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功能区保育与湿地补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保护区内有众多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由于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和周边地区农田用地的开发,保护区已经面临着水资源匮乏、湿地退化等问题。本文从保护区的湿地功能区保育现状和保护区各功能区生态补偿等方面研究了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补偿问题,确保洪河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达到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由于大规模的农业开发等人类活动,导致浓江上游截流,直接影响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文情势。以别拉洪水文监测站1958~2002年和浓江水文监测站1980~1989年的月径流量和月降水量为基础数据,利用别拉洪站与浓江站的月径流量间的经验关系模型,估算浓江站其他年份的月径流量,得到浓江站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31×108m3。浓江站年径流量小波分析结果显示,在1958~1980年期间,浓江站的年径流量变化有准10 a的周期,计算出1958~1980年期间浓江站在丰水年(1962年)、平水年(1965年)和枯水年(1967年)的年径流量和水位,根据河道比降,推算出洪河保护区浓江河段1962年、1965年和1967年所对应水位分别是52.71 m、52.49 m和52.11 m,2012年实测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浓江河段的平均水位为51.70 m,与1962年、1965年和1967年的水位相比,2012年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浓江河段的水位平均下降了0.74 m。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模拟了浓江河不同水位下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洪水淹没面积和沼泽蓄水量,结果表明,洪河保护区沼泽蓄水量平均减少了0.51×108m3。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保护区湿地恢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浓江河湿地生态廊道是连接三江平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和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的生态廊道.2008年春季,对浓浓江河湿地江湿地生态廊道鸟类资源开展了调查研究.在研究区5种鸟类栖息生境共设立11个调查点,共记录有鸟类14目26科68种,3 220只.浓江河湿地生态廊道鸟类多样性指数(H')较高,生境主要以沼泽湿地为主,不同栖息生境中鸟类多样性指数表现为H'沼泽(1.260 1)>H'水域(1.248 8)>H'居民区(0.903 1)>H'农田(0.872 8)>H'林地(0.871 6);均匀性指数(E)表现为E水域(0.182 3)>E农田(0.164 6)>E林地(0.142 9)>E沼泽(0.110 5)>E居民区(0).维持浓江河湿地生态廊道沼泽和水域的面积对于保护该廊道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保护区有效性评价可以为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选取能够反映湿地格局变化的指标,构建保护区湿地保护的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周边地区为参照背景,利用信息熵模型,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软件,对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17年4个时期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保护有效性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湿地保护有效性总体有所提升,比同期周边地区的湿地保护效果好;4个时期中,2005年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的相对效果最好,1995年的相对效果最差。从自然保护区的各功能区来看,核心区湿地保护的效果最好,其它依次为实验区、缓冲区。  相似文献   

