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鄂尔多斯地区包含鄂尔多斯西缘和鄂尔多斯盆地2个三级成矿单元。笔者对鄂尔多斯西缘成矿带厘定矿床成矿系列12个,解析亚系列19个;鄂尔多斯盆地成矿区厘定矿床成矿系列8个,解析亚系列14个。以矿床成矿系列为基础建立了整个鄂尔多斯地区成矿谱系;以矿床成矿亚系列为基础分别细化了鄂尔多斯西缘成矿谱系和鄂尔多斯盆地成矿谱系;按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地质进程,概述了区域成矿演化史,并例举了大量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流体作用和表生作用相关矿床实例,使读者既可了解区域成矿总体格架,也可查询所关注的具体矿床。  相似文献   

2.
铜陵-安庆地区若干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研究铜陵狮子山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矿床成矿流体的基础上,对比铜陵-安庆地区燕山期其他类型矿床的成矿流体,系统探讨了该区燕山期热液矿床成矿流体体系,从夕卡岩型、斑岩型、高温热液型至低温脉型矿床成矿流体的演化规律。认为成矿流体温度、盐度逐渐降低,流体来源从单纯的岩浆来源变为岩浆与雨水的混合来源,成矿流体沸腾作用随之减弱。这些典型矿床基本代表了铜陵-安庆地区燕山期热液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3.
关于构造一流体——成矿作用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翟裕生 《地学前缘》1996,3(4):230-236
在成矿过程中,构造和流体是重要的控矿因素,构造,流体和矿石堆积可以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研究,按成矿作用的规律,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有不同的尺度。(1)全球的;(2)区域的;(3)矿田(床)的;(4)微观的。文章分别阐述了矿床和区域的构造-流体-成矿系统,结合矿床和区域实例讨论了它们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具体总结了古老区域流体系统的示踪标志,论文最后讨论了关于古老成矿流体和现代成矿流体,深部成矿流休与  相似文献   

4.
冈底斯中东段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分为甲马-林周、贡嘎-扎囊-泽当和拉萨-谢通门3个次级矿带或矿集区,区域上呈现出一定的矿化分带,以甲马-林周矿集区为主要分布区.岩矿石的硫、氢、氧、铅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和矿质主要为岩浆热液来源.Re-Os同位素测年说明甲马-林周矿集区的矽卡岩成矿集中在中新世15~17 Ma的较窄时间段内,与该区斑岩型铜钼矿具有相似的岩浆-构造控矿条件和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属同一成矿系列.而冈底斯南带矽卡岩矿床可能形成于印度-亚洲板块的主碰撞期.冈底斯中东段具有良好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显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滇黔桂三角地区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蔡华君  张宝贵 《矿物学报》1997,17(4):427-434
通过对滇黔桂三角地区四个代表性锑矿床中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相变行为的系统观察和测定,以及对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的分析,获得了本区两种类型锑矿床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密度、流体成分、成矿压力、矿化深度及pH、fo2、还原参数等成矿的物理化学参数。结果表明:本区锑矿床成矿流体以NaCl-H2O体系为主,中—弱碱性,中—低盐度,主成矿期成矿温度峰值为150~200℃。  相似文献   

6.
关于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在成矿过程中,构造和流体是重要的控矿因素。构造、流体和矿石堆积可以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研究。按成矿作用的规模,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有不同的尺度:①全球的;②区域的;③矿田(床)的;④微观的。文章分别阐述了矿床的和区域的构造—流体—成矿系统,结合矿床和区域实例讨论了它们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具体总结了古老区域流体系统的示踪标志。论文最后讨论了关于古老成矿流体和现代成矿流体、深部成矿流体与浅部成矿流体等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7.
在区域成矿构造系统的控制之下,羊八井-林周地区新生代水热成矿随着高原的隆起过程,显示了由羊八井向东、时间由新到老、成矿热液氢氧同位素呈现有规律变化,形成一个由断裂网络和热源驱动控制的水热成矿系统。概括三维有限元构造应力场和热模拟对区域构造力、热力驱动的模型进行设计、计算分析,及天然地震统计分析结果,作者认为在研究区存在一个一直延续至今的水热成矿典型区域和通道,具有重要的构造动力成岩成矿的理论意义,并且在寻找构造、热驱动的水热矿床方面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位于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中南部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可能是一种新的铅锌矿床类型,该类铅锌矿床明显特征是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暗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从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以及峨眉山玄武岩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的研究进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认为矿床成矿时代与西南大面积峨眉山玄武岩成矿时代相近,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成矿流体存在均一化过程,区域大规模流体运移在该区铅锌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与铅锌成矿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矿床可能为“均一化成矿流体贯入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矿床地质》是中国报道矿产资源最新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刊物,同时也是汇集矿床学领域重要研究进展及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对其载文热点追踪及期刊量化评价有助于梳理国内矿床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探究未来发展趋势,并为学科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研究、借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手段,分析了1982~2022年《矿床地质》刊载论文的内容与信息,揭示矿床学40年的研究热点及主题演化情况,并通过与国际同领域知名期刊的对比,系统性地总结和讨论其展现的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发展趋势。该刊主要聚焦于地球科学领域,热点关键词主要包括:流体包裹体、成矿作用、矿床成因、成矿流体和地质特征等。历年刊文可归纳为5个研究主题,包括区域成矿规律、成矿背景与构造环境、成矿流体和矿化特征、成岩成矿年龄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以及元素富集成矿。热门地区主要是内蒙古、新疆和西藏等中西部省区。未来矿床学研究将会更加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宏观和微观应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对矿床成因机制和成矿规律的揭示,以及矿产勘查的综合指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安徽铜陵地区成矿控制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的重要成矿区。区内矿床众多,类型复杂,成因多样。为了查明本区的控矿因素,本文运用宏、微观相结合,地质观察研究与同位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以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区域地质背景、地层岩性、岩浆岩、构造及成矿流体性质等与成矿的关系,认为不同成因、不同类型的矿床所受的控制因素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东天山成矿带金矿、铜矿产出众多,成矿年龄多集中在石炭—二叠纪,矿床的形成与区域碰撞造山构造演化背景高度吻合。该区典型铜、金矿成矿流体包裹体相对小且少,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含CO_2包裹体较少,未见含子矿物包裹体。成矿流体主要具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特征。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具岩浆水与大气水混合来源特点。矿种不同成矿流体差异明显不同,同一矿种成因类型不同,流体特征也有显著差异。东天山地区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控制了矿床的产出,韧性剪切带精准定位了矿床产出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2.
湘中区域古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矿流体是区域流体场与矿源层或含矿建造相互作用的地球化学演化产物。区域古流体的研究对于认识和了解成矿流体以及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地球化学方法对湘中区域古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湘中区域古流体是一种来源于大气降水的低温,低盐度、偏碱性的还原性地质流体,这种区域古流体与湘中成矿期(中生代)的成矿流体极为相似,成矿流体是由区域古流体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3.
王莉娟 《矿床地质》1998,17(3):256-263
在对华北地台北缘及北邻地区 5 2个铜、铅、锌、锡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 ,概括总结出岩控型、层控型和混控型三大类型及多个亚类型矿床的主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建立了各类型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成矿模式 ,并用以找矿。  相似文献   

