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接收机初始相位偏差对于恢复模糊度的整数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推导了北斗接收机间单差的频率间接收机初始相位偏差计算公式,利用零基线数据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单差频率间相位偏差具有短期稳定性,并不随卫星高度角变化而变化;接收机刚开始跟踪卫星时,单差频率间相位偏差需要一定的收敛时间才能达到稳定值;单差频率间相位偏差并不具有长期稳定性,接收机重新跟踪卫星后,其值会发生变化;接收机间单差的频率间相位偏差针对不同卫星在相同频率组合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由地图投影理论知道,不同性质方位投影的差别仅在于ρ=f(Z)函数形式的不同,且不同性质方位投影的变形往往差别很大。对于一个大的制图区域来说,完全使用一种性质的方位投影并不理想,而且有时也办不到。例如,球心投影的使用范围是Z<90°。为了取  相似文献   

3.
以南极为例,评估了不同空间分布的观测点(包括规则格网和近似等面积格网以及是否向海洋泄露区域延伸)对空间域Mascon反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位于毛德皇后地的Mascon对不同空间分布的观测值并不敏感,结果较为一致;而在位于阿蒙森海地区的Mascon,对于不同空间分布观测值较为敏感,差异可以达到80mm/yr左右。对于南极冰川总体质量变化速率(2003-2012)而言,不同观测值的结果十分相近,在90-100Gt/yr之间,但它们的空间分布会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卫星选择对精密GPS实时动态定位(RTK)的影响,采用了上千个历元的数据分别用不同的卫星组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星数增加太多并不能使RTK定位的精度有显著提高;卫星组合的选择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PDOP值小并不意味着有很好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感应电动势在相对论变换下 ,随着参考系选择的不同 ,动生电动势并不变换为等值的感生电动势 ,仅当参考系间的相对速度比光速小得多时才例外。  相似文献   

6.
首先获取叶片去除表面蜡质层前后光谱反射率,比较分析叶片表面蜡质层的光谱特征,探究叶片去除蜡质层前后叶片反射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去除蜡质层后在400~2500 nm光谱区间反射率发生较明显改变;去除蜡质层对植被红边参数没有影响,并不会导致"红边"移动,叶片表面的蜡质并不影响绿色植被所特有的反射特征;不同叶片蜡质层对不同植被影响不同,叶片反射曲线不是叶片表面蜡质反射曲线和经去蜡质处理的叶片反射曲线简单的线性叠加.植被叶片的光谱定量分析可为公路植被遥感环境评价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不同土壤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在可见光波段的荧光峰一般在450nm左右,其相对荧光强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水分含量以及土壤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还表明.测试环境的差异,并不改变土壤的荧光光谱特征,仅影响它的相对荧光强度;不同的植被覆盖度会明显引起土壤荧光光谱的相应变化。这些结果展示出了激光荧光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壤类型和某些性状探测的可能性。应用红光波段是识别植被和土壤的最佳荧光波段。  相似文献   

8.
姚翔宇  黄丽娜  于洋 《测绘学报》2022,51(2):290-300
为探究明度与色相同步变化时不同分级设色方案在数字环境下的适宜性,基于Munsell色彩调和秩序与CIEDE2000色差公式设计了7种分级设色方案,并开展了视觉认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增加各级间色差会导致颜色辨识的准确性增强;②与各级间色差相等的色阶相比,色差先增大后减小的色阶有利于读图判别;③图斑面积分布均匀程度对颜色辨识的影响并不显著;④色阶的总色差增大,会导致颜色过渡的协调性降低。色差先增大后减小的色阶能产生较好的辨识效果,同时保持较好的色彩协调性,且相关规律可以推广到图斑面积分布均匀程度不同的地图中,在分级设色中运用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数据格式转换中空间参考的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GIS软件对空间参考的定义在语义上并不完全相同,这就会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出现空间坐标系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导致转换结果发生整体偏移。作者以MapInfo通用转换器为平台,针对常用的DXF、SHP、TAB格式进行了多视角的转换实验,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分析认为产生偏移的主要原因是空间参考中的大地基准不匹配,为此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转换过程中由用户指定正确的坐标系避免偏移的产生;对已经完成转换的结果则修改文件头中的坐标参数以修正偏移。  相似文献   

10.
怡情     
《地图》2011,(1):1-1
到底什么是地理地图已经并不重要了,地图对于我们的更大意义在于让人们知道地球上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巴雷特·里昂  相似文献   