5.
调查分析顺义区的湿地资源现状,发现存在湿地水量减少、水质恶化、保护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开展生态补水、水源涵养等工程项目,实现湿地系统的水量保障;通过污水处理工程、河道整治项目等改善水质;开展湿地保护、恢复项目以及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构建连通的水系网络,完善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湿地保护体系,实现顺义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獐(Hydripotes inermis)的最新种群数量与分布状况,于2007年3~5月,在江苏省盐城滨海湿地用样线法对獐的春季种群数量与分布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獐在盐城滨海湿地有2个分布区,一个在射阳县境内,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中心,扩散至射阳芦苇公司及其周边区域;另一个位于大丰县境内,从大丰麋鹿保护区的第一核心区至第三核心区及周边荒地.獐在盐城滨海湿地的总数量在372只左右,其中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分布獐的数量和密度最高,其数量约为327只,密度为1.9只/km2.与20世纪90年代调查数据相比,獐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 洪河保护区湿地景观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红玉  李兆富 《地理学报》2007,62(11):1215-1222
从流域尺度, 应用遥感和GIS 技术对1954 年以来6 个时段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进行分析, 并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洪河保护区及其所在浓江河流域湿地景观多样性和景观连通度进行计算, 系统研究了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保护区湿地景观的影响。结果显示: ① 浓江河流域大规模土地利用发生在20 世纪80 年代之后, 年均耕地面积增长速度为101 km2/a; ②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直接导致流域湿地景观多样性降低, 同时也间接影响了洪河保护区湿地景观多样性; ③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景观连通度降低严重割断了景观之间原有的物质交换和功能维持关系, 是导致保护区湿地景观结构和功能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④ 恢复保护区周围一定面积的湿地, 维持良好的景观连通度是实现保护区自然保护效益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垦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这里孕育着特有的北大荒文化和极具代表性的农业文化、湿地文化。针对保护区湿地文化的重要性,对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湿地文化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保护区湿地文化的开发、保护与传承等方面,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社区共管、结合地域文化以及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强化宣传等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浓江河滨河湿地植物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于2011年6~9月,在保护区内浓江滨河湿地垂直于浓江河道方向设置4条样线(从河道至岛状林),在每条样线上设置7个采样点,通过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得到植物种类、多度和土壤环境因子等数据.应用TWINSPAN分类和CCA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和排序.TWINSPAN分类将洪河保护区浓江河滨河湿地植物分为6个群丛,即漂筏苔草(Carex pseudocuraica)—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群丛、漂筏苔草—毛苔草(Carex lasiocarpa)—狭叶甜茅群丛、漂筏苔草—毛苔草—狭叶甜茅—东北沼委陵菜(Comarum palustre)群丛、毛苔草—漂筏苔草—狭叶甜茅群丛、毛苔草群丛和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湿苔草(Carex humida)群丛.影响该区域湿地植物分布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自然含水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4年7月3日的Landsat 8 OLI影像,对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覆被类型进行遥感分类;然后,选取实验区,利用实测的水位、地形高程和土壤含水量,计算出实验区中沼泽湿地(包括沼泽和湿草甸)的生态储水量;最后,在此基础上,推算出整个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沼泽湿地的总生态储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植物生长初期(6月),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沼泽湿地的生态储水量为0.905×108~1.377×108t;在植物生长中期(7月和8月),其为0.935×108~1.433×108t;在植物生长末期(9月和10月),其为1.067×108~1.991×108t。  相似文献   

11.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T HONG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INTRODUCTIONThevaluefunctions (e.g .fishandwaterfowlproduction,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efficien cies)ofthewetlandhavebeenhighlydeclinedbythedrainageofwetlands,leadingtoregulationsthatre quiredcompensationfordamagingwetland(NationalResearchCouncil,1 992 ) .HongheNationalNatureReserve (HNNR)ismainlyconsistedofthemarsh ,meadow ,low flatlandandwaterfowlssuchasCico niaboyciana ,CiconianigraandGrusjaponensisasconservationemphasis (NIHong Wei,LIJun ,1 997) .InJanuaryof 2 0 0 2 ,HNN…  相似文献   

12.
Successful biological monitoring depends on judicious classification.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marsh wetland. Classification was used to describe ecosystems and land cover patterns. Different spatial resolution images show different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Several classification images were used to map and monitor wetland ecosystems of Hong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HNNR) at a plant community scale. HNNR is a typical inland wetland and fresh water ecosystem in the North Temperate Zone. SPOT-5 10 m × 10 m, 20 m × 20 m, and 30 m × 30 m images and Landsat -5 Thematic Mapper (TM) images were used to classify based on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MLC) algorithms.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precis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s, this study used aerial photography classification maps as training samples because of their high accuracy. The accuracy of the derived classes was assessed with the discrete multivariate technique called KAPPA accuracy. The results indicate: (1) training samples are important to classification results. (2) Imag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s always affected by areal fraction and aggregation degree as well as by diversities and patch shape. (3) The core zone area is protected better than buffer zone and experimental zone wetland. The experimental zone degrades fast because of irrational development by humans.  相似文献   

