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举世闻名的娄山关,屹立在巍巍群山之中,横阻于川黔道口.古人曾用"马头高白日,树梢挂云间"的诗句赞美它的雄伟险峻;游客称赞它兼有华山之险要,峨眉之秀丽.其实,从娄山关至桐梓一带,还是我省著名的岩溶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尚彦  孟德保 《地质论评》2000,46(3):295-300
传统上认为湘黔交界处的中寒武统一下向陶统娄山关组为均一性极强的厚层白云岩,可分性极差。但笔者新近研究发现,其顶、底均为古岩溶不整合面,并有大量颗粒(鲕、豆、核形石)白支岩和藻纹层白云岩夹层,还有许多鸟眼构造、叠层石横行、交错层帐蓬构造存在。据其重向组合规律,将娄山关组分为三段。认为娄山关组由7个三级层序组成,层序界面为古岩溶不整合面或暴露带,每个序都由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构成。  相似文献   

3.
熊先孝  黄巧 《广西地质》1999,12(1):25-31
湖南石门雄黄矿床受寒武系下统娄山关群白云岩下奥陶统灰岩以及断裂构造的双重控制。构造控制了古岩溶的形成,岩溶控(成)矿特征明显,通过遥感,物化探资料解译,运用多统计方法,圈定了8个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鄂西娄山关组顶部存在古岩溶不整合面,有众多陆上暴露和溶蚀标志,表明其产生受寒武纪末海平面下降事件的控制。它不仅形成了碳酸盐台地上典型的Ⅱ型层序界面,而且恰与寒武—奥陶纪年代地层界线相重合,体现了层序界面、年代界线和事件界线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鄂西娄山关组顶部存在古岩溶不整合面,有众多陆上暴露和溶蚀标志,表明其产生受寒武纪末海平面下降事件的控制。它不仅形成了碳酸盐台地上典型的Ⅱ型层序界面,而且恰与寒武-奥陶纪年代地层界线相重合,体出了层序界面,年代界线和事件界线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滇黔北坳陷寒武系碳酸盐岩古海洋环境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厘定滇黔北坳陷寒武系碳酸盐岩古海洋环境,揭示成岩流体与岩溶作用的潜在联系,并预测有利储层发育层段,基于镇雄羊场碳酸盐岩剖面实测及系统取样基础上,采用微量元素、碳氧锶同位素及铸体薄片等分析手段,地球化学与岩石学方法相结合,探讨碳酸盐岩古海洋环境及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滇黔北坳陷寒武系清虚洞组-娄山关组整体为海相环境,古海洋温度处于12.82℃~32.84℃之间,主体为温暖或炎热的亚热带气候。海平面具有主体震荡下降的趋势,存在8期海平面变化旋回,发育对应的岩相组合,其同位素演化曲线可作为地层划分依据。微量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岩石学特征证实娄山关组岩溶作用相对发育,成岩流体混入强氧化性低温大气水,有利储层纵向上主要分布在海平面下降旋回的高部位。  相似文献   

