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这里简要叙述了激发极化法理论基础,展示了激电测深法与地质测量及其它物探方法多参数分析在磨盘山进行地热勘查的成功实例,证明了激电测深法在本区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效果。强调激电测深法作为一种间接找水的方法,必须与其它物探方法和地质紧密结合进行推断解释,才能使激电测深找水工作成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2.
激电测深法勘查效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应用激电法进行普、详查时,往往需要投入激电测深工作。结合固定点源测深法与常规电测深法(对称四极测深、温纳测深)在某铅锌矿区的对比应用研究成果,归纳分析了3种不同电测深法的各自应用效果,认为在确定矿体的中心埋深、几何形态、赋存状态等方面固定点源测深法优于常规电测深法。  相似文献   

3.
反射系数(K)法在激电测深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射系数(K)法是一种电测深ρs资料的解释手段和处理方法。从湖南某砂岩铜矿利用激电测深确定红层中的含矿层,某铅锌矿利用激电测深探测两条含矿破碎带的实例,说明反射系数(K)法在对激电测深ρs资料解释的基础上,结合激电异常的特点,能有效地确定不同的地质构造,达到间接找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双频激电五极纵轴测深法在34号铀,钼,银多金属矿床和刘家金矿床的运用作了基本阐述,为了克服双频电存在的电磁耦合影响的弱点,作者采用五极测深装置进行激电测深,基本上消除了电磁耦合影响,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
夏凡 《地下水》2014,(1):115-116
利用大功率激电测深法( IP)在张家口地区某严重缺水村庄进行地下水勘探工作,并最终成井,取得了很好的勘查效果,极大的解决了该村庄村民用水难题。实践证明激电测深法在张家口地区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是很有推广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大功率(10kw)激电中梯剖面法、激电测深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祁连山区某铜多金属矿区普查找矿中的综合应用。依据矿体(矿化体)较围岩具有高极化率、中、高电阻率的异常电性特征,运用激电中梯扫面圈定出矿体(矿化体)规模,激电测深法查清矿体埋藏深度及产状,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明地质构造。多种参数资料对比分析,综合解释,在地质找矿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郝霁昊 《地下水》2014,(2):79-80
激电法(激发极化法)作为一种找水的物探方法被很多物探工作者所推崇,但地质情况错综复杂,很多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很难判断。对于激电法测深工作,总的经验方法是分析单点测深曲线,以判断含水层。灰岩地区的地下水有孔隙水、裂隙水和溶洞水几种类型。从实际地质情况出发,研究分析灰岩地区裂隙水和溶洞水激电测深曲线特征,以此达到找水目的。  相似文献   

8.
激发极化法在冀东沉积变质铁矿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激电法在奠东沉积变质型磁铁矿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系统采集测区内岩(矿)石标本进行电性测定和水槽模拟实验,初步研究了磁铁矿的激电特性,试图用激电测深结果查明矿体与构造间的关系。实际结果表明,矿石为高阻、高极化体,激电测深曲线为K型,η_■断面等值线图呈闭合状,可直观地显示出地下半空间极化体的形态和产状,说明激电法有助于磁法的推断解释。  相似文献   

9.
瞬变电磁法及激电测深不仅在固态矿产勘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具备充分地球物理条件的地区及在地质填图等工作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贵州某锌矿区的一条已知勘探剖面,选用瞬变电磁法和激电测深的组合,成功地对该剖面岩层进行了划分,从而说明了瞬变电磁法和激电测深不仅在找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岩层划分方面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激发极化法是寻找硫化物金属矿床的一种有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中.在内蒙古阿荣旗矿产远景调查中,运用时间域激发极化法,通过激电中梯扫面测量后,绘制视电阻率与视极化率等值线平面图,迅速地圈定激电异常.依据地质与化探调查结果,选择其中3个激电异常区做激电测深.通过对激电测深数据反演,得到极化率与电阻率断面图,确定了潜在矿(化)体的形态.  相似文献   

