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预应力对穿锚索锚梁在宋家沟大桥桥台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工程概况、工程地质条件及整治方案,阐明了施工任务及要求,叙述预应力对穿锚索锚梁的施工工艺流程,重点总结了钻进成孔、张拉锁定及灌浆的施工经验和方法,实践证明运用预应力对穿锚索锚梁加固宋家沟大桥桥台是成功的,为桥梁类似病害的整治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张正波  何思明  田金昌  钟建  杨天军 《地质通报》2013,32(12):2038-2043
预应力锚固技术已成为西藏公路滑坡防治中最常用的工程技术。由于西藏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及气候条件,预应力锚固工程较易出现耐久性的问题。对西藏公路滑坡预应力锚固工程进行调查,存在的耐久性问题可归纳为3类:锚头封锚破坏、框架梁悬空破坏和坡体局部变形滑动而引起锚索失效。在分析影响锚固结构耐久性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3种修复加固技术:锚固结构封锚破坏及锚头损毁修复加固技术、预应力锚索框架维修加固技术和补增预应力提高锚固结构抗滑力技术。  相似文献   

3.
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西引道病害整治工程位于西引道K264+963~K265+150段,包括旱桥滑坡和旱桥东滑坡的治理.文章以该滑坡病害整治工程为例,介绍其治理工程措施,包括预应力锚索框架、锚索墩、路面压浆、挡墙基础自钻式压浆锚杆、挡墙基础压浆、锚索桩等防护措施及施工技术,并对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国道108线K9+694.10沙河立交小桥地基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法加固。系统介绍了该工程的概况、设计方案、注浆施工,并通过现场试验证明了高压旋喷注浆法加固桥梁地基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李海如 《探矿工程》2007,34(6):36-39
福建后埔桥桥台采用注浆加固法提高原桥台地基土的承载力;采用钢筋砼框架加预应力锚索的方法来提高桥台及其基础结构的整体性;侧墙处采用浆砌片石挡土墙,用于防止侧墙向外变形。介绍了加固技术的设计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国道108线K9+694.10沙河立交小桥地基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法加固。系统介绍了工程概况、设计方案、注浆施工,并通过现场试验证明了高压旋喷注浆法加固桥梁地基是一项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7.
以成都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厂外污水干管下穿成龙路顶管施工为例,基于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系统分析了顶管施工诱发地面塌陷原因,提出了以竖锚支撑+高压旋喷为主的复合加固方案。经现场顶管施工验证:通过高压旋喷注浆加固可有效提高砂卵石地层的密实度、整体性和稳定性,并降低其渗透性;而竖锚支撑加固可快速减小已塌陷区地下管线的变形,适用于塌陷段管线抢险施工。  相似文献   

8.
高压旋喷加劲水泥土桩锚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岩土加固与支护技术。结合2个围护桩(SMW工法桩或组合排桩)+高压旋喷加劲水泥土桩锚支护体系在软土深基坑中应用的工程实例,阐明了高压旋喷加劲水泥土桩锚支护技术具有经济性好、施工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同时也指出在深厚软土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黄朝阳 《福建地质》2006,25(1):39-42
通过对柘荣龙溪三级水电站升压站边坡的防护治理实践,阐述了喷锚挂网结合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治理效果,对今后类似的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长城居庸关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采用喷锚方法对边坡表面和浅部进行支护;同时,采用预应力锚索对边坡深部进行加固。作者着重介绍预应力锚索的设计、施工及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11.
黄辉  施召云 《探矿工程》2013,40(3):75-77
两河口水电站公路边坡开挖后揭露的局部地质情况为强风化、强卸荷反倾薄层~中厚层砂板岩,节理裂隙发育,围岩破碎,裂隙张开,松动卸荷较强烈,设计对该边坡增加框格梁及无粘结钢绞线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进行加强支护。主要介绍在地质情况差的区域进行预应力锚索灌浆施工时的超灌浆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淮河干流航道(安徽段)整治工程建设用地及周边地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背景条件的分析,对建设用地进行现状、预测、综合分区评估,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或工程本身遭受的地质灾害给建设工程造成的损失,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张成杰 《探矿工程》2009,36(7):69-72
压力分散型锚索有效地避免了锚固段应力集中、钢绞线受力不均而导致某些锚固段上的钢绞线过早拉断的现象,受力性能更加合理,工程适用性广。近年来,压力分散型锚索在高边坡,特别是破碎岩体边坡加固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以广州南沙某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程为例,通过现场分散型锚索极限抗拉拔试验提出设计原则和设计值,并详细介绍了压力分散型锚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地下厂房岩锚梁试验过程、安全监测方法及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岩锚梁锚杆应力、接缝开度、围岩变形及锚索荷载变化主要由围岩二次应力调整引起的,试验荷载引起的增量远远小于各监测物理量,岩锚梁大多数锚杆承受拉应力,C锚杆的应力增量比A、B锚杆的应力增量反应更敏感;锚杆应力增量随着埋深增加迅速减小,岩锚梁荷载试验全过程中各监测物理量变化均小于设计控制标准值。建议在围岩变形较大的条件下,岩锚梁的设计、施工应考虑围岩和岩锚梁共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复杂条件下高拱坝应力及坝肩稳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先珊  周创兵  王军 《岩土力学》2008,29(1):225-229
众所周知,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拱坝应力和坝肩稳定对确保工程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的江坪河高拱坝地质构造较复杂,坝基及坝肩岩体存在大量断层、软弱夹层、泥化夹层和卸荷、风化岩体等地质缺陷,引起两岸坝肩岩体变形不对称、压缩变形量增大以及坝肩局部岩体承载能力低,直接影响到拱坝正常运行和稳定性。因而,对各种工况下的坝体及坝肩岩体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坝体及坝肩的应力和变形发展状态、可能失稳模式、破坏形态和破坏机制。研究成果表明,未加固时坝肩岩体不稳定,因此,通过研究采用合理的加固处理措施,右岸采用6个传力洞进行加固;左岸采用锚洞进行加固。采取加固措施以后对其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其研究成果表明,加固有一定的效果,改善了两岸的受力状况和变形分布,提高了坝肩稳定性,但左岸坝肩仍不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增加锚洞的面积。  相似文献   