7.
Karst Hyporheic Zone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arst Hyporheic Zone(笔者将之译为“岩溶交互带”)是近三年来新出现的一个岩溶术语,我国尚未开展“岩溶交互带”的研究工作,它主要是指岩溶地下水与周边岩溶基质(含沉积物、基岩)水之间物质能量活跃交替的地带。本文从“岩溶交互带”的概念来源、含义、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监测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就现存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当地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探讨黔中丘峰盆地区岩溶找水及开发技术,开展了贵阳市乌当区地下水机井工程。在对区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圈定出沿构造等可能布设机井的地下水富集地带,并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靶区布设物探剖面,根据电性差异查明主径流带的走向及埋深状况,进一步确定机井位置。最终通过钻探施工和抽水试验,查明区内含水层岩溶发育程度及其富水性,并成功施工6口探采结合井,为当地居民饮水提供了安全水源。黔中丘峰盆地为裸露岩溶区,主要含水岩组为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差;区内岩溶中等发育,以溶蚀裂隙为主,局部裂隙、溶洞发育地带和断层等储水构造富水性强,为地下水的富集地段,也是机井布设的首选位置。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分类方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 地貌分类在地貌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地貌制图学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地貌演化发育规律与分布特征的重要方法。因此,科学的、客观的和系统的地貌分类具有普遍的意义。我国岩溶区域广阔,总面积为344.3万平方公里,仅裸露型岩溶就有20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岩溶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尤以热带、亚热带岩溶著称。其分布之广,面积之大,可谓世界之最;类型复杂多样,也为世界所罕见。国外的许多岩溶地貌学家,都对中国南方的岩溶峰林地貌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对我国岩溶地貌研究寄以极大的期望,认为“中国南部的岩溶可能变成世界性的岩溶模式”。他们相信,随着对中国南部岩溶愈来愈深入的研究,某些重要的岩溶问题——包括理论上的和实际应用上的问题,将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贵州绥阳双河洞白云岩溶洞群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玺  龙克树  刘纯军  吕方  李华 《地质论评》2018,64(3):674-684
双河洞溶洞群是发育于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白云岩中的大型岩溶洞穴系统,是当前已探知的全球最长的白云岩洞穴。为配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笔者等通过野外调查、地层剖面实测、节理和洞道统计、水化学分析,综合探讨了溶洞群的成因和演化机制。研究表明,区域寒武系白云岩中同生沉积的硬石膏层对溶洞的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诱发和促进作用,溶洞洞道的发育方向和形态是地层构造和岩性综合影响的结果,区域岩溶水多处于不饱和状态,加剧岩溶作用过程。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溶洞群发育模型,认为溶洞群形成经历了膏盐溶孔——孤立孔洞——连通洞穴——大型溶洞——多层溶洞群一系列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黔北娄山关群碳酸盐岩岩性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西南地区娄山关群广泛发育,厚达千余米。本文对黔北金沙岩孔、余庆小腮、沿河毛田等地的娄山关群,用多种方法对岩矿成分与结构、构造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其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2.
<正> 地质部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期刊《中国岩溶》公开出版了,它将报导我国岩溶科学技术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促进岩溶研究工作的发展,对此我表示衷心的祝贺。 我国的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全国各地均有出露,尤以南方的云、贵、川、两广、两湖、江西等省(区)最为典型,其分布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由于各地气候件及地质历史的不同,岩溶形态和类型也多式多样,并有其独特之处。 岩溶与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失。人类的祖先——猿人,曾经栖居在岩溶洞穴中。许多岩溶地区,因地表缺水,影响工农业生产,而大量的岩溶地下水又在往影响矿床开发利用;各种重大工程建筑常因不考虑岩溶特点而出现严重问题。此外,有多种矿产资源与岩溶作用和岩溶发育有成因的关系。因此,岩溶研究工作之开展已刻不容缓。国家科委将这项工作列为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之一。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论马鞍肚铀矿床与(古)岩溶的成因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闵茂中  孔令福 《地质论评》1987,33(4):331-338
马鞍肚铀矿床赋存于岩溶发育的泥盆系灰岩中,尤其它的部分矿体产于古岩溶角砾岩带中。本文在论述该矿床中角砾岩的古岩溶成因特征,以及将该矿床与岩溶矿床的特征进行对比后认为,马鞍肚铀矿床不属岩溶矿床,古岩溶构造仅为该矿床的成矿作用提供部分储矿空间,另外古岩溶作用也拓宽了灰岩中原有的断裂、裂隙,并使之成为良好的导矿构造。近代岩溶曾部分地改造了该矿床中的早期铀矿体。  相似文献   

14.
磷石膏渗滤液对碳酸盐岩及岩溶地下水产生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开展了磷石膏渗滤液对碳酸盐岩的溶蚀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pH值、水动力条件及溶蚀时间对研究区不同碳酸盐岩样品的溶蚀效果,探讨各试验条件对溶蚀作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岩样失重率呈现对数型增长趋势;渗滤液pH值为1.86的试验组中岩样失重率大小依次为娄山关组、法郎组、青岩组,pH值为2.71的试验组中岩样失重率大小依次为:法郎组、青岩组、娄山关组;动态试验失重率明显高于静态试验。渗滤液pH值和水动力条件与其他变量的交互作用均表现强烈,渗滤液pH值、水动力条件及二者间交互作用对岩样溶蚀的影响在试验前期作用较大而在后期减弱,岩石层组类别在试验后期作用凸显。整体上看,试验变量对岩样失重率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渗滤液pH值、溶蚀时间、水动力条件、岩石层组类别。  相似文献   

15.
中国岩溶类型之全、形态之多、分布之广均为世界所罕见。岩溶研究,见诸艺文史志者,可追溯至纪元以前。北方岩溶和岩溶水的开发利用,见于碑刻者亦可追溯至1000年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发展,岩溶及岩溶水的研究日益深入至国民经济各部门。 本文只讨论北方碳酸盐岩系的岩溶问题,非碳酸盐的可溶岩岩溶问题,本文不拟阐述。  相似文献   

