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王绍武等在2010年发表的文章(《科学通报))第55卷第30期)中认为未来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太阳活动极小期,并指出太阳活动11年周期的第24周(从2008年开始)极大年(2013年)的太阳黑子数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最新的观测表明,第24周极大年(M年)的太阳黑子数只有64.7,低于第15~23周(1913—2007年)中任何一个周期M年的黑子数,仅与第14周的太阳黑子数(53.9)接近(表1)。这有力地证明,开始于1920年代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GDC)1954-2005年太阳黑子数资料,把太阳活动作为地球气候的外强迫因子,采用小波分析和交叉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太阳黑子数与江淮梅雨特征量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太阳活动与江淮梅雨的相关性存在南北差异,北部呈现正相关而南部呈现负相关,且正负相关性在时间序列上保持不变;江淮南部梅雨量与太阳黑子数有稳定的11年共振周期及0.5~1年的相位滞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与太阳黑子数也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说明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可能存在太阳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江淮梅雨这样一条过程链。  相似文献   

3.
黑子面积数是表征太阳活动的重要物理量,准确预测黑子面积能为太阳活动研究、空间天气业务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黑子面积平滑月均值预测方法,利用第20个太阳周之前的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建立预测模型。对第21个太阳周至今的数据进行预测试验,并考虑不同训练步长、预测步长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逐月预测黑子面积,采用不同训练步长时相对误差均不超过5%,进行更长时间的预测,相对误差会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4.
徐群 《气象》1991,17(7):49-51
列出了1980—1990年的逐月国际太阳黑子数,指出整个80年代太阳活动异常强盛,尤其是最新的双周(第22周)黑子数峰值竟超过了通常较强的单周(21周)峰值,且发现太阳活动在长趋势演变和年际变化上均与全球气温密切联系。这样,80年代的强太阳活动可能对80年代以来的全球显著升温有一定影响。随着太阳活动的趋向减弱,估计90年代的全球升温幅度会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5.
太阳活动第20周已在1976年6月(1976.5年)结束,相应的极小相对月平滑值(?)_m=12.2。目前太阳活动正处于第21周的上升期。根据Waldmeier方法和公式,来预报本周的峰值、极大月平均值(?)_m,相应的极大时刻()_m。 V=((?)_m-(?)_m)/12(18.4-7.14lg(?)_M) (1)上式V为本活动周上升速率。根据《太阳地球物理数  相似文献   

6.
太阳活动的强弱常用黑子相对数(简称黑子数)来表示,黑子数的年均值显示着11年左右的周期性。国际上规定以公元1755年起算的周期称为第1周,然后依次排列。1954年起算为第19周,黑子数最高年为1957年,达到190.2为近300年来最大的值。后来的20周及21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7.
用太阳活动拟合近2000年的温度变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利用两个反映太阳活动的指标-太阳黑子相对数及太阳黑子周期长度-来拟合近2000年我国的温度变化,其结果与近2000年,特别是近700年来温度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同时拟合了120年来北半球温度的演变,结果表明:太阳活动是引起10^1年以上气温变化的基本因素,近十多年来温室气体的作用似乎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8.
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后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方法,结合前23个太阳周期(1700—2008年)的周期特征数据,对第24和第25个太阳周的各个周期特征进行了预测,并且通过交叉验证算法得出两种方法都可达到最优。通过分析SVM与BP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结果,均表明第25个太阳周将会达到较强的强度,且大于第24个太阳周。此外,两种方法都预测出第25个太阳周的太阳黑子数在谷值年维持异常偏低,周期长度都会维持在10年左右。根据第24个太阳周已经过去的特征验证,BP神经网络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预测太阳活动在2020开始进入第25个太阳周,在2025年达到峰值,峰值年强度比第24个太阳周偏强。  相似文献   

