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省莱州市是我国发生海水入侵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文章从加大宣传教育、加强法规的修订完善和执行力以及提升产业结构和改进生产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证,探讨如何在巩固现有治理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海水入侵防治工作,修复海岸带生态环境,实现滨海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灾害演化过程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州湾地区是我国海水入侵灾害最为严重和最为典型的地区.对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灾害演化过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按莱州湾地区的海水入侵成因,可将研究区按海水入侵类型分为:原生海水入侵区、混合海水入侵区、人类活动干扰区、入侵后退区和无入侵区,并针对其成因类型提出工程技术措施、生态防治和行政管理三方面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沿海地区是河北省对外开放的龙头,是国家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伴生的海水入侵灾害问题越来越严重,给滨海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海水入侵广泛分布于河北沿海平原区,呈现面状、带状、点状、天窗入侵等特点,其成因复杂;其防治宜针对不同的入侵源,结合入侵成因和特征,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认清不同区域海水入侵的成因、类型和特征,对于选择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就河北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以期能够为河北沿海海水入侵的后续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8年最新监测数据,对青岛新河地区的海水入侵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氯离子质量浓度与降雨量和水位的关系,分析了新河地区海水入侵主要影响因素是超采地下水,并认为新河地区海水入侵日益严重,近年来有加快趋势,入侵方向为由NW往SE方向推进,海水入侵范围已基本侵染整个新河地区。同时,根据新河地区降雨量、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海水入侵灾害主要诱发因素等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水入侵已严重地威胁到沿海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加强海水入侵理论的研究刻不容缓,我国拥有狭长的海岸带。海水入侵也成为沿海地区的威胁之一。特别是在山东省的莱州湾地区,已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从3个阶段即静力学研究阶段、渗流阶段、动力学研究阶段探讨了海水入侵理论的研究状况。在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海水入侵理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过渡带模型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实际工作中应侧重于边界条件的研究和参数的计算以及选取,此外还要注重预报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莱州湾东岸海水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是陆海交互作用的地带,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莱州湾东岸海水入侵严重,并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湿地退化、水质恶化、土壤盐渍化等方面。在分析莱州湾东岸海水入侵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海岸带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  相似文献   

7.
季明川 《海洋科学》1992,16(6):33-35
海水入侵是在特定的滨海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地下淡水补给不足和人为超采地下水等原因带来的一种区域性环境灾害,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重大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海水入侵的标准是入侵区地下水中氯离子含量≥300mg/L,矿化度≥1g/L。近20年来,海水入侵灾害已在世界上50余个沿海国家出现,并呈发展态势。我国环渤海经济圈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冀东以及长江三角洲等地区也先后发生海水入侵,尤以渤海莱州湾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实情最为严重,具有典型性。已对这一  相似文献   

8.
秦皇岛地区由于海水入侵引起了区域环境的严重破坏。本文提出了建立基于GIS的海水入侵过程可视化系统,通过调用MATLAB实现数学模型的数值解及其在GIS平台上的显示,实现了地下水位二维等值线、三维等势面以及标示性离子浓度场的动态显示,为海水入侵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渤海莱州湾南岸,是我国海水入侵灾害最严重的岸段。依据入侵物源可将广义海水入侵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来源于现代海水的狭义海水入侵和物源于浅层第四纪沉积层中古海水(包括一般地下咸水及地下卤水)的地下咸水入侵。它们的成因、机理和危害差异明显;地下卤水入侵是一种特殊类型,造灾程度最高。海岸地貌和第四纪水文地质环境,是控制海水入侵类型区划的主导因素。莱州湾南岸不同岸段海岸环境差异,形成了海水入侵区、地下咸水入侵区和海、咸水混合入侵区3种类型区,可具体区划为:莱州市北部海岸海水入侵区,胶莱河-沙河河口平源海、咸水混合入侵区,昌邑北部潍河河口平原海、咸水混合入侵区,寿光北部平原地下咸水入侵区等4个区。类型区划分将有助于海水入侵灾害防治工程。  相似文献   

10.
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类型及其分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渤海莱州湾南岸,是我国海水入侵灾害最严重的岸段。依据入侵物源可将广义海水侵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来源于现代海水的狭义海水入侵和物源于浅层第四沉积层中古海水的地下咸水入侵,它们的成因,机理和危害差异明显;地下卤水入侵是一种特殊类型,造灾程度最高。海岸地貌和第四纪水文地质环境,是控制海水入侵类型区划的主导因素。莱州湾南岸不同岸段海岸环境差异,形成了海水入侵区,地下咸水入侵区和海、咸水混合入侵区3种类型区  相似文献   