16.
周青春  余仁强  袁卫兵 《岩土力学》2005,26(Z2):163-166
崩滑体是三峡库区奉节、巫山、巴东等地较为普遍的地质现象,具有厚度大、风化破碎等特征,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的主要对象, 锚固是崩滑体治理的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崩滑体的地质特征及全长粘结锚杆的作用机理,结合三峡库区一大型崩滑体治理工程,说明采用全长粘结锚杆不仅增加了坡体的抗滑力,而且通过锚杆的植入改善了坡体的结构性,从而提高崩滑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内部界面黏结滑移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已经应用于中国西北丝绸之路上留存的古代土遗址保护加固工程中。该锚杆截面积大,可以获得足够大的锚固力。针对现场拉拔试验中钢绞线从内黏结剂中拔出的破坏形式,设计了专门的试件及夹具,试验研究了钢绞线与内黏结剂间的力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钢绞线与内黏结剂的黏结滑移分为指数上升阶段、软化下降阶段和残余应力阶段3个阶段,可以用简化模型和精确模型描述。试验还表明,钢绞线与内黏结剂接触界面上应力分布不均匀,靠近加载端的应力较大,且有应力峰,应力峰随荷载的逐渐增大向远离加载端的方向移动;钢绞线与内黏结剂间平均剪切应力随锚杆的长度增大呈指数衰减。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界面黏结滑移微分方程及相关曲线,结果表明,钢绞线轴力及界面相对滑移沿钢绞线均呈不均匀分布,且随着距加载端的距离增加其值急剧下降,该规律可以指导锚杆设计及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昆河线402+200~450m路段的地层是元古宇变质云母片岩,历次的构造运动及长久的风化作用,使该路段地表形成不稳定的堆积层滑坡体,虽然做过数次抗滑挡墙治理,但路基仍然发生多次滑坡。对滑坡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决定采用预应力锚索板框架工艺作为该项处滑坡治理方案。通过对预应力锚固设计与施工工艺的分析,说明该技术的应用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作用。工种治理中进行了如锚索抗拔试验、压浆柱质量检验和钢绞线极限强度试验等一系列测试,结果证明,该技术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大于设计要求,治理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9.
某工程在护坡桩施工完毕之后,进行挖土施工锚杆期间,出现了杂填土层桩间涌水、涌砂情况,需要对其杂填土层进行基坑加固.经过详细论证,采用注浆加固,再增加锚杆的方法.根据规范计算两段锚杆的锚固参数,进行锚杆试验,从基本试验结果看出锚杆加固设计可满足要求.成功解决了地下水影响基坑导致停工的问题,保证了工程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20.
史茂君  杨禄兵 《探矿工程》2009,36(12):62-64
瀑布沟水电站淹没区公路复建工程与该地区移民安置、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路基开挖形成的边坡土体疏松、岩石裸露破碎,局部地区还有陡坎和倒悬体,给公路的安全通行带来了巨大障碍。根据该段公路边坡防护要求,因地制宜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挂网喷锚和格构锚杆等技术措施进行综合整治。介绍了3种措施的技术特点、施工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践证明,三者的有机结合为该区边坡防护建立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为公路边坡的防护积累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