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高血压肾损害在中医学属“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本文基于中医络脉与玄府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肾脏的认识,阐述肾络、肾玄府的结构与功能,提出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气液-玄府-肾络”理论模型,以肾脏气液亏虚、风火侵扰玄府、痰瘀痹阻肾络相互为患。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时应重视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风药增效补虚、发散透热、通络祛瘀,为中医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玄府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之玄府,即汗孔,广义之玄府为气液运行的腠理、门户,其主要生理功能为畅达气机、输布津液、渗灌精血、运转神机、调节阴阳。肺玄府是络脉网状通路的门户,其结构包括呼吸道(鼻、咽、气管、支气管)、呼吸道纤毛系统、淋巴细胞、肺泡、肺间质、肺毛细血管内皮基膜、皮肤组织等,生理功能为输布气血津液,促进肺完善肺之宣发肃降的生理功能。若肺玄府功能失常,则产生各种病变。临床开通肺之玄府郁闭、畅达气血津液运行在治疗肺系疾病中至关重要,为指导临床诊治开拓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刘新祥教授基于“阴火怫郁玄府”理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刘教授认为“阴火内生”乃糖尿病内因,“玄府怫郁”是其重要病机演变,而“阴火怫郁玄府”推动糖尿病向糖尿病肾病发展。因此,其提出补益肾水、潜纳阴火以治内热之糖尿病;健运脾胃、清化湿浊以祛除糖毒,疏通玄府、滋养肾络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并列举临床验案予以佐证,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络法是以络病学理论为指导,以“络以通为用”为治则,广泛应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症和外感重症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络病复杂多变的病机特点,有偏气络病者、偏血络病者、气络-血络共患者,其治疗总以“驱邪通络”为治疗大法,多采用“透”“泄”之法。六淫袭表,肺卫络郁,治以辛散通络、疏表透邪;温热疫邪,直中脏腑络脉,治以清热解毒、凉血透络;湿疫易从化,首重解毒除湿,重症宜顾护正气;热病多伤阴,恢复期当补肺养脾、育阴通络。通络法治疗外感热病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疗效确切的辨治经验。  相似文献   

5.
回纹型风湿病(PR)属临床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的根本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异常。以“营卫-玄府-伏邪”病机轴为基点进行辨证是中医学从宏观整体、微观结构与病因病机学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其交联性病理反应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具体机制。本文试从“营卫-玄府-伏邪”病机轴探析PR,提出营卫失和是始动环节,玄府失司是病机关键,伏邪难透是难愈因素;并分析其与PR形成、发展的关系,即“卫强营弱而免疫乱”理论、“营卫-玄府”失司而筋骨痛、“玄府-伏邪”相合终成PR、伏邪反诛营卫而积重难返。冀以此为PR的中医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玄府理论”,认为“虚”“毒”“瘀”是膝骨关节炎致病的重要原因,而“玄府郁闭”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关键因素,故在治疗上应当以“补虚化瘀,开通玄府”为主。并从“玄府理论”为切入点,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说明内服中药是膝骨关节炎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李平教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的经验。李教授认为,元气化生异常、正气亏虚、毒瘤内生是肿瘤发生的始动因素,毒生病络是肿瘤转移的基础,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提出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稳化生、扶正气、清瘤毒、调病络”的治疗原则。而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气血亏虚,气虚毒滞或余毒未清,毒生病络,故提出益气健脾、扶正通络的治疗方针,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介绍王诚喜教授运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肺气虚损、肺络瘀阻。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入络”的理论,临证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基本治疗大法,获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以周仲瑛教授的“癌毒学说”为基础,提出“癌毒-气血津液”病机理论,认为肺癌是由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致癌物以及支气管、肺组织的慢性炎症、肺结核等各种高危因素的长期影响,在肺部形成了慢性炎症微环境,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化生了癌毒之邪(癌细胞),其核心病机是癌毒内生于肺,气血津液失调。笔者创立肺癌的中医辨证体系为辨癌毒、辨气血津液,治疗原则为驱邪扶正,核心治法为清热解毒抗癌、调和气血津液,以期为提高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介绍刘绪银主任医师基于“膜络一体”的膜府系统理论辨治高血压病经验。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刘师认为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血脉病”范畴。膜络一体,由三焦、膜原、腠理、膜络、玄府所构成,膜府系统壅滞不通、气血津液输布失常、脏腑经络失其充养、调节气血阴阳功能失常,使痰瘀结于膜络、气血运行不畅,是高血压病的关键病机。本病临床分为肝阳上亢、痰湿内阻、瘀血内阻、肝肾阴虚、气血两虚、冲任失调6个证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佐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芳香类、藤枝类、虫类药治疗,可以内外合治,疏达膜府,畅通脉道,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相似文献   

11.