11.
莱州湾海水入侵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莱州湾沿岸(中国东部沿海海水入侵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2个观测井(详细列举了4个)内7种主要离子浓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浓度与地下水位的相关关系;并将莱州湾沿岸分为不同入侵区(海水入侵区和咸水入侵区),分别总结了随着海水入侵的发展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沿海城市海水入侵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沿海城市的海水入侵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之一。文章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对沿海城市的海水入侵状况作了全面描述与分析。系统地总结了海水入侵的若干特点及海水入侵的成因分析与规律,较为详细的分析了海水入侵的基本事实、基本矛盾和各发展阶段的发展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海水入侵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数学和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海水入侵程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模糊数学基本思想,将海水入侵程度作为评价对象,选择Cl–、Br–、SO42–、K+、SAR等5项能敏感反映海水入侵过程的水化学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和运用模糊数学进行综合评价,构建海水入侵程度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以山东省招远市作为研究区,运用评价模型对该地区海水入侵程度进行评判,评价结果较单一指标评价法更加合理准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为当地海水入侵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该模型是海水入侵程度评价的一种简易高效、科学合理的方法,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海水和淡水之间的显著电性差异使得直流电阻率法可用于识别和监测海水入侵。洋戴河平原不同海水入侵程度含水层,其电阻率呈现出显著分异,一般规律为:严重入侵(5Ω·m),轻度入侵(5~13Ω·m),未入侵(13~150Ω·m)。结合水文地质钻孔资料,依靠含水层电阻率分布识别海水入侵。结果表明,洋戴河平原部分地区海水入侵进程具有明显的季节效应,由于农灌开采地下水导致6月海水入侵程度较为严重,3、11月海水入侵程度相对较弱。研究区滨海浅层地下咸水(微咸水)区主要分布在河道两侧,并向周围抽水灌溉区发展,其主要来源是海水沿河床入侵后形成的混合咸水以及灌溉回归水。现有的措施已经对海水入侵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减缓作用,但仍需加强典型地段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岸带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地质和地理条件的特殊性,海岸带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和敏感。当今,城市化进程中的人类工程活动对滨海城市地质环境改造不断加剧,区域地下水下降漏斗、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地面沉降、地表塌陷、海水入侵、生态环境退化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突出,已严重制约我国海岸带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有效地进行海岸带地区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防治,以保持地下水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滨海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正>滨海地区是全球经济最发达、人类聚居密度最大的地区,滨海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是这一地区重要的淡水资源。海水入侵到地下水中是由于天然或人类活动,使咸淡水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而出现海水向滨海淡水含水层入侵的现象。海水入侵将会导致(如水质恶化、土壤盐渍化及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成建梅等,2004)。滨海地区  相似文献   

17.
何岚轩  杨蕴  宋健  俞烜 《海洋科学》2024,48(1):85-9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风暴潮在沿海地区的频率和强度均可能增长,由此引发的海水垂向入侵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含水层淡水咸化。同时,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沿海虾塘咸水养殖规模日益增长,由此引发的咸水垂向入侵可能会导致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及生态环境的恶化。虽然已有一部分学者在海水(咸水)垂向入侵的研究中取得了成果,但由于海水(咸水)垂向入侵过程复杂,其对地下水咸化及恢复规律依然有待深入研究。文章阐述了海水垂向入侵的危害及前人的研究办法,总结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得出了海水垂向入侵的影响因子,指出了洪水和养殖活动对沿海地区含水层的威胁。得出的结果如下:研究海水垂向入侵常用的方法包括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海水垂向入侵主要与地形地貌、含水层性质和水文气象条件有关;虾塘养殖等人类活动可能会成为垂向咸水入侵的潜在来源。建议未来在海水垂向入侵研究中将多种现场观测实验方法结合起来。数值模拟应注重与现场观测实验数据相互验证,模型简化的方式有必要仔细考虑。虾塘养殖等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垂向咸水入侵问题应更多地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入海河口及海岸带地区往往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而导致海水入侵,我国海南、广东、广西、江苏、山东、河北和辽宁等省区均有海水入侵的报道,其中,山东省2002年的海水入侵面积就达1653km~2(郭玲等,2004;郭占荣等,2003;马凤山等,1997;彭昌盛等,2007)。海水入侵过程中,地下水的水位和化学组成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地下水  相似文献   

19.
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与地貌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韩美 《海洋与湖沼》1996,27(4):414-420
于1993-1995年,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以及应用卫星影像解译,水文地质及第四纪地质钻孔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研究莱州湾沿岸地区海水入侵与地貌关系,研究表明,莱州湾南岸与东岸地貌条件不同,海水入侵类型不同,南岸以古海水即咸(卤)水入侵主。东岸以现代海水入侵为主;海岸地貌以及滨海平原区古河道,古湖沼洼地地影响海水入侵的重要地貌因素,古河道带上;海水以层状入侵和越流入侵为主,平原洼地中,海水以垂向和  相似文献   

20.
陈绳甲 《海洋科学》1985,9(5):62-63
迄今,世界上对海水的入侵问题还未获得解决。为了使海岸地区与三角洲地区供水问题得以保证,需对海水入侵盐份进行预告,并采用有效工程予以控制,这对沿海地区的开发与开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盐份的来源 海岸地区或三角洲地区盐份来源颇多,除海水入侵外,还有低洼地含盐地下水的渗漏、由盐土中扩散的盐份、农田回归水中排出的盐份等。大自然中也有大气盐份供给,但其量甚微,可以忽略不计。 伴随着潮汐、海浪向海岸和河口三角洲入侵的盐份,其影响大、范围广,是要着重研究的对象。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