14.
滇黔桂地区低温矿床有机成矿流体及与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志坚  张文淮 《矿物学报》1997,17(4):483-490
对矿石中单个有机包裹体的荧光、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本区低温矿床成矿流体中含有有机质,以成熟或过成熟的芳香族化合物为主,含有一定量的脂肪烃。一定量的有机质进入成矿流体,可能是造成本区低温矿床与油气富集区在区域尺度上相合、在矿床尺度上分离的原因,说明有机质在矿质活化、迁移和沉淀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中南段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对包裹体特征、相变行为的系统观察与测定,以及对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的分析、获取了研究区内主要矿床成矿过程中成矿液体的温度、盐度、密度、流体成分、流体的沸腾现象、成矿压力以及PH,Eh,Fo2,还原参数等成矿的物理化学参数,从而为划分矿化蚀变阶段,矿床类型、成矿系列和深化对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机制的认识提供了科学依据。尽管矿床属于不同的成矿系列,只要矿床类型相同,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地球  相似文献   

16.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作用及矿床的S、Pb、O、C等稳定同位素特征,提出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为地幔流体。流体的运移方向则是自南向北,由下向上,并非来自矿床北部的燕山期文峪花岗岩。新的测年结果表明,不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印支期,燕山期是迭加在印支期之上的成矿期。它们构成了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作用的完整旋回。成矿受印支期构造作用的制约,是在远离商丹主缝合带的拉张环境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吉黑东部斑岩型-浅成热液型铜金矿床多重成矿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四个典型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的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成时间-空间-成因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小西南岔和闹枝矿床存在三个成矿流体系统:加热天水系统(A)、排放流体系统(B)、蒸气缕(steamplume)反应系统(C);五凤和刺猬沟矿床只有一个成矿流体系统,即排放流体系统(B)。前者的成矿流体由浅成岩浆房的补给;后者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天水,浅成岩浆房的补给不明显。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边缘的隆起带,属于斑岩型矿床;闹枝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的断隆块,属于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矿床;五凤和刺猬沟金(银)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断裂带,属于浅成熟液型矿床。在区域成矿上,由浅入深,浅成热液型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和斑岩型构成多重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6,(3)
西准噶尔地区位于中亚成矿域核心区,发育众多斑岩型矿床,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以斑岩型铜钼矿床为代表,矿床的形成和岩浆-热液流体的活动密切相关。流体的氧化还原性质对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具有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控制着矿床的品位和规模。西准噶尔地区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流体较多的呈现出还原性,可能是限制了矿床规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吉黑东部斑岩型-浅成热液型铜金矿床多重成矿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四个典型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的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成时间-空间一成因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小西南岔和闹枝矿床存在三个成矿流体系统:加热天水系统(A)、排放流体系统(B)、蒸气缕(steam plume)反应系统(C);五凤和刺猬沟矿床只有一个成矿流体系统,即排放流体系统(B)。前者的成矿流体由浅成岩浆房的补给;后者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天水,浅成岩浆房的补给不明显。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边缘的隆起带,属于斑岩型矿床;闹枝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的断隆块,属于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矿床;五凤和刺猬沟金(银)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断裂带,属于浅成热液型矿床。在区域成矿上,由浅入深,浅成热液型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和斑岩型构成多重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20.
粤北大宝山-雪山嶂地区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曲江大宝山外围1:5万成矿预测的工作成果,概略地总结了大宝山-雪山嶂地区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划分了成矿系列和矿床类型;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区域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模型。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