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徽州古村落在世界文化遗产联合申报和保护中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支撑,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正日益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徽州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目前面临的困境,研究了在徽州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理论实践,努力结合实践探讨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32(4):33-33
由清华大学、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共同参与进行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空间信息技术在大型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调研组,在扬州召开会议。会议宣布该系统将首先对京杭大运河全线采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精确定位和监测。由此开创了数字化文物保护的先河,为大运河保护范围的划定提供科学依据,为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技术支持,并进行京杭大运河空间信息技术系统的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管理中典型地理信息服务链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服务的架构和Web Service为空间信息共享和服务链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从地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探讨了空间信息服务概念和理论,着重研究了地理空间信息服务链中涉及的服务注册和发现、按需扩展定制描述和服务组合方法等关键技术。通过设计地理空间信息链参考模型、服务注册中心和目录服务方法,以服务组合构建了某城市铁路线规划中的房屋拆迁和土地征收的空间分析服务链,为空间信息服务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方案,并可推广应用于空间信息共享与专业应用系统建设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代间信息的基本内容,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空间分析的关系,以空间信息的分析、提取、利用为目的,借鉴现代软件工程的面向对象的理论和方法,探寻面向应用分析的模型的构建广泛,试图将空间信息处理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形成具备系统结构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体系,以便加深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进展(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空间信息(Geo—Spacial Information)是指与地球上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主要指遥感(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定位和导航技术(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俗称3S技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计算技术的发展,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影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科学研究等国家活动和民众生活各个方面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相似文献   

6.
土地信息系统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信息系统(LIS)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及信息工程技术等实现对土地各种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及其属性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贮存,管理,查询,分析,应用和维护更新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土地管理和决策的现代化工具,但在土地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还有许多理论问题没有理清,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给土地信息系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遥感学报》2006,10(2):287-288
受中国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委托,国家遥感中心组织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等单位完成了2005年度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工作。测评时间为2005年8月15日至9月15日,具体实施工作由国家遥感中心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中心和2005年度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专家委员会负责。参加本年度测评的软件共66个,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类软件57个,  相似文献   

8.
空间分析WEB服务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电子政务是世界各国为应对全球信息化的挑战而积极倡导的五大应用领域之一.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地理信息系统(GIS)因为其强大的空间信息表达、处理功能以及日臻成熟的技术被认为是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最理想的基础平台;在政务信息服务中,空间辅助决策分析是不可缺少的内容,空间信息为决策服务是应用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实际情况,在整合GIS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空间分析为空间辅助决策提供决策分析服务的实现方法和一些具体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乔彦友  荐军  常原飞 《遥感学报》2009,13(S1):183-188
介绍了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及数字城市领域的工作。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总体结构, 建立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并在扬州进行了成功的应用示范。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共享的基础上, 分别开发了城市3 维演示系统、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和城市环保信息系统, 使城市空间信息应用直接与实际工作业务结合起来, 为空间信息技术在城市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863计划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形成了良好的空间信息技术和数据基础:1、建立了国产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2、建立了全国的数据平台;3、研制了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系统;4、经过长期的积累,建设了一大批空间信息模型与分析决策系统。在此基础上,为响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关于以科  相似文献   

11.
大运河保护规划的编制是实施大运河整体保护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的关键。本文针对大运河保护规划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大运河保护规划编制的业务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大运河保护规划辅助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型以及保护规划数据库进行分析与设计,最后,对该系统的实现以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实践表明,基于空间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大运河保护规划支持平台可在大运河保护规划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可使大运河保护规划编制效率与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12.
京沪高速铁路是一条高标准、严要求的国家重大工程,为了使其顺利安全地运营,有必要对施工过程中全线的沉降信息进行动态监测,而Interne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空间信息管理、分析、统计和共享上有着强大的优势。本文以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信息为核心数据,探讨了基于Google地图服务的京沪高速铁路沉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目的在于将京沪高铁沉降信息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大信息共享力度,起到真正的动态监测作用。已实现的京沪高速铁路沉降信息管理系统已在监测点数据与区段数据管理方面有了显著优势,结果表明: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动态管理和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留下来的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的美学、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开发地质遗迹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地质遗迹赋存与保护情况的分析,针对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不足,探讨建立完善的地质遗迹保护体系模式,介绍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集空间与属性及影音图片信息于一体的管理系统,成功地为地质遗迹的保护提供决策分析,引导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运河“申遗” 工作的推动下,以京杭运河为代表的大量水利工程相继成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水利、文物等部门相继开展了古代水利工程保护与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由于古代水利工程保护的特殊性.在保护规划图编绘的过程中发现已有的规划图编绘技术标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突出地表现在现有规划要素图例不能完整地表达保护规划内容,本文根据古代水利工程保护特殊要求.结合当前已有的规划图编绘技术标准和成果,提出了京杭运河保护与管理规划图图例系统和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基于GIS和物联网技术的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它以GIS为基础,进行各种基础设施数据的采集、建库、管理与分析,辅以物联网的核心技术RFID(射频识别)进行基础设施的精确识别与定位,完成数据的快速采集与更新。该系统可以充分发挥GIS空间数据表达分析能力强和RFID无线识别的优势,显著提高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效率,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道路基础设施管理及地下管网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巢湖流域考古信息系统研究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巢湖流域的考古地理信息系统",为考古发掘、研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手段与方法。建立了考古信息系统的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并详细地介绍了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空间查询与检索、空间模拟与分析、知识获取与空间决策支持等主要功能及其研究与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采用移动GIS可以实现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可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及考古工作的科技含量与管理水平。本文介绍了基于GIS终端的文化遗产信息快速采集技术,通过统一的内、外业调研平台改变了以往内外业工作割裂的模式,外业现场采集的文化遗产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可以直接导入到最终的内业数据管理平台,减少了中间环节,达到提高文化遗产信息采集作业效率和采集数据快速入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蔡列飞  杨小敏 《测绘科学》2012,37(3):163-164,193
本文探讨面向服务架构的文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方法,基于电子地图、影像和三维模型提供的空间信息服务,设计和实现了不可移动文物查询、文物保护、文物空间模型服务等功能。作者以泰州市文物管理为例,实践了一个面向服务架构的文物管理系统,为文物管理提供了精细化、定量化和可视化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基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内在需求和长城学理论,首先明确信息技术作用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内涵。然后运用数字孪生理论与方法,结合新型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探索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信息技术方法框架。该方法框架以“循证分析”与“科学推演”两部分为关键内容,涵盖长城文化遗产数据采集技术方法、模型构建技术方法、定量分析技术方法、虚拟修复技术方法、展示传承技术方法等5个方面。基于该方法框架进一步构建面向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技术方案,并以山西省老牛湾堡为例说明该技术方案的具体应用路径。方法框架和技术方案的提出不仅立足于解决长城文化遗产数字化表观与外形的问题,更要揭示长城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实质,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长城文化遗产体系的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