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为了解江苏地区测震台站宽频带井下地震计监测能力,选取10个代表性台站配备的EDAS-24GN数采+GL-S60B地震计系统记录进行对比分析。以震相记录幅值与背景噪声均方根比值为标准,根据近震震级公式,用量规函数反推单台控制距离,计算同频带井下地震计理论地震监测能力,采用相同标准,根据震相幅值记录,得到实际地震监测能力,并绘制震中分布图相互验证,分析各井下地震计地震监测能力差异。结果显示:①井下地震计安装方式。落底安装的地震计监测能力整体优于卡壁安装;②台基条件。与破碎非固态层相比,构造越完整,地震监测能力越高。  相似文献   

2.
选取了溧阳台、南通台和盐城台作为研究样本,以清晰可辨震相的记录幅值与脉动记录幅值的比值为标准,根据近震震级公式,用量规函数反推单台控制距离,分别计算出三台的监测能力,同时使用绘制地震震中分布图方法对计算出的理论监测能力结果进行了验证,更科学地反映CMG-3TB井下地震计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为干扰因素逐渐增多,地震观测数据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通过对赵县地震台地表及深井地震计记录的数据进行幅频、功率谱分析,并对比二者的地震监测能力等,分析发现:与地面观测相比,深井地震计在避免噪声及提高地震监测能力范围方面具有更大优势,观测数据精度能提高1—2个数量级。通过总结分析地表及深井地震计记录的优缺点,为测震台网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宿迁地震台地震监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宿迁地震台地震计和数采参数、台站背景噪声等数据,结合历史地震观测数据,运用统计学计算方法,计算宿迁地震台地震监测能力。结果认为:宿迁地震台短周期台基背景噪声较大,微小地震监测能力较弱,但基本可以监测到M_L 2.0地方震,也可监测到150 km范围内周边城市M_L 2.5地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地面监测环境的恶化,深井地震观测成为在沉积层较厚的城市及附近地区地震监测的有效手段,为了保障井下地震的观测精度。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经验相结合的方法,详细阐述了井下地震计的安装步骤以及安装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与注意事项,为以后井下地震计的安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我国微小地震监测能力,"一带一路"项目拟在黑龙江鹤岗地区建设地震台阵。在2019年8月4日至9月4日,鹤岗地震台阵监测到部分近震及远震,与黑龙江省鹤岗地震台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果:与鹤岗地震台相比,鹤岗地震台阵对近震及区域性地震的监测能力较高,对远震和极远震的监测范围较大,记录完整的地震个数更多,整体背景噪声更小,地震波形质量更高,定位更精确,提高了区域地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吴敏  雷正超  唐丽  毛磊  王志栋  李兴坚 《地震工程学报》2020,42(5):1141-1145,1158
使用相同带宽、同类型地震计BBVS-120观测记录数据,对高台地震台新旧观测山洞的台基环境噪声、地震监测能力及震相记录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台测震新山洞的地震监测水平优于旧山洞,部分地区新山洞对于核面反射波的记录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8.
主要选用库尔勒地震台测点单台地震目录,运用单台小震优势分布法、logN-M法和b值计算法然后采用M-△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对库尔勒台监测点300km范围内的地震监测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确定库尔勒台监测点300km以内的控震能力;再依此方法确定了库尔勒附近的库米什台300km以内的地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锦州地震台的电离层斜向探测系统于2009年4月安装并运行,是首都圈地震电离层前兆监测试验网探测站全国20个站点之一。辽宁地区共有三个电离层斜测站,本文主要对锦州台电离层斜向探测系统四年多以来的运行情况及发生故障后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选取溧阳台、南通台和盐城台等6个台站作为研究样本,对江苏地区CMG-3TB地震计使用过程中的故障情况进行整理,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故障原因提出建议,旨在为提高井下地震计观测的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宁夏回族自治区数字化测震台网由14个数字化测震台站构成,其中宁夏灵武和宁夏陶乐为井下式数字化测震台站。宁夏陶乐数字化观测井此前使用JDF-2型号地震计,但由于仪器老化导致记录波形失真,经研究决定,于2018年12月底将宁夏陶乐观测井的地震计及数据采集器更换为井下短周期GL-S2B型号地震计、EDAS-24GN型号数采。在北京港震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宁夏测震台网工作人员对更换后的井下短周期GL-S2B型号地震计、EDAS-24GN型号数据采集器进行了方位角校正、阶跃标定、正弦标定、台基噪声功率谱密度测试等参数测定,各项测定结果均符合井下地震计及数采的安装规范,且记录波形良好。