“肝络”一词早在《本草经解》中就有记载。笔者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和分析认为,“肝络”包括肝经之络和肝脏之络两部分。其中肝经之络又称“足厥阴之别络”,是经脉的支横别出部分,与肝经的循行和分布关系密切,而肝脏之络则是与本脏密切相关的络脉。本文通过对肝络的含义、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表现、诊察和治疗等方面的论述,总结了肝络疾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为今后肝络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肺俞、膈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风热型急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肺俞、膈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治疗。2组均治疗10d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76.1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6.67%,对照组为46.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俞、膈俞穴刺络拔罐对风热型急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瘙痒、皮疹等症状,且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具有良好的远期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封继宏副主任医师运用疏风祛痰固本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经验。封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与肺、肾关系密切,多因感受外邪导致气道挛急而发;病久入络,痰饮阻肺,气机升降失调,迁延难愈;后期正气亏虚,肾不纳气,一遇外邪引动,咳喘即发。治疗上首当疏风解痉,继之祛痰和络,后期注重固肾纳气,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4.
介绍柏正平教授治疗晚期肺癌的经验。柏教授认为,晚期肺癌的病机特点以本虚为主,肺肾阴虚是关键,夹杂毒瘀为标,治疗上提倡辨病、辨证及辨症相结合,标本兼顾,注重肺肾同治,自拟肺康方,并结合肝脾同调、培土生金法灵活化裁,以达到控制瘤体进展、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 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介绍胡学军主任医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肺癌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多与机体正气亏虚,邪毒痰瘀乘虚内侵相关,具体可概括为“虚、毒、痰、瘀”。治疗上根据肺癌的特点,分早、中、晚三期进行多维辨证用药,早、中期分别采用自拟方之肺瘤消散饮、肺瘤康复方治疗,晚期予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肺汤、麦味地黄汤等加减,并注重顾护中州,调达气机,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总结潘敏求教授运用肺复方治疗肺癌的经验。潘教授认为,肺癌患者多有“气阴两虚,邪毒蕴郁”的病机特点,其充分实践“补益攻伐相间而进”的治疗思想,并提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治则,拟中药复方肺复方,提倡肺脾肾三脏同治,重视脏腑间及舌象、脉象与预后之间的联系,依据患者在临床是否接受手术、放化疗,是否转移,是否合并其他部位癌症等情况随症加减,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络病”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穴位埋线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穴位埋线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予奇正消痛贴膏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评定症状、体征积分,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与体征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络病”理论的指导,2组的近期疗效相当,但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穴位埋线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疗效更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介绍徐基平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术后及放化疗后的辨证思维及临床经验。徐教授认为,肺癌术后、放化疗后在临床上可辨为气阴两虚、气虚痰湿、阴虚热毒与气滞血瘀四型,针对不同证型,运用补肺汤与沙参麦冬汤、顺气导痰汤合四君子汤、生脉散与百合固金汤及养阴清肺汤、千金苇茎汤与三仁汤等方,随症加减,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介绍吴官保教授运用“三九”思维论治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经验。概括并阐述吴教授“三条目、九方面”的“三九”思维,即“本为虚,外感邪,内致瘀”“肾为君,肝为相,脾为臣”“先用汤,中期活,后期术”。先用汤:疾病初期,单用中医药治疗;中期活:疾病中期,灵活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后期术:疾病后期,结合手术治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0.
介绍曾普华教授治疗肺癌的经验。曾教授认为肺癌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毒胶结,临证治疗以分阶段辨证论治为纲,以益气养阴、化痰散瘀为主,清热解毒、攻毒散结、扶正祛邪贯穿治疗全程。临床自拟固肺消积饮治疗,并随症加减,获得佳效。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