13.
三江平原湿地水平衡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为研究基地,观测沼泽湿地水平衡的要素,如降雨量、蒸发量、径流量,并与农田相对比,揭示沼泽湿地独特的水平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沼泽湿地蒸发量在夏季少雨期高于农田,秋季多雨期低于农田;大面积湿地具有使河川径流年际变化加大和年内分配均化的作用,且沼泽植被能减缓洪水流速,因此可以拦蓄洪水,起到控制洪水的作用;湿地开垦后,导致湿地防洪功能下降,湿地效益减弱。  相似文献   

14.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he analysis of runoff and water quality changes in the Upper Oder River Basin above the Krapkowice gauging station (catchment area A = 10 720.6  km2).The issue of water quality i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to Poland, which has comparatively poor water resources compared with many countri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EU). What is more, large pollutant loads in the upper course of the Oder pose huge problems for water consumers and users in its middle and lower course (including Germany) and pollute the Baltic Sea.Changes in 7 indices of water pollution, including BOD5 and COD (synthetic indices), sulphates, chlorides and suspended matter (mineral substances) and nitrates and phosphates (biogenic substances), were investigated for 8 monitoring sites. The study spans the period before and after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Poland and the Czech Republic, which significantly altered the economies of these countries. In addition, the patterns of runoff changes were analysed at 3 gauging stations: Chałupki, Krzyżanowice and Miedonia, which were also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points. The analysis encompassed 2 periods: 1970–2000 and 1991–2000.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poor water quality in the Oder improv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1990s, as the result of closure of many industries and plants, improvement of sewage treatment and noticeable increases in runoff causing greater dilution of pollutants.As the EU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is implemented, better water and sewage management can be expected that will contribute to further improvement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Oder. However, problems that remain to be solved are the issues of saline mine waters and surface washings and the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many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bottom sediments in rivers and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15.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对有限的水资源竞争和水冲突的增加,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建立在生态系统良好的基础上,湿地公园的建立是统一保护与利用水资源的有效方式之一。湿地公园内的水环境保护与湿地公园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以山东拥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探讨了水环境保护理念下的湿地公园规划方法及内容,包括水资源、水岸、栖息地的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方法。由于湿地水环境保护标准尚未确定,基于水环境保护前提下的湿地公园规划还需完善。  相似文献   

16.
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羊河流域分为径流形成区(山区)和散失区(平原区),由河流联接成为统一的水资源系统和完整的生态单元。全流域出山地表水资源15.82亿立方米,平原区纯地下水天然资源1.54亿立方米,合计7.36亿立方米。地表径流主要形成于高山区,面积占30%的高山区(3400米以上),产流量占74%。山区河流有连续丰、枯水年,丰水年持续期为10年,枯水年持续期达20年。本流域山前平原地区的地表水、地下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水资源主要来自山区,地下水是地表水的渗漏,泉水是出露的地下水。水资源转化为重复利用和提高利用率创造了条件,但不能增加数量。  相似文献   

17.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小黎  张声才 《热带地理》2002,22(2):121-124
介绍了广东英德市北部山区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水文效应、水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提出对水资源的保护管理措施 ,促进自然环境良性循环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悬河的特殊地质环境条件,使黄河水与其影响带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地下水开采潜力大。为优化水资源联合调度,刻画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与含水系统调蓄的内在联系,根据地下含水系统岩性结构及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按水源地定流量的开采方案,建立浅层地下水二维水流模型。应用FEFLOW软件,对黄河下游影响带10处地下水水源地进行激发补给动态调蓄模拟预测。结果显示,傍河水源地开采条件下,可以通过增大黄河的侧渗补给量,实现含水系统动态调蓄水资源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雨水净化湿地属于人造湿地系统,其设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去掉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质。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沙河水库上游存在多种水体污染来源,这些污染物质可通过雨水径流进入库区。沙河水库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地,有必要在上游湖泊滩地内建造雨水湿地,保护库区的水质。通过分析雨水湿地的设计因素及标准,提出适合基地条件的雨水湿地类型及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密云水库调节池湿地是密云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社会地位十分重要,对保护密云水库具有指标性意义。总结了调节池湿地的保护现状、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以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湿地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