11.
多系统的融合定位可有效提高用户导航定位的连续性、可靠性及定位精度。针对BDS、GPS观测量间存在系统间偏差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顾及系统误差的BDS/GPS融合定位模型,即在函数模型中增加附加参数来吸收系统间偏差,构造了新的顾及先验信息的融合定位模型,分析了这种新融合模型的特点及其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利用不同品牌接收机在中国不同地域对新的融合模型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DS、GPS观测量存在系统间偏差,且不同接收机的系统间偏差量值并不一样;增加系统参数的融合定位模型能较好地吸收BDS、GPS观测量的系统间偏差的影响,改善其融合导航定位性能;在观测卫星数不足、单系统不能定位的情况下,考虑先验信息的融合定位模型仍能获得较好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地图》2009,(6):8-9
与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热带雨林并不总是潮湿多雨,世界上最大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实际上就会经历一段旱季。在亚马孙雨林的旱季里,厚厚的云雾将会散去,阳光得以照进森林深处,这段时期也就成为植被最为旺盛的生长期。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在不同的规模尺度上具有不同的特征,某个研究尺度上的影响因子可能在其他尺度上并不发生作用。论文运用统计方法与GIS技术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以及基础设施条件各方面分析汉王镇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及其尺度效应。综合考虑9种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和6个候选影响因子,其中土地利用数据来自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并根据其空间分布与...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具体有p范分布的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的估计方差。除L2估计外,其余Lp估计的 估计方差会出现3种不同合理情况:零单位权方差和同一估计量有两个不同的估计方差。这说明极大似然估计与最小方差估计并不完全等价。产生的原因在于单位权方差与分布的总体方差不相等。定义了单位权估计方差与总体方差的比值作为估计方差的可靠性指标。p=2,估计方差的可靠性为100%;p=∞时,可靠性为零;p与2相关越大,估计方差的可  相似文献   

15.
[一]地面两水准点之间,用水准测量联测的结果,只有在水准面相互平行的条件下,才能算是两点的高差,因为水准测量是以这个假设为前提的。事实上地球上的重力都不同,水准面之间并不平行,因此就是观测一点也没有误差,根据不同的路线所测得的两点之间的高差并不相同。水准联测的结果也就没有什么几何意义可言了。为此,就提出了归算水准测量所测得高差的问题。正高是归算的一种方法,按其定义来说;是地面点沿着重力方向,从大地水准面到该点之间的距离。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相似文献   

16.
顾及地壳的粘弹性结构特征,建立了基于粘弹性地球模型的地震断层震后反演模型。利用遗传算法重点对走滑断层和逆断层两种主要地震断层进行了震后形变反演研究,并与球体均匀模型反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能在较大范围内搜索出发震断层的位错参数,反演的结果基本可靠;基于粘弹性地球模型特征建立的地震断层震后反演模型,可较好地反演不同类型的地震断层震源位错参数;如果出现模型参数不清楚的情况,需综合考虑衡量反演结果的准则,找寻其他方法来判断,仅以VTPV最小作为反演准则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   

17.
以辽西北为研究区域,选取典型干旱年2009年作物(春玉米)主要生长季,采用表观热惯量(apparent thermal inertia,ATI)、距平植被指数(anomalies of vegetation index,AVI)和植被供水指数(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VSWI)3种基于不同理论的遥感干旱指数方法对土壤水分进行反演,分析其监测效果。结果表明,3种指数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辽西北地区2009年的旱情趋势,但得到的反演结果并不一致;ATI在中高植被覆盖率下的监测效果高于预期结果,比较符合历史气象资料;AVI可以有效反映当年作物主要生长季各时期相对的受旱状况;VSWI夸大了植被的影响作用,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我国首颗携带红边波段的高分六影像(GF-6)在林地与非林地上的识别贡献,本文选择复杂林地类型的安徽省黄山市作为研究区,采用特征优选(RFE)与随机森林(RF)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林地与非林地识别潜力研究。首先根据实地调查、Google Earth影像及林地"一张图"样本数据构建了样本库;然后基于DEM、多时相光谱特征、植被指数、红边指数等特征开展分类,并比较不同模型精度及不同变量的重要度。结果表明:GF-6红边信息对林地非林地识别较为重要,引入红边信息可将总体分类精度提升2%,其他新增波段及地形特征对林地与非林地识别贡献并不明显;多时相数据的运用相比单时相数据可整体提高林地类型的分类精度2.93%~4.1%,单时相分类结果6月最好,9月次之,12月最差;特征优选可以有效减少数据输入维数(46到15),并取得最高分类精度,在不牺牲精度的同时保证了运算数据量的减少且明确了不同变量的贡献,具有较强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两湖平原地下水微动态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下水微动态影响因素的相关模型建立的研究较缺乏这一问题,该文以两湖平原地区的3个地下水监测站数据为基础,结合该地区气象站点2009—2013年的气压、降水量数据,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内插地下水站点的气压与降水量数据,分别建立地下水与气压等效水高、降水量的皮尔逊相关模型,计算了地下水与气压等效水高、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分析该地区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压、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湖平原地区地下水对气压的响应呈负相关性,不同区域的相关性不同;降水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比较复杂,直接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多频多系统定向的不同需求,该文采用了BDS/GPS单历元双差非组合定向算法以及附有基线长约束的最小二乘降相关平差模糊度固定方法。4组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单频GPS、单频BDS的模糊度平均固定成功率分别为55.9%、84.3%;单频双系统、多频(双频三频)单系统及多频(双频或三频)双系统定向时,其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均可达98%以上;在模糊度固定正确的情况下,BDS/GPS组合定向的精度最高,且与单GPS较为相近,但两者都略高于单BDS,频率差异所带来的精度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