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以四川太和钒钛磁铁矿区地质成矿特征为研究背景,以高精度航磁数据为研究基础,辅以区域重力数据,结合实测岩(矿)石物性资料,对已知铁矿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优选M47、M47-1、M47-2、M47-3、M47-4 5处异常。5处异常地质成矿环境较好,地球物理特征明显,磁场上表现为椭圆状、似椭圆状局部升高正磁异常,在重力垂向二阶导数场中反映为鼻状突起、似椭圆状局部重力高值异常;依据物性资料,钒钛磁铁矿和辉长岩(含矿)磁性最强、密度最大,可引起明显的高磁、高重异常;结合地面踏勘结果,认为M47航磁异常与已知矿体有关;M47-1、M47-2为隐伏基性侵入岩(含矿)引起,利用GeoProbe软件和GMVPS软件进行2.5D反演,估算资源量约为4.69亿吨,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值得进一步深入工作;M47-3、M47-4两处异常范围内可能存在隐伏的磁性矿体,并具有一定的埋深,应予以重视,建议在异常范围内开展地面三级查证工作,寻找与基性侵入岩相关的钒钛磁铁矿。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阿尔金南缘断裂带中段的清水泉-花泉子地区,水系沉积物异常多呈带状沿断裂带分布,基性、超基性杂岩体是引起大而强异常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岩石化学特征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剖析,表明其是同一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本区主要矿产应为铜,辉长辉绿岩是主要的含矿层位.经过加大了力度勘查,最终提交铜资源量15万 t.  相似文献   

3.
矿区位于甘孜─理塘区域断裂带中段,矿区内已圈定6个矿体分布于长度约850m的Ⅰ号矿带上,主矿体(层)为1号、2号和3号。阿加隆洼矿区在区域化探异常中显示为54号金异常,面积28km2;在1/2.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中为54-5号金异常,面积1.5km2;在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中位于1号异常,面积0.4Km2;岩石地球化学异常中,原生晕浓集中心与矿体的中心部位相对应。本次通过研究矿区内多种地球化学特征,了解矿体在不同地球化学异常中的显示情况。  相似文献   

4.
铜镍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评价实质上是基性-超基性岩体含矿性的评价。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与基性、超基性岩体具有空间和成因联系,其主要成晕微量元素以Cu、Ni、Co、Cr、Ag为主,而且含矿岩体的这些元素的平均值高、离差大。矿床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发育,异常的分布受基性-超基性岩岩群和岩带制约,异常浓集中心与矿田的岩矿体一致。矿区异常继承了区域异常的组分,异常的高值区与矿床对应。矿床的原生晕具有组分分带,前缘元素是I、F、B、Ba、As、Mo;近矿元素是Ag、Cr;矿元素是Cu、Ni、Co。利用原生晕的组分分带特征可判断矿体的剥蚀程度和预测隐伏的岩矿体。  相似文献   

5.
对营盘铅锌矿区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研究结果表明:物化探异常与F1含矿断裂及铅锌矿体产出呈明显的藕合关系,藕合关系强弱主要受矿体埋深、剥蚀程度制约,藕合程度低的弱异常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也是今后重点评价对象。  相似文献   