16.
扬子地台寒武系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贵州金沙地区寒武系上部娄山关组岩性单一,为蒸发相白云岩,生物化石稀少,沉积时代归属不清.为寻找地层对比与划分的岩石地球化学标志,按5 m的样品间距对贵州金沙地区相邻的长岩沟剖面、岩孔剖面寒武系采集了250件碳、氧同位素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对其演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金沙地区寒武系碳同位素组成演化表现出4次显著负漂移和3次显著的正漂移.负漂移分布于清虚洞组中部(NE-1)、陡坡寺组下部(NE-2)、陡坡寺组与娄山关组的分界处(NE-3)、及娄山关组下部(NE-4),δ13C值分别降低到-2.3‰0、-2.6‰o、-6.2‰和-4.8‰;正漂移分布于清虚洞组底部(PE-1)、顶部(PE-2)及娄山关组上部(PE-3),δ13C值分别上升到1.3‰、2.1‰和2.6‰.δ13C的演化趋势可与世界各大陆寒武系δ13C演化趋势对比,它将娄山关组下部、中部、上部分别划归全球寒武系第二统上部、第三统及第四统.  相似文献   

17.
湘鄂西地区寒武系娄山关组古岩溶储层及其发育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建文  梁彬  张庆玉  淡永 《中国岩溶》2013,32(3):330-338
为了掌握湘鄂西地区寒武系娄山关组储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通过典型露头调查、岩溶充填物地球化学测试、岩石薄片鉴定及物性测试等,对该储层进行了多方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储层岩性以白云岩为主,属孔洞—裂缝型储层,储集空间主要表现为溶蚀孔洞、晶间孔隙、粒间溶孔、裂溶缝等;(2)储层溶蚀作用不受岩石组构控制,属于非组构选择性溶蚀,溶蚀孔洞多沿层面发育,分布大都在不整合面以下约20 m范围内,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大,孔洞丰度也越小;(3)娄关山组上部地层不整合面不仅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同时也是有机质生烃聚集成藏的有利场所;(4)储层的发育主要受地质构造、气候环境及地层岩性控制;不整合面及多期次的构造裂缝,为溶蚀孔洞发育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由于沉积间断期气候炎热和较干旱,地表水不是非常丰富,大气淡水淋滤作用较弱,而且储层岩性本身主要为粉、细晶白云岩,不大有利于水岩作用,因而储层不具备形成大中型岩溶缝洞系统的环境物质条件;(5)尽管储层未能形成有规模的古岩溶缝洞系统,但由于其溶蚀孔洞发育并有古化壳存在,因此它仍是中上扬子海相下组合油气勘探中重要的储层之一。   相似文献   

18.
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酸盐岩是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它记录着地球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是地球最大的碳库,对地球大气和生命演变起到重要作用;现代全球岩溶分布面积2200万km~2,占陆地面积的15%,岩溶动力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25%的人口依赖岩溶地下水资源的供给,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本文主要针对近30年以来,岩溶学科发展进行综述,包括岩溶动力学概念、内涵与发展,驱动岩溶发育的地质-生态机制,岩溶动力系统与碳循环新进展,岩溶动力系统与水循环新进展,岩溶动力系统与钙循环新进展;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发展展望(岩溶关键带下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启动)。  相似文献   

19.
岩溶水化学成份及其侵蚀性能,取决于地球化学环境。它不仅影响着岩溶的发育速度,而且决定各种离子的来源、化合、分解、置换。岩溶的发育过程就是地下水与可溶性岩石长期化学反应的结果;并且经常相伴发生化学结晶沉淀充填岩溶的作用。岩溶中产  相似文献   

20.
韩城矿区岩溶形成机理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2015,(5)
韩城矿区是渭北岩溶强发育区,岩溶水富水性极强。通过大量地质资料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对该区碳酸盐岩岩溶形成及其发展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影响岩溶化作用因素主要为岩性、构造及水动力。而在这些因素中,以构造影响岩溶化作用最为显著,它控制着岩溶裂隙及其径流带的发育程度和含水构造的形成以及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岩性及其结构的差异对岩溶作用也有较大的影响,不同岩性,相同岩性不同组构其岩溶化作用的强度不尽相同;水动力条件是岩溶发育的又一外因,它决定着岩溶作用的强弱及其溶隙网络的形成。可见,韩城矿区岩溶作用及其水文地质特征是地质构造场、岩性结构场和地下水动力场三者叠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