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地震噪声的一些特点、环境因素影响宽频带地震计产生噪声的机制,并针对这些特点介绍了安装宽频带地震计的一些隔热保护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从检验系统安装与运行状况的角度,介绍了地震计的标定和台站噪声检测问题,列举了作者在宽频带测震台站建设中的工作实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震台站特殊工艺要求,独立的地震计墩不允许配置钢筋,独立的地震计墩不允许埋设止水带,且地震计墩和主体建筑之间可能存在沉降,导致隔振槽、地震井套管位置不能采用常规防水处理,尤其地震台站位于地下或半地下时,隔振槽位置防水处理为设计重点。针对海边地下、半地下地震台站,通过对比分析隔振槽位置防水做法,得到最优的防水技术措施。地震计墩、隔振槽、地下室底板分别进行防水处理,采用防水砂浆、防水卷材、HDPE膜、非固化橡胶防水涂料等综合防水技术措施。为类似地震台站及有隔振要求部位的防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系统总结地面与井下地震观测特性,对溧阳地震台地面GL-S60与井下GL-S60B宽频带地震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井下地震计方位角约为176.5°,即东南、西北大致反向,并结合地震P波到时极性分析得以验证。(2)垂直向相关系数优于水平向,受人类活动干扰白天低于夜晚。(3)受台站附近南北向公路影响,地面台基噪声水平向大于垂直向,南北向最大,而井下地震计台基噪声整体较小,且水平向小于垂直向,说明深井观测能有效降低台基噪声,尤其水平向。(4)井下记录的地震信噪比次于地面,地面土层对地震波具有一定放大作用。因此,深井观测虽有效降低噪声水平,但不一定意味着高信噪比数据产出,需结合实际观测资料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婷  薛梅 《地震学报》2020,42(2):187-195
利用瑞雷波极化分析法计算了阿留申群岛上AK,AT,AV,IM,TA和XJ台网共59个地震台站的方位角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阿留申群岛大部分台站的方位角与地理北极均存在一个小角度的偏差,极个别台站的偏差角度极大;部分台站的地震仪在摆放过程中受重新定北、安装新仪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方位角大小在前后时段内并不一致。这充分说明台站方位角对横波分裂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当方位角偏离地理北极度数较大时,其对横波分裂研究的影响则不可被忽略,需要对地震数据分时段进行相应台站方位角的校正。   相似文献   

16.
沉积层地震观测噪声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地区的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其中大部分地区被新生代沉积物深度覆盖,地势以平原和洼地为主,北部有少量低山丘陵,平原约占93%.因此,天津市测震台网地震观测台站除蓟县台有基岩出露台外,其余台站均为井下地震观测.而井下地震计维修价格昂贵且不易维修,同时还面临着由于井下电缆损毁,地震计无法回收等问题.为此,天津市测震台网一直在寻找一种可替代现有井下观测的新方式,以应对深覆盖层地震观测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地震观测,完成了一地多台基情况下台基噪声的对比试验,得到了很好的对比结果.该方法适合在其它类似天津这样沉积层较厚的地区推广使用,可达到简化地震计安装、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和方便维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地震计与授时和定位用的GPS天线的分离,造成地震计位置的误差,这种现象在地震计置于山洞的地震台中是普遍存在的,对于井下地震计来说,在高度上也有300m左右的误差。结合邯郸台网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台站地震计位置普遍存在误差的现象,给出一种简单的校正方法,并对涉县台地震计位置进行校正,最后讨论地震计位置的偏差对地震定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山西省测震台网部分台站使用的地震计为研究对象,选取一段时间的脉冲标定波形数据进行计算,根据脉冲标定处理结果分析得出地震计工作周期和阻尼变化的特点及原因,结合测震台网运行与维护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检测地震计工作状态的思路和方法。实践证明,采用定期检测地震记周期和阻尼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测震台站地震计运行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9.
井下地震计方位角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波形相关分析法对井下地震计方位角检测精度及一致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中在地表布设地震计进行不同距离、不同频带多套地震计方位角检测对比测试,并在四川泸州、宁夏灵武、陶乐、河南安阳、清丰、陕西定边等6个分别安装井下甚宽频带、宽频带、短周期地震计的台站,进行地表同台址不同频带多套地震计与井下地震计方位角检测及一致性对比测试.根据全球噪声模型1~10s之间存在明显的噪声峰值的特点,对测试数据进行0.2~0.3Hz带通滤波和仿真处理,通过分析得出,对于不同地震计组合,测试地震计方位角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根据地表不同距离、不同频带地震计组合的检测精度和地脉动记录的特点,认为井下地震计方位角检测精度优于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