6.
牛鼻子梁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属于典型的高原荒漠景观,开展大比例尺的地球化学测量,能获取更为真实地球化学信息,大大提高了地球化学信息的收集和地质找矿的效果。通过对牛鼻子梁地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及重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是晚泥盆世基性-超基性岩,断裂构造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地球化学异常中Cr、Co、Ni、La、Au等元素异常特征明显,结合内已有的成矿事实,表明寻找与基性-超基性岩体相关的铜镍矿、与韧性剪切带相关的金矿及稀有稀土矿的潜力较大,建议下一步优先对此类异常区进行详细查证和工程勘查。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地区金厂金矿床是以爆破角砾岩筒型矿化为主体的特大型岩金矿床,以矿区J0号爆破角砾岩筒型矿体为主要对象,通过对其6 个不同标高水平的岩、矿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该类矿体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12 种元素中,Hg、As、Sb 异常多出现于金矿体顶部及上方; Ag、Pb、Zn、Cu 异常主要出现于金矿体中部; 而Ni、Mo、W、Co 异常主要发育于矿体尾部和下方。这些元素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点可以用于金厂矿区爆破角砾岩筒的含矿性评价及深部找矿前景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8.
坦桑尼亚马黑加金矿是典型的BIF型金矿,位于坦桑尼亚克拉通的太古宙卡哈马绿岩带,是隐伏的条带状含铁建造型(BIF)金矿床。该矿床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地层强烈褶皱并发生剪切,含矿岩性为上尼安萨(Nyanzian)群上下段接触带附近的中基性火山岩。其主要化探异常元素组合为Au-As-Sb-Ag-Hg-Pb-Ba,其中Au,As,Sb在含矿的条带状磁铁石英岩中富集明显,是深部寻找金盲矿体的主要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9.
红格地区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及 地球物理找矿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斌 《地质与勘探》2012,48(1):140-147
[摘 要]攀西红格钒钛磁铁矿是我国大型的钢铁生产基地。攀西红格钒钛磁铁矿床赋存于层状基性和超基性的辉石岩和辉长岩岩体中,仅限于攀西裂谷的古隆起带分布,含矿岩体沿安宁河深断裂、昔格达-元谋断裂、攀枝花大断裂侵入。含矿岩体在时间上仅限于华里西期时段的基性-超基性岩。“三位一体冶(基性-超基性岩、灯影组白云质灰岩、峨眉山玄武岩)的岩性组合,是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必要条件。攀枝花含矿岩体的一级韵律层由岩体上部的辉长岩、中部暗色层状辉长岩、下部中粗粒暗色辉长岩夹橄辉岩和橄榄型矿层组成。准确把握攀西钒钛磁铁的矿床特征,是寻找该矿床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在红格钒钛磁铁矿及外围发现了多处矿点,为这次整装勘查提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对新疆-甘肃-内蒙古衔接区的1:20万地球化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该区Cu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与基性、超基性岩和斑岩体有关,成矿元素组合为Co-Zn-Cr—Ni—Cu;W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与中酸性岩有关,成矿元素组合为W—Sn—Bi。区内主要铜、钨矿床和新发现的矿床(点)均有相应元素区域异常显示,表明地球化学异常在本区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在全区确定了4个Cu地球化学省、5个W地球化学省、15个Cu区域异常和17个W区域异常,其中上马崖一铜山Cu地球化学省、黄山-梧桐窝子-葫芦北Cu地球化学异常带、土屋-赤湖Cu区域异常、大狐狸山Cu地球化学省、鹰嘴红山W地球化学省、古堡泉-柳园W地球化学省、英姿山W区域异常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尼新塔格铁矿床所属的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赋存有多个中-大型铁矿,近年来这些铁矿床的成因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已成为该地区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了探讨尼新塔格铁矿床的矿床成因并进一步揭示其成矿过程,本文对该矿床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工程勘探资料显示该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玄武粗面安山岩、粗面安山岩及安山质火山碎屑岩。根据对围岩蚀变、矿石组构、矿物共生组合的观察,将矿床的形成过程划分为矿浆期和热液期两个主要成矿期。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尼新塔格铁矿区内的矿石与熔岩围岩具有同源性。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岛弧环境下形成的玄武质岩浆。综合以上特征,认为尼新塔格铁矿床是由石炭纪岛弧环境下形成的玄武质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在成因类型上应属火山岩型岩浆-热液复合成因磁铁矿矿床。  相似文献   

12.
据钟丘洋火山热液型铜矿床的地层、侵入岩、矿石和矿体中元素的分布规律,阐明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原生异常特征;确定了与矿床有关的指示元素及其分带序列;建立了矿床剥蚀程度的评价指标及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相似文献   

13.
张愉才  冯京 《地质论评》1996,42(1):37-44
正在勘探中的新疆哈巴河县阿舍勒铜锌矿床,属海相火山喷气-沉积成因。矿体呈厚大扁豆状,具层控特征,且矿体和围岩密度差别较大。为了更好地解决矿区构造背景,探索、研究深部找矿信息与标志,本文采用数学地质-正交函数拟合方法及多次拟合技术,对具有空间形态特征的地质信息进行处理。结果将成矿层的局部重力异常从实测布伽异常值中分离出来。在分离出的局部重力异常等值线图上,显示出了三条南北向的重力高异常带、构造转折带  相似文献   

