯衍生物。所合成化合物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和旋光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9.
柳珊瑚酸是从南海柳珊瑚中分离的一种新结构化合物。依剂量地提高小鼠小肠炭末推进速度,并兴奋离体兔十二指肠,春ED50-7.1μmol.L^-1,此作用可被阿托品完全拮抗,被吲哚美辛部分拮抗,但不被苯海拉明阻断,表明Sub的作用主要与M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痛风方联合吲哚美辛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湿热郁结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痛风方联合吲哚美辛治疗,对照组单用吲哚美辛治疗。治疗2周后评定2组综合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WBC)、血清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57/60),对照组为81.67%(49/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及UA、ESR、CR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方联合吲哚美辛能改善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的中医症状,降低WBC、UA、ESR、CRP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以海水为溶剂,采用熔融法合成了纳米粉煤灰沸石。粉煤灰与NaOH的质量比为1:1.2,熔融温度550℃,熟料质量与海水固液的体积比为1:5(g/mL),晶化温度100℃,晶化时间6h。通过仪器分析和化学方法,对产物的结构、形貌、性能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产物的矿物组成、形貌、比表面积、阳离子交换量及化学组成。结果表明:产物为NaX型沸石和羟基方钠石的复合型沸石,海水晶化粉煤灰通过碱熔融法得到沸石质量优于传统水热法。合成沸石的性能和各项应用指标表明,所合成的沸石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数字海图质量评估方法,通过综合云模型对各级评估指标进行运算,以质量评估云模型及其数字特征图的形式给出最终的评估结果。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以镍铝水滑石为前体(主体),以蒸馏水为分散介质,用离子交换法组装丁二酸根(客体)插层水滑石,同时用一步合成法合成丁二酸根插层水滑石,并用XRD,IR,TG-DTA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法制得的产品中丁二酸根阴离子取代了镍铝水滑石前体层间的碳酸根离子,组装得到晶体结构良好的丁二酸根插层水滑石,层间距为1.23nm。  相似文献   

14.
利用模板法合成 1种新的含醇羟基西佛碱型大环冠醚 L (7,11-二氮杂 - 3,15 -二氧杂 - 4 ,5 ;8,10 ;13,14-三苯并环十六 - 6 ,11-二烯 - 1-醇 )的铜、锌配合物。经元素分析 ,IR、MS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 M(L2 ) (NO3 ) 2 及其配位情况 ,由模板反应得到 [1+ 1]型西佛碱大环化合物。 DMF溶液中的电导数据证实它们均属非电离型 ,并运用 TG- DTA分析比较铜、锌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用水热合成法在掺氟氧化锡(SnO2: F, FTO)导电玻璃上合成了ZnO 纳米线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LB 膜技术将高等植物菠菜(Spinacia oleracea)和海洋绿藻石莼(Ulva lactuca)的类囊体膜分别固定在纳米ZnO 上组装成光电池, 用太阳能测试系统检测比较了其光电性质。研究表明, 由两种植物的类囊体膜LB 膜组成的光电池都能产生光生电流; 蛋白LB 膜的层数显著影响了光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随着层数的增加, 光电转化效率大大增加。此外, 石莼类囊体膜组装的光电池光电转化效率明显高于菠菜类囊体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引入数值化海湾健康理论,提出三维数值化海湾健康评估方法以评估和预测海湾健康动态。选用五个指标组用以构建数值化海湾健康指标体系,包括地理指标组、水动力和泥沙动态指标组、生态指标组、水质指标组和社会经济指标组,用以评估自然过程和社会经济对海湾健康的影响。每一指标组中包括不同数量的二级指标。根据二级指标的不同重要性,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赋予不同的权重。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三维数值模型和观测数据。三维数值模型能够为海湾健康评估提供更加全面、完整和详细的数据,并且可以提供预测数据。以乐清湾为例,数值化海湾健康评估方法成功应用于其健康评估过程。基于评估结果,乐清湾口门处表层水体的地理环境是健康的,水动力过程和泥沙动态过程属于亚健康状态,水质和生态环境处于不健康状态。总体而言,乐清湾的海湾健康评估结果为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7.
利用壳寡糖氨基与γ-氨基丁酸羧基发生酰胺化反应合成新型壳寡糖-氨基丁酸衍生物,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NMR)等对合成的衍生物进行结构表征。以小麦种子为材料,各样品对小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后干旱胁迫培养到两叶一心,测定小麦生理生化指标,评价新型衍生物的抗旱作用。结果表明,新型壳寡糖γ-氨基丁酸衍生物成功合成,并且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生理生化指标有明显的影响,衍生物明显降低了小麦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缓解了干旱胁迫对小麦细胞膜的损伤,增加可溶性糖含量进而增强小麦植物对土壤中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少了干旱胁迫对生理代谢的影响。总之,成功合成了具有较强诱导小麦抗旱作用的新型壳寡糖γ-氨基丁酸衍生物,为新型植物抗逆诱导剂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CaO、煅烧后的牡蛎壳、蛤蜊壳、扇贝壳和脉红螺壳为原料, 分别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和聚乙二醇(PEG)辅助微波加热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 并从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形态学参数方面进行比较。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各组产物进行了化学表征,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 Zeta电位仪测定样品表面的电势差。结果表明,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的HA尺寸在(104.10±1.95) nm至(207.90±3.75) nm范围内, 为近球形颗粒; 而PEG辅助微波加热法制备得到的HA尺寸在(61.17±3.11) nm与(182.70±1.05) nm范围内, 倾向于形成椭圆及棒状的颗粒, 稳定性更高, 且各组样品均表现出完全的亲水性。此外, 对比于CaO制备的HA, 以贝壳为原料制备的HA具有更好的纳米结构, 其中利用脉红螺壳制备的HA在粒径大小、稳定性以及亲水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并且具有更接近天然骨的钙磷比。因此脉红螺壳可以作为PEG辅助微波加热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19.
Using the half-cycle analysis method,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extreme events in half-hour intervals of hurricane Camille wave data and extreme events in synthesized Gaussian realizations having the same variance spectra as the measured data. While various statistical comparisons of measured and simulated Gaussian data reveal a consistent trend toward Gaussian behavior for the majority of wave events in the hurricane generated data, it is shown using the half-cycle analysis method that the more extreme wave events occurring near the height of the storm were distinctly non-Gaussian.  相似文献   

20.
采用2种不同的合成路线制备出CePO4,利用非均相成核法和sol-gel法实现了CePO4对ZrO2的包覆,探讨了室温和600 ℃煅烧后粉体的包覆结果,通过SEM,TEM和XRD手段研究了合成产物和包覆产物的形貌及物相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非均相成核法室温下可以实现六方CePO4纤维对ZrO2的包覆,经过600 ℃煅烧,形成六方CePO4包覆ZrO2的核-壳结构;利用sol-gel法在室温下可形成CePO4前驱体对ZrO2的包覆,经过600 ℃煅烧,包覆层CePO4由无定形态逐渐向晶态转变,形成单斜CePO4对ZrO2的包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