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3-5月,我区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初春气温稳定且回升缓慢,4月下旬5月初温度变化幅度大.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份,季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偏多.5月份气候特殊: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晴天日数少,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棉花出现烂种烂芽及死苗现象,春作物发育期推迟. 一、气候概况气温:3-5月,北疆北部的季平均气温2-4度;北疆西部、北疆沿天山一带7-10度;吐鲁番地区14-17度;南疆地区的巴州、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则在12-14度.和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全疆大部分地  相似文献   

2.
3-5月,北疆气温偏高,南疆正常,4月份出现春寒天气.降水时间分布较适宜,降水量北疆大部分地区正常,南疆偏多.整个春季无寒潮天气影响,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较常年偏少,但局地冰雹危害较重. 一、气候概况 1,气温北疆气温偏高。  相似文献   

3.
陆均天 《气象》1991,17(8):62-63
5月,全国降水带状分布明显,南北降水偏少,华南及新疆等地旱情持续;青藏高原东部至山东半岛一带降水偏多,部分地区冬小麦出现倒伏及短时渍涝。月初宁夏等地遭受霜冻危害,下旬热浪袭击华南。局地暴雨、风雹灾害较重。  相似文献   

4.
桂海林 《气象》2007,33(1):118-122
10月份,新疆北部、云南、贵州西北部、东北东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我国其它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西等省区部分地区发生较严重干旱.本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相似文献   

5.
3-5月,新疆地区气温起伏变化大,3月气温明显偏高,5月明显偏低,4月接近常年值,终霜较常年偏晚,季平均气温接近常年.降水大部分地区正常或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匀.季内灾害性天气较去年偏多偏重,低温、大风、雪灾、洪水、冰雹等对工农牧业生产及交通运输,室外作业造成危害,其中低温、大风危害最为严重. 一、气候概况气温:季平均气温北疆地区4-10.5℃;南疆地区11.5-18.2℃,与常年同期比较,全疆除富蕴、巴里坤偏高1℃左右,库车偏低  相似文献   

6.
6-8月新疆地区气温偏低,8月上旬北疆出现大面积异常低温,南疆部分地区8月中旬出现异常低温.降水各地普遍偏多,7月显著偏多,局部地区异常偏多.夏季天气过程偏多,使得洪水、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对工农业生产及交通运输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7.
叶殿秀 《气象》2003,29(7):62-63
4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多,但降水分布不均.东北、华南等地降水偏少,部分地区存在旱情;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降水偏多,日照偏少,部分地区土壤过湿,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但月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局部地区出现冷(冻)害.北方地区出现了3次沙尘天气,交通运输等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8.
左志燕  张人禾 《大气科学》2012,36(1):185-194
利用降水观测资料, 研究了1979~2004年中国春季 (3~5月) 标准化累积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前冬、 春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和春季欧亚大陆积雪的关系。中国春季标准化累积降水量EOF第一模态最大变率位于中国东部中纬度地区, 主要反映了中国东部中纬度地区春季降水的变化特征。同时, 中国东部春季降水异常具有南、 北反相变化的特征。当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偏少时, 长江以北地区的降水偏多。春季降水异常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 但在1980年代末出现年代际转型, 即年际变化的振幅明显增大变强、 周期变长。从华北到长江流域中纬度地区的春季降水异常特征与前冬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当前冬、 春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偏暖, 西太平洋海温偏冷时, 中国东部从华北到长江流域中纬度地区的春季降水偏多, 反之亦然。虽然当春季欧亚大陆楚科奇半岛和青藏高原积雪偏多, 贝加尔湖到中国东北地区的积雪偏少时, 对应着中国东部从华北到长江流域中纬度地区的降水偏多, 但当去掉ENSO信号后, 这种关系并不显著。说明EOF第一模态所反映的中国东部从华北到长江流域中纬度地区春季降水与欧亚大陆积雪的相关关系可能是前冬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的一个体现。  相似文献   

9.
何勇 《气象》2005,31(3):94-95
12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广东、海南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旱情持续。下旬,中东部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湘、赣、浙等地出现雪灾。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但月内气温起伏变化大,广西、贵州等地遭受冰(霜)冻危害。  相似文献   

10.
张芳华 《气象》2005,31(3):90-93
12月,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或接近常年同期,但广东、海南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旱情持续。下旬,中东部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出现雪灾。月内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但气温起伏变化大,江南和华南的部分地区遭受冰(霜)冻危害。  相似文献   