14.
系统研究了夹皮沟地区二道沟、庙岭、大猪圈、下戏台和东坨腰子等矿床矿体和近矿围岩微量元素、矿石矿物组合和黄铁矿热电系数等的垂直变化特征,认为三者具有相互一致的变化规律,即:与热液金矿床通常的分带性相比,具有逆向分带的现象,这种特征被认为是多层次正常分带上下叠加的产物,反映夹皮沟地区金矿床在垂向上普遍存在着多个富集地段.据此预测二道沟、庙岭、大猪圈、下戏台和东坨腰子等矿床在目前的开采深度下部仍有发现深部矿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灰山屯钼矿分布于小孤山-北大山-灰山屯-老虎洞多金属成矿带的中东部.研究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发育较好,超浅成花岗斑岩、北东向断裂是成矿最有利的部位.矿体产于北东向由花岗斑岩所形成的隐爆角砾岩及强硅化带中.基于对成矿地质条件和物、化探异常的研究,认为灰山屯钼矿为斑岩型钼矿,并总结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老湾金矿床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马长源  简新玲 《物探与化探》2003,27(2):83-87,100
老湾金矿是我国近年来探明的重要的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体(或矿脉群)、控矿构造、岩浆岩、赋矿地层、近矿热液蚀变带以及周围地质体之间存在某种物性差异,因而有明显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构成了金矿床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作者试图在矿床地球物理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地球物理找矿标志,确定找矿勘查物探方法组合流程,以期配合、指导正在进行中的桐柏-大别山北坡金银成矿带的普查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7.
莅香洼金矿发育有与金矿关系密切的地球化学异常,Au及相关元素的平均含量从安山岩→蚀变安山岩→蚀变岩→矿化蚀变岩呈几何级数递增。沿F985构造蚀变带走向,Pb、Ag与Au的组合异常通常与金的矿体晕分布一致,而As、Sb组合则更多反映了矿体前缘晕的组合特点,沿倾向,Au及相关元素自浅而深具有分段富集特征,并在1023m标高和976m标高构成二个浓集中心。其理想的元素轴向分带序列为:前缘晕As、Sb—Ba,矿体晕Au、Ag、Pb、Zn、Cu、Mo,矿尾晕(Cu、Mo)-(Co、Ni、Bi)。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莅香洼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建立了萑香洼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8.
曹义甲 《地质与勘探》2020,56(3):657-666
班巴拉维石墨矿位于坦桑尼亚克拉通东部的乌萨迦兰造山带内,区域地层变形变质作用强烈。矿区内已发现12条石墨矿带,圈定了16个石墨矿体,估算石墨矿物量超过300万吨,矿床规模达到大型。该矿床类型为沉积变质型矿床,赋矿岩石为元古代乌萨迦兰超群鲁匡古勒组特戈特罗段变质岩,矿石类型为含石墨的片麻岩型,工业类型为粗大鳞片状晶质石墨矿石。本文为探寻适合莫罗戈罗地区的石墨矿勘查方法,通过分析含矿岩系、矿体、矿石及矿体激电异常等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班巴拉维石墨矿的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认为"矿化露头调查+激电剖面测量+钻探深部查证"等技术手段相结合在晶质石墨矿床勘查中能起到良好的找矿效果,论文研究可为相似成矿带石墨矿勘查及同类型矿床找矿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研究刚果马本德地区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在已知矿体上进行四种装置的激电法(中梯、偶极-偶极、联合剖面和对称四极测深装置)和高密度电阻率方法应用,通过已知矿体与物探异常的对照研究,总结了该区域含矿岩石和主要围岩的电性异常规律,集成了适用于已知矿床的物探技术方法组合。将该方法组合推广到周边矿区应用,且对物探异常进行钻孔验证,在高阻中高幅频率异常区分别见到了三处厚度不等的矿体,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地球化学测汞方法应用讨论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对多年来国内外测汞方法应用提出了新的看法,为测汞方法指出发展方向.认为汞气主要来源于构造断裂带,汞异常与各种类型矿体(汞矿体除外)并不一定有直接联系,矿体产生的汞异常只占无矿构造断裂带产生的汞异常的极少部分.认为测汞能够应用于地质工作中所有与构造断裂有关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