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甘肃岷县寨上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表述寨上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控矿因素。对同成矿构造体系,昆仑-秦岭纬向构造体系的西秦岭东西向构造带的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为同成矿断裂构造。分析矿区北西西向同成矿断裂,总结断裂构造活动、成矿、控矿及其金矿的成矿和产出规律。  相似文献   

2.
杜录平 《甘肃地质》2015,24(3):42-45
巴宰亚库金矿位于南秦岭洮河复式向斜的轴部,鹿儿坝—崖湾金、汞、锑等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在对矿区地质及矿体特征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矿区矿体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总结了成矿规律。对于该区以后的找矿工作及合作—鹿儿坝金成矿带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鹿儿坝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鹿儿坝金矿床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产于西秦岭中三叠统碎屑岩中 ,矿床规模已达大型。蚀变以硅化、毒砂、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 ,矿石中金以自然金为主 ,毒砂和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 ,断裂构造是矿床最主要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振 《矿产与地质》2006,20(2):128-132
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等方面介绍了修水西部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并对控矿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该矿床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矿石具有不同的矿化组合特征,应属同一成矿机制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绣花庙金矿是通过查证1∶20万区域化探异常发现的一小型低温热液蚀变岩性金矿,矿体赋存于中寒武统大黄山群长沟组中,严格受NW向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地表矿化蚀变明显。通过对绣花庙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矿床找矿标志,为区内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簸箕沟金矿处于鹿儿坝金矿东延段,位于甘肃寨上—马坞金矿国家级整装勘查区西段。金矿赋存于中三叠统砂岩夹板岩中,受近EW向构造蚀变带控制,矿区内土壤化探异常发育,圈定金矿体29条,矿体长度在60~1 197m之间,金平均品位在1.16~20.07×10~(-6)之间,主要矿石类型为蚀变砂岩型、板岩型,主要围岩蚀变有硅化、毒砂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通过近年深部探矿工作,主要矿体延深稳定,矿床规模已接近大型。本文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分析,深化了对成矿地质条件的认识,对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观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对构造逐级控矿规律和构造界面控矿规律的研究,认为大观金矿F1为主要控矿断裂,是重要的容矿构造及导矿构造;主要控矿构造界面为许满组和罗楼组的界面,该界面是岩性组合界面(Si/Ca界面),在断裂构造的耦合作用下,形成大观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寨上金矿是武警黄金部队继阳山超大型金矿之后,在西秦岭地区发现的又一特大型金矿。通过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主要控矿条件,总结成矿规律,研究矿床成因,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即盆地热水沉积为成矿打下良好的基础,大气降水和岩浆热水的混合形成的成矿流体在断裂构造内迁移形成,在断裂破碎带内由于温度、压力以及氧、二氧化碳逸度的变化,成矿物质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
通过综合研究五台山条带状铁建造金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体)地质特征,应用层控说、构造控矿等成矿理论,总结了该类金矿主要控矿因素,认为后期构造叠加是富集成矿的首要的、关键性控矿因素,构造叠加改造的矿源层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和最佳找矿地区。并归纳了找矿标志,意在推动本区金矿找矿突破,运用地、物、化等综合方法找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平利闹阳坪位于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区内构造断裂发育,萤石矿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通过对闹阳坪萤石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初步认为其具备形成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1.
礼县李坝金矿找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研究李坝金矿区域和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背景的基础上,依据成矿特点与控矿因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特征,建立了李坝金矿田和矿床综合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2.
绿沙金矿位于南秦岭褶皱带,合作—鹿儿坝—崖湾金、汞、锑等多金属成矿带上,处于鹿儿坝金矿西北部11 km处。矿区内圈定以Au为主的土壤综合异常4处,异常走向NW向为主,与区域地层展布及构造线方向一致;通过对AT3异常检查圈出金矿体3条,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古浪堤组地层中,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矿体走向以NW向为主,矿石具较强的褐铁矿化、硅化。本文在对矿区地质及矿体特征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矿区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并与邻区的鹿儿坝金矿进行了对比。为该区及成矿带找矿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东天山马头滩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雪晶 《新疆地质》2007,25(3):267-273
东天山马头滩金矿为一中型富金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产出形态、围岩蚀变、成矿阶段、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控矿因素及金的富集规律研究,为新疆寻找该类型金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天井湖铅金矿是中型铅金共生矿床,处于近EW向蚌埠隆起和NNE向郯庐断裂带交叉复合部位,区内构造及岩浆岩发育,成矿地质条件良好。为了分析天井湖铅金矿床的控矿因素并建立成矿模式,在调研近期勘查成果并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天井湖铅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研究了天井湖铅金矿区及五河地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因素。天井湖铅金矿床主要控矿因素是NNE—NE向、SN向断裂;西堌堆岩组沉积-变质岩系是该矿床的赋矿地层;中酸性脉岩和规模较大的岩体对含矿热液的形成、成矿物质的活化和运移具有重要意义;西堌堆岩组及五河岩群为断裂活动提供了空间,并为金矿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该成果完善了五河地区金矿成矿模式,为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玲珑金矿属于以石英脉型为主的金矿床,其矿脉受玲珑断裂和破头青断裂控制。区内脉群发育,175号脉群是玲珑金矿的主要大型金矿脉群之一。文章通过总结175号脉群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矿体赋存规律、矿石类型等;阐述了175号脉群深部成矿规律,并根据见矿工程利用地质块段法预测175号脉群11—101勘探线范围-800 m标高以下(332+333)金矿石量192.44×10~4 t,金金属量8.5t。  相似文献   

16.
从纳哥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黔西南相同地质背景下出现的纳哥金矿特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矿区出露大量的与成矿有关的巨大石英脉体,脉体中CO2含量很高,成矿温度与区域矿床类似,H、O同位素组成在岩浆水附近,认为该矿床是深部岩浆源成因。通过区域卡林型金矿床物源、成矿作用、控矿构造等方面的总结、分析和对比讨论,认为黔西南金矿床应有统一的成因,为深部岩浆源(少量地层中物质混杂)-深大断裂导矿-表层断裂、背斜控矿-交代充填成矿的中偏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
赵秀芳 《华东地质》2019,(2):135-142
山东蒙阴西峪金刚石原生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东缘。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和矿(化)体地质特征,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断裂是该矿床主要的控矿因素,矿床的形成及分布与区域NNE向沂沭断裂带、上五井断裂和NWW向新泰—垛庄断裂、铜治店—蔡庄断裂有关,金刚石矿大多产于这些断裂的交接复合部位,是金伯利岩浆的运移通道和储存空间;金刚石是加里东期金伯利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角度阐述了研究区的金矿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及在不同成矿地质环境中产出的主要金矿床类型,代表性金矿床地质特征。从金成矿的地质背景、构造环境和岩浆活动等方面,结合地质事件和成矿作用的时间演化,总结了金矿成矿地层控矿规律、构造控矿规律、岩浆岩控矿规律和矿床时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贵州独山半坡锑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总结了半坡锑矿田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典型矿床产出特征,研究了矿田内地层、岩石、断裂构造中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配特点及与锑成矿的密切关系,探讨了成矿流体性质、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延边中生代火山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伯禄 《吉林地质》1992,11(2):20-28
本文阐述了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型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控矿条件等,首次提出该区火山岩型金矿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继承性火山断陷盆地周边控矿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