11.
桂海林 《气象》2007,33(1):118-122
10月份,新疆北部、云南、贵州西北部、东北东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我国其它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西等省区部分地区发生较严重干旱。本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青海省主要农作物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主要农业区作物生长期气候概况春季(3-5月):主要农业区平均气温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偏高1℃左右;降水量,湟中、互助、门源等地偏少1-2成,其它大部分地区偏多1-4成(图1)。第一场透雨出现的日期比历年同期略有偏晚,雨季出现日期正常。3月下旬、5月中旬出现了几次较大降水天气过程,对春播及作物出苗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3.
一、气候概况1、气候特点1990年甘肃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正常偏多,日照正常。灾害性天气多于去年且危害也比去年重。冬季温暖,降水多;初春暖,后春冷,出现倒春寒现象,春季降水多;夏季气温大部地方正常,降水火部地方偏多,中部地区发生了干旱;秋季气温偏高,降水在黄河以东地区偏多。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站点观测逐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揭示了热带印度洋偶极子(IOD)与中国夏季气候异常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IOD与中国夏季年际气候异常的关系既有稳定的一面,又存在着年代际变化.较为稳定的关系表现为:IOD与同年夏季长江黄河之间的降水变化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四川气温变化存在显著正相关;IOD与次年夏季四川降水存在显著正相关.伴随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大尺度环流年代际转型,IOD与中国气候年际异常的联系亦发生变化:IOD正位相年的同年夏季降水异常型,由中国大部分地区偏少变为长江以南(北)偏多(少),气温由西南地区东部偏暖变为长江以南(北)偏冷(暖);次年夏季降水由全国大部分地区偏多变为长江以南(北)偏少(多),气温由全国大部分地区相关不显著变为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显著偏暖.在IOD负位相年,中国夏季气候异常的特征与IOD正位相年相反.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大尺度年代际气候转犁前后,与IOD相关的东亚大气环流异常特征明显不同.在IOD发展阶段,在70年代末以前,印度夏季风和南海季风偏强,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弱,导致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华北西部以及内蒙古中部等地降水偏多;70年代末以后,东亚大陆中纬度为弱的东风距平,导致新疆北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华南降水偏多.在IOD次年夏季,70年代末以前,华南、河套以及四川等地盛行偏南气流,降水偏多;70年代末以后,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偏西偏强,华南、江南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15.
叶殿秀 《气象》2002,28(8):62-63
5月份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或接近常年 ,东北、华北部分地区降水偏少 ,旱情又复露头或发展 ,华南东部降水偏少 ,旱情持续 ;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上半月多阴雨天气 ,部分地区出现渍涝或局地洪涝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低 ,部分地区气温阶段性明显偏低 ,给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 ;贵州、甘肃等地出现局地强对流天气 ,并造成一定损失。1 东北等地降水少 ,旱象露头或发展5月 ,全国大部降水主要出现在上、中旬。月降水量 ,西南东部地区大部、黄淮大部及其以南地区在 10 0mm以上 ,其中江南及重庆大部、贵州大部、云南西南部、广西…  相似文献   

16.
1.东亚高温在东亚,以日本和中国为中心的广阔地区气温偏高,特别是日本至中国东北地区出现了创记录的高温,如东京的月平均气温为7.8℃(距平+2.4℃). 2.中国、西伯利亚多雨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特别是长江流域继1月之后降水仍然偏多,如武汉的月降水量高达183mm(是常年的3.0倍),据报道发生了洪水.西伯利亚地区的阿穆尔河流域、叶尼塞河流域降水量偏多.另外,南  相似文献   

17.
1993年3-4月,新疆没有受到寒潮侵袭,但天气过程频繁,有些过程强度较强.主要特点有,继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的暖冬之后,3月全疆气温继续偏高,降水继续偏多,局地降水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开春期全疆大部分地区提早,局地出现洪水,部分农区出现小麦雪腐病.4月发生明显转折,北疆气温正常或略偏低,南疆正常略偏高,全疆降水偏  相似文献   

18.
利用河北省及周边73个台站1961—2010年春季、秋季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应用SVD等多种统计方法探讨了河北春秋季降水异常变化及其与对流层中低层环流的可能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春秋季降水异常存在全省一致和南—北相反两种模态.春季,当500 hPa平均高度场上东西伯利亚海出现负异常,我国东北地区到日本海为正异常时,河北春季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石家庄表现最明显);反之,河北春季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秋季,当欧洲的西北部500 hPa平均高度场为负异常时,河北大部秋季降水偏少(中部表现最明显);反之,河北秋季降水偏多.春秋季干旱的出现与贝加尔湖阻高(或高脊)及东亚大槽偏强有关.850 hPa偏南风减弱是导致春秋季干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暴雨频繁降水偏多登陆台风多影响大—1996年7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克明 《气象》1996,22(10):58-61
暴雨频繁降水偏多登陆台风多影响大—1996年7月—杨克明(中央气象台,北京100081)7月,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多,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贵州大部、四川东南部、广西北部以及新疆南部等地异常偏多,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新疆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山洪;本月全...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1~12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全疆各地气温偏高,导致全疆大部地区入冬期偏晚。降水11月北疆大部分地区偏多,南疆大部分地区偏少,12月全疆大部分地区偏多。12月份,由于天气过程多而强,造成北疆大部地区降水偏多、积雪偏厚,有利于冬麦的冬前生长及安全越冬,同时为牲畜提供了较充足的水源,总体对牲畜越冬有利。但12月中、下旬出现的强降雪和降温对牲畜的采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