11.
王信  曹亮  李任时 《吉林地质》2006,25(1):36-40
本文主要介绍了SURFER图件到M APG IS图件的转换,使用M APG IS软件中的图象转换、控制点文件及图件“误差校正”等功能绘制激电测深断面图的详细方法和步骤,解决了剖面地形起伏不平和AB/2供电极距不等间距情况下计算机制作激电测深断面图方面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顾观文 《地质与勘探》2023,59(4):872-882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是应用于金矿勘查的一种重要地球物理勘探手段,以往主要采用中梯扫面和激电测深组合的方法获取激电异常。中梯扫面受限于单一固定供电极距,仅能反映某一深度的激电异常分布;常规对称四极激电测深由于需要对固定测点布设不同极距的供电电极,工作效率较低,并且不适合三维探测。近些年随着大功率、阵列观测技术发展起来的类中梯激电装置可在观测区布设多组不同极距的供电电极,兼顾了激电测深与激电剖面二者的特点,为常年干旱的戈壁滩地区金属矿深部勘查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探测手段。本文基于类中梯装置大功率三维激电测量技术在甘肃花牛山金矿区开展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实验工作。实验结果表明:类中梯装置大功率三维激电观测能快捷高效获得研究区不同深度的激电异常;采用与类中梯装置相适应的三维反演方法对激电数据进行三维反演,可获取研究区地下三维精细电性结构;基于矿区的三维电性结构并结合相关地质资料构建的三维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与矿区已知金矿点位置吻合,并发现了三处潜在成矿点;类中梯装置大功率三维激电测量技术在供电困难的戈壁滩地区金属矿勘查中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时域激电法单极-偶极装置在铅-锌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描述了测区地质概况和岩(矿)石电性特征,结合图示简述了测深装置原理、布极方式、探测深度等.通过时间域激发极化法电阻率和充电率特征,根据中间梯度法推测了断裂和主要岩性分界,浸染状铅-锌金属硫化物在平面上的走向和矿化范围,依据单极-偶极测深能够有效地确定含铅锌浸染状金属硫化物矿体空间位置,结合点源梯度剖面上充电率异常特征,推测了极化体产状.钻探验证在断层中见铅锌矿化,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南陵县姚家岭铜铅锌矿床,是安徽省十五期间新发现的一处中到大型矿床,该区的物探工作,尤以激电中梯扫面和激电测深,在深部找矿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大极距激电方法在本区寻找深部隐伏矿体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在吉林和龙市石马洞钼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吉林东部覆盖较厚地区寻找深部隐伏矿体,在和龙市石马洞钼矿勘查中利用中间梯度装置激发极化法扫面,发现了极化率为2.00%~5.18%、电阻率≤2 000Ω.m的高极化率低阻异常。异常体上对称四极装置激电测深结果表明:11勘查线极化体顶面埋深15~30 m,底面埋深〉500 m;经钻探工程验证,钼矿体的形态、产状、顶...  相似文献   

16.
激发极化法在砚山阿空锰矿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舒明 《云南地质》2004,23(3):385-389
以激发极化法中梯度装置为主,结合激电测深,在云南砚山阿空锰矿区获得较好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孙仁斌 《地质与勘探》2017,53(3):519-527
寻找隐伏矿产是当今地质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隐伏矿产埋藏深度大,矿床地质特征复杂,因此寻找隐伏矿产不仅需要地质成矿理论的指导,也需要依靠地球物理手段求取深部信息。本文介绍了利用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镶黄旗某锌钨多金属矿区找矿的效果。通过激电中梯扫面和测深工作,发现了高极化率异常与锌钨多金属矿体具有良好的空间对应关系,大致圈定了与成矿有关的金属硫化物富集体范围。结合地质资料与钻探验证,证实了矿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吕士炳 《福建地质》2008,27(4):385-391
安溪县铅山铅锌矿区地质普查阶段开展了物探工作(激电中梯剖面、激电测深),发现了激电异常,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推断异常是由隐伏铅锌矿(化)引起,提出了进一步工作的建议,经钻探验证得以证实。该区激电异常是一个深部找矿的有效标志,电法工作为该普查区顺利转入详查阶段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五极纵轴激电测深三维有限元正演模拟方法。首先,从三个点电流源总电位的边值问题出发,导出了异常电位的边值问题,证明了与异常电位的边值问题对应的变分问题。然后,基于三维连续电性介质模型,推导了有限元法求解变分问题的计算过程,编制了五极纵轴激电测深的三维模拟程序。最后,通过模拟水平层状介质模型的五极纵轴激电测深曲线,发现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25%,耗费时间为18 s;从精度和效率的角度验证了算法和程序是正确的,为后续模拟复杂地电模型五极纵轴激电测深曲线、分析曲线异常特征规律以及开展反演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