9.
太阳黑子与毕节地区夏季降水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寿荣 《贵州气象》2004,28(2):13-15
利用1月份太阳黑子相对数与夏季降水的相互变化关系,制作第2年夏季降水趋势预报。通过绘制变化曲线进行分析,找出其变化规律,发现当太阳活动达到极值时,尤其是由极低值上升至第3年后的5年内,对第2年夏季降水趋势的短期气候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太阳活动与黄河流域降水关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春晖  杨志峰 《气象》2005,31(11):42-44
太阳活动对黄河流域降水有一定影响.引用Morlet小波分析技术,对黄河流域近50年来的降水与太阳黑子的小波系数变化进行分析,表明在1951~1997年期间,黄河流域年降水与太阳黑子在9年时间尺度上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且降水有1~2年的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李栋梁 《高原气象》2006,25(6):975-982
利用1958—2006年日喀则和玉树观测的历年各月平均地面(0 cm)温度和气温(百叶箱)资料,采用新量纲重新计算并续补了48年的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存在后延1~2个月的显著相关,干季具有较好的持续性。除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外,总体表现出春、夏季由弱变强,秋、冬季由强变弱,且具有稳定而显著的准11年和17年周期。持续的太阳黑子数偏少对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指示性;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变长(太阳活动减弱)时,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减弱。通过初步分析认为,太阳活动是引起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对1959—1998年巴彦淖尔市降雹成灾实况进行等级划分,分为1、2、3级即重灾年、中等灾年、轻灾年。利用1958—1997年太阳黑子数资料,找出前一年太阳黑子数年变化趋势与当年降雹等级对应关系的10年周期、12年周期及历年的变化规律,从而建立了3种预测降雹等级的方法。然后将前一年的太阳黑子数变化趋势代入3种预测方法中,得出当年降雹等级的3种预测结果,最后将3种预测结果进行集成处理,得出巴彦淖尔市降雹成灾等级。  相似文献   

13.
一个新的千年暖期可能已经来临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16  
汤懋苍  柳艳香  冯松 《高原气象》2002,21(2):128-131
利用1.5万年来的△^14C记录和2600年来的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资料,发现太阳活动存在时间尺度为2.1-2.8ka的准周期波动,它们与全球气候的冷暖波动非常吻合,从最近一次“双千年波”的SCL变化规律可知:“千年暖期”开始的标记是持续约300年的太阳活动特别稳定期(SCL在9-12年之间),自191年来太阳活动进入特别稳定期(SCL在9-12年之间),且至今已维持了90年,这与“千年冷期”中太阳活动只有短暂的稳定期有质的区别,它很可能是一个新的“千年暖期”开始的标记,△^14C记录和统计预报结果支持此结论。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在太空中运行,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空间天气的影响,而太阳爆发性活动是引发空间天气变化的源头.从2008年10月起,太阳开始进入第24太阳活动周,预计于2013-2014年到达太阳活动峰年,伴随着太阳活动水平会明显加强,存在发生强空间天气事件的可能性.从航天器工程的角度,介绍了太阳活动的基本规律,分析了太阳活动峰年期间...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有一段持续时间很长的寒冷期,这在欧洲有详细的记载。至于这段寒冷期是否与太阳活动有关,天文学家跟气候学家争论了几十年。现在,一位美国物理学家称,新的证据表明那段寒冷期确实是由太阳活动造成的。1893年,英国天文学家Edward Maunder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16.
自2020年初夏,赤道太平洋地区出现拉尼娜现象并持续两年半多(以下简称2020拉尼娜),对其未来演变的预测引起了很多关注,考虑到11年太阳周期活动对热带太平洋SST异常可能存在锁相影响,本研究分析了当前太阳活动周(即第25太阳周(SC25))对目前热带太平洋ENSO现象未来演变的调节作用,基于历史太阳周的统计特征,作者对第25太阳周达到其最大值的时间提出三种可能的情景,并讨论了不同情景下的太阳活动对未来两年ENSO演变的可能影响,第25太阳周的持续上升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当前2023厄尔尼诺现象发展为超级事件.  相似文献   

17.
太阳活动变化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太阳活动变化分析,介绍了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在气象时间序列周期分析和突变分析中的应用,对太阳黑子活动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分析发现,太阳活动存在14.5 a和106 a的变化周期,其中14.5 a周期最为显著。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在近258 a发生过6次突变。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成功探测到一颗遥远星球发出的声波,发现其磁活动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类似。该发现刊登在2010年8月末的Science Brevia杂志上。该恒星名为HD49933,与地球相距100光年,属于麒麟座(Monoceros),位于猎户座之东。项目组利用星震学(stellar seismology)  相似文献   

19.
天时、气候与中国历史(Ⅰ):太阳黑子周长与中国气候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依据太阳黑子周期长度 (SCL)资料 ,将过去 2 5 0 0年分为“好天时代”(SCL <11年 )和“坏天时代”(SCL >11年 ) ,发现在“坏天时代”中国旱灾频率显著高于“好天时代”。“好 (坏 )天世纪”与气候暖(冷 )期有好的对应 ;并提出了太阳活动影响气候的过程链  相似文献   

20.
从太阳活动和大气环流变化等方面研究了黑龙江省旱涝发生的规律。对1990-2000